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这个时候看好食品消费股

avatar
关注

卫龙牛逼!!感谢港股通,把我预期一年多才能拿到的收益十来天就拿到了,虽然卫龙现价也不算贵,但本着赚钱了就见好就收的策略,我先溜了~

我知道可能有兄弟要喊,这个时候不冲科技买食品消费,趁早离开股市吧。而且不瞒各位,二月我虽然港股大赚(港股的一些科技股我还稍微能看懂,所以持有一些),但是a股是亏损的,所以这话说出来我也觉得自己挺傻的,毕竟我也只是个对股市一知半解的小白,某种程度上算是对当下自我认知的一种记录吧,要是对了,以后回看我会很高兴,要是错了,那将来我也可以复盘我为什么错了。无论怎样,敢于判断总比不敢说出来要好。

1. 如果我们比较申万行业指数和沪深300,去年9月以来食品饮料是和沪深300偏移比例最大的一级行业,到现在偏移率达到近30%了,这个幅度的偏移率是历史96%以上的位置,也就是说过去近二十年来只有4%不到的时间偏移幅度比这还大。站在量化修正的概率,这样大的偏移是不会长久的,后续有两种修正方式,要么大盘大跌食品小跌,要么大盘不动或微涨而食品大涨,两者重新开始耦合;短期不排除两者继续偏移,但历史告诉我们这应当不会持久。

2. 白酒行业我个人因为不喝白酒,对渠道了解不深,所以不敢妄言,但非酒类食品饮料股当前的估值大多已经来到了历史5%以下的位置。而且这些公司大多数现金流充沛,业绩稳定,有多年稳定分红历史,在各自领域地位稳固。当然我们可以为他们的落寞找各种理由,消费不景气,总人口下滑等等,但我不觉得这个行业会在短期内有大的结构性的变化,而当前股价在我看来是过度悲观的。

3. 上一个食品消费类股票的大牛市是在21年,当时大多数公司得到了四五十甚至六七十倍pe的梦幻估值,但那之后这些公司开始了挤泡沫和消化估值的四年,股价一直处于震荡下行,而业绩则一直在增长,反映到估值上,就是当下两者来到了一个梦幻的交汇点,一些行业头部公司已经来到13-18倍pe,3%-6%股息率的价位区间了,也许下行和悲观的惯性会让他们的股价继续下杀一段时间,但我觉得股市永远不会忽视绝对价值洼地的。要知道a股的一般pe估值中枢,银行股在5-10,资源股在10-20,而头部和增长势头的食品消费类股票往往在20以上。当下这个估值水平有两个解释:1. 因为人口和消费下行,整个市场都不再看好消费,未来食品消费类股票的估值中枢将稳定在15pe左右;2. 这是当下科技牛市中的资本虹吸,估值中枢并没有改变,只是当下的市场情绪让人们暂时“抛弃”了食品消费类股票。如果是前者,那么我就该为自己认知不足买单;而如果是后者,那么在科技股的火热情绪消散后,水或许会往低处来的。

个人而言,即使消费下行,我相信食品类消费也不会受到太大的冲击,在当下这个价格买入这些股票,我个人觉得是高胜率的行为,静待时间验证。

利益相关:本人持有洽洽食品,劲仔食品,卫龙美味,伊利股份和金禾实业。

发布于上海阅读 145184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大kb树

· 广东

感谢分析,一直持有消费etf,差点想抛了去做科技板块

亮了(209)
查看回复(5)
回复
discusser-avatar

goforit00

· 浙江
大kb树感谢分析,一直持有消费etf,差点想抛了去做科技板块收起

如果你没配置科技,那你还是趁早别在a玩了。这轮国家推动的市场如果最终能走出大牛市,那肯定是科技半导体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算力ai等等这些硬科技作为主线。目前有些高了,但是后面调整还是会继续上攻的。而消费肯定也有机会,但是并不是主线了。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消费里的重要的白酒板块,国家肯定不会让抄那么离谱了,国家不能允许酱香科技抢真科技的资金。不要追高,但要珍惜主线回调机会。

亮了(171)
查看回复(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