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约基奇传记Why So Serious--第五章
原作者Mike Singer。自制渣翻,能力有限,不喜轻喷。想看前几章点个人主页能看到。
----------手动分割线----------
第五章:诺维萨德
约基奇在离开松博尔一事上并未有过多少选择余地。
已经定居诺维萨德的斯特拉希尼亚向他的家人发誓,自己会照顾好他的弟弟。他主张是时候让约基奇变得更成熟并自己掌控自己的生涯了。他甚至租给约基奇一间公寓,并从自己经营的面包店为他提供食物。约基奇的早餐几乎都来自斯特拉希尼亚的店。
“那些早餐其实真的很不错。”约基奇说。
当时,约基奇承认自己有点害羞,而且作为第三个孩子,他有些被宠坏了。有斯特拉希尼亚照顾他,用自己的方式监督他,意味着约基奇得到了家庭的支持,但这并不是唯一的因素。
“那时候,尼古拉有点怕斯特拉希尼亚。”伊西多尔说。
小时候,斯特拉希尼亚和内马尼亚都试图让他们的弟弟变得更坚强。约基奇无论如何都喜欢和他们在一起;而他们,则毫不客气地“欺负”他。
有一次,三兄弟出去钓鱼。
“他们在做一些我认为他们不该做的事,当时我大概十四五岁,”约基奇说,“我说,‘我要告诉爸爸妈妈。’然后我哥哥踩住我的手臂,把刀扔在我脑袋旁边。”
约基奇流着眼泪,紧闭双眼,发誓不会把哥哥们的“恶行”告诉父母。
“放到现在,那可能是个问题。”约基奇说。但在当时,他承认,那只是“兄弟的爱”。
约基奇家几乎无法容纳这三个喧闹的男孩。他们曾经一起在室内打篮球,篮筐就挂在门上。比赛的分队非常不公平:斯特拉希尼亚和内马尼亚对阵年幼的约基奇。
“你可以想象当时的情景,”布拉尼斯拉夫说,“他们毫不留情地打败了他。”但约基奇珍惜与哥哥们在一起的时光,即使他们总是碾压他。
他们在那个篮筐上打的比赛堪称传奇。
“如果我碰到他们,那就是犯规,”约基奇说。“然后,如果他们几乎把我‘打死’,那也没事。如果我开始哭,他们就不想和我玩了。”尽管他们之间有两位数的年龄差距,约基奇依然很享受和哥哥们在一起的时光。当他们为篮球比赛在塞尔维亚各地奔波时,约基奇总是很乐意陪他们几天。“我喜欢和他们在一起。”约基奇说。
如果斯特拉希尼亚要为他的弟弟安排转会,约基奇不得不接受。
“如果那支球队的大多数球员被邀请去伏伊伏丁那诺维萨德,他们会欣然接受,但尼古拉不是那样的人,”伊西多尔说,“他对这次转会并不开心。”
斯特拉希尼亚曾在更大的俱乐部效力,深知“强壮、缓慢、笨重”这些标签的负面影响。据伏伊伏丁那诺维萨德的主教练柳巴说,斯特拉希尼亚对约基奇的职业生涯去向深思熟虑。对斯特拉希尼亚来说,重要的是诺维萨德能够发展约基奇的强项,而不是把他局限为一个单纯的背筐中锋。斯特拉希尼亚比任何人都清楚约基奇的能力。
同样重要的是,诺维萨德有一支青年队,一支以发展而非成绩为优先的球队。
柳巴坚决反对约基奇在两个级别的球队之间来回切换。如果俱乐部决定让他参加成年队比赛,这一点曾被讨论过,那么柳巴不希望他再回到青年队。他认为任何球员都不应该收到混杂的信息。他说,这个想法源于亚历山大·尼科利奇(Aleksandar Nikolic)①,一位传奇人物,也是塞尔维亚丰富篮球历史的奠基人之一。
柳巴的观点是,成年队每周只打一场比赛,成绩至关重要,培养新秀并不是优先事项。此外,成年队的主教练并不能保证约基奇会有上场机会。
相反,柳巴选择将他培养为青年队的领袖。在成年队,一个十七岁的球员不可能获得这样的机会。
俱乐部无法提供任何资金支持,因此幸运的是,斯特拉希尼亚负责了约基奇的衣食住行。
俱乐部当时非常拮据,柳巴有时甚至要自掏腰包支付体育馆的使用费。其他时候,他们受益于柳巴的母亲在一所小学工作,他与校长协商免费使用学校的体育馆。
但约基奇需要诺维萨德,就像诺维萨德需要他一样。如果他在十八岁前一年仍然留在松博尔作为一名青年球员,他的职业前景将会暴跌。他很可能一直默默无闻下去。
当时,诺维萨德并没有像红星队、游击队队和海莫法姆队那样享有盛誉,但他们依然受到尊重。整个联赛亦是如此。在海莫法姆队,尼古拉·米卢蒂诺夫(Nikola Milutinov)②,现塞尔维亚国家队的主力,已经崭露头角。在梅加队,约基奇篮球之旅的下一站,未来的NBA后卫瓦萨·米契奇(Vasa Micic)③正在成长为一名活跃的球场指挥官。联赛中的体育馆里充满了活力,关于那一代球员天赋的传闻不胫而走。
“是他选择了我们。”柳巴说。
当时在诺维萨德管理层工作的伊戈尔·科瓦切维奇(Igor Kovacevic)认为,约基奇可能距离彻底放弃篮球只有一个月的时间。2012年夏天约基奇刚到时,伊戈尔注意到他毫无职业习惯。
“他喜欢马、汉堡和可口可乐。”伊戈尔说。
他的队友之一马尔科·布兰科维奇说(Marko Brankovic),约基奇经常光顾他公寓附近的一家披萨连锁店。两人经常在那里闲逛,观看欧洲篮球联赛(EuroLeague),狂饮可乐,并在PlayStation(PS游戏机)上玩实况足球。尽管约基奇有着典型的充斥垃圾食品的青少年饮食,但他的天赋让教练们感到震惊。
球队的体能教练亚历山大·约万切维奇(Aleksandar Jovancevic)有摔跤背景,喜欢让球员们在他的体育馆里赤脚训练。垫子铺成的不平坦地面本是为格斗运动设计的,而不是篮球训练。
尼古拉第一次走进体育馆时,穿着他的高帮篮球鞋,鞋带一如既往地没系。他看到一个篮球,走过去,开始颠球。
起初,他用一只脚颠球,然后换到另一只脚。接着,他把球传到手臂、肩膀,最后到头顶。亚历山大在一旁看着——并数着——感到惊讶。在泡沫垫上,穿着没系鞋带的鞋子,一个不知名的大胖小子一时兴起连着颠了七十次球。
“在那个环境下,穿着那样的鞋子,一切都显得不真实,我被眼前的景象迷住了。”亚历山大说,他在职业生涯中训练过成千上万的运动员。像约基奇这样身材高大又没什么肌肉线条的人,能够如此协调和流畅并不寻常。
亚历山大大部分时间都在成年队工作,当他自愿无偿训练青年队时并未抱太多期望。然而,他在约基奇身上看到的东西令人震惊。
这与外表无关。也许其他教练如果关注于他吊儿郎当的性情,他们绝不会多看他一眼。但亚历山大注意到,他的运动技能超出了常规,球性令人惊叹。在外表之下,他的天赋是不可否认的。
“他不一样,”亚历山大说。“他不像其他球员。”
亚历山大让其他队员继续热身,自己则跑到咖啡馆,向诺维萨德的管理层汇报他的所见。
“各位,我们有一个价值百万的宝贝。”这位训练师如是说。
那个夏天,球队经理普雷德拉格正在度假,突然接到了柳巴兴奋的电话。
“来训练场看看我发现了什么。”柳巴对他说。
每次约基奇掌握球权,好事总是会发生,其他人漏掉的篮板也总是被他吸到手中。
“他深深吸引着所有人。”亚历山大说。
“所有人都看到了。”普雷德拉格说。
----------手动分割线----------
译者注:
①:亚历山大·尼科利奇(Aleksandar Nikolic)(1924.10.08-2000.03.12):南斯拉夫/塞尔维亚篮球运动员、教练,奈史密斯篮球名人纪念堂入选者,国际篮联名人堂入选者,被认为是南斯拉夫篮球之父。1953 年,尼科利奇接手南斯拉夫国家队,执教期间把南斯拉夫打造成一支令人闻风丧胆的劲旅。他的训练方法,执教哲学和战术遗产对欧洲篮球乃至世界篮球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上内容部分摘自奈史密斯篮球名人纪念堂官网)。以后可能会更关于他的更详细介绍。
②:尼古拉·米卢蒂诺夫(Nikola Milutinov):那个2024奥运半决赛和约基奇搭档双塔,却不会打幽灵位的中锋。
③:瓦萨·米契奇(Vasa Micic):即瓦西里耶·米契奇(Vasilije Micic),塞尔维亚后卫,现效力于夏洛特黄蜂队。
TrissMerig0ld楼主
· 天津我很好奇这帖审核了多久?
TrissMerig0ld楼主
· 天津自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