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内人聊聊封神宇宙改编
曾经的圈内人,主导过一些动画系列剧,连续剧,也参与过几部胎死腹中的动画电影。
封神宇宙改编这个话题比较扯淡。
因为封神IP没有明确版权,谁都能拍。
哪吒也不只是百亿票房,而是撬动了千亿级的动漫市场,今年很多热钱会进入动漫,其中最受追捧的仍然是中国传统文化题材,中国神话,民间传统故事,甚至以民族划分的创世起源类故事,以地域划分的民间故事都会出现,而其中最热的仍然是基于封神演义的改编,跟风是常态。
内容势必鱼龙混杂,互相矛盾,设定也是乱七八糟,杂糅混乱,这能是一个宇宙?
说个简单的,大圣归来之后,其实很多公司都拍了猴子题材的电影,但基本都扑街了,有些你们听都没听说过。
哪吒魔童降世火了之后,彩条屋拍了姜子牙,也扑了。主要是定位问题,主要受众是谁都没搞清楚,中国目前还是合家欢动画有票房,主角姜子牙一老头,年龄往下拉低成大叔也没用。那,有没有解法?有的,但不在这里讨论。
很多人说封神好多角色能改编,但谁能和哪吒比呢?哪吒就是封神第一IP,横向对比的也只有猴子更有观众缘。中国动画古早的万籁鸣兄弟的年代,也是《大闹天宫》和《哪吒闹海》秀出群伦,这是知名度的加持,这个加持是真金白银,省下的是数以亿计的宣发费用和前期孵化成本,意味着只要遵循剧本规律,给够情绪价值,提供优秀视效,就能稳住基本盘。
所以,中国影视题材近年其实在玩一些圈地运动,谁先拍的好谁就圈到这块地,乌尔善本来就是圈了封神实拍这块地,然而玩砸了。
所以看到那些说拍杨戬拍雷震子甚至土行孙黄天化之类的,也就是图一乐,除了杨戬,这些角色的知名度还不如白蛇青蛇,所以追光不傻,已经圈了。还不如再拍个牛郎织女动画片,趁一波七夕档。
最后说句题外话,17年的时候,我所在的动画公司也在找电影题材,我给老板的提案就是拍哪吒,老板否了。
当时在会上的正式提案之前,我还准备了一段说辞,倒是可以发出来:
———————八年前的建议—————
1979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动画电影《哪吒闹海》在网上评分奇高,美术精致奇绝,故事惊魂动魄,内涵厚重深邃。
《哪吒闹海》是一场革命,所革命的对象是“龙王年年吃掉童男童女,李靖循规就离”的固有体制;是几千年来“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的愚孝环境。
其决裂亦义无反顾,前所未有——《封神榜》原文:“哪咤便右手提剑,先去一臂膊,后自剖其腹,剜肠剔骨,散了七魂三魄,一命归泉。”
裹夹者对体制的批判,兼具儿童暴力,情感创伤,弑父情节等话题,反复品味,几十年过去,仍然余音绕梁。
回想起当年的童年阴影,至今难以判断是好是坏。
《哪吒闹海》一部片几乎已经把哪吒道尽了,以至于后续所有关于哪吒的作品,都过于媚俗和空洞。
和孙悟空相比,哪吒是更为激烈的英雄
无父无母的猴子可以无法无天
孕育三年的哪吒却能割肉剔骨
然而《西游记》中,哪吒站在孙悟空的对面,和猴子打的难分难解,他变成了他当初反对的体制的一部分,不能不说是一种幻灭。
纵使莲花复生,那并不是哪吒。
所以,后续的故事也成了狗尾续貂。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闹海之前,哪吒有父有母,来历清明,比起猴子来,故事落地生根:偷震天弓,杀石叽侍女,更打上石叽山门,活脱脱是一个管教不严的熊孩子。
在莲花复生之后,又去辅佐武王,界牌关刺死王豹,穿云关烧死马忠、杀死龙安吉,潼关击伤卞吉,渑池城上刺死高兰英,梅山与杨戬一起,全歼七怪,大战万仙阵……
哪吒的人生履历是这样的,灵珠子——熊孩子——屠龙者——伐纣先锋官——三坛海会大神。
在屠龙者与伐纣先锋官之间的身份转换缺了点什么,哪吒告别肉身,也告别了从人到神的少年时代,封神的那段历史,又似乎多了很多人间烟火。
那么,究竟是发生了什么,才让哪吒再履凡间呢?
神不老不死,人循环往复,哪吒应该还有一段故事,我们应该再拍一部以哪吒为主角的电影。
欧美亚非拉
· 广东姜子牙改编的失败并不是因为什么大叔老头子,纯纯的剧本垃圾。逻辑不通,战力崩坏 自相矛盾。
虎扑JR2107334404
· 广东这群所谓的业界人士到死都不想承认自己没才华。写不出观众喜爱的故事。你们就不会讲好一个简单的故事懂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