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子和疯了的一字之差:交易截止日之前的各家总经理们(二)
所以,2024-25赛季的交易截止日可以算作NBA历史上最震撼的一年了吧!
说震撼是因为:比起过去那些赛季小打小闹的交易操作,今年的交易对象几乎全是各家球队的头牌或者二当家——东契奇、戴维斯、福克斯、巴特勒、英格拉姆、拉文、米德尔顿、维金斯、库兹马都成了这股热潮中的一部分。
但这次我要聊的不是球员,而是这股浪潮的推动者——各支球队的总经理们。
二、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勇士总经理-迈克·邓利维
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当东契奇和戴维斯的交易正式完成后,真正疯了的不是洛杉矶和达拉斯的球迷、球员,而是远在金州的管理层。
看看勇士总经理-迈克·邓利维在东契奇和戴维斯交易完成后都做了什么吧:
询价湖人,问湖人愿不愿意出詹姆斯——这已经是勇士管理层不到一年内第二次询价詹姆斯了。但詹姆斯表态会继续留在湖人,询价失败。
首次询价太阳,问太阳愿不愿意出杜兰特——邓利维第一时间表示愿意出追梦格林做筹码,但被杜兰特叫停。
询价76人,问76人愿不愿意出保罗·乔治——但76人没有兴趣和勇士交易。
首次询价热火,问热火愿不愿意出巴特勒——维金斯配多首轮的筹码一度接近交易成功,但被巴特勒叫停。
询价公牛,问公牛愿不愿意出武切维奇——但勇士自己又觉得武切维奇的级别不够、公牛要价太高,于是谈判告吹。
二次询价太阳,问太阳愿不愿意出杜兰特——这一次,邓利维愿意出库明加+维金斯+首轮的筹码。这笔交易甚至一度已经完成了,但因为杜兰特“极其冷淡”的态度而告吹。“极其冷淡”这个词,是从库里嘴里说出来的。他表示他私下联系了杜兰特讨论关于重聚的可能,但杜兰特表现出来的抗拒和冷淡态度让库里一度错愕,并最终接受了杜兰特不愿意回到湾区的事实。
二次询价热火,终于交易成功——勇士为此付出了维金斯+施罗德+李凯尔+沃特斯+一个首轮,外加一纸2年1.2亿的续约合同,终于得到了巴特勒。
至此,关于金州勇士和总经理邓利维的交易截止日疯狂行为终于落下帷幕。
在与其他总经理谈判中,邓利维的诉求和出发点是什么呢?答案再明显不过了:巨星、巨星、还是TM的巨星。
邓利维的一系列行为中深深的带着一种“如果你湖人能换到巨星,那我勇士也可以”的执拗。如果说哈里森的行为是“疯子”,那邓利维的行为就是“疯了”。疯子和疯了虽然仅一字之差,但意思可差的太多了。
“疯子”大多是孤注一掷的豪赌,与“天才”仅一念之间。他们敢于做出不符合常理的举动,却又能收获不一样的效果。
“疯了”则是不计代价的癫狂行为,是一种心态崩盘的前兆。他们会在冲动的情绪下做出不理智的判断和行为。
很明显,邓利维属于后者。
就这样,在把全联盟超巨询价了一遍后,邓利维和他的勇士终于在交易截止日结束前的一天换到了一个全明星级别的球员——吉米·巴特勒。但有趣的是,一心想成为“佩林卡”的邓利维在这场交易后却被人嘲笑成了“哈里森”。原因很简单:因为这是一笔让勇士球员和球迷摸不着头脑,让吃瓜群众一脸懵的交易。
邓利维这么折腾一番,图什么?
我觉得从邓利维自己的角度,他是这么认为的——
在看到死对头湖人引进了东契奇后,邓利维和勇士再也坐不住了。他们很快做出了一个决定——勇士同样需要进行交易,而且引进的球员必须是超巨级别的。于是他们按照排行榜给各家总经理打电话。在接连被詹姆斯、杜兰特、乔治拒绝后,他们瞄上了已经和热火撕破脸的巴特勒。当邓利维的筹码认为维金斯+首轮的筹码已经足够有诚意的时候,巴特勒本人却叫停了谈判。理由是:没有续约意向。意思是提醒勇士不要竹篮打水一场空。其实此刻的邓利维选择退出或许才是更好的选择,但开弓没有回头箭。邓利维和老板拉科布商量后决定继续引进巴特勒,同时奉上一笔2年1.2亿美元的大合同。于是,巴特勒就这么来了。而看看交易完成后科尔的反应,我更倾向于主教练和球员都处于毫不知情的情况。即,邓利维引进巴特勒并没有完全获得内部的同意。
但一切都已经晚了。
当科尔和库里因为侧翼和持球人的离开发愁时,邓利维一定会洋洋得意地向老板复盘他的操作和描绘未来的蓝图。
首先,我引进的球员是全明星级别的——这一点邓利维没有夸大。巴特勒对比维金斯,星味确实一下上升了几个档,且巴特勒还有以老大身份带队多次杀进总决赛的经历。在詹姆斯、杜兰特、乔治接连引进不来的时候,“消费降级”的巴特勒已经是市场上能拿到的最大的鱼了。
其次,我的交易没有动未来资产——也就是勇士自己选中的孩子们:库明加、穆迪、波杰姆斯基都还在——甚至小佩顿、卢尼这种嫡系还在。我做到了老板说的“既争取当下,又保住未来”的要求。
最后,我的这笔交易让库里有了帮手、让勇士可以更好地冲击季后赛了。
邓利维的想法是好的,但他同样忽略了几个重要的问题。
首先是两边筹码的不对等。为了得到巴特勒,勇士一共付出了维金斯+施罗德+李凯尔+沃特斯+一个首轮。这不对等主要是两人的年龄差。勇士选择用29岁350天的维金斯换回了35岁146天的老巴特勒。湖人那边是越换越年轻,换来了未来。勇士这边是越换越老,图什么呢?
其次是财务运作上的抽象。勇士首次交易巴特勒失败,看似是筹码不够,其实底层原因是没有给到巴特勒想要的续约条件。第二次勇士终于成功了,那是因为除了付出必要的筹码,邓利维还给35岁的巴特勒送上了一纸2年1.2亿美元的合同——这才让巴特勒选择加盟勇士。但请神容易送神难。看看勇士下赛季前三的工资吧——6000万的巴特勒(36岁)、5960万的库里(37岁)和2400万的追梦格林(35岁)。看起来邓利维相信以这样年龄的三人组建成的核心有机会在未来两年持续打开窗口期——可是,你既然能给36岁的巴特勒6000万,为什么给不了自家孩子35岁的汤普森4000万呢?就因为我是你的熟人,他是外人,就值得比我更好的吗?
最后是球队配置的不合理。在这场大交易中,邓利维不光送走了勇士的核心侧翼维金斯,还顺手送走了勇士队里第二控球手和第四控球手。当初拿梅尔顿换施罗德的意义不就是为了给库里加一个持球手吗?当初签约李凯尔的意义不就是找一个有空间的小追梦格林吗?如今为了巴特勒,勇士一拆再拆,把磨合了半个赛季的体系再度打乱,让勇士再度回到了一个持球后卫的窘境。这就是邓利维在做的事。
我想,邓利维不顾一切也要交易巴特勒的原因或许只有一个吧。
湖人的主教练雷迪克和东契奇,曾经是队友,现在是主教练和球员的关系。
看到这的邓利维若有所思——嗯,那我也要找个自己的前队友来撑场面。
30年Luka铁粉
· 广东额…前队友…这波勇士没输
eviljack
· 多伦多小牛尼扣才是疯了,还是失心疯
暂无更多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