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力不如4090 RTX5080到手实测!但是8299价格抢到还是很香
目前50系显卡已经开售了,ROG的夜神JD可以买到3万2左右,微星的5090D售价2万3首发秒没~而公版RTX5090的实测我已分享了,有兴趣的可以看看~这次咱们就看看RTX5080如何!本次奖从外观设计、核心架构、性能参数、游戏实测、创作能力、散热功耗等多个维度,对 RTX5080进行全面评测。
一、外观设计:
RTX5080的包装相较上一代更加环保,采用原色纸箱,没有过多复杂的印刷装饰,仅在中间印有醒目的产品型号 “GEFORCE RTX5080” ,抽出上下两片固定卡片就能打开包装。
RTX5080在散热系统采用 “Double Flow Through(双流式)” 散热技术,主板居中设计,这与常规显卡主板靠近I/O接口侧不同。主板两侧散热鳍片的前后均无遮挡,两颗大尺寸风扇(实测直径约为116mm)可直接吹拂鳍片,使气流穿越度最大化,有效提升散热效率。RTX5080背部两侧是大面积散热鳍片,鳍片表面经过黑化处理,不仅看起来更有质感,还能增强散热效果。鳍片中间部分略微向内凹陷,看着和蜘蛛侠皮衣的眼罩似得。
在体积方面,实测RTX5080显卡的三围分别是 300*123*40mm(不含金手指与挡片),裸卡重量约 1.64kg。显卡中间部分做了曲面过渡,拿取时更加舒适,不会有割手的感觉。
显卡两侧均采用2组散热开口,进一步确保了出色的散热效果。顶部配备了 16pin(12+4)供电接口,GEFORCE RTX的Logo支持 RGB 灯效,为显卡虚空增加了15%的战斗力。
底部可以看到新版 PCIe5.0 规格的金手指。公版显卡的配件一如既往地简洁,仅有一根转 4*8pin 电源转接线。
5080的 I/O 金属挡板上,配备了3个DP2.1b接口和1 HDMI2.1b接口,支持最高 8K/165Hz输出,能够满足用户连接各种显示设备的需求。
二、核心架构与性能参数:
5080搭载GB203 - 400GPU,拥有10752个CUD核心,分布在84个流多处理器(SM)上 ,相比RTX 4080的9728个核心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Tensor Core升级到第5代,提供1801TOPS的AI性能,RT Core也更新至第4代,光线追踪性能达到171TFLOPS ,在光线追踪和 AI 运算能力上提升不少,不过国区的版本都锁算力了;但依然能够更流畅地渲染复杂的光影效果,为游戏和创作带来更花钱就有提升的体验。
显存方面,5080配备16GB GDDR7显存,显存位宽256bit,显存频率达到30Gbps 。显存配置能够为数据的快速读写提供保障,满足高分辨率、高画质游戏以及复杂图形创作对显存带宽和容量的需求。尽管旗舰5090已升级至32GB显存,但在当前大多数游戏场景和创作应用中,16GB显存配合 DLSS 4等技术,对于一般用户都性能溢出了。
三、游戏性能实测:
(一)性能表现
守望2图像质量选为EPIC,RS选择100%,帧率上限为600fps,在艾兴瓦尔德打一场下来可以看到5080和4080Super区别没多大,RTX4090毕竟CUDA数量太多,RTX5080在任何画质下帧率都和它有差距。
漫威争锋也是支持DLSS 3和DLSS4的,按照DLSS 4中的MFG技术目前在 RTX 50系列显卡上固定为可以为每一帧画面额外生成三帧,在没有 DLSS MFG 的情况下5080的性能仅4080 SUPER高出15%。然而,通过添加DLSS MFG,能够实现几乎两倍于4080 SUPER的帧速率
最后就是赛博朋克2077了,4090和4080 SUPER 上,测试的是基于CNN的DLSS,画质全部最高。5080仅使用DLSS FG,性能只能达到与超频的4080 SUPER相同的水平,不过开启DLSS MFG,可以有超越4090的帧率。
游戏画面流畅度明显提升,即使在复杂场景下,如城市街道中大量光影效果和人群的渲染,也能稳定呈现,没有明显的卡顿现象;不过对比4090,在相都是FG情况下,5080在绝对性能上仍存在一定差距。
从跑分数据来看,在 Geekbench 的 Vulkan 测试中,微星 MSI 的 RTX5080获得 261,836 分,OpenCL 测试中获得 256,138 分,而 RTX 4090 在 Vulkan 测试约为 26200 分,OpenCL 测试约为 317000 分,RTX5080性能略低于预期,但在同级别显卡中仍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二)DLSS 4
针对目前 DLSS 4 适配游戏较少的问题,英伟达推出了 DLSS Override 功能进行缓解,这个功能能让支持 DLSS 且还没有适配 DLSS 4 的游戏获得 DLSS 4 的帧生成和超分体验,大大拓展了 DLSS 4 技术的应用范围。
除 DLSS 4技术外,新一代 NVIDIA Reflex 2低延迟技术进一步降低游戏延迟,提升操作手感与响应速度。过去四年,NVIDIA Reflex已集成超 100 款游戏,能将 PC 延迟降低 50%。新Reflex 2采用Reflex Frame Warp技术,通过及时同步最新鼠标输入指令与渲染帧,实时刷新、控制游戏帧,实现定制化低延迟调整。NVIDIA Reflex 2将在未来不仅支持主流竞技游戏和动作游戏,如《无畏契约》等,这将使得开启 DLSS 4之后的游戏低延迟表现更加出色,为玩家在竞技游戏中提供更具优势的操作体验。
四、生产力
Blende测试中比4080 高出9%左右,3D建模时复杂模型的实时预览更加流畅,材质纹理的加载和渲染速度更快,不过对比4090还有差距。
通过V-Ray对GPU的资源利用效率,包括 GPU 核心利用率、显存占用等综合测试,对比4090还是不占优势~
在视频编辑软件得益于5080的Blackwell架构的第九代NVENC,其在 H.264/H.265 4:2:2编码的 8bit和10bit视频上有着优势的,40系的两张卡遇到bug,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的达芬奇19是搞得破解版的,所以无法解析4K的10bit 4:2:2编码视频···
在AI文本撰写等生产力测试中,7B参数量的LLAMA 2模型,5080平均OTS也有着 83.48tokens/s ,能够满足一些对AI性能有一定要求的创作场景,比如本地部署个大热的deepseek,自己生成点AI二次元什么的···
五、功耗:
显卡总功耗为360W,要求系统功率850W,秉承着50系目前都是高功率的特性;在实际使用中,风扇准备好,水冷可以加上,电源最好都是1200W以上就行。
六、总结
5080在性能上相较于前代4080 有了一定的提升,尤其是在光追、AI以及 DLSS 4技术加持下的游戏表现较为亮眼,不过与老旗舰级的4090比,5080在绝对性能上仍存在一定差距。但其 8299元起的售价,对于追求性价比的玩家和创作者来说,还是可以的。
、
asrocktaic
· 上海这价格普通人可买不到
目标是珠峰
· 河南对比4080提升9%,如果是新配的电脑,感觉可以冲,如果是从40系转过来的话,感觉不太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