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深|解析球员底色与技战术:究竟怎样的中锋最适合东契奇和湖人
随着马克-威廉姆斯的交易因体检不合格而终止,湖人终究没能在这个赛季帮卢卡找到他的中锋搭档——但这未必不是因祸得福。这个夏天,随着克勒贝尔的合同可以被打包交易、25届新秀进入联盟,湖人将拥有更多的中锋选项——这也意味着我们很有必要聊一聊究竟怎样的中锋最适合东契奇和湖人队。
先让我们看几张GIF:
以上这些镜头,是我认为最能代表卢卡-东契奇这名球员“底色”的回合(来自于去年西决):
弧顶挡拆起手,借掩护,运用妙至毫巅的运控节奏+对利用掩护角度的理解+形成碰撞的把控,获得对领防球员的身位优势;
然后,东契奇会利用自己超强的减速能力以及宽厚的身板将领防球员牢牢卡在身后,与下顺的中锋一起,形成中近距离对于对手护框中锋的二打一——这可以视作是卢卡的“招牌动作”。
当卢卡将防守球员卡在身后,运球深入禁区腹地时,他是全联盟最具威胁的球员之一。
对于大部分球员来说,他是如此的高大、强壮,你无法回到他的身前,也无法逼迫卢卡以他不想要的方式合球,因为他拥有最顶尖、最细腻的运控和护球技巧;
同时,他还拥有全联盟最好的抛投手感(或者说对球的触感),可以轻而易举地操控皮球的弧度越过护框球员的指尖,并且是篮球历史上最棒、最富有创造力的传球手之一——向内可以抛投、可以传空中接力,也可以用口袋传球、背后传球、脑后传球或者从护框中锋的背后绕传;向外可以精准把球甩到外线任何位置(甚至背后)的队友手里——真正的“有一百种方法弄死你”,能够如操纵提线木偶一般操纵防守,直到他做出选择的最后一刻,防守球员都无法判断出他的真实意图。
即便是鲁迪-戈贝尔这样以沉退选位、覆盖禁区著称的4届DOPY,都不能逃脱在卢卡的“两杯毒药”下被玩弄于股掌之中的命运。
去年的西部决赛中,东契奇几乎以这一招,将拥有麦克丹尼尔斯、爱德华兹、鲁迪戈贝尔、常规赛防守效率断档联盟第一的森林狼摧毁。
而哪怕后续的比赛中,森林狼采取了更激进的延误防守,他们同样无法阻止东契奇:
就像我说的那样,卢卡是最好的传球手。(这两张GIF甚至不能说冰山一角,而是沧海一粟,而且是其中最平平无奇的那种。想了解东契奇的传球能力,随便搜一个集锦就可以了)
无论你做出何种努力,东契奇总是能抓住防守的空隙、用最刁钻、最不可思议的角度找到队友——“切断内外线联系”这件事在卢卡-东契奇的身上是行不通的。
写到这里,我想有一些朋友可能会有疑问:不是要聊中锋吗?怎么聊起东契奇了?
其实是这样。在前几天聊艾顿的文章中我意识到一件事:有许多球迷并没有真正理解“中路威胁”、“垂直威胁”、“内线得分能力”对于东契奇和湖人队的意义。
这很正常,因为东契奇新加盟,许多湖人球迷还没太看过他的比赛,或者说还没有认真思考过他的比赛逻辑——但作为一个过去六年中,从未“缺席”过东契奇任何一场季后赛的东契奇球迷,我可以肯定的告诉大家,中锋拥有以上这些能力对东契奇的增幅作用被许多人远远低估了。
而想要真正透彻的理解“东契奇需要什么样的中锋”,我们就需要先弄明白东契奇这名球员的“底色”。
我说说我的理解:
卢卡-东契奇,虽然他也擅长包括低位单打、一对一单打、持球三分在内的一切事,但他的“底色”或者说“核心优势”依然是一名创造“二对一威胁”和“中路威胁”的弧顶球员。
就像上面展示的回合一样。东契奇最喜欢、也最擅长的进攻方式,还是在弧顶持球,两翼拉开,让他借助挡拆从中路突破,然后自己得分或助攻队友。当东契奇这么做时,除了换防外,他几乎是无解的——已经验证过的案例,乔治、伦纳德拿他没办法;布里奇斯拿他没办法;森林狼也拿他没办法。
东契奇太会利用挡拆了,他有着无与伦比的“二打一技巧”,能够击败一切“领防+护框”组合,逼迫对手弱侧进行回收协防,同时无论协防球员从哪个方向过来,他都可以精准的找到防守轮转中被轮空的空位队友——这才是Luka真正的“Magic”:
而相比之下,卢卡的后撤步三分和背身单打虽然也很强,但那只是他回应不同防守、拔高产量的工具——背身和持球三分只是卢卡“技能树”的分支,而挡拆后从中路突破,在腹地结合突、投、传的巨大威胁才是卢卡“技能树”的树干。
就像我此前写过:“约基奇‘历史最会传球内线’标签下隐藏的真正‘底色’是‘低位大杀器’”一样。
东契奇得分手标签下隐藏的真正‘底色’是一名核心控球后卫——是的,他是得分王,但在我看来他的传球能力其实还要大于他的得分能力。
卢卡不只是像哈登,其实他的比赛中还有很多部分是属于克里斯-保罗和史蒂夫-纳什的。
比如,同样是无与伦比的“创造中路威胁”型球员,卢卡和勒布朗-詹姆斯以及詹姆斯-哈登在终结习惯上其实有很大不同,以下是三人的出手频率(结论并非简单由下图得出,只是方便大家直观理解):
🔺勒布朗
🔺哈登
🔺卢卡
可以看到:
勒布朗是三人中身体素质最好的,当从中路挡拆突破时,他能够更频繁地直接挑战护框球员,篮下(Rim)出手频率能达到近50%,对于顺下球员的威胁“依赖性”最小;
哈登巅峰时期的身体素质与如今不可同日而语,巅峰时期,他在挡拆突破后冲框的频率并不低,能稳定达到30%以上,甚至能在个别赛季和季后赛达到40%左右;
而东契奇是三人中动态天赋最差的,他真正杀到篮下(4英尺以内)的出手并不多,篮下频率常年在20%以下,反而在中近距离(Short Mid)频率上“遥遥领先”——当他从中路突破时,重点在于中距离二打一的“博弈”,而不是直接挑战护框球员——这点看东契奇多的朋友想必一下就会有很多画面感,我这里懒得搜图就简单上两个:
除了上图这样的“传球假动作戏耍”和文章开头展示的“抛传一体”之外,还有如下这样的后撤步投篮:
我们能看到,通常当东契奇利用挡拆将领防球员挡在身后之后,他还需要面对护框的球员,但是他并没有勒布朗-詹姆斯那样能直接挑战护框球员的运动能力——所以,他较为依赖下顺的球员进行强有力的下顺来帮他“带走”护框球员,然后再选择抛投或者后撤步完成出手。
“戈塔特掩护”(图2)之所以成为东契奇独行侠时期的招牌战术,原因正是在于东契奇的这一特点。
那么,讲到这里,诸位能够体会到一些中锋“垂直威胁”对于东契奇进攻的作用了吗?
简单来说,卢卡-东契奇在打挡拆时,其实并不那么像詹姆斯和巅峰哈登,反而更像一个大号的克里斯-保罗——当他挡拆时,他所建立的真正优势并不是自己直接面对中锋得分,而是和下顺中锋一起形成二打一。
就像是保罗和格里芬、小乔丹、卡佩拉的配合一样。
卢卡当然也可以选择自己抛投和后撤步取分,但是在中近距离(4英尺外),哪怕他已经是联盟最好的抛投手之一,命中率依然很难超过55%——两分球55%命中率换算成百回合效率就是110分——很不错,但还不够好。
而真正的“最佳机会”——其实是那些空中接力,还有对手中锋被牵制后卢卡的上篮/打板抛投(命中率接近80%)。
卢卡的挡拆究竟能够获得多少“最佳机会”?对手会多频繁的为了阻止“最佳机会”的出现而回收篮下、从而露出外线的三分空档?
这一切不仅关于卢卡,更关于下顺中锋的“质量”——也就是“垂直威胁”和“篮下得分能力”。
中锋的垂直威胁越强,对手的护框中锋就越不敢远离他,卢卡就会获得更多的空间,也能送出更多的空中接力;
中锋的篮下得分能力越强,就越能逼迫对手的弱侧协防人优先回收、并且更长时间地留在篮下,卢卡就能创造出更多的空位三分,同时在队友三分不准时,也能增添一个强行喂中锋攻错位的选项(避免出现27中0的惨剧);
下顺得分能力强、能吃“困难饼”、拥有一定自主得分能力的中锋,和卢卡-东契奇是绝对的1+1>2组合,拥有非常高的“叠加上限”,根本不存在“因为卢卡做饼能力强,所以中锋不需要有很强的吃饼能力”这种逻辑——卢卡最完美的中锋搭档从来不是“防守蓝领”。
这不是我说的,而是卢卡-东契奇自己说的:
在和东契奇交流过后,谈到球队期望引入中锋的类型,佩林卡说:“能力全面,机动性,垂直空接威胁,我认为这是卢卡(东契奇)喜欢打球的空间的关键。”
🔺加福德的跟进下顺是让戈贝尔防守顾此失彼的关键。而想象一下以上很多回合换成莱恩......
于此同时,我还有一个观点:我认为那些以短挡拆抛投/中投为主的中锋和掩护外拆型中锋并没有下顺型中锋那么适合卢卡。
短挡拆型中锋不适合卢卡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占据了卢卡的“甜点位”——卢卡的“核心优势”是深入禁区腹地的突、投、传威胁,但一旦打短挡拆交球给中锋,卢卡就失去了这个威胁,相当于自己主动完成了对方“逼卢卡出球”的目的,把原本的“二打一”,变成了下顺中锋“独角戏”;
而掩护外拆型中锋则有实际的案例——当年波尔津吉斯在独行侠和卢卡的化学反应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好,主要原因还是掩护外拆型中锋也无法发挥出卢卡禁区“二打一”的优势,会更多逼迫卢卡去独自挑战护框中锋+防守球员,虽然多出了“卢卡分球中锋外拆三分”的选项,但是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卢卡本身的威胁,同时中锋球员的外线把握度终究也不如专职的射手——相比起外拆型中锋+射手的5-out阵容,其实下顺型中锋+射手的“一内四外”阵容更适合卢卡。
(不过考虑到湖人拥有勒布朗,外拆型中锋如今也是可选项,因为勒布朗既可以担当掩护下顺人,本身也和空间型中锋适配性较好。如果是一名既能外拆又能下顺的中锋,还是有相当大想象空间的)
还不仅限于此。
接下来我要讲的才是真正的重中之重:
众所周知,在东契奇来到湖人之后,湖人变成了一支“三核”球队——现在,湖人的首发阵容中有三名能控球、能支配球的球员。
那么如何发挥出这种优势就非常关键。
想要让勒布朗、里夫斯在东契奇身边发挥优势,首先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保证他们能够参与到回合之中——你得尽可能让他们有机会触球。
勒布朗和里夫斯都不是很好的无球跑位射手,所以湖人需要为他们制造定点攻击Close Out或者切入篮下的机会。这个机会怎么制造?
如果弧顶/强侧和东契奇打挡拆的人是亚历克斯-莱恩,这个机会恐怕就创造不出来了:
🔺没有人尊重莱恩的下顺
当你的下顺球员得不到对手足够的尊重,就会出现上图的情况——莱恩的下顺威胁太差了,所以凯斯勒选择放空他去补切入的勒布朗(这说明凯斯勒有自信哪怕东契奇传给莱恩,自己回头也能一防二再干扰莱恩的上篮),而即便勒布朗再快速点传给莱恩,莱恩还是什么都做不了,只能传出去重新组织进攻。
这就是下顺中锋“质量”的差别——换成健康的马克-威廉姆斯会怎样?
是不是瞬间就理解为什么东契奇会想要和马克-威廉姆斯一起打球了?
而且,如果是马威(或者其他下顺处理球能力出色的中锋),甚至还能完成这样的配合:
想象一下,此时勒布朗再空切冲向篮筐会是一个怎么样的画面——而勒布朗的空切能否奏效,关键就在于这个掩护下顺人的“质量”。
理想状况下,如果掩护下顺人特别强、再配合上东契奇的防守吸引力,这原本就会形成一个不可阻挡的两人组合——他们将逼迫对手的底角协防人收缩轮转,而底角站着随时准备空切的勒布朗詹姆斯——东契奇可以直接传给勒布朗,也可以由中锋二次处理球传给勒布朗,詹姆斯接球后,可以直接攻框,也可以再进行转移球或者内传内......
一个相当简单却无解的“进攻起手式”就成型了。
这还只是一个简单的“定式”——实际上,当你的中路威胁非常大的时候,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对手需要优先收缩堆积内线(就像之前湖人的詹眉挡拆)。
而对手一收缩,外线就会漏出空位、就需要进行防守轮转,此时,配合上东契奇、勒布朗超强的向外大范围传球能力,就能为外线定点的球员创造完美的攻击close out机会,同时在转移球过程中,湖人的“三核”都将获得触球机会,他们就能够发挥他们攻击Close out和二次处理球的优势——行云流水的进攻将由此而来。
🔺想象一下,这个回合DFS的位置,如果掩护人换成浓眉,浓眉在掩护后下顺,凯斯勒还敢等在内线干扰勒布朗吗?
🔺中路威胁越大,像这个回合八村这样的机会就会越多。詹姆斯、里夫斯也会得到这样的机会。
如果你真的想要打造一支历史级进攻效率的球队,你就需要这样的配置——坦白来说,现在在中锋是海斯和莱恩的情况下,我对于湖人能否打出历史级进攻效率还是相当怀疑的......
最后,我们再说最关键的一点:
一个拥有一定低位、自主进攻能力的中锋,对于东契奇来说最重要的【战略价值】是什么?
这个问题,独行侠球迷想必相当清楚。
我们已经知道了,卢卡是无与伦比、无法阻挡的挡拆持球手,无论是沉退还是延误都无法阻止他与中锋、与全队形成连线。
那么,问题来了:去年独行侠在总决赛是怎么输的?
没有看过那轮系列赛的球迷可能会简单来一句“实力差距”。但其实独行侠的球迷都知道:
波士顿凯尔特人,他们之所以比森林狼更成功的限制了卢卡和欧文,关键并不在于霍勒迪、怀特、布朗是比爱德华兹、麦克丹尼尔斯、亚历山大沃克更好的防守人——而在于“无限换防”与“4-5错防”。
凯尔特人真正找到了破解东契奇挡拆魔法的密码:就是用塔图姆去对位独行侠的五号位,在东契奇想打1-5挡拆时直接换防——拿走东契奇最核心的“中路威胁”和“二打一威胁”,逼迫东契奇像是乔丹、科比那样单挑:
虽然东契奇依然能打成回合,但是他的消耗增加了、成功率也降低了,独行侠被迫打更多的1-4挡拆或者1-3挡拆去强行找对手中锋,但是,由于3号位毕竟缺乏下顺威胁,而且凯尔特人完全不尊重华盛顿、琼斯们的外拆三分,独行侠的局面变得相当被动:
🔺由于华盛顿的下顺威胁不足,东契奇被迫突进去一打三——虽然打进,但难度和消耗不言而喻。
🔺琼斯挡拆下顺,身高不足被铂金帽掉。
🔺华盛顿外拆三分,凯尔特人直接夹击东契奇,华盛顿无法回应对手的放空。
最终,由于最致命的进攻发起方式被对手扼制,独行侠总决赛最终只打出了106.7的百回合进攻效率,比起他们季后赛遇上凯尔特人之前的进攻效率相差甚远(113.3)——而频繁的高难度开发进攻也拖垮了原本就带伤作战的东契奇的体力——东契奇打出了那年防守端表现最差的一轮系列赛。
而这一切问题的源头,除了华盛顿、小琼斯无法投中外拆三分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莱夫利、加福德无法在低位惩罚凯尔特人的错防。
独行侠的中锋缺乏低位进攻能力,这导致了塔图姆可以安心的守着五号位,独行侠无法消耗他,可东契奇在攻防两端却面对着巨大的消耗——当你无法惩罚错位,就会收到惩罚。
这样的事情不止发生在去年总决赛——2021年,波尔津吉斯季后赛无法惩罚错位,面对后卫命中率仅有35%也曾深深让达拉斯人感受过痛楚......
那么,既然“前人”已经发现了问题,“后人”就应该吸取教训,尽力的避免相似的困境不会再次出现:
中锋的低位能力,对于东契奇绝不是毫无价值。相反,它恰恰是让东契奇能够发挥自己能力的保证——对方不敢错防,东契奇才能成为东契奇,而不是卡梅隆安东尼之类的....
其实我觉得这个道理大家本来也明白——如果问大家安东尼-戴维斯和鲁迪-戈贝尔谁更适合东契奇,我想90%的人都会选择戴维斯——只是大家没有仔细思考过“直觉”背后的逻辑。
这个问题,放在戴维斯和戈贝尔的比较中答案是这样,放在次一等级的中锋比较中答案也应该是这样:
防守能力确实是东契奇内线搭档评估中最重要的部分。可这不等于我们应该只注重防守、完全忽略进攻。
假如给我15分加点来分配进攻和防守,我一定不会选择10分加在防守,5分加在进攻这样的搭配——我认为8分加在防守,7分加在进攻对于东契奇和湖人队来说会是更好的选择。
(从未来来讲也是这样,如果湖人想选择一个未来能和东契奇长期组成争冠搭档的球星,他们就需要考虑到詹姆斯退役后的事——詹姆斯退役后,湖人队对于中锋得分能力、顺下威胁的要求只会更高)
这是一篇原本应该出现在休赛期的文章。前两天原本想写一篇短wb,不知不觉就拓展成长文了。
目前来讲其实我也还没仔细研究夏天湖人的各个中锋选项——但是通过这篇文章,我想已经能够让此前不太了解东契奇的朋友对湖人的中锋选择标准形成一个大致的概念、同时更加理解佩林卡此前设立的中锋选择标准。
夏天,我们将以本篇文章为引,展开具体的“中锋目标巡礼系列“,我也需要更深入的了解每个选项,才能判断出究竟谁是最优选,并且分出个三六九等。
至于有部分朋友提出的质疑:“你把XXX说的那么好,为什么湖人从没和他传出过流言?”
大家都看湖人这么多年了还不明白吗?
“真正的湖人”来到湖人之前是不会有任何流言的。反而那些流言炒上天的往往到最后都是烟雾弹。
后续且待休赛期分解。
创作不易,喜欢文章的朋友可以帮忙点点关注和推荐,也欢迎大家评论区指正交流。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关注公众号:陈深的十日谈
yakiboy
· 多伦多这分析太顶了!必须支持
科詹Magic
· 湖北艾顿比凯斯勒更适合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