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洲的一段club经历,2-1
今天更新一次插曲,因为时间线就是如此。
继上次之后,我在夜店认识了不少朋友,久而久之,也就经常被喊去蹦迪。其实,在我第一次去 club 的时候(第一篇),我还认识了一个叫 Sana 的女孩。她是日本人,我一下楼梯就注意到了她——她个子很高,一身超级 hiphop 打扮,工装裤、露脐上衣,很酷却不张扬。我感觉的她偶尔看向我。
那天晚上,我看见她和几个跳得特别溜的男生对舞,她就那样闪耀在 club 的角落里,独具魅力。
我们交换了 Instagram。自那天之后,我便经常给她发消息,可是她回复得总是很慢,一天顶多只有一两条。大多都是她说自己工作很忙,我也就像国内人口普查那样问她为什么来澳洲、在做什么工作。与此同时,我经常能从她的 story 里看到她和一群日本朋友在一起,热闹得很。她的回应说不上积极与否,整体来说就是友好得很。
我约她出来吃饭,从认识她起的两周后,我们终于见面了。
我带她去了一个外国朋友开的昆虫社团聚会。那天,我们在悉尼大学门口的草坪上寻找蜘蛛和虫子,听那朋友滔滔不绝地介绍各种虫子的名字。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我还挺单纯的——我以为自己能谈上一场长久的恋爱,甚至在认识 Rosie 后,得知她的职业是 j 女时,我依然对她抱有信任。但以后发生的事情,却给我深深地上了一课。
Sana告诉我,她目前和很多人合租,房东是个中国人,他竟把一个三居室租给了 7 个人,她和另一个女生就挤在一个上下铺的狭小房间里。她在一家日料店打工,做服务生。我也聊了我的专业,和我的生活。
后面我们走到了一家 newtown的餐厅,(这家餐厅叫antico pizza bar,在悉尼的朋友可以去尝试一下。他们 mussel做的堪称一绝,可是最近好像听说这道菜不在了。但是酒依旧好喝。)
我们点了negroni和coffee 马提尼,还有messle和 pizza,和几道前菜。
说实话,Sana 并不是那种惊艳众人的美女——她有一张圆圆的脸,平平常常;但她眉眼间却透着浓浓的日本气质。日本人在聊天时,总能让你感受到满满的兴趣和惊讶。她喝完酒后,步子放缓,轻轻地靠在我的肩膀上。我闻到她身上淡淡的香水味,混着酒精的气息,像是一种无声的信号。我一时分不清,这是刻意的,还是酒精让她卸下了防备。但好像每个细节都在悄悄告诉我,她在用心感受这一刻。
不过那时的我依然腼腆,不敢鼓起勇气拉她的手。约会结束后,我们沿街走了很久,还找了家咖啡店坐下,喝了几杯饮料(后来我才恍然:原来应该拉她去喝酒才对)。接着,我们又走了很久,在她家楼下聊了许多笑话,笑得忘记了时间。她也没有提出上楼,我们就一直在楼下聊,仿佛时间就停留在那温暖的夜色里。
我家的房间和她住的条件都不宽裕,所以我也没法硬拉她去我家。天真的我以为,这次约会足够好,我们还会再见面。
然而,之后我又回到了那个不断等待她回 Instagram 消息的煎熬状态。每一天,我都在期待她哪怕一个短暂的回复,因为那天相处得那么好,仿佛已经像情侣一般,而我却没勇气牵她的手、邀请她喝酒。
我就这样煎熬着煎熬着,每天期待她的消息。
后来有一次,我和一群中国朋友一起去了同一个 club,竟又遇到了她。我鼓起勇气牵起她的手跳舞。可那天,一个奇怪的亚洲老男人一直盯着她,试图拉她走,每次sara跳舞他也会在后面跟着他。甚至每次去club外面透气,这个人也一直和她在一起。但是他们没什么聊天,只有简短的对话,Sana倒是没有拒绝,依旧自顾自地玩着。其实,那晚我也是像这偶尔拉她去喝一杯、跳一会儿,她便总是找机会离开。记得我曾试着用日语对她说:“今日はとても綺麗ね。”结果气氛反而变得尴尬。那天晚上回家,我的心情一直很复杂无法睡去,直到我看到sana ins上发了一张她独自在电梯里的照片。
但我也明白了,这段缘分就此结束了。也许我哪里做错了,或者根本她就不想谈恋爱。而我,可能也不该满怀单纯的期待。
一段时间后,在那个意大利朋友 Seb 举办的 houseparty 上(之前第一篇里提到过),他邀请了不少日韩朋友。我和一个韩国男生提到了sana,那个韩国男生听到她的名字后,略带一些惊讶地 说:‘Sana?她很随便的,经常看到她和别人回家。’我愣了愣,没说话。酒杯里的液体晃了一下,像是我那些天的期待,在灯光下变得模糊 这便是我最后一次听到关于她的消息。
penaltea
总结:一个来自日本的酒吧酷妞喜欢鞭、炮,楼主没想到一块,说要跟她过每一个春节 ,遗憾退场。
悉尼市卤煮火烧鉴赏师楼主
· 新南威尔士其实我一直觉得sana是一个很不错的人,可能只是观念和语言让我们没有达成共识吧。也许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日本女孩更喜欢外国人,因为外国人更直接更热情。爱意,毕竟是一种情绪化的东西。后来我们在悉尼的街道上偶遇过几次,只是简短的寒暄,但是那次她的脸却很红。我想,应该是一种尴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