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宽脚的好鞋让我找到了|飚速BB实战测评

avatar
关注

前段时间飙速BB可太火了

本来想做一期虎扑首发的图文内容,但为了增添测评的真实性,我特意避开宣发期,等热度过去后,才来和大家分享我的实战感受。

省流,先做一个总结

鞋楦偏宽,但内长正常,宽脚建议正常尺码选择,正常脚型和偏瘦脚型建议穿着POWER系列篮球袜。

前后落差较低,但重心不低,与音速12和衰减后的CUT2一致。

前掌翘度高,配合中底的悬浮科技,不板脚,滚动感非常强烈,极其适合全场选手进行穿着。

抓地是变态级别,比FLOW的适应性太强,在干净的木地板会有钉住地面的感觉。

外侧TPU不卡脚,没有内扣感受,但还是建议高足弓的小伙伴在使用时更换带有支撑的鞋垫。


言归正传进入正文:

首先是鞋面包裹环节,整体采用采用大面积绳绣工艺,轻质透气且不失强度,在容易被踩的区域也做了大面积的热压补强。

宽鞋楦对于那些被窄鞋楦折磨的大宽脚兄弟们来说无疑是福音

但我想说的是,对于瘦脚来说真的有点宽了!穿它去打球,必须得搭配POWER球袜后拉紧鞋带才能获得一个紧致的包裹锁定。

中底缓震:

从它的外形和名字飙速BB来追根溯源,很难不将它和跑鞋联系在一块。

实际体验上,它的穿着感受也确实像跑鞋,又轻又弹,滚动感巨强。

全掌CQT+悬浮科技,配合夸张的前掌翘度以及后跟的挖槽释放应力形变,无处不在地引导你直线跑动,也无时不刻地助推你每一步。

考虑到篮球是一项多方向位移的运动,本以为这种剧烈的滚动感会让我在做横移滑步时时带来负面影响,可事实上,在全场局上它完全没有影响我的防守和进攻表现。

但是得承认,飚速BB激进大胆的设计会对穿着者自身肌力水平提出要求

换句话来说就是存在驾驭门槛.

如果你自身强度以养生为主,以半场为主,我还是不建议进行购买,它的适配人群和使用场景还是更适合打全场较多,并且身体素质中上的球友。

抗扭支撑:

一道TPU从前掌外侧延伸至后跟内侧,中底是碳板+超临界-三层结构的一次成型。

抗扭强度没得说,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的弯折都不会出现抗扭不足的问题。

至于很多兄弟关心的力线和内扣问题,我是低足弓,以下是动态和静态的测试图。

最后是抓地耐磨

应该是度子首次在篮球鞋上使用RPU作为外底材料,抓地表现应该是我穿过所有的361度球鞋里最好的存在。

尤其是在干净的木地板上,堪比FLOW,满分表现。

在有灰但是不多的木地板上,它的表现则优于FLOW,保持一个90分的抓地表现。

虽然我一般打球都是在室内,但听到官方说此次的RPU外底在耐磨方面进行了优化升级,我特意打了两次小区死亡水泥地,加上室内打了5次.

虽然样本不多,但从我的使用体验来看,耐磨确实进步了。

但如果你指望它是水泥杀手,天天和水泥地大战300个回合,那还是不建议你购买

但如果你打的外场是外场塑胶地,放心买


总结

写了很多,但总结下来就是一句话—音速12PRO MAX

如果你是宽脚,打全场多,爱跑爱挑,与其买大一码强行适配GT CUT2,不如给它个机会,也许会有惊喜。

发布于湖南阅读 12021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J1n7楼主

· 湖南

DDDD(点开图片!)

亮了(6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