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图,邓华德给中国打开领先欧洲的门缝,宫鲁鸣低位凿凿凿,三年跟FIBA彻底脱轨
看不出邓华德“先进性”觉得没啥门道的想直接怼的,有三点想说:
1,这是15年前,NBA冠军是湖人双塔,欧洲还在打阵地,“现代篮球”也没成型。2,看比分牌,跟希腊难解难分,反复被拉开又反超,最后一分钟决胜负。3,可先看第二部分宫鲁鸣的国家队,有对比才知道差距。
对邓华德的评价就是八个字“战术简单,理论先进”。基本就是后卫发起主导,大量打有球挡拆,强调攻防转换中的起手式进攻(early offense ),彻底解放了易建联
1.刘大过半场一个挡拆就拽了,除是中投,跟现在我们惊叹别人后卫怎么这么敢投的打法有什么区别?
2.孙悦一样,过半场易建联一个挡拆直接起飞,防守人没站稳我不落阵地
3.王仕鹏运控踉跄,一样坚决执行教练理念,就是过半场一个挡拆攻。
4,预判杠精”水平论“:没战术呀就是他们几个强才这么打。于淑龙(除了吉林队没几个认识是谁吧😂)。第三控卫上来一样,王治郅挡拆后卫发起,孙悦王七底角拉开空间,易建联吃饼位站好。
这套体系外线发起主导,彻底把易建联从阵地低位的低效肉搏中解放出来。他可以充分地在挡拆和攻防转换中按照自己的特点去打球。他不是姚明也不是哈达迪,他是大哥易建联。
选个我的最爱,超越时代的身体素质匹配上适合他的战术体系
5.很早期,简单经典的early offense配合,第四节暴扣反超(罚球)。
攻防转换,所有拉开空间,利用内线的机动性优势,获得低位机会。请紧盯一开始左下角全场冲刺的易建联
防杠补充:怕那种看不懂战术,就说没战术的人。打约旦一摸一样的跑位来两个
起手式战术都是相对简单,因为要求就是4,5s能快速发起的小配合。但是你的持球后卫没有攻击性,内线机动性不够,其他人落位不清晰,这球就打不成。
7.
8.
来到5年后的2015对阵韩国,NBA冠军也从双塔湖人变成三分勇了,中国队进步了吗?无奈,宫鲁鸣重回双塔低位,即让巅峰易做完全违背他特长的事。
过于单调,我就不给一堆阿联高频低位的回合了,怕大家以为我复制粘贴。换个玩法体现宫指导战术风格。请大家欣赏高密度45度凿凿凿(全是对韩国第一节的)
1.阿联45度吊球低位凿
2.阿联凿完,王哲林45度吊球,我凿
3.内线凿累,锋线周鹏45度吊球,我凿。
4.丁彦宇航高后卫,45度吊球,凿。
5.周琦你虽瘦,但217呢,领导喜欢看,45度吊球走一个
邓华德比赛是比宫鲁鸣那场早5年的,大家拿现在NBA或者奥运世界杯的比赛对比,你觉得哪个有明显的版本差距?明明是战术理念的落后,导致球员尤其是顶尖天赋的技术养成落后于世界。
(我不觉得于淑龙在任何层面能跟郭艾伦比较,你看下面几个回合他乖巧的弧顶分配球,和于淑龙的图4那球对比)
天啊
邓华德的战术理念绝对是先进的,他在10年左右就大量打motion offense,而几年后的NBA小球时代兴起后大部分球队都或多或少的会打一些motion offense,可见其理念的先进。但他的特点是不抠战术细节,更倾向于搭个框架让球员自由发挥(国家队历史上球员自由度最高的一届),由于中国球员普遍基本功差战术意识差的特点,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缺点,尤其是在球员水平远不如国家队的联赛俱乐部里会非常凸显出来,这也是业内人士主要黑他的点。而继任的杨纳基斯正好相反,战术理念是逆潮流的拖24秒慢节奏进攻,但是抠各种技战术细节,所以一大堆专业人士称赞他有料。说到底,以国内篮球业内人士的眼光,能看懂的也就只有细节战术动作的改进,对战术理念这种稍微宏观一点的东西,就谈不上什么判断能力了。
一个平凡的球迷
· 陕西楼主真牛逼,奈何宫鲁鸣又要出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