从马刺队传统的中锋高位战术思考文班扔三分的问题

avatar
关注

从2011年开始,随着GDP中邓肯的老化,马刺队就开始坚定的走向团队篮球转型道路,终于在2013和2014年成功转型。

在团队篮球的战术体系中,利用中锋上提接球的战术是马刺进攻端常见的进攻方式,和马刺双塔时期中锋上提接球本质还是服务低位不同,在尤其强调团队配合和球的快速转移的体系中,旨在通过中锋的上提接应,增加进攻的流畅性和空间感,同时创造出更多的传球和投篮机会:

1. 高位掩护和手递手传球:中锋上提到三分线附近接球后,可以直接进行手递手传球,与外线球员完成掩护配合。这个战术帮助外线球员获得空间进行突破或投篮。

泊头在马刺那几年,都偏爱Dribble Hand Off战术这个战术及变式,具体就是1号位持球过半场之后,先将球给弧顶的5号位,5号位3号位做一个手递手,同时另一侧的1号位给2号位做无球掩护,2号位绕掩护出来准备接球。直接导致泊头那几年技术统计作为内线,触球次数极高。

2. 高位策应:中锋常常会在高位接球,利用他的传球能力将球分给切入的队友或快速转移球的弱侧。

3. 假掩护和空切:中锋上提接球后,可以假装设置掩护,引诱防守队员后迅速传给空切的队友,形成轻松的得分机会。

4. 挡拆后外弹:中锋上提接球后,可以选择与持球人进行挡拆配合。如果防守队伍收缩保护篮下,中锋可以外弹到三分线或中距离,接到回传后直接投篮。

5. 传切战术:中锋在高位接球后,队友会围绕其进行无球跑动和传切,使防守方疲于应对错位或轮转,从而创造空位机会。

系列战术在波波维奇的指挥下,使得马刺队的进攻显得极具层次和变化。现在现代篮球中,更利于快速传导球,拉开球场空间,制造更多进攻威胁。

敲重点:无论是邓肯、加索尔、泊头还是其他内线,中锋上提战术只是起到组织策应作用,是进攻的发起点,而不是终结点。归结本质还是传统中锋不具备外线终结能力,需要离篮框更近。

联盟中具备外线终结能力的中锋,约老师、大帝,最终都拿了MVP。

而文班恰好也不是一个传统中锋,起码马刺队希望他不是。在文班新秀的第一年,马刺队就给筷子兄弟之一的文班,设计过低位交叉掩护拿球,接近篮筐攻击的战术。新秀第二年,文班的进攻重心更靠外,被诟病扔三分。不仅让人想到同样是新秀第二年的索汉,被球队要求打1号位,当时也是一片哀嚎,耽误了的言论,事实证明并没有影响涨球。

团队篮球,强调多一次传球,多层次进攻。文班还小,体重会涨、对抗会涨,魔鬼筋肉人的字母哥,刚进联盟也是筷子面条。什么矮壮顶下盘,找身体对抗,这类问题都不是事,迟早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消失。而其他很多东西,就需要多练,最直接的就是投射,未来可能不需要练成杜兰特,练成一个同时具备中锋上提既能策应,又能终结的球员,就是马刺管理层的希望。

要知道,马刺队是一支重建中的球队,换句话说,就是正在练级的球队。没有战绩的压力,而且小球市的重建之路,只能靠选秀,所以即便是马刺选中文班后,加速了重建速度,也还是需要时间和过程的。

发布于江苏阅读 3499

全部回复

discusser-avatar

自由的云彩楼主

· 江苏

亮了(0)
查看回复(2)
回复
discusser-avatar

马刺状元库珀弗拉格

· 上海

文班亚马,目前这类只能偶尔使用,不能常规;打开拓者的时候,有一球是罚球线附近和城堡,cp3的三人配合,比较类似;那个开始弧顶,cp3持球,城堡给cp3挡拆,城堡把防守人卡在身后(有点面框背打的意思),文班上来接球,背身面对防守人,城堡开始切入,文班传球给切入的城堡,城堡功框得分。我记得这是第四节,暂停后的一次布置,战术执行很彻底1、刚暂停完脑子都还清楚2、文班接球后,开拓者防守人没有立刻施压3、文班背身接球,几乎接球后立刻传出基于各种超远三分,感觉上:1、本赛季战术配合,默契的养成,会比较重要2、阵地战给文班传球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感官上对传球者的素质要求特别高3、个人技能的同时,录像分析课不能少负荷管理,伤病管理的前提下,文班的培养周期会非常长,可能明年甚至后年,都无法出成绩

亮了(0)
查看回复(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