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个人入手球鞋盘点

关注

在虎扑装备区发测评这么久第一次盘点自己年度球鞋,主要以前也没有试过像今年这样买这么多双鞋,连top10都不一定凑得齐。今年实战过的鞋,大概十来双吧,除此之外试穿过又退的也不少,主要也是因为一些雷点把我劝退了,试穿体验会在评论区发,。测评也没有以前发得那么勤了,感觉装备区的JR似乎越来越少,发测评也没啥评论,于是也没啥更新的动力了,不过鞋还是一直有在买的~

其实球鞋出到现在,特别难穿的也几乎没有了,只是看球鞋是否适配于使用者本身的打法罢了,本人183,90kg左右(体重有浮动),以暴力突破和急停或背身后的中投为主,脚型正常微微宽,尺码44.5,打法脚型差不多的xdm可以参考下。


  • 个人年度鞋王——Zoom Kobe 4 protro

尽管买了一双价格最低做工最差的配色“父亲节”,尽管它连最基本的飞线都阉割掉了,但它依然用完美的实战表现征服了我,基本无可挑剔的包裹,恰到好处且内外平衡的支撑,没打滑过的抓地性能,清晰的前掌场地感和软弹兼备的后掌缓震,尽管和个人的神鞋kd13风格迥异,但和我打法的适配程度极高,甚至在纯实战性能上比kd13还要好些,在购入后基本重要的比赛我都会穿这双鞋征战,这也是为数不多我多次打全场实战从头到尾都不会脚酸的鞋,其它大部分鞋都会让我的足弓有不适感,特别是后面将会提到的几双。。这或许不是一双能让人爆发出更强的运动表现的球鞋,但却是一双能让人更好发挥自身完整实力的好鞋,飞线的阉割也并没有影响鞋面的强度,但麂皮的设计多次实战后实在是惨不忍睹,水晶底也躲不掉氧化发黄,好在这只是实战以外的瑕疵,无伤大雅,在用原鞋垫实战多次后我发现似乎换个鞋垫能让它的性能更进一步,那就是二全三代,更好的足弓支撑和更完美的后跟锁定,真就没有缺点了。对我个人而言,它作为今年甚至是近两年的top1实至名归,能被这么多职业和网红球员选择上脚也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本来想整个top榜单,但是今年穿过的其它鞋对我而言确实很难给出准确的排名,所以就列个好鞋的榜单吧,一共六双

  • KD16,正常不偏码

这鞋比较丑,但是实战还不赖,前掌反馈不错,后掌缓震极限还是够的,不过sole就那样,别对它有太高的期待,支撑很可以,抓地大部分场地够用,但在多灰外场起跳制动的时候试过一两次打滑,内场没问题。很好跳,穿着扣过几次,起跳感觉很够劲,跳投感受也不错。拇外翻的感受也很轻微,后跟包裹以及脚踝保护一般般,足弓支撑一般(原鞋垫)现在的价格四五百个人认为相当有性价比,推荐给一百四十斤以上的后卫和锋线。

  • gt cut3 正常不偏码

这双鞋是我弟奥莱买的,明明有试穿都买小了。。只能给刚好适合这码数的我了~穿了几场,印象非常好,包裹没有想象中差,只是感觉薄袜子确实空了点,尖头也没有掰大拇指的感觉,跑动感受很丝滑,力线控制也很好,zoomx也就那样,没有国产超临界那么积极明显的的局部反馈感,但仔细感受的话还是会感觉到弹,可能这就是珠粒发泡和板材发泡的区别吧,脚感其实和超轻25的超䨻有百分之九十的相似度,后跟刚开始韧,穿开了很舒服,而且泡棉框架很硬密度很高,压根没有什么后掌不稳定的问题,网上有个别穿着走路都能崴脚的博主我建议他们去医院拍CT检查韧带hhh。弹软五五开,抓地也不错,打外场耐磨也没有想象中差。鞋头麂皮不耐脏,前掌刚性较强,有点接近前叉碳板鞋的刚性的,穿多几次刚性会降低一些,场地感也还算不错,之前五开的价格也是不错的,感觉现在旗舰款基本都能五六百,也是挺卷的,推荐给喜欢跑动或者打全场比较多的后卫投手和中轻体重锋线吧,大体重可能会感觉缓震不太够。

  • 詹姆斯21 正常不偏码

也是双好鞋,也别是它四百多的价格和超高的配置,但在我心里它不如20,因为后跟调硬了,其实20的后跟才是我喜欢的类型,更灵活,zoom感也更明显更爽,21的前掌感受也明显不如20,但反馈依然还是可圈可点的,足弓支撑也不差,外侧前几次穿有点卡,磨合后会好不少,打全场外足弓会酸。。打久一点会好点,感觉更适合半场,鞋面则是明显比21好了,包裹不如21,其实六七百我也感觉还算不错了,四百多只能说真的很顶,推荐给追求保护的锋线和内线,毕竟这个缓震配置就摆在这,建议还是先试穿,毕竟这个尖头很多人会感觉不太舒服,

  • 超轻25 偏小半码

虽然李宁投了很多的预算,我这双也是众测得来的,不然应该会等到四百多再入手,但好鞋确实就是好鞋,我觉得这双鞋降价到五百内确实值得推荐,前面也提到和超䨻zoomx两者大差不差,但超䨻的弹性回馈却是更积极的那个,可惜只再前掌到中段有覆盖,后跟没有,太可惜了!真没必要省这一点点,所以后跟的泡棉不可避免的会有衰减,但也不至于到负落差的程度,只是体感的落差确实平。而且超轻的泡棉框架更软,安全性不如cut3。虽然轻,鞋面和整体框架强度很高,不过没有内衬会有点刮脚,但我个人没有试过磨破流血,建议试穿,这双鞋也是典型的全场强于半场,跑动感受很爽,像是在穿跑鞋,而且也很难得地把力线控制得非常好,弹跳表现也不差,抓地一般般,多灰外场慎重,内场抓地很完美,而且外场也会刮花tpu,看着难受,投篮的感受也相当不错,整体在非常轻的同时保证了很高的性能下限,就看使用者能不能接受它的一些瑕疵了。比较建议有一定脚踝力量的后卫和前锋选择,记得穿厚些的袜子,买比平时的李宁鞋大半码。

  • 威少6 偏大2~3码

码数也是挺离谱的,我44.5买的43正好,一次就赌对了,这个鞋要是只拿来练扣篮我可以把它排在t1,很好跳,zoom的感受非常强烈,弹跳表现炸裂,在我最重的时候也能帮我轻松双手超框不少,实战中zoom的反馈也很积极,包裹一般,不算紧致,支撑还算不错,力线控制不错,后跟锁定也很好,抓地在水泥,塑胶,木地板都试过,没问题,可惜耐磨是真的不行,水泥地一场就有明显磨损了。

  • gtcut academy 正常不偏码

cut3的弟弟,但性能真不差,抓地耐磨不错,而且内衬比大多国产鞋甚至它的老大哥cut3都更好更舒服,太多鞋为了轻为了追求数字,把内衬阉割太多了,实际上多一层记忆海绵填充真的能提高很多的印象分,特别对我这种喜欢穿偏薄袜的。。鞋面也是平平无奇的织物,但是强度够用,前掌有些侧翻隐患,但要是拿来养生局也没啥问题,上强度的话就比较考验脚踝力量了,足弓支撑还不错,泡棉出乎意料的缓震还可以,类似东契奇1,吸震非常不错,气垫反馈受限于位置并不明显,鞋脚一体性很好,跑动感受不错,只要不是太宽或太窄的脚都可以穿。


然后说说一般的吧

  • AJ38low买的44.5,比高帮窄,防侧翻角变小了,对于低足弓来说磨足弓的问题仍旧存在,全掌zoom很软弹,但整体框架比较死板,还磨小脚趾,包裹一般,舒适度也不如高帮

  • 蜂刺7Pro ,我买的44,只能说薄袜子刚刚好,建议厚袜子➕正常码数。这鞋太过于平平无奇了,而且也有不少瑕疵,首先是我这个配色,穿多了里面会有一个接缝磨小脚趾,外底抓地也一般般,另外就是卷边了,这个防侧翻角不太行,原鞋垫也很垃圾,死软,必须换,后跟缓震还可以,除此之外基本没啥记忆点,颜值也一般,现在已经扔一边吃灰了。

  • 驭帅18,买的44,内场刚好不过窄了点。两百六买的,其实综合价格算不错,可惜和我打法不适配,后掌缓震一下就见底了,前掌也是很薄,室内还行,gcu耐磨顶级,抓地还算凑合,力线也很正,鞋面强度够用,穿脱有点困难,要送很多对鞋带孔,前掌穿久了外侧有点卡,可能因为我趾骨比较突出吧,适合后卫也只推荐轻体重后卫。

  • 韦德10low

买的44,穿久了会感觉前掌挤得慌,七百多买的但感觉还是一般般,比高帮难穿,问题也一个都没解决,鞋脚一体还变差了,外底抓地耐磨还可以,跑动感受也并没有多好,触地啪嗒啪嗒的,足弓支撑也是稀烂,换鞋垫都起不了太大用处,除了那种足弓下方有硬质支撑的,真心一般,也只适合偏一段式的投篮后跟缓震极限不高,而且我在外场打,碳板给干断了。。。吐了

  • PUMA Clyde hardwood

花瓶鞋,很重,足弓支撑很差,但侧面帅,我都拿来通勤,结果也就穿了俩月内衬还破了。。实战的话打打养生局也还行,现在也不贵。

另外,今年收了双字母哥1,已经被我干到外底磨穿了,真挺好穿的,说它的科四平替吧也不算,风格更偏突破,后跟缓震够用,整体强度不错,没有抗扭片感觉也没多大影响,不知道以后有没有可能复刻呢,颜值还是很可以的,大大的倒钩。

今年也收了两双个人最爱的篮球鞋——kd13,都是美版好价,时隔两年再次穿上,还是熟悉的味道~

以上就是今年穿过的这十几双篮球鞋的盘点了,码字不易,兄弟们点点赞⑧,现在装备区热度似乎又起来了,打算25年继续多更新球鞋测评给大家参考参考,祝各位新的一年球技进步,伤病滚粗,都能以好价收到自己喜欢的球鞋!

运动装备我的年度球鞋
发布于广东阅读 109943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肠粉只吃肉加蛋楼主

· 广东

今年还试了一下吹得很厉害的两双鞋,伽马和狂潮5Pro,首先伽马试穿就给我整红温了,一双鞋穿了好几分钟才穿上,而且袜子在里面的位置还不太对,好不容易把袜子也调节好了,才发现这个鞋其实前掌很明显在引导内扣,前掌外侧的压迫感强烈,感觉只适合瘦脚。。脚感也没有多惊艳,鞋脚一体还不错,要是能到六七百再考虑吧。然后是狂潮5Pro,一样的问题,也可能是配色原因,前掌鞋垫内侧空出一块,一发力也是往内测去了,很怪异的感觉,而且脚感比伽马更硬,包裹也不咋样,前掌那一小片独立的碳板也是毛用没有,说实话不懂为什么这么多人吹的,伽马我还能理解。。​

亮了(295)
查看回复(15)
回复
discusser-avatar

肠粉只吃肉加蛋楼主

· 广东

xdm点赞评论,过年后随机抽位JR送出一双野草赢的quick 100%gi!

亮了(122)
查看回复(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