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艳芳算死后封神吗?梅艳芳为什么歌坛地位高?
关于梅艳芳是否死后才被封神以及歌坛地位如此之高的答案是相同的,死后封神是指:生前成绩平平,半红不红,毫无贡献,去世几年后开始被吹嘘和造神,梅艳芳显然情况正相反,甚至因流言有被低估之嫌
梅艳芳开启了华语流行音乐百变序幕的先河,同时对华语流行音乐由原来只注重听觉,开始逐渐转向视觉+听觉相结合的舞台表演形式有促进发展作用,央视“音乐传奇”节目给的评语是“时代在等梅艳芳的出现,同时梅艳芳抓住了时代给的机会”
2003年获得中国金唱片奖“评委会艺术成就奖”和中国原创歌曲奖“杰出贡献奖”,成为第一位获得中国国家级音乐艺术成就奖的香港歌手,1998年获得香港乐坛最高荣誉“金针奖”,成为香港乐坛最年轻的终身成就奖得主
1993年人民大会堂减灾扶贫创明天晚会时,香港艺人是由谭咏麟和梅艳芳带队参加并压轴演出,2003年10月香港电影界代表团应邀赴京交流,梅艳芳因病未能同行,时任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接见了代表团,并委托团长马逢国向梅艳芳转达问候,2004年1月12日梅艳芳举办葬礼,时任香港特首董建华致送“音容宛在”四字挽联,中联办致送“懿德流芳”四字挽联,国家广电总局发唁电,在唁电中国家广电总局赞扬了梅艳芳为推进两地艺术交流的卓越贡献,足见梅艳芳是受到国家官方认可的女歌手,更可以粉碎梅艳芳是黑社会的谣言
个人成绩来看,从1985年-1995年梅艳芳是华语流行乐坛身价最高、开演唱会场次最多、开演唱会地域覆盖范围最广的女歌手,同时是第一位既是歌后又是影后的女艺人,对于女歌手来讲,十年间能有如此豪横的数据,可谓是一时风头无两,正所谓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可能正是有这种感慨,梅艳芳才会在2002年级梦幻演唱会,面对张国荣时才会说那句“是自己唯一好朋友”这句话
梅艳芳香港红磡体育馆演唱会记录
1985—1986跨年,梅艳芳尽显光华演唱会,场次:15场
1987-1988跨年,百变梅艳芳再展光华演唱会,场次:28场
1990年,百变梅艳芳夏日耀光华演唱会,场次:30场
1991—1992跨年,百变梅艳芳告别舞台演唱会,场次:30场
1995年,梅艳芳友好公益金演唱会,场次1场
1995年,梅艳芳一个美丽的回响演唱会,场次:15场
香港本地红磡体育馆以外演唱会记录
1985年梅艳芳海洋皇宫演唱会,场次:15场,地点:海洋皇宫
1991年百变梅艳芳献上真我音乐会,场次:1场,地点:香港大专会堂
1994年百变梅艳芳感激歌迷演唱会,场次:1场,地点:香港伊丽莎白体育馆
梅艳芳世界巡回演唱会记录
1987再展光华演唱会:新加坡4场
1988世界巡回演唱会:吉隆坡1场,台北2场,澳门3场,澳洲3场,新加坡7场
1989世界巡回演唱会:欧洲4场,加拿大4场,广州3场,马来西亚5场,美国6场
1990夏日耀光华演唱会:台北1场
1991暂别舞台演唱会:广东佛山2场,法国巴黎、英国伦敦、德国法兰克福、荷兰各1场,新加坡2场,加拿大2场,澳洲、台湾各3场,美国6场
1993四海一心慈善:美国拉斯维加斯1场,加拿大多伦多1场
1994感激歌迷演唱会:澳门3场
1995慈善演唱会:台北2场,广州5场,佛山,中山7场,新加坡1场
电影方面:
1984年凭借电影《缘分》获得第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配角奖
1987年-1989年凭借电影《胭脂扣》获得第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第2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第1届台湾金龙奖最佳女主角奖,第33届亚太影后
1991年主演电影《何日君再来》提名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
1988年作为唯一一名亚洲女歌手,被韩国邀请参加汉城奥运会“奥运前奏大汇演”
1995年后梅艳芳依然固定在开演唱会和拍电影,1999年香港红磡体育馆11场,台湾2场,美国大西洋城2场,2000年美国拉斯维加斯1场,美国雷诺1场,2001年香港会展中心1场,2002年香港红磡体育馆10场,上海1场,加拿大、澳洲、新加坡各1场,马来西亚云顶2场,美国3场,2003年香港红磡体育馆8场,至今去世21年仍保持着华语女歌手全球演唱会场次最高纪录
1997年凭借电影“半生缘”荣获第1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配角奖、第3届香港电影金紫荆奖最佳女配角奖,2002年凭借电影“男人四十”获得中国长春电影节最佳女主角,2005年被评选为“中国电影百年百位优秀演员
懂球詹
· 湖北因为确实是个好人,对内地友好、参加很多次募捐,对新人提携,不耍大牌,对朋友也够义气,说实话,真的是优质偶像了
虎扑JR0166260151楼主
· 上海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地位高是靠成绩说话的,没有成绩哪里有地位,实实在在的数据是不会说谎的,如果没人喜欢那1985-1995年间碾压的演唱会数据又该如何解释呢[捂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