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葳真的是“高能低效”的进攻效率吗
关于林葳的进攻打法到底是不是低效有很多讨论,但似乎很多家乡没有球队的朋友,因为缺乏篮球环境,所以对篮球的认识不足,认为林葳的水平甚至不足以首发登场。所以我这边用一个简明的表格来做一下数据分析。
我整合了国内球员得分榜排在前十名的外线球员,可以看到的是,前十名中真正作为持球核心的球员只有5人:林葳、林庭谦、郭昊文、徐杰、孙铭徽,这5人中郭昊文为2-3号位摇摆人。
我整合了这10位球员的出手净得分,结论是在所有持球核心中,林葳1.17能排第3(中游);而在4个持球核心后卫中,优于林庭谦和孙铭徽,以微小的优势(0.01)落后于徐杰。但考虑四位核心后卫的出手净得分差异在0.02以内,非常微小,所以基本可以认为此四人在出手得分转化效率方面等同。作为对比,国家队主控赵继伟在本赛季的出手净得分是1.11。表格中其他球员以无球打法为主,他们的职责通常是空位定点投篮或二次进攻,
所以明显净得分更高。
此外正负值也很能说明问题,与林葳同队的郭昊文虽然出手净得分更高,但在场的正负值却更低,说明郭昊文在进攻方面的战术作用更小。并且这个数据还要考虑到南京队孱弱的球员阵容导致大量对林葳进行的提前包夹,林葳可能是本赛季享受包夹最多的球员。
结论:林葳看似低效浪投的打法实际上的得分效率基本与一线球队的持球核心后卫徐杰、孙铭徽等同,高于赵继伟。国内得分王靠的不纯粹是出手频率,而是在弱队也能怼出强队的效率。
用户0571883001
· 天津为什么 这么多人讨论詹姆斯讨论科比 没人讨论 詹姆斯怀特 科比怀特??
关注年轻一代
· 河北最近投不进三分,全是中距离和杀框,标准的二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