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子和疯了的一字之差:交易截止日之前的各家总经理们(一)

avatar
关注

所以,2024-25赛季的交易截止日可以算作NBA历史上最震撼的一年了吧!

说震撼是因为:比起过去那些赛季小打小闹的交易操作,今年的交易对象几乎全是各家球队的头牌或者二当家——东契奇、戴维斯、福克斯、巴特勒、英格拉姆、拉文、米德尔顿、维金斯、库兹马都成了这股热潮中的一部分。

但这次我要聊的不是球员,而是这股浪潮的推动者——各支球队的总经理们。


一、开天辟地头一回——独行侠总经理-尼克·哈里森

本赛季的交易截止日能成为历史上最震撼的一次交易截止日,首功一定要归属独行侠总经理-尼克·哈里森。

当你回望整个NBA历史,或者是整个体育史,好像都找不出这么一个案例。即,当家核心和主队没有矛盾的情况下、当家核心正值当打之年的情况下、当家核心还没步入巅峰的情况下,却在赛季中被自家总经理突然卖掉。

是的,而且是没有任何征兆的卖掉。

历史上有很多当家球员或大牌球星突然换队的情况——安东尼从掘金到尼克斯、杜兰特离开雷霆去勇士、保罗从新奥尔良到洛杉矶、霍华德从魔术到湖人……但这些换队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球员和球队的合作难以维持下去了。

有的是因为战绩问题:例如詹姆斯和骑士、杜兰特和雷霆。

有的是和自家球队闹掰了:例如霍华德和魔术、哈登和火箭、科比和湖人。

有的是因为自身伤病问题或是年龄太大被球队卖掉了:例如罗斯和公牛、皮尔斯+加内特和凯尔特人。

但我们回看东契奇和独行侠,好像哪条冲突都不太符合。

战绩?不是。东契奇和独行侠在不到一年前才刚刚打进总决赛,在半年前的休赛期还在疯狂补强角色球员——甚至吸引来了克莱·汤普森。

闹掰了?更不是。东契奇在达拉斯正向第二图腾的方向发展着,他是后诺维茨基时代的领航人,是独行侠未来10年的基石球员,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东契奇和独行侠之间出现了关系上的裂痕。

年龄?不是。东契奇才只有25岁——甚至连篮球运动员的巅峰期都还没到。

伤病?也不是。尽管在交易发生时,东契奇正经历着小腿拉伤,但他在2月已经准备好复出了。再退一步说,当东契奇这样级别的球员在队中时,哪怕养伤一年、两年,独行侠也该供起来养才对(参考篮网和杜兰特、76人和恩比德、鹈鹕和锡安)。

所以,到底是什么让总经理-尼克·哈里森不惜一切代价也要送走东契奇这种联盟前五的球员呢?

对此,哈里森的解释倒是很简单——

“我们一直认为防守才能赢得总冠军,所以我们需要安东尼·戴维斯那样的球员。”

“时间会证明我做的一切都是对的。”

“当我们开始赢球时,我相信那些沮丧的情绪就会消失。”

显然,这些说辞根本无法解释他为什么要送走东契奇的谜之操作。

而湖人总经理佩林卡的一句话似乎又把哈里森的疯狂行径推到了另一个高峰——

“我要感谢哈里森,他在这次交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为是他主动联系我想要发起这笔交易的。”

这就是这个世界的运转规则——人们只能看见他们想让你看见的。我相信所有人都知道这不是哈里森卖掉东契奇的真相。但真实原因被掩埋时,这只能被当做真相。

当然,当你有想不通的问题时,你就往人性和利益上靠,或许总会找到答案。

在送走东契奇后,哈里森的采访和新闻报道肉眼可见得多了起来,在众多废话和场面话中,有这么一段话值得人留意:“他(东契奇)今年夏天有机会签下5年3.45亿美元的超级合同,我觉得我们已经是抢先一步了,在一个动荡的夏天之前。他有资格获得超级顶薪,而且距离他可以选择退出合同还有一年的时间,我们已经是抢先一步了。”

这句话或许是哈里森众多废话中最有价值的一句,在这句话里他一直在强调一个观点“我们已经是抢先一步了”,这里的抢先一步自然指的是今年夏天东崎奇有机会签下的超级大合同,而这句话或许也刚好解释了哈里森这么做的行为动机——因为利益。

那么,顺着这个思路继续想下去,东契奇和他的5年3.45亿美元超级顶薪合同,到底动了谁的利益?

按照哈里森的话分析,他的意思无外乎是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担心东契奇以自由球员身份离队,到时候竹篮打水一场空,所以提前尽可能的先换回一些资产;第二种是担心东契奇的3.45亿美元会锁死球队的薪资空间,从而让球队未来五年都陷入被动?

一个一个分析。第一种情况下的哈里森没有任何个人风险——球星到期不续约离队,总不能说是总经理的锅吧,总不至于被球迷抬棺材诅咒吧。况且,如果真的想拿东契奇换资产,你完全可以放出风声来让剩余的29支球队竞价吧?我相信得到的资产一定比浓眉+克里斯蒂+一个首轮签要多。所以这种情况站不住脚。

那第二种情况呢?

5年3.45亿美元的合同递上了,出钱的是谁呢?不是哈里森,也不是库班,而是球队现在的大老板——帕特里克·杜蒙。

帕特里克·杜蒙何许人也?

拉斯维加斯金沙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金沙集团的主要业务是酒店、娱乐场、度假村及会展业务,业务从拉斯维加斯横跨到澳门。而再往上探寻,金沙集团的股东是阿德尔森家族——其掌门人米丽娅姆·阿德尔森的身价则是370亿美元。对比之下,2023年将独行侠卖给金沙集团时只有35亿美元。对于370亿美元的阿德尔森来说,这简直是九牛一毛。所以,金沙集团买下独行侠绝不只是因为篮球层面,而是还有其他层面的考量。

看到这,似乎真相有一些端倪了?

所以真实的故事应该是这样的?

2023年,金沙集团在买下独行侠后很快有了一个决定——卢卡·东契奇不在他们的未来布局中,他们对独行侠和达拉斯有新的布局,或许是政治、或许是经济、或许是财务。他们并不在乎独行侠能取得什么样的成绩,但是这支球队的发展必须在自己的管理控制范围内。随着2024年6月,东契奇带着独行侠以下狗身份打进总决赛之后,阿德尔森家族和杜蒙觉得他们不得不行动了。因为东契奇一年后的5年3.45亿美元合同会让他们在财务灵活性上变得困难。于是在2024年休赛期,他们向球队总经理-尼克·哈里森下达了交易东契奇的指令。

我相信哈里森在接到这个消息后的第一反应要比交易后的所有人震惊还要强烈,他一定会尝试向老板解释东契奇对于独行侠的意义。但高层已经决定好的事,作为员工层只需要照做执行就好。哈里森将这份秘密坚守了很久。因为卢卡·东契奇决不能公开售卖!公开售卖的结果是,联盟和其他球队会炸锅、市场环境会被搅乱——因为独行侠没有合理的“篮球原因”去售卖东契奇。战绩、伤病、矛盾、年龄都没有。这种毫无理由的售卖会为这场交易增加太多不确定性——比如联盟叫停、比如东契奇大怒、比如其他球队的压价……任何一个因素爆发都会让这场交易流产。

尼克·哈里森要做的有且仅有一件事——完成老板交办的任务。

直到他遇见湖人总经理-佩林卡。

他敢于和佩林卡开口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和佩林卡的私交。这层关系让他可以放心不会让信息提前泄露,从而导致交易流产。二是湖人有能说得过去的资产——詹姆斯或是戴维斯。这两个条件对于哈里森来说同样的重要。

试想,如果哈里森联系了没有私交的总经理,那么一旦消息走露,后果就是一切都搞砸了。

试想,如果哈里森联系了保密性强、但没有足够交易资产的总经理,只换回一些破铜烂铁,那同样会被联盟调查,甚至给自家的老板找上麻烦。

所以佩林卡和他的湖人是最合适的、且唯一的交易对象,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佩林卡说这笔交易是哈里森主动找到他的产物——佩林卡没有说谎。他和湖人是这场权力、政治斗争、金沙集团决策的最大受益者——甚至哈里森还要感谢佩林卡帮自己顺利的完成了工作任务。

后来的故事都知道了,独行侠和湖人完成了交易——东契奇换浓眉——哈里森既完成了老板的任务,换回的资产也能自圆其说。

当跳脱篮球层面,从工作层面和员工角度去看哈里森的操作时,如果这一切是真的,我似乎看到了《长安的荔枝》和《太白金星有点烦》中李善德和李长庚做为小人物的那种辛酸——上层动动嘴唇,底下的人就要跑断腿。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精力,可能最后只是因为老板的一句:

“我们不想给东契奇5年3.45亿美元,你解决一下这个问题吧。”

而哈里森已经在他的能力范围内最好的完成了任务。

轻松的是高层、累死的底层、懵圈吃瓜的是外层。也许这才是这种离谱且疯狂的交易背后的真相。

所以当这场交易发生后,大概大部分人的反应都是这样的——

“什么?湖人把浓眉交易了?!”

“什么?交易过来的是东契奇?!”

“这种交易也可以发生吗?谁干的?”

远在达拉斯的尼克·哈里森一边刷着手机一边苦笑道:

“这下我可成了NBA历史上最疯狂的总经理了。”

篮球场东契奇浓眉为主体的三方交易已经正式官宣
阅读 27400

全部回复

discusser-avatar

你取个拉风的名字啊

· 北京

从总经理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的信息来看,老板看起来没有下交易的指令。哈里森说,他跟老板说这个计划的时候,老板觉得他在开玩笑。从哈里森的行事风格来看,我认为他有自己认为正确的篮球理解,他觉得要成功的建队基石必须得是科比那样的训练狂,或者詹姆斯那样极度自律的人。他是一个曾经天赋平平的篮球运动员,辗转海外,后来做过医药代表,机缘巧合经朋友推荐进入耐克工作,一路从区域经理做到全国经理,最大的成功可能是把科比从阿迪达斯挖到耐克,自己也做到副总裁的职位,被库班挖到小牛做总经理,尽管他以前从没有管理球队的经验。但他上任的这几年,做了几次关键的补强,球队一次打入西决,一次总亚军,所以他相信自己的方式是正确的,这是他的功劳,而其中的关键,那就是找来他长期接触并信任的人,比如欧文、PJ到现在的浓眉,显然,77这样天赋异禀但在他眼里可能不够“刻苦”的人,是不符合他的愿景的。

亮了(6)
查看回复(2)
回复
discusser-avatar

白狐

· 辽宁
你取个拉风的名字啊从总经理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的信息来看,老板看起来没有下交易的指令。哈里森说,他跟老板说这个计划的时候,老板觉得他在开玩笑。从哈里森的行事风格来看,我认为他有自己认为正确的篮球理解,他觉得要成功的建队基石必须得是科比那样的训练狂,或者詹姆斯那样极度自律的人。他是一个曾经天赋平平的篮球运动员,辗转海外,后来做过医药代表,机缘巧合经朋友推荐进入耐克工作,一路从区域经理做到全国经理,最大的成功可能是把科比从阿迪达斯挖到耐克,自己也做到副总裁的职位,被库班挖到小牛做总经理,尽管他以前从没有管理球队的经验。但他上任的这几年,做了几次关键的补强,球队一次打入西决,一次总亚军,所以他相信自己的方式是正确的,这是他的功劳,而其中的关键,那就是找来他长期接触并信任的人,比如欧文、PJ到现在的浓眉,显然,77这样天赋异禀但在他眼里可能不够“刻苦”的人,是不符合他的愿景的。收起

翻译:老板让总经理省钱

亮了(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