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一飞:法拉利车队的中国车手
我知道你们都在等法拉利第3车手的最终消息,今天这里没有。但这里有另一个中国车手的故事,不如小周那样受所有人瞩目,媒体讨论也不多,但叶一飞的成就对于那些常年跟踪勒芒24小时赛最高组别,明白其中挑战与竞争强度的朋友来说,可能是一个被大大低估的传奇。
在澳门格兰披治的周末,我们在法拉利GT车队的门口堵到了叶一飞,他刚刚在WEC奥斯汀的COTA六小时里和两位新老前F1车手施瓦茨曼和库比卡一起站在领奖台最高处,看起来依然有些单薄,在他被电视媒体采访后与继续被拉车库的间歇,我插了几个问题。
问:那首先祝贺你在COTA的WEC胜利,是什么机缘把我们带到了澳门格兰披治?
叶一飞:那首先法拉利今年在这里已经参加过世界 gt 杯,也因为我作为中国选手,现在我也是中国的第一位法拉利官方厂的车手啊。所以我可以就是尝试一下,看能不能完成这个挑战。
我们表现还不错,我相信最后来这边我还是感觉一切都挺满意的。但是确实因为我平时开的更多是原型车啊方程式,所以这个赛车我还是有些很多不熟悉的地方,不过整体来讲是这都都挺好的。
问:说到方程式,你现在在WEC,我们知道你有两位经验丰富的队友库比卡和施瓦茨曼,都有F1的比赛经验,第一年与他们合作感觉如何?
叶一飞:库比卡不用介绍了,他在F1,在耐力赛参加过那么多比赛,都拿过冠军。他比赛经验丰富,包括他和团队工作共事的方式,都值得我学习。
2021年,我们就在LMP2组中做队友了,在欧洲勒芒赛拿了分站冠军,那一年也差一点赢了总冠军。所以,我还是挺了解他的。
比较有意思的是,我的两个队友的名字都叫罗伯特,所以一开始叫起来罗伯特,很容易引起误解,这算是个比较有趣的点吧。
不过,和他们合作很快就顺畅起来了,因为我自己去年有Hypercar的经验,所以在Hypercar组赛车方面有比较多的知识。他们也都做过F1车手和试车手,因为有一部分技术Hypercar组赛车和F1是很接近的。包括复杂的刹车能量回收技术。所以我们的经验很强,在COTA赢得了冠军。
问:正好说到这个,去年你在WEC驾驶另一个品牌的LMDh赛车,今年则在法拉利驾驶LMH赛车,你是少有的驾驶过2种技术路线赛车的车手,能给我们谈谈这两种车开起来有什么不同吗?哪个挑战更大一些?
叶一飞:最大的区别就是那个电机,包括能量回收系统,LMDh的电机在后轴。那在刹车的时候,车身动态的调整多一些,包括你加油的时候,因为电机在后轮,其实牵引力系统可以更好的控制它。
而LMH赛车包括法拉利,还有其他一些制造商,他们的能量回收系统在前轮,刹车时的感觉就完全不一样。规则允许我们在190公里/小时以上,使用4轮驱动系统,这在勒芒的时候,在经过一些高速弯角时,很有帮助,特别是在下雨的情况下。
除此之外,两款赛车在设计时有相似的性能窗口,所以没有特别大的区别,主要是刹车和车身控制方面的一些区别。但你说的对,我确实是为数不多体验过这两种赛车的车手。
问:要解释清楚LMH和LMDh怕是一个小时,时间非常紧,我还是最后一个问题吧,你跑了全世界这么多知名赛道,COTA,富士,斯帕,当然还有勒芒,你最喜欢的是哪条?
叶一飞:说实话,我还是喜欢勒芒,我10岁的时候,一个人从中国搬到了那边,那边一边读书一边开始进修赛车。算是开始了我的欧洲赛车生涯,我在那里生活了5年时间。
在那里驾驶勒芒原型车在高速直道上飞驰,是个非常享受的过程,直道速度超过350公里/小时在高速弯可以道240-250公里/小时的速度。给车手的感官刺激非常强,整体氛围很好,许多车手都非常想在那里获胜。所以每年能在那里驾驶,感觉自己很幸运,能有这个机会。也是一个动力能跑出好成绩。
没有时间了,叶一飞在法拉利工作人员簇拥下回了Pit房。但他的话把我拉回了多年前在勒芒赛道的某个周五,摄影师朋友拉来了个身材单薄的小朋友,说他也在争取进入F1的机会,或者有一天能跑勒芒的LMP1组,好多回忆涌上心头,谁能想到6-7年后,他真的坐在法拉利勒芒原型车里在勒芒24小时赛上全场领先呢?
叶一飞和法拉利的勒芒赛故事才刚刚开始,祝他明年好运。
雪鸟楼主
· 上海真的很不容易,也算F1之外最高舞台了。能凭实力站住,绝对的中国骄傲。
Philipp_Owen
· 北京叶一飞完全是靠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走出来,走到了原型车的最高舞台,那一年在F3其实是挺可惜的,资源不足,完全有能力至少走到F2,之前有人曾经对比过他和周冠宇,周冠宇因为有家底,更有野心更敢梦想,而叶一飞受限于财力,选择更加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