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我想看讨论下鸿蒙智行合并计算销量是否合理
这里给几个标准,从严格到宽松依次列示(仅指汽车圈,手机圈也会涉及和参考但不会完全参考):1、最严格的标准:以品牌来计算。这是目前最常见的标准,即不管是否属于同一法人主体,是否共享同一销售渠道、售后渠道等。2、次严格的标准:同一法人主体且共享同一销售和售后渠道的品牌合并计算。这个目前在汽车圈没找到合适的例子。手机圈的例子就是小米+红米合并计算,因为小米和红米属于同一法人主体(这里同一法人主体和同一集团是两个概念),共享销售和售后渠道;3、次次严格的标准:属于同一集团且不共享销售和售后渠道。比如蔚来和乐道合并计算;大众集团、亚特兰蒂斯旗下的车合并计算、极氪和吉利合并计算等。但宽松到了这一层,意义已经不大了。或者说对于消费者的意义不大,你不会因为吉利卖得好而选择极氪的车,也不会因为奥迪卖得好而选择大众的车,这种统计更多的意义是面向企业股东的,统计企业全年出货量。4、最宽松的标准:不属于同一集团,只是拥有相同的关键部件的供应商。比如宁德时代智行、博世智行。当然,这个标准就一玩笑话,没人会这么统计。现在来单独说一下鸿蒙智行,它介于标准3和标准4之间。说它低于标准3,是因为几款鸿蒙智行的车分别属于不同的车企,之间股权关系不大;说它高于标准4,是因为华为所承担的角色又比一般的供应商来的重要。如果你觉得按照标准4来统计销量是有意义的,那鸿蒙智行合并统计就有意义;如果你觉得按照标准3统计销量无意义,那鸿蒙智行合并统计就无意义。这里反驳几个常见的观点:1、每卖一台车,华为都要抽成一定的百分比,和传统的供应商一口价不一样。反驳:这个只是收费模式的不同,比如高通卖芯片,其实也是根据终端手机的售价抽成一定的百分比;甚至常见的专利授权,其实有时候也不是一口价而是终端售价的百分比,但比销量的时候一般没人会拿高通销量说事儿;2、华为参与了车型的设计、质检、销售和售后。反驳:问题来了,品牌也不是华为,参与得深就算,那能举出很多反例。举个极端的例子,如果某个新势力外聘了某个专门的设计团队对车型进行定义,最后生产出了车并用自己的品牌,算这个品牌的还是算这个设计团队的?另外售后的话,也不全是鸿蒙智行负责,这个比较复杂,有车主的话可以现身说法,以赛力斯为例,售后的负责企业包含赛力斯、鸿蒙智行和中邮。总结:谈论一个品牌销量的时候,首先,它得是一个汽车品牌。

血色哈哈
· 浙江华为字研真是遥遥领先,又搞出一个生态联盟

虎扑JR0572773862
· 浙江真™️搞笑,不了解情况就不好乱说行不行,问界商标本来就是赛力斯的,先是无偿转让给华为,华为再出售给赛力斯,其实就是给问界的天价营销费找个合理的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