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商业运作角度分析宙斯转会始末
仅是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在商业角度分析宙斯转会始末,分析前先说明一下我的认知:
1. 参与方:宙斯方(经纪人公司和宙斯选手本人)、T1高层(赵麻石等)、韩华高层都是不同层级的打工人,大家各有利益立场,无人代入霸总,都是恪尽职守;
2. 谈判谈不拢不存在任何一方过错,人的行为是符合自身利益选择的。
目录
一. 从“Faker”到“ZOFGK”——品牌和代表个体的利益区分
(一) 从 “Faker”品牌到 “ZOFGK”——T1营销路线的决策
(二) 宙斯和T1的矛盾——个人立场上对时间窗口的认知区别
(三) 结论
二. 从商业角度分析宙斯转会(二)——续约谈判的过程到戛然而止
(一) 第一阶段:11/12至11/19之间——三份可能的报价
(二) 戛然而止的第二阶段,失去耐心的T1
(三) 宙斯转会,ZOFGK品牌的压力测试
(四) 结论
三. 从商业角度分析宙斯转会(三)——后Faker时代的战队们
(一) 韩华在宙斯转会中扮演的角色
(二) 为后Faker时代做出准备的LCK战队
(三) 接受战绩起伏——T1的豪门特征
(一) 结论
先说结论,这场转会我认为,宙斯方经纪公司和T1的高层赵麻石说的都是实话,只是描述中选择了对自己有利的方向来避重就轻,宙斯本人因为没有出现谈判过程中的描述,只能从事后发的道歉信来进行佐证分析。总的来说,是一场双输结果,但对于T1的商业角度来说,其实亏损没有想象的那么大,我的分析会从以下几点论述:
Faker作为LOL甚至是电竞产业的第一品牌是毋庸置疑的,没有一个能与之相比的影响力,从SKT到T1,也靠着拥有这个品牌,享受LOL项目大部分的商业价值。作为长久的商业路线选择,T1从几年前开始选择发展ZOFGK品牌,“ZOFGK”场上的五个人,也是T1运作的family LOL的标志,将Faker拥有的流量让渡一部分给团队,以Faker吸引流量,以团队承接流量,是这些年T1力捧的商业路线。
“ZOFGK”之所以更受T1推崇的原因是,除了考虑避免因为Faker退役带来的真空期以外,更重要的是,T1管理层对于ZOFGK的控制力是远高于Faker品牌的。Faker作为独立的人,可以通过转会来带走品牌大部分的影响力,甚至带走大部分的赞助商,而ZOFGK,其背后是五个人,甚至一个以T1家族(family)为基础的整个团队,除了Faker以外的任何人离队都没机会带走大部分流量。用娱乐圈的话简单说是:团粉和唯粉的区别。
在这个营销路线的力捧下,ZOGK四人都吃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度,每个人拥有的粉丝数都非常可观,并且通过T1优秀的商业运作,还能给选手带来好的商业代言,走出国际化路线。这本来是一个双赢的过程,然而存在一个天然的问题,那就是,如果仅从五个人的标签来看,认知是:Faker和四小只,或者,沙皇与四个沙兵?四个人虽然各有特征也有一定的唯粉受众,但在俱乐部层面,是同等的营销路线,个人价值由俱乐部掌控,自己很难获得独立。
随着ZOFGK品牌的运作成熟,品牌价值越来越高,尤其是在今年夺冠后,ZOFGK在T1的夺冠品预售中完全取代了Faker品牌,预售中打出的都是两连冠、或者团队的标签,远超过五冠王的声量。在T1高层的营销策略看来,这对于ZOFGK品牌是一次巨大的飞跃,包括接下来的商务安排,相信都是以ZOFGK为核心的,品牌的新老交替看上去即将完成。
而这也是个非常微妙的时间窗口,Faker的职业合同可能会在明年到期,哪怕他本人愿意延长一年,那也是在职业生涯的最晚期。从战绩角度,T1商业倒是没有太大担忧(这个问题会在第三部分讨论),关键是如果Faker不是在役选手,其流量和曝光率会大受影响,而跟着Faker吃流量的,都会大受影响,首先受到冲击的会是ZOGK的价值,还包括LCK的整体商业流量,甚至到了整个LOL行业都会大受影响。意识到这点的不光是ZOGK四人,也包括整个LCK联赛的队伍(见第三部分的分析)。
对于T1来说,虽然大受影响,但是这是多赚和少赚的区别,以ZOFGK取代Faker已经是目前能做到的最好应对,然后趁着这两年的辉煌多捞金扩大影响力。但是对于四小只,尤其是宙斯,是完全不同的。2026年,OGK都会超过24岁,对于大部分选手来说,已经接近巅峰的尾声,而对于宙斯才22,正是出成绩的最好巅峰,这个时间差对于宙斯的影响远大于另外三个人。
试想一下,在2026年faker退役之后,T1通过引援或者提拔青训引入新中单,此时的宙斯还在当打之年,他就是最有实力做faker接班人的,机会远大于OGK三人。双方对于26年时间窗口的判断差异就很明显了,T1高层看来是个危机的过度期,但是宙斯看来,26年是个机会窗口,在这次的续约里,要求明确faker退役后的利益。
所以,从这个角度,T1和宙斯的合同谈判从逻辑核心来说就存在很大的分歧。
这就是整个商业品牌和标志性个体的利益区分,从T1角度来说,ZOFGK是一个自己捧出来的品牌,其最好的优势就是掌控容易,然而宙斯对于自我的认知显然区别于T1的定位,他是个体,不是四小只之一。如果问为什么OGK没有这个问题,那我认为人无论是野心大小、还是对利益的看重程度不同,都不能构成是非善恶,只能说,宙斯遇到了一个最合适的谈判契机。
从T1的一系列纪录片和宣传来说,宙斯作为Faker在品牌形象的接班人还算在T1的策划范围内,毕竟竟体项目拥有标志性人物来带动整体商业价值是最有效方式。所以,双方以为没有分歧的情况下,开启了第一阶段的谈判:
这个阶段中,赵麻石和宙斯的经纪公司描述类似,就是双方都有文件和条件的往来,但是没有达成任何协议,且在赵麻石方认为经纪公司并没有给出有效的反馈,我认为是,这一阶段实际的拉扯大部分不在价格,而在于期限:
1. 2年合同,类似下野的期限,价格属于普通,可能为略高于当前年薪,但未达到市场实际估值;市场估值我认为就是韩华的出价。
2. 1+3合同,长约合同,价格较2年低,甚至低于当前薪水,远低于市场估值;
3. 1+1(选手主导)或者1年合同,短期合约,价格为市场估值,且可以高谈。
这三份应该是第一阶段可能提出的条件,我认为给出的顺序也大概率是这个,至少可能3是最后提出的。
而宙斯经纪公司的需求是3+1的期限,以及第3份合同的价格。这应该就是经纪公司提及的,他们最后提出的,T1拒绝表示无法匹配的条件。
从T1角度来说,三份合同的逻辑是:
从T1商业运作的角度,第一份合同2年略有涨幅,是已经续约的3个人获得的条件,同时也会给宙斯一些商业的优先权利来加成薪水,这样就是在ZOGK里,给一个相对高一点的地位,但不太多。第二份合同则是地位体现,T1这个合同已经思考到了Faker退役后以宙斯为ZOFGK核心做新一代战队的宣传了,从T1角度来说,四年时间,保证足够的商业资源投入,甚至还承担了因为faker退役极可能发生的行业下行风险,所以这份合同的价格会低一些,但同时会包含独一份双赢的商业包装合作;
在前两份合同均遭到了拒绝后,T1大概已经放弃了以宙斯为“ZOFGK”新时代核心的思路,给出了最后一份高薪合同。合同期限也非常市场化,1+1或者2。但获得的回复依旧是宙斯方希望看市场价格。
其实宙斯拉扯合同是可以预见的,因为在夺冠后小K透露过,约了宙斯一起去训练所,小K本人因为续约意愿坚决就一早签完字去了训练所,而宙斯选择了鸽掉,这并不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知道11/19之前,T1都是知道宙斯要看市场价格的,于是形成了宙斯看市场价格,T1却不去市场看其他人的情况,T1高层的自信可见一斑。这也可以印证赵麻石说的,什么条件都可以匹配上最高薪,在赵麻石眼里,牺牲经济利益,或者给出额外的经济利益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不就是要钱嘛。当一个财团要给钱,总是有绕开规则的各种方案,不受限制。
然而宙斯方的思路则是,前两份合同,第一份是无法满足他作为接班人的地位的,都一样的待遇,怎么体现他和OGK的区别?第二份期限上显然很满意,背后体现的地位差异也满意,问题是薪水完全不能接受,前文说过,Faker的退役很可能会带来行业商业价值走低,这个薪水一旦降低,4年后提高的可能性不是确定的。至于市场化价格,往高谈的话,显然就只有薪水,2年周期太短,不够接手ZOFGK品牌,ZOFGK品牌核心所带来的利益根本不是薪水可以弥补的。所以,宙斯方要求的是,薪水越高越好,至少不低于市场估值,同时签署3+1,以满足他作为faker接班人的需求。
了解了双方的心理需求,就知道19号这天的博弈是什么,
赵麻石也好,T1高层也好,在收到了3+1市场报价合同,甚至可能包含一定的确定宙斯作为接班人的条件后,显然是绷不住的,他们在拒绝这个条件的同时,前往仁川想要和选手继续谈判。而宙斯方的判断是,无论是前期T1给出的三份合同的诚意,还是高层前往面谈,都是体现T1续约诚意的,尤其是T1并没有在市场上联系其他上单,加强了宙斯方决心。于是经纪人说出了韩华给了deadline的情况,想要以类似意向约的方式逼T1松口。
然而这个节点的T1高层已经完全失去了耐心,从收到不能接受的3+1报价到被经纪人以韩华逼宫,几乎已经触发了T1高层的PTSD,几年前faker合约到期,跪faker的奶奶对于他们来说属于不得不,毕竟江山都是faker打下来的。
但是这个宙斯还没成为品牌核心,甚至接班人地位都是自己捧起来的,然而自己完全不能掌控,那是不是有可能每一个转会窗口期都会面临这样的困难。代入投资的角度想想,这是一个本来就具备大风险的项目,且风险还是体会过的,怎么能不让人PTSD。于是在这个阶段,T1高层已经选择放弃签下宙斯,降低未来风险,并且尽量的减少目前的沉没成本。
ZOFGK品牌自诞生之日起,高层做出的商业规划就是团队营销,五个人,特别是四小只,那只是个放在台面上的标志,并不是品牌核心。毕竟没有人能保证五个人的千秋万代吧,可以说他们也同时预期过,终有一天会有个别成员的离开。所以ZOFGK真正的核心除了faker,就是family LOL的营销。
所以在决策已经放弃宙斯续约的晚上,T1大楼灯火通明,目的就是怎么割裂宙斯和ZOFGK的关联,让宙斯不能把品牌的影响力带到韩华。这个时间窗口是宝贵的,因为当宙斯签约韩华后,韩华的商业宣发团队很可能进场,这时候会变成专业团队之间的较量, T1后续的操作也是非常的专业,大家以为T1是破防,实际上是抓紧最后的窗口保留ZOFGK品牌价值。这些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1) 大规模删除宙斯与T1的联系,官网除名、直播头像,甚至连青训的头像都是先删除再过后恢复的;
2) 不间断的在之后的几日内安排Oner和Gumayusi露面活动,甚至与老SKT一起直播;
3) 挑动粉丝对family LOL的情感,对留下的几人的正面形象宣传。
4) 结合舆论形成赵麻石的问答预案,甚至在这一天已经提前宣布赵麻石会正面回答问题。
5) 还有对社交媒体的舆论控制,这些谣言不能说全是T1所为,但T1确实收集舆情做出了最合适的赵麻石回复。
这一天宙斯方的回复就显得很被动,一方面由于没有签约,宙斯无法获得韩华专业团队的帮助,反而在宙斯本人的道歉信里暴露了一个问题,就是这个告别节点来的太快,他被突然放弃,甚至T1并没有留下后路,直接签了主力上单,这点显然是让他懵逼。另外一方面,经纪人也只能说如果发生造谣会保护选手,然而这可他很难说什么,毕竟如果公布了被T1拒绝的报价,这个后果同样不可接受,因为3+1加上合同要价,估计粉丝的努力会更加难以平息。
可以看出,T1和宙斯在合同谈判中是各有各的傲慢,在宙斯有明确的可能拉扯合同的预期中(第一阶段),T1高层没有做出任何预案,连去参与其他上单的谈判都没有,可以说是傲慢让T1失去了多兰以外的选择,当然最终对多兰的选择依旧是合理的,只能说T1拥有绝对的好运,强者恒强。其实Kiin哪怕在第一阶段也是很难竞争的,GenG的续约重点也是Kiin,在宙斯的去向不定的情况下,宙斯永远是T1第一选择,T1没有立场让Kiin一直作为备胎。
宙斯的傲慢在于他错判了一点T1的企业文化,包括经纪人,可能也没想到T1高层那么长远的运营思路,尤其是这波高层都是体验过续约Faker困难的,作为豪门不存在什么无法牺牲的人和事,特别他们还捏着Faker这个金字招牌的同时。
双方的傲慢均让对方错判了谈判选择,最终造成的就是,T1觉得自己能匹配上一切报价,但不接受宙斯要做Faker接班人的地位要求,宙斯方的表达就是,自己做出了反馈合同,T1没有匹配。双方都说了实话但没说完整,一方要求的是地位+眼前利益+长远利益,另一方的要求是只给出利益。于是,T1主动找到了备用预案,比起来宙斯就只剩下签约韩华这个选项,且只能看着T1硬生生剥离自己的商业价值。
表面上就是T1不匹配宙斯条件没谈拢,实际上也可以说,宙斯拉扯合同失败。但都是满足了自己的利益诉求,并不存在谁错。
韩华在宙斯转会的第一阶段是毫无介入的,甚至在第二阶段的介入也很晚,应该是来自宙斯经纪人的主动谈判。第一阶段很好理解,韩华在解约多兰后,邀请kiin或者提拔二队上单,甚至都没提过追求宙斯。如果这个阶段韩华有介入,那作为一个打广告为需求的俱乐部,竞争优秀的冠军选手也是个很好的宣传点。这个阶段韩华也是觉得T1和宙斯肯定续约。第二阶段韩华也是正常的报价,且合理的签署了合约,由于T1退出的非常干脆,韩华也没花太大力气。
韩华目前在商业上的操作很像人傻钱多,被部分网友脑补成霸总,但是实际也同样是有成熟商业运营的公司,做事也符合逻辑。至于显得挖人钱多,是因为资本入场后,为了短期打出名气,作为后来者,不得不做出的高额投入。就像韩媒报道,四大战队无一不交奢侈税,然而韩华拥有的荣誉和资源(包括战队配备、赛训团队、商业资源),实际上只能和DK讨论,并没有和T1或者GenG竞争的能力。所以他们买人和开薪水只能高于其他战队的水平,这类似欧洲足球豪门里,新入场的石油战队,总是需要花更多的钱。
所以也侧面印证了,引进一个双冠选手,韩华不可能设定什么deadline,本来的形象就是人傻钱多霸总土豪,怎么会反过来给那么优秀的选手在转会窗第一天就设定deadline。特别是赵麻石公开用自己的身份背书,说自己询问过韩华高层不存在DDL,那韩华高层则只能笑纳这份解释。让宙斯的经纪人背锅,又不是让宙斯背锅,这点韩华也没必要介入。
韩华给出的合同价格,我认为就是正常市场价格,甚至连合同时间,也是正常市场时间,并不是什么霸总一掷千金。与T1第三份合同提出的薪水,出入会非常少,但是宙斯也没了其他选择,除了洽谈LPL赛区的土豪,韩华是他最后的选择。如果你是韩华的高层,明知道T1坑位已满官宣,还要给出超额薪水,明年公司内审问到这个问题,你怎么交代?
钱在哪都要打出声响,无论是土豪还是普通人都是这个需求,作为一个商业俱乐部,花了天价去追求一个选手,那满足金主打广告的需求,也是要做出展示的,同时,拿到了这个位置超高的薪水,也是对选手未来在战队定位的标志。这是传统体育项目反复验证的逻辑,万众瞩目的炒作和宣发,标王,对内战术和宣传核心,这才符合金主大手笔的调子。
而韩华的宣发是,19日还在私下爆料,20号发官博宣加入,之后的活动里除了一个内部签约就没了,反观T1,连多兰作为救火队员加入,也是由FOGK直播主动提及,宣发个人直播,刷足了在战队的存在感。如果确实宙斯是天价加入,那只能说韩华全员业余宣发对不起金主爸爸?
T1想到的替代方案就是family LOL,具象化就是以ZOFGK为代表的团粉效应,虽然在今年的续约中受到了一定的打击,但并不影响这个趋势的培养,毕竟留下的四个人和老SKT的工作人员,也能很好的维护这个品牌。Faker退役后,大概率会继续在T1任职,这样也就能把后Faker的商业价值至少留在T1,哪怕因为退役会打折扣,比起其他俱乐部的处境也会好很多。
而faker退役后,faker流量就很难像在役期间一样,惠及整个LCK联赛,其他俱乐部的处境显然更加忧虑。春江水暖鸭先知,结合本赛季LCK其他强队的签约情况,完全能感受到对后Faker时代的担忧,除了HLE外,其他战队都选择了在一个或者多个位置的新人,主力队员尽量以长约方式留下,来构建一个稳定体系。同时选手们,尤其是成名选手,选择一人一城的长约,甚至为了长约愿意降低薪资需求。这样双向都对稳定性的和性价比的需求,显然已经为后Faker时代带来的商业价值波动做好了准备。
而韩华因为自身入场较晚,积累比较少,还在初期花钱阶段,就很难做出什么实际的准备,只能先看看两年后的情况。毕竟土豪不是真的人傻钱多,如果LOL流量损失太大,不排除会转向其他项目。
LOL领域,T1就是绝对的第一豪门,且断崖领先,甚至分不出第二。电竞领域,T1以其极高的商业价值,也是最优越的豪门之一,其拥有的商业赞助全是最顶级的,甚至在不断扩展着赞助的品类,做出品牌创新,引领商业模式。这些都是十余年历史,甚至几十年历史里不断积累形成的。这与传统体育的豪门俱乐部是可以类比的。
说到底竞技体育是一项粉丝竞技,以欧洲足球豪门为例,主要收入以主场门票周边、转播权、赞助商几大项构成,少部分以球员转会构成(不具体指代任何球队)。这几大项主要就是来自粉丝的支持,每年的冠军都只有一个,甚至四强都只有四支球队。然而粉丝认为的豪门远多于这个数字。豪门不是什么战队靠着天价的转会费和金元,能在短期内去建立的,这需要的是时间的沉淀,目前能在欧洲看到的所谓的石油队,从天价投入到建立豪门预期,周期也会超过十年。而且预期远比不上老牌豪门稳定。
T1在LOL这个领域就是这样一支豪门,每一年都有极强的预期, 下赛季或者再往后两三个赛季,哪怕T1成绩上剧烈波动,也很难撼动其第一豪门的地位,对于高层来说也就完成了主要责任。
而至于进不去世界赛,或者四强八强,比赛是选手和教练完成的,竞技层面多的是人背锅,绝对不可能第一个轮到高层背锅。而所谓的三连冠,可以作为竞技层面的伟业,但对于目前T1的商业价值,最多算是锦上添花,毕竟电竞市场的总体量来说,T1已经吃掉了最大份的蛋糕,也没有任何战队有机会分一羹,两个二连和三连对于商业的价值区别不会太大,类似满分120的考试,考200分还是300分没有区别,尤其是对手们都只能考80的情况下。
传言中,韩华同意给宙斯做个人品牌,我认为是无稽之谈,不存在这个选项,首先就是合同的周期,2年对于品牌打造来说太过短暂,尤其是,如果真的打造出个人品牌,宙斯再一次在合同续约期拉扯,韩华只能为他人做嫁衣,所以在这个期限来说,韩华没有投入的动力。其次,培养个人品牌是非常需要资源和运势的,如果那么轻易,拳头为什么不定制给chovy?中国选手?或者欧美选手,韩华一个后来者土豪能量大过LCK、LPL或者拳头公司吗?
宙斯回到T1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因为从年龄来说,出走两年还算未来可期,多兰也绝不是T1的长远打算,T1大概率会继续物色青训的上单来培养,随着这次转会,无论是否有机会回到T1,宙斯个人的商业价值都会大打折扣。个体思路差异的风险会反复提醒T1高层,不搞任何特殊。特别是这次转会签短约,真的算是逆LCK整体大趋势而行,现在应该没有谁比宙斯更盼望faker多打几年,留出商业谈判的足够余地了。
虎扑也玩了几十年了,一直是个潜水看评论区的乐子人,以上呢,也不存在什么特别客观的数据,只是结合自己工作的经验做出的分析。与虎扑JRS做交流。工作较为忙碌,没有第一时间写完,会定期回复有价值的讨论,但如果是吵架或者杠精就不回了。杠的都是你对,不重要。
我的主队在LPL,最爱的选手也在LPL,应该后续还会对LPL做出分析,从商业来说,我认为LPL是具备更光明的未来的,也会更少的受到后Faker时代的影响。
虎扑JR0365529626
· 陕西还没看这帖子详细内容的,看到我这回复就不用再浪费时间去看了,没有任何营养
希無夷楼主
· 上海1 没有任何一方提过具体的价格,一份千万级的签约也不可能只有价格的构成,连大厂签个合同还要写清楚股权激励呢……2 T1的傲慢我不是写了吗?自己不去市场看上单以为宙斯必须签?2 从商业角度T1就是没有竞价宙斯的欲望,皇马巴萨离了梅罗球王不也是豪门吗?何况捏着faker这个流量根本无所谓3宙斯的价值在于竞技层面,但是对于高层来说,规避商业风险的前提下,多兰就是可接受的,一时战绩波动又不影响商业价值4 T1就是无意和韩华竞价,年年岁岁拉扯合同,每一年都在增加沉没成本,竞技上有战队选手主教练背锅,经营成本虚高报价可都是高层背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