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战开打!比亚迪:要求供应商降价10% 特斯拉:付款周期只要90天
新能源巨头的暗战,已经摆到了明面上。
比亚迪前脚刚对供应商提出降价10%的目标,特斯拉后脚就说自己的付款时间比去年又缩短了。
今天,特斯拉公司副总裁陶琳微博放话,2024年特斯拉对供应链伙伴的付款周期现在只需要90天左右。
她认为与供应商伙伴同生共赢,通过技术革新来增效降本,企业才能走得更远。
行业才能更繁荣,消费者才能持续得到最棒的产品。
昨天,一份比亚迪要求供应商明年起降价10%的邮件在网络上刷屏。
比亚迪随后回应称,与供应商的年度议价,是汽车行业的惯例。
他们基于规模化大量采购,对供应商提出降价目标,非强制要求,大家可协商推进。
无论是向供应商压价,还是通过技术革新来增效降本。
所有这一切,只有一个目的:提升复杂形势压力下的生存能力。
当前汽车市场供大于求,已经成为车企们统一的共识。
而降价几乎成了抢夺市场份额的唯一手段。红海之中,没有一家厂商能够置身事外。
前不久,面对国产新能源的围攻,特斯拉直接来了招“釜底抽薪”,销冠Model Y直接降价1万,继续5年免息。
按照以往惯例,特斯拉的降价必然会有联动效应,新一轮的价格战山雨欲来风满楼,大概率会更猛更激烈。
对于老百姓来说,零部件成本降下来,汽车就有了进一步降价的空间,大家以后买车会更便宜,这是好的一面。
但往坏了说,“要么卷死要么饿死”发展到极致,供应商只能想办法省钱,会不会牺牲产品质量,会不会劣币驱逐良币,这都说不准。
当下,汽车行业早已经不是前些年的暴利行业了,绝大多数汽车品牌都不挣钱,经销商、4S店暴雷数不胜数。
也难怪长安汽车总裁王俊表示,中国71个乘用车品牌仅3家盈利,预计未来80%以上中国品牌将面临关停并转。
如果真的是这样,也就是五六十家汽车品牌都要倒下,可谓惨烈。
前不久,瑞银投资银行中国汽车行业研究主管巩旻曾预测,相关补贴政策可能已经提早透支市场需求。
在车企加大产能的前提下,价格战将会持续,新一轮车企“价格战”很有可能会在2025年1月出现。
随着一波又一波新车大量上市,市场供需失衡状况预计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改善。
毫无疑问,“卷成本”将是2025年汽车行业的主旋律。
下一个撑不住倒下的,你猜是谁?
imba看我
· 上海我司某个大客户开口就说,你们自己留10%的利润就够了。当我内心在气头上的时候,客户说我们每年要2000吨。我立马眉开眼笑,好说好说,客官您还有什么要求请讲。
这不得了啊
· 福建比亚迪发函的那家公司,叫做森萨塔,函件的抬头就可以看清楚,美国独资公司,总部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这家公司全名叫做美国森萨塔工业集团,全球传感器巨头,这家供应商的利润常年稳定在30%以上,去年利润高达38%,比亚迪自己的毛利率不过20%而已……现在比亚迪一年销售400多万辆,这三年每年增长都在100万辆以上,森萨塔的订单和业务也是水涨船高,怎么,这外企降点价、让点利、少喝点血,有什么问题吗?你们都说﹣﹣有种卷外国人去啊,没错啊,比亚迪就是在卷外国人啊,一边卷外资的车企,一边卷外资的供应商,让这些躺着赚钱的洋大人把利润吐出来,让大家能够买到更便宜的车子,给本土的供应商和产业工人很多的机会,没毛病吧?再告诉大家一个常识,发函沟通要求降价10%确实不常见,能够这么硬气的原因大概只有一个一一国内有了更具性价比的国产供应商和替代方案。还记得比亚迪当年是怎么让博世降价的吗?当年博世在国内市场占了70%的份额,拥有绝对的定价权,本土车企根本没有任何议价的空间,博世曾用ABS系统的供应卡过比亚迪的脖子,垄断加价、限制产能,甚至海外工厂等借口都用上了。结果比亚迪自己研发了第一款100%自主知识产权的ABS系统……博世立马不硬了,主动降价,直接把2000一套的ABS 降到800。你们所谓的"语气强硬",是因为有了"备选方案"。市场经济就是这么个逻辑,你美国企业不做,有的是其他企业做,扯什么"压榨"都没有意义……自由贸易、适者生存、这是西方人教给我们的道理,扯太多对不起哈圣。今年博世刚刚宣布全球裁员5500人,不是说这些"国际大厂"、"德国企业"、"美国企业"倒了,就没有货了,天下这么大,企业可以死,产业死不了,没有美屠夫、德屠夫、日屠夫,就吃连毛猪了?"彼可取而代之也"!它们死了,刚好给国内企业腾出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