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崭露头角】“疾如风,徐如林”:比绍夫圆桌讨论
【兼顾当下和未来的稳健一步】同这几年拜仁买入或者签约的其他小将不甚相似的一点是,汤姆-比绍夫应该是一个不需要啰嗦什么“不关注青训的人可能不知道……但是其实……”云云的小将。他是德甲联赛自成立以来第三年轻的首秀球员、不到15岁就踢U17的霍芬海姆太子,也是2024年U19年龄段德国弗里茨·瓦尔特金奖和德国各级青年队的队长常客。应该说,如果你长期关注青训尤其是德国青训,没怎么听说过汤姆-比绍夫的名字那才是咄咄怪事。拜仁慕尼黑也是在比绍夫踢U17时就开始深入关注他,甚至几乎在他签下职业合同之前就把他带到安联。(陈芝麻烂谷子的那些原因没啥意思不解释了)
汤姆-比绍夫一直到进入一队之前都是标准的10号位,仅有的拖后经历几乎全是本赛季发生的,虽本为救火但演绎为佳话。比绍夫转型的原因有点尴尬,或许各位已经在很多平台刷到过霍村传奇射手克拉马里奇对俱乐部的愤怒指责,事实上克拉马里奇的吐槽虽然激进但真相才是快刀。本赛季,霍芬海姆前六轮只在联赛垫底的基尔身上拿到一场3:2的险胜,而且6轮就丢了15球。马塔拉佐的3412阵型出现了巨大问题,三中卫身前出现了巨大的防守漏洞,不得已,马塔拉佐启用伤愈复出的比绍夫首发,比绍夫投桃报李,迅速成为霍芬海姆的中后场最稳一环。但就如一开始所说的,比绍夫本身并不是传统后腰出身,霍芬海姆在人员补充后最近几场联赛也是先后让比绍夫尝试了左右前卫,边锋和他最熟悉的10号位,也算有比较亮眼的表现。
综合而言,本赛季迄今为止,比绍夫从第四轮德甲开始首发了霍村每一场比赛,几乎每场都接近打满。他以77次抢断领跑德甲,40次关键传球在德甲排名第7,德国球员里仅次于基米希、维尔茨和布兰特。考虑到他不到20岁的年龄,这个成绩很不错了。比绍夫这赛季的精彩表现也使他一跃成为各个豪门的心头好,如果不是介入事件早,恐怕拜仁完成这笔交易不会那么顺利。
但是,翻译比绍夫的分析,反而是一个不算容易的事情。比绍夫为人熟知的是本赛季的霍村首发CM/DM和24/25赛季德甲抢断王,但这并不是——或者说不算是——比绍夫的常态。正如前文所说,让比绍夫大放异彩的中前卫反而是他相对踢的比较晚和比较少的位置。真正拿到弗里茨·沃尔特金奖和青年队队长袖标的是作为10号位的比绍夫。比绍夫确实节节攀升,非常多关注青训的球探博主分析过比绍夫的风格或具体比赛。但这些报告从时间层面呈现出比较大的差异性。简而言之,并没有一篇很好的兼顾比绍夫转型前后比较和成长轨迹的球探报告。
这也是这篇【崭露头角】难产的原因。年前也动手写了一篇纳斯拉维的报告作为铺垫,来探索写的形式,比绍夫确定加盟后我甚至在犹豫要不要干脆自己写一篇。但最近开工比较忙也没法顾得上,最近也看到区里一些对比绍夫的评价其实有点变形了。好在【崭露头角】版块我一向做的形式比较灵活,所以这一次我们再用一个新的形式,用结合多篇报告的方式,以问题为导向,力图给大家展示一个完整的、全面的汤姆-比绍夫。
本文写作的方式类似于ESPN经常做的一种“圆桌会议”的形式,重在展示对于同一个问题不同报告的观点。我选取了四篇我自己还算欣赏的报告,并且用七个不同的问题作为引导,这样大家就能在不同的观点碰撞中全面了解比绍夫。当然,因为我并不真的邀请真人做了这个圆桌,所以不同问题下肯定有言之不明,词不达意的地方。按照老规矩,笔者本人会用斜体进行解释或者阐述我自己的看法。
下面也解释一下这篇文章引用报告的作者信息和简单介绍,写的比较多也算一种介绍,不喜的朋友可以迅速下拉,供大家参考吧(原链接在回帖里):
- Adam Khan:德国各级联赛青训观察最好的分析师之一,亚马逊德国分部欧冠联赛战术分析师。他的报告水准很高,我本来想直接翻译,但他写的实在是太早了,完全没有涉及后续转型的履历且部分地方并不完全准确。
- Justin Kraft:德国小有名气的拜仁博客“Miasanrot”的负责人,同样也是记者和分析师。他撰写的比绍夫报告中关于契合度的分析不错,同时给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模版。但他显然并非长期关注比绍夫的发展轨迹。
- Fernando Hernández Alonso:TSA(一个专门写球员分析的网站)的负责人。他的报告比较简单但贵在更新过,时效性不错。另外TSA做的球员能力图很有意思——我不信任这种主观评分图所以没用,可以看看图一乐。
- Bundesliga:Bundesliga.com,也就是德甲的英文官网。官网不定期更新德甲小将的介绍,重在数据陈述和生涯简介,模版给的有时比较幽默()。官网的文章不重分析和全面性,但比较简洁明确而且数据时效性还可以。
前言说的已经太多了,我们开始吧。
Khan:比绍夫是一名强有力的组织节拍器。技术精湛、有创造力并且控球能力惊人,信心十足。比绍夫可以在中路有效组织进攻,推进反击,也具有足够的能力出任边路组织核心。在边路角色中,比绍夫经常从边路切入,与中路的队友配合,并联手完成进攻。他在边路的速度、爆发力和灵活性并不突出,作为前腰有点急躁,但总有能力控制球并让队友充分参与比赛。
Kraft:比绍夫从小就被视为天赋异禀的10号位是有原因的。他几乎从不让球从他脚下被夺走,而且他甚至经常能在逼抢下找到释放球场空间的解决方案。16岁时比绍夫就被拜仁认为是同龄人中最有天赋的球员之一,但随后拜仁兴趣冷却,比绍夫与霍芬海姆续约。外界猜测拜仁当时对他的评估价值没有超过保罗·万纳和坎南·伊尔迪兹。
Alonso:比绍夫少时以出色的技术素质和创造力脱颖而出。在德国青年队中,比绍夫也是领导中场的关键球员,在组织进攻和定位球方面做出了贡献。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少时,比绍夫也已经展现出了在中场不同位置上的多才多艺。
Bundesliga:比绍夫为霍芬海姆 U17、U19 和二队共计攻入21球并贡献16次助攻,展现了他的创造力。他在2022年3月以16岁264天的年龄成为俱乐部最年轻的德甲新秀。在国家队各级梯队中,比绍夫出场37次,交出了16球6助的成绩单。
我觉得没什么好补充的了,说两个被提到不多的点吧。第一,比绍夫在10号位时期其实就很善于回撤接应了,这也算是和纳斯拉维一样能转型的基础之一;第二,比绍夫的定位球非常不错,处理很冷静。
Bundesliga:比绍夫在2024/25赛季初期进入了一线队,短暂被伤病困扰后成为霍芬海姆的关键球员。比绍夫在第4轮开始的每场联赛中都首发出场,而此前他的职业生涯中只有四次进入首发阵容。比绍夫在对阵 RB 莱比锡的比赛中打进了他的第一个德甲进球——用一个精彩的任意球越过彼得·古拉西的防线。截至目前(官网该文数据截至 2025 年 1 月 21日,目前的数据我放在下面了),比绍夫在41场德甲比赛中收获2个进球和4次助攻,将进攻输出与中场勇气相结合,抢断数和关键传球数均杀入本赛季德甲前十。他的对抗成功率有54%,同时还有全队最高的21次犯规但只有3张黄牌。
Kraft:如果你详细查看他的统计资料,你会发现比绍夫在许多领域已经成为精英圈子的一部分。在几乎所有领域中,他都位居中场球员的前 20%,在许多领域中甚至位居中场球员的前 15%:
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因为他效力于一支平民俱乐部。这支俱乐部长期以来并没有提供真正优秀的表现,甚至在本赛季面临降级的巨大危险。比绍夫制造射门和抢断的能力是优秀的,能位居中场球员的前2%;他的传球成功率比较差,这当然和他自己的技术缺陷有关系,但我们也不得不考虑球队环境的问题。
Alonso:比绍夫在本赛季巩固了自己在一线队中的地位。难能可贵的是,即使面临球队的不良状况和转型的压力,他也让我们看到他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全身心投入,反应敏捷,移动迅速,这些特质进一步提升了他的技术优势。
感觉几位都没刻意去提的一点是,比绍夫转型后的防守能力其实是超过预计的。转型前大家普遍是觉得比绍夫就算在青年队里都不太会利用身体优势防守,更别提到了德甲还没什么体型优势了。但比绍夫防守比较冷静,属于“用脑子防”的一类,充分发挥灵活和善于观察的优势,跑动也很积极,而且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增肌。必须得说德甲抢断王肯定不意味着一切,甚至不意味着防守没问题,但也算能说明一些东西。
另外,补充一张比绍夫的Shot Map,结合前面提到的进攻数据看吧:
Khan:出色的控球水平。比绍夫拥有极佳第一脚触球水准。他既能在空中也能在地面迅速停球,而且经常利用有效的强弱侧转移和一脚出球摆脱压力,建立有效的后续配合。比绍夫能够在接球前提前阅读判断队友和对手的位置,他善于发现空当和队友的跑动空间。另外,比绍夫总能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控制球权,完成推进并让队友参与进攻,这使他成为对手难以预测的威胁。
Kraft:比绍夫的控球技术确实很好。他的技术素质已经让他在德甲联赛中脱颖而出,因为他即使在压力之下也能干净利落地控球。同时,比绍夫能够准确解读比赛并提供相应的对策。尤其是当对手采取高位逼迫时,这给他带来了优势。霍芬海姆面对逼抢经常无计可施,但他们总可以依靠比绍夫控制球权。他持球时的重心很低,动作敏捷,很少失去平衡,一般球员不容易断下比绍夫的球。
Alonso:在谈论比绍夫作为一名足球运动员的素质时,我们必须强调他出色的技术能力。比绍夫因控球能力,传球、传中和射门的精准度以及小空间内的持球想象力而出色。当他控球时,比绍夫表现出了出色的视野和对比赛的成熟理解。
我个人觉得很有意思的一点是,与麦迪逊一类的传统甚至有点古典的10号位相比,比绍夫的传球、视野和得分把握度并没有Alonso说的那么好;而与穆夏拉这类的新式10号相比,比绍夫的盘带、推进这些也谈不上出色,但比绍夫现在的最优秀之处很大程度上就和他的10号位经历有关,他现在有点类似于一个后置10号,扬长避短的同时加上一点新属性,反而显得亮眼。
Khan:缺乏足够的身体素质和动态天赋。比绍夫目前的身体素质不足以在德甲联赛中真正参与竞争。尽管控球技术出色、对抗成功率尚可,但面对具有防守技能和身体素质,懂得用对抗干扰比绍夫的防守者时,比绍夫就容易被压制,动作变形甚至被抢断;防守时也是如此,尽管体型尚可,但比绍夫还未掌握如何利用自己的体型抢断对手,完成防守。另外,作为边路球员时,比绍夫速度尚可但缺乏爆发力,加速谈不上出色,没右边锋需要的顶级爆点天赋,只能作为组织者参与边路进攻。
(Khan写的有点早了,但问题也都还在。比绍夫强壮一些了,但还是偏弱;目前比绍夫也基本上不踢边路了,但霍村偶尔会让他客串)
Alonso:比绍夫参与进攻时需要提升纪律性和成熟度。他的一些传球实际上是急于求成,反而导致了许多不必要的失误,而如果他传球时更加成熟和冷静,本可以提供更多的价值。
(我也关注到了这个问题的,比绍夫的传球成功率不行肯定跟霍芬海姆整体水平不行有关系,但比绍夫自己传球有时候确实也是太激进。明明控球很稳健,也有能力进行观察,但盲目追求制造威胁)
Kraft:比绍夫在防守时有时过于激进和冒险,鉴于目前主要出任拖后位置,需要多加注意。另外,比绍夫虽然抢断数据出色,但由于天赋限制并不是对抗强硬的清道夫类型。
(这里我说一句,跟前面说比绍夫靠技术防守并不冲突。这里说的冒进,我个人觉得有三个原因,一是防守经验还不充足有时急躁,二是作为后腰的位置感还得打磨,三是他自己知道身体对抗不行,有时候也是拼上了)
我个人倒是有点担心一个他们都没提到的问题,我觉得比绍夫的体力存在隐患。虽然比绍夫常常是几乎打满,但你能看出来比绍夫的体力并不能支持他90分钟都持续高强度跑动,比绍夫本身非常积极、覆盖面积不算小,也加剧了这个问题。
Khan:比绍夫的盘带并不花哨但是简洁流畅,有一定摆脱能力;他的远距离终结能力同样令人印象深刻,势大力沉,能够利用直接定位球机会制造危险的进球威胁,凭借射门能力和主动远射的意愿在青年队中经常破门得分(德甲首球的远射就很漂亮),角球和远距离任意球也能传出威胁;此外,比绍夫在进攻三区内有一定创造力,能够用外脚背、脚后跟、拨球等联系队友,或者完成快速撞墙配合。
Alonso:比绍夫乐于通过短传和长传调度进攻,是在逼抢下仍能选择合理出球路线的冷静指挥官。另外,比绍夫的精神属性不错,他的智慧、成熟、进取心和领导能力可能使他成为这一代最杰出的球员之一。
Kraft:比绍夫在比赛方面已经非常成熟,几乎具备所有中场位置需要的素质。对他来说,唯一有趣的问题是他是否能在顶级俱乐部中发展出最高水平。
(有点抽象,其实就是说比绍夫样样都行,但进攻控球防守每一方面都有点小问题,既然要去到顶级俱乐部那就都得提升一点)
Bundesliga:霍芬海姆的教练和前任经理提到,比绍夫的家人对他的照顾很周到,他本人规划也很清晰,专心于比赛和提升自己的能力。总体而言比绍夫给人非常成熟和专业的形象,不容易被外界影响。
我没啥要补充的了,吃成年队的经验确实进步不小。比绍夫心甘情愿救火也如愿以偿转型小成功,性格确实不错。
Khan:比绍夫在传球时有时会显得缺乏经验。比如经常在压力并不突出时尝试并没有百分百把握和必要的一脚出球,反而交还球权;或者在阵地战等情况下寻求低效率的直传球,而这种传球几乎没有机会到达预定目标。
Kraft:比绍夫并不是真正的“二刀流”,他的右脚相比左脚显然较弱。
这个地方我多写一点吧。比绍夫目前有两个问题,一是进攻端虽然擅长短距离盘带、分球和直传,但长传并不出色,盘带能力也只能说马马虎虎,当前也许不能独自担当所有的组织和推进责任;而是防守端,目前几乎没有出任单后腰的经验,也几乎可以说不具有单后腰扫荡的防守能力。综合而言,目前拜仁采取的双后腰组合可能是最适合的,就算单独拖后,可能也需要类似基米希+泡芙的双中前卫搭档。目前而言,成长为组织核心而非防守核心的概率更高。
Kraft:他对拜仁慕尼黑来说可以说是“完美人选”。约书亚-基米希已经29岁了。尽管他还能维持一段时间的高水平,但球队中拥有像比绍夫这样的球员,在可预见的未来可以替代他或补充他,并不是一件坏事——尤其前提是基米希不一定能延长合同。
当然,还有亚历山大-帕夫洛维奇,他也是一位出色的中场球员。但这也恰恰是拜仁阵容的一大弱点:拜仁的组织需要两位中场都在,如果两位中场之一缺阵,拜仁的处境就会变得艰难。文森特-孔帕尼的体系需要能够快速阅读局势并做出明智反应的球员。比绍夫正是这样的人。
19岁或20岁的比绍夫还不一定能马上成为拜仁慕尼黑的常规主力球员。尽管如此,拜仁慕尼黑必须向他展示良好的前景。与帕夫洛维奇进行定期轮换——或者甚至让基米希休息来提供机会——都可能是好的解决方案。拥有三名强力中场的433阵型是不是也可能有吸引力?而将贾马尔-穆西亚拉与上述三名球员一起安排在中路的菱形阵型是不是也可能一试?
由于比绍夫的灵活性,他能给教练带来无限的选择。他可以担任10号位、8号位、6号位——而拜仁没为他花一分钱。
Khan:汤姆-比绍夫是一位令人印象深刻的天才,有潜力成为未来二十年欧洲足坛的巨星。这位霍芬海姆学院毕业生因其出色的技术和创造力而备受关注。他拥有出色的一脚触球能力、在巨大压力下控球和摆脱的能力以及出色的直接和间接定位球能力。通过提高身体素质适应对抗,并在控球时更加冷静和成熟,比绍夫有能力在即将到来的德甲联赛中为霍芬海姆发挥重要作用。而考虑到它的灵活性,对于大多数欧冠级别的球队,拥有比绍夫的巅峰都颇有价值。
适配度的问题写在结语里了。
结语还是我自己写吧。
《孙子·军争》中说“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此军争之法也。”这种致命的灵动和聪明的攻防恰是比绍夫的注脚。比绍夫的到来,可以说是拜仁最近的转会中少有的稳健一招。无论是作为未来薄弱中场的轮换储备,还是更新换代的预备人选,都是正确的向前一步。但问题是,年轻球员的培养从来都不止于转会,对于比绍夫,明年来了之后,又会发生什么呢?
区里有一种声音是我真心不希望看到的,那就是但凡没穿上拜仁球衣上场比赛的都一定比上场的球员好。就算比绍夫能踢出来,这种想法也不过是蒙眼扎飞镖扎中了而已,因此还能产生优越感那就大可不必。甚至说,这种想法的恶果是就算新来的年轻人踢好几场比赛,只要表现一下滑,质疑立刻就跟上来。原因就是在根本都不了解球员特点的时候就已经把期待值拉的畸高,甚至没看多长时间比赛就在心里已经把新人当作拉踩旧人的工具,那自然一旦达不到心理要求,就迅速丧失信心、由爱生恨,从而也根本谈不上对年轻球员有什么容忍和包容了。
还是我在大楼里常说的话,揠苗助长的人别说种了,连看人种地都不配。如果你对20岁以下的球员连几场比赛的平庸甚至失误都不包容,你根本就不配看青训;如果你对年轻小将的指望是如果不能即插即用满足球队需求就不该上场,你同样不配看青训。
是一个仁楼主
· 北京行了,我得请假了,一气熬到现在。本来是困的,越看越精神,你仁这帮人纯在逆天。
是一个仁楼主
· 北京本来想写完看比赛,工作日实在是熬不动了,睡觉去了,祝你仁好运。有问题评论就行,明天中午或者下午忙完就回,青训大楼明天晚上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