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李宁超轻ULTRALIGHT 2025初体验

avatar
关注

当我觉得李宁已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时,殊不知他已默默地爬向另一座高峰!在超轻系列沉寂了一年后,李宁团队带着超轻2025走入消费者的视野!

它就是超轻 ULTRALIGHT 2025—当今市面上最轻的球鞋之一.(US8 单只261g)

但如果只说它轻,就有点肤浅了。

我认真地概括它的实战表现:“一双鱼与熊掌可以兼得的足下超跑”。

详细测评如下,内容基于我的5场全场实战感受.

鞋面支撑与包裹性

设计团队在所有消费者看得到和看不到的地方都在努力减重,没有内靴,没有厚实的海绵填充。

仅仅只有一层䨻丝辅之大面积的热熔压胶

所以在舒适度上,它是有所欠缺的,但解决方法也很简单,穿一双厚实的篮球袜,体验性能够得到有效改善。

鞋面虽然看起来单薄,但可别小看它的强度

在我做侧蹬试验时,它的表现是稳稳过关的。

7组鞋带孔,在拉紧鞋带后可以获得一份非常优秀的包裹体验,配合它极低的重量,鞋脚一体性是T0级别的表现。

中底感受与缓震

犹如兰博基尼aventador的外观,以及超䨻材料的运用,让我真的很期待它的中底表现。

但事实是,在场地感上并不像它外观那样极致。

相信此刻追求球鞋场地感的小伙伴会右滑退出此贴,但别着急,听我继续说!

在前掌内外侧、后跟、外底处都做了大量的挖槽和切割来引导中底材料应力点释放的设计。

而材料的充分形变就使得超轻2025的动态重心很低,很灵活。

换句通俗易懂的话,静态上脚和打起球来是两码事,一点也不比一些主打极致贴地的球鞋差。

至于超䨻,我只能这么形容:我太爱它的这股野性了,结合其超低的重量,在我跑快攻时真有种脚下踩风火轮的感觉。

至于缓震,虽然超䨻未延伸至后掌,但得益于其后掌厚实的Lightfoam ultra+超临界材料(鞋垫是超临界鞋垫),80kg以下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中足抗扭与支撑

给强度比较大的兄弟第一剂强心针。

别看它轻,抗扭可不差。

中足虽然仅有一大块异形TPU片,但得益于其整体的优秀结构设计,在我的弯折测试中无论是横向弯折或纵向弯折都是很优秀的表现。

至于很多消费者关心力线,我个人是右脚低足弓,左脚正常足,在穿着它时足弓承托很饱满,没有出现过内倾和引导步态外翻的现象,以下是我的动静态上脚测试。

最后是抓地:

采用前掌GCU后掌TUFF OS,在我这五场室内比赛中发挥的很稳定。

吸灰后也是急停急走,一点也不拖沓,虽不如flow般极致,但对我来说它已经很优秀了!

而且,它一点也不怕返潮,我们这最近下雨频繁,在常打的室内馆地板出现明显的返潮现象,但我穿它一次都没滑过。

总结

在2024年这个球鞋元年,造出一双实战好鞋对各个品牌来说并非难事。而真正有难度的便是带着创意、决心,去打破原有框架。

而李宁便是这一位先驱。

所以,2025李宁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惊喜呢?

阅读 655511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青青草原寸草不生

· 广东

主打轻量化的鞋子感觉静态脚感都挺惊艳的,但是好像没有什么博主测过衰减速度和耐用性(不是耐磨),作为一双球鞋我静态穿着很舒服走两步也很舒服我就网上买了,买回去打了没几场发现球鞋衰减速度太快了但是是二手的投诉都没地方去,这个恶性循环到底什么时候能打破

亮了(409)
查看回复(9)
回复
discusser-avatar

用户1189510401

· 山东
青青草原寸草不生主打轻量化的鞋子感觉静态脚感都挺惊艳的,但是好像没有什么博主测过衰减速度和耐用性(不是耐磨),作为一双球鞋我静态穿着很舒服走两步也很舒服我就网上买了,买回去打了没几场发现球鞋衰减速度太快了但是是二手的投诉都没地方去,这个恶性循环到底什么时候能打破
收起

䨻的性能和耐用性还是很强的,超䨻暂时不清楚,可以等个长测。以前买阿迪的n3xt ls材料才是真的坑,缓震基本十来场之后就无了

亮了(95)
查看回复(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