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深|深度:大胜掘金背后,湖人的改变、防守策略&攻防逻辑的重塑

关注

以一场对阵苦主丹佛掘金的压倒性胜利,卢卡-东契奇真正“宣告”了他的到来,以及在此之后湖人将被彻底重塑的比赛逻辑。

过去两年,湖人对于尼古拉-约基奇和他的掘金队束手无策——他们防不住约基奇,也防不住约基奇的队友们,同时在进攻端也无法打得顺畅。

数据流:22-23赛季,湖人在全明星后防守效率联盟第四的情况下,季后赛被掘金打出了百回合122.3的进攻效率;23-24赛季,湖人在全明星后进攻效率联盟第四的情况下,季后赛被掘金防到百回合只得109.7分——两轮系列赛,他们最终只赢了一场。

虽说过程的曲折远不像数据显示得那么简单,但数据依然能显示出一些“基本面”上的事情——过去,贾马尔-穆雷声称他们拥有战胜湖人的“密码”,这绝非危言耸听:

由詹姆斯和戴维斯领衔的湖人,是一支以内线冲框和内线护框为“底层优势”的球队。但尼古拉-约基奇作为重型中锋,在内线的存在能够很大程度上消弭戴维斯的冲框和护框优势,同时他高位策应能够打到戴维斯身后、抢下篮板后能直接推进/快速上球的特点,作为掘金的“战略性优势”让湖人根本找不到应对之策:

4-5错防八村顶不住约基奇,詹姆斯顶会过早消耗詹姆斯体力(比如23年G2),约基奇的出球能力让戴维斯不敢离开戈登、协防价值变得有限,也削弱了4-5错防的意义;而另一端,在戴维斯冲框倒地后,湖人的退防面对更高大、运动能力更强的掘金更是毫无抵抗之力。

我们见过丹佛掘金输球/接近输球的场景:利拉德和CJ的开拓者;2020年的湖人;2022年的勇士;2023年的太阳;2024年的森林狼——大抵,要么有双塔,要么有外线巨星——攻防两端,你总得有一端能让约基奇难受。

过去的湖人做不到,所以他们赢不了——哪怕去年湖人已经把轮转防守做到极致、哪怕詹眉都有上佳发挥、哪怕他们在80%的时间都领先对手,他们还是一次又一次被掘金“大火收汁”......

过去的丹佛,对于湖人来说确实就像一座无法逾越的大山。

但在那笔震惊全世界的交易过后——一切都被改变了。


123:100,湖人客场大胜掘金。

尼古拉-约基奇全场只得到了7次出手机会,7中2,12分13篮板10助攻,但有6次失误。

对于湖人来说,这是一场“完全”的胜利——东契奇的复苏改变了球队的底层逻辑;教练组制定了非常好的策略;球员们将策略近乎完美的执行到位。

这是一场常规赛,但又不仅仅是一场常规赛——在球队尚未磨合到完美的情况下、面对过去几年里近乎无法战胜的“苦主”对手、将一名历史前十级别的当打之年巨星限制到全场7中2.....

对于湖人来说,这绝对是一场意义非凡的比赛。他不仅显示了湖人从改变建队方向、拼图引援层面的成功,也让人看到了阵中原有球员甚至教练的成长。

而放眼历史,对于“如何限制超级巨星”这个命题,这场比赛也算得上是一次值得研究和借鉴的范例。

接下来,我们就来解析一下这场比赛湖人究竟呈现了哪些改变、做对了哪些事。


从勒布朗开始......

过去两年,勒布朗在对阵掘金时给人最深的印象——我想是一个“累”字。

22-23赛季:

G2,勒布朗从第二节开始绕前防约基奇,第四节体力枯竭连续崴脚,最后时刻无力突破,只能连续尝试三分,比赛被掘金带走;

G4,勒布朗上半场抖擞威风,13中11独砍31分,但下半场后继无力12中4,被掘金横扫。

23-24赛季:

G2,戴维斯撑住了上半场,但下半场被掘金的4-5错防锁死,勒布朗末节独得12分试图扛起球队,最后一分钟抢断隔扣穆雷,但最后时刻三分偏出,惨遭穆雷压哨绝杀;

G5,戴维斯上半场得到16分后肩膀受伤,下半场勒布朗只得独力支撑,他半场砍下20分,但最终还是无力回天,再次被穆雷绝杀带走。

其实,这些年勒布朗对阵掘金的表现一直不差,甚至非常接近于哪个“答案”——进攻端他打戈登、穆雷的成功率要高于戴维斯打约基奇,他的挡拆突破也是湖人最能改变掘金防守阵型的进攻方式;防守端,他顶防、协防的效果都明显好于八村,甚至也能对位穆雷——2020年湖人拿下掘金的关键G5,靠得正是詹姆斯换防锁住穆雷。

在23、24两个赛季,季后赛对阵掘金时,勒布朗的使用率、出手数均超过戴维斯——这体现了湖人队在对阵掘金时对勒布朗的依赖,但这是不正常的:

一支目标争冠的球队,在面对棘手的劲敌时,不应该如此依赖一名将近40岁的老将。而詹姆斯的体能也早已不支持他回应湖人的这种依赖。

湖人的优势(攻框护框)打不死掘金,甚至反过来处于下风;而他们能够惩罚掘金弱点的是一名近40岁的老将——这是湖人过去对阵掘金的“底层逻辑”痛点。

詹姆斯的问题是体能问题,而湖人的问题是他们过于依赖詹姆斯。

但我们来看看这一场第四节詹姆斯的体能状况:

绕前约基奇、换防穆雷,侵略性拉满、脚步敏捷,生龙活虎。

一对一大帽比自己年轻14岁、高5cm的小迈克尔-波特。

这两个回合,完全体现出了勒布朗本场比赛与过去对阵掘金时的体能状况区别——此外,他在6分钟里还有6分2助攻——全部都是由冲击篮下得来的

一对一生突,晃开纳吉,打板命中。

背身一步怼飞穆雷,吸引包夹,助攻45度文森特命中。

挡拆直杀篮下,吸引两人收缩协防,分底角古德温命中三分,打停掘金。

半转换中接东契奇传球,看到面前是约基奇,直接加速奔着约基奇就去了——造成犯规。

此前,我从未见过勒布朗在对阵掘金的第四节还能有如此充沛的体能。哪怕算上2020年也一样。

而我们看到,一个体能充沛的勒布朗,在第四节将原本9分的领先优势很快拉大到了17分,最终确定了本场比赛的胜利。

那么,接下来我们便由此展开——湖人究竟发生了哪些改变、做了哪些防守布置,使他们摆脱了对詹姆斯的依赖?


湖人是如何限制掘金和约基奇的?

先让我们来看几条数据:

本赛季,约基奇场均得到29.7分,场均出手19.7次——本场比赛只得到12分,出手7次;

本赛季,约基奇场均触球数为104次,联盟第一——本场比赛触球数为82次;

本赛季,约基奇PSA(算上罚球的百次出手得分)为135.0,超过联盟89%同位置球员——本场比赛PSA为100.0,只能超过联盟28%的同位置球员;

本赛季,约基奇的失误率为12.1%——本场比赛为26.7%,翻了两倍不止。

从2020年开始,我没少看约基奇的比赛,季后赛更是一场不落——这期间,我见过不少给约基奇带来麻烦的对手,但我很肯定,这场比赛是我看过约基奇被限制的最彻底的一次,没有“之一”。

那么湖人是怎么做到的?

其实从以上的数据中我们已经可以一窥端倪——迄今为止,我还没有见过有谁真的能够“防住”约基奇;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阻止他接球、以及在他接球后逼他出球。

湖人本场比赛的策略,是在极端情况下的极端策略——他们的内线只有海斯,近乎真空。所以他们采取了极为激进的防接球策略限制约基奇,出乎意料的获得了奇效。

第一招:绕。


绕前防接球

许多人都已经提到湖人对约基奇使用了“包夹”。这不假,但不完全准确。

本场比赛,湖人队约基奇的策略“精髓”我认为其实不止是“夹”——而是“绕”。绕前防守。

过去,4-5错防时,包括湖人在内的对手也会对约基奇采取绕前防接球的策略——但是这一策略并非每次都能获得成功,因为约基奇有着很好的破绕前技巧:他能够轻易的利用力量和肢体接触摆脱、并把绕前的锋线球员卡在身后;他很高、手指控制球的能力也很强,能够利用身高接球,直接转身得分。

执行的比较成功的是森林狼,因为唐斯兼具身高和对抗,但湖人并没有具备这样条件的球员,所以他们采用了一个“用数量弥补质量”的方法:

他们让不止一名球员对约基奇采取绕前策略。约基奇纵然再厉害,但也不能同时把两名球员卡在身后,而这种“多人绕前”也能够更大程度上的干扰队友给约基奇的传球路线。

像这个回合,湖人除了用范德比尔特采取绕前之外,文森特也放空威少、张开双臂挡在传球路线之前,同时强侧对位穆雷的DFS也在留意着约基奇伺机抢断——约基奇能利用肢体接触摆脱范德比尔特,但却拿文森特和DFS没办法——毕竟他也没有三头六臂。

再看几个更“经典”的:

转换进攻回合,约基奇进入到了篮下很深的位置,但八村垒完全放空了布劳恩,和詹姆斯双人绕前约基奇——如果面前只有一个詹姆斯,约基奇还有摆脱的可能,但当八村也在身侧,约基奇无法同时对付两个人,这样的选择对他和对威少来说也“不合理”——于是威少放弃了给约基奇传球,转而助攻布劳恩。

(就像这个回合显示的一样,本场掘金的外线三分回应的还不错。但他们能得到这些机会,归根结底是湖人采取了“团战可以输,约基奇必须死”的策略)

这个回合则更加喜感——掘金的战术意图似乎是约基奇在高位接球,但对位威少的古德温完全不管威少,和八村一起双人绕前约基奇。

约基奇眼见得威少找不到传球机会,只好上提改为打短挡拆——但湖人依旧是双人绕前,不给威少传球约基奇得机会,同时作为底线协防人得詹姆斯也放空纳吉收缩,提前控制威少的突破路线,最终这个回合变成威少一记颇具无奈的三分。

而在第四节,一模一样的场景又上演了一次:

“王子请投篮”

里夫斯和DFS完全放空了威少绕前围在约基奇身前——一幅三个人等着威少帮忙拍张照的架势,威少心想:“做人不争馒头争口气,这也太看不起我了,投了!”

抬手三分命中——威少证明了自己,湖人也达到了目的。两全其美。

而这两个回合还不是最夸张的:

请看这个回合。

威少弧顶试图给肘区得约基奇传球,但是除八村垒绕前之外,DFS也在控制传球路线,同时约基奇背后的里夫斯也蠢蠢欲动——威少只能传到另一侧,想由另一侧的布劳恩或者戈登给约基奇传球,但球一传过去,当威少变成了弱侧的定点射手,湖人更加变本加厉:

直接三个人绕前防守约基奇,完全放空外线的戈登和威少,形成了一幅“世界名画”:

绕前防守,是本场比赛约基奇触球次数减少的原因之一,但并不是“唯一原因”。

除了“绕”之外,湖人本场比赛的第二招是:“换”。


换防切断“输血路线”

湖人从本场比赛的第一个回合开始,就在用4-5错防之后的换防拆解掘金队的手递手——这个回合掘金跑了一个“Chicago”,由于湖人用詹姆斯对位穆雷、八村垒对位约基奇,他们可以在最后一道手递手掩护时直接换防:

这不仅是为了干扰穆雷的投篮,同样是为了不让约基奇得到下顺接球的机会。

继续看:

这两张图是一个回合,由于GIF太大拆成了两个部分——我们能清晰的看到湖人的无限换防策略。

第一张图,当穆雷和波特交叉跑“Split”时,湖人进行了第一次换防,随后在穆雷上提寻找约基奇手递手掩护时,湖人进行了第二次换防——第一次换防消弭了小波特的切入机会;第二次换防里夫斯的绕前让穆雷没能顺利地将球击地给到约基奇;

第二张图,后续戈登上提接球,约基奇往下走试图在更深的地方接球——但是詹姆斯的第三次换防没有让掘金队得到这个机会,戈登最后被迫强冲里夫斯,被东契奇从身后帽掉。

这是一个执行相当完美的回合,湖人同时做到了“不让约基奇接球”、“不给内线出手机会”这两件事。

这个回合,当穆雷想和约基奇打快速挡拆时,湖人直接换防——詹姆斯牢牢卡住约基奇身前的位置形成绕前,不给约基奇接球的机会;海斯提前从弱侧底角过来收缩协防,放空了底角的阿隆戈登——当穆雷突破分球后,再由东契奇、里夫斯去轮转弱侧底角和45度。

最终,掘金在这个回合没能创造任何的投篮机会,只能重新发起进攻。

约基奇肘区试图接球——八村垒绕前,里夫斯也尝试干扰接球——湖人本场一直在尝试干扰约基奇的每一次接球。

在失败后,波特跑“Flare”试图获得接球投篮机会,詹姆斯立刻换防,干扰了这次投篮。

衔接端,他们也对波特采取换防的策略——同时,注意作为底线协防人的勒布朗和侧翼的克内克特:克内克特离开自己的防守人,在波特的突破路线上形成“关门”,而勒布朗则放空威少,帮助克内克特收缩协防纳吉——最终,波特只能将球传给底角的威少。

换防拆解约穆挡拆后,DFS的绕前抢断。

湖人这一场有多名锋线能够对位约基奇和穆雷,完成这样的换防+顶防:

八村和勒布朗换防拆解约穆挡拆。

八村和卢卡的换防再回位,拆解约基奇和布劳恩的手递手+挡拆。

穆雷借双掩护,里夫斯第一次换防;穆雷再找约基奇挡拆,八村垒第二次换防;穆雷想再借一次挡拆,里夫斯第三次换防;穆雷生突再找罚球线戈登的掩护,DFS第四次换防——穆雷传球出界。

本场比赛,湖人队的换防完全拆解了掘金队的常规战术起手式:挡拆、手递手、无球掩护,这些掘金队过去惯用的进攻发起方式,在无限换防下都变成了一对一单打。

本场比赛,约基奇虽然送出10次助攻,但是其中8次是送给威少和布劳恩——而平常最为犀利的“二人转”搭档穆雷和波特,本场各自只得到了约基奇一次助攻。

而换防不仅切断了约基奇给穆雷、波特的“输血”,也同样切断了波特、穆雷给约基奇的“反向输血”——本场比赛,约基奇只获得了一次受助攻得分,来自布劳恩。

虽然约基奇平时的受助攻率在中锋里也不算高,但这不意味着他不需要轻松的“吃饼得分”——再怎么说他也是一名内线,职业生涯得分受助攻率还是在60%以上,本赛季甚至达到70%。

本赛季掘金的空间极差,开发进攻很重要的依仗便是约基奇至少能保证对手中锋采取常规对位:

对手只要正常用中锋对位约基奇,那无论空间如何差,约基奇还是能依靠高位策应“打穿对方中锋身后”;同时他超强的掩护质量和下顺抛投能力,配合威少的传球能力、约穆二人转的超强威胁与相互“输血”的默契,也能成为“解套”空间的工具。

而湖人今天不仅用绕前掐死了约基奇的内线要位,也掐死了约基奇的“受助攻得分”——这点从战略上甚至比绕前更加重要。

而最后一招是“夹”。


夹击逼出球

本场比赛,湖人对于放空外线“伪射手”非常之坚决。甚至可以看作是一种“引诱”:

像这个回合,里夫斯夹击的时间点很神奇:他刚好卡在约基奇运了一下球、单手悬浮球时去夹击——这是传球最好的时机、最舒服的“姿势”,而里夫斯的夹击又是如此的激进,让约基奇有一种“不传都不舒服”的感觉。

我不知道这是否是有意的。但里夫斯选择移动的时间点确实很引人遐想。

这个回合海斯的选择也是——他完全无视弱侧45度的戈登,双脚完全站在禁区之内准备包夹约基奇,而湖人没有任何球员有提示他注意戈登的动作,甚至,海斯的站位就好像故意让出了一条传球“通道”给约基奇——明知道约基奇在看着那个方向,却依然选择留出“通道”。

摆明了,就是希望你传,就是要考验掘金外线的三分回应能力。

弧顶克内克特和八村采取换防+多人绕前的方式阻止约基奇接球,海斯早早占据内线准备补防。

绕前失败后,海斯马上从身后过来补防,随后詹姆斯先是破坏了戈登的接应攻框,接着克内克特又从身后帽掉了约基奇的二次进攻补篮。

本场湖人还有一点做的很好的是在绕前失败、约基奇接球后,协防人会非常迅速的卡约基奇转身的这一步过来包夹——有点像造进攻犯规的意思,提前卡位,等着约基奇转身后撞上来。

小里这个回合是一个标准的造进攻犯规,这场比赛我们还能看到许多类似的镜头:

DFS这个回合,很明显卡着约基奇转身的位置过来夹击,高举双臂等着约基奇自己撞上来。

这个回合很具代表性,詹姆斯绕前,被约基奇甩开,约基奇开始背打——因为第一节有底线协防人过来包夹结果漏空切的先例,所以这个回合,八村垒非常机敏的从弱侧45度过来包夹,时机非常的恰到好处,同样是卡约基奇转身的步点,成功造成约基奇失误。

这个回合同样很具代表性——先是绕前防约基奇,被约基奇要到位置、接到球后,DFS马上放掉穆雷、留在底线准备协防。约基奇选择和布劳恩打手递手,詹姆斯直接和八村换防——优先赌布劳恩的突破路线,等到布劳恩再次回传约基奇,八村马上上包夹,卡约基奇转身的一步,配合底线协防的DFS,造成约基奇传球失误。

当然,湖人不可能每个回合都造成约基奇内传内失误,但他们就是“敢赌”,即便因此导致对方传出一些空位、丢掉一些分数也在所不惜:

第三节,湖人底线协防的DFS看到约基奇获得低位背打八村垒的机会,果断上来包夹,被约基奇大范围横传找到波特,攻击close out得分。

詹姆斯放掉纳吉,帮助范德比尔特包夹约基奇,可惜没能成功拦截传球,DFS在篮下一防二失败,威少上篮得分。(上半场也有个类似的漏戈登空切的回合)。

“他们不怕犯错,敢于赌博抢断。”约基奇赛后说。

我认为,事实上,雷迪克并不是“不怕犯错”——而是他更懂得取舍了。

湖人本场已经采取了包括“多人绕前”、“无限换防”在内的激进防守策略,就是为了把约基奇从比赛中“摘除”——但比赛不仅是战术上的博弈,同时也是心理的博弈:湖人终究不可能完全阻止约基奇接球。

但如果在约基奇接球后,他们就陡然降低了防守强度,让约基奇能够轻松获得得分机会——那么约基奇就会明白这是一场自己有可能会胜利的战斗——只要自己接到球,游戏就结束了。

接球后的成功得分,会让他更加频繁的去尝试接球,也会让约基奇的手感变得更加火热——等到那时,再想完全把约基奇“摘出比赛”就非常困难了。

而同样,湖人也总要给约基奇一些带动队友的机会——让他看到队友在得分,让他感觉到这样打下去是“可行”的——最终才会慢慢形成“温水煮青蛙”的效果。

有了“多人绕前”和“无限换防”做铺垫,再加上本场比赛湖人疯狂的收缩内线——掘金这样的内传内机会不会很多,至少不会多过约基奇可能的30分或者35分。

“他在联盟里的场均触球数是第一,他总会拿到球的,我们尽量限制他的接球。八村垒今天完成了非常出色的工作,他今晚就是一名勇士。不仅仅是八村,还有勒布朗、范德比尔特和芬尼-史密斯,他们今晚在身体对抗方面都做得很出色,每次小个换防到约基奇时,我们还是会尝试限制他接球,这样防守需要牺牲一些东西,但这就是我们想做的事情。”

雷迪克说。

很显然,这一次,雷迪克赌赢了。


防守总结

不仅仅是对待约基奇,本场比赛对待穆雷和戈登,湖人在衔接端采取的也是相同的策略:

多人堆积在穆雷的突破路线上,放空威少。

多人堆积内线围剿戈登,放空布劳恩和威少。

除了“将约基奇摘出比赛”这个计划之外,本场比赛湖人最重要的比赛计划就是不给掘金内线得分的机会——可以外线投、也可以空切,但是别想轻易的突进内线或者在内线单打得分

他们执行的非常成功——掘金本场比赛在内线只得到30分,为本赛季新低。

而通过以上这些镜头回看,我想大家也很容易注意到:

湖人这场比赛的“策略胜利”,不止是因为策略本身,更重要的是他们拥有足以执行策略的防守资源——本场比赛,湖人有四名2米以上的锋线球员出场超过35分钟,此外范德比尔特、古德温也在有限的上场时间里发挥了作用,进一步提升了锋线的深度。

这场比赛,虽然湖人的防守策略极为激进、对抗强度很大,但是球员并没有非常明显的疲惫感——詹姆斯、八村垒、芬尼史密斯、东契奇、范德比尔特分摊了对抗带来的消耗,因此,詹姆斯才能到了第四节还依然生龙活虎。

至此,本场防守端的事情我们基本说完了。

而詹姆斯能保持体能、球队在防守端没有被过度消耗还有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在于进攻端。


进攻端湖人有哪些改变?

实际上,真要论起来,湖人如今在进攻端的改变比在防守端还大——东契奇的到来从根本上改变了湖人的进攻逻辑,但掘金对此明显准备不足。

首先,是被湖人用“Double Drag”将护框的约基奇、戈登全部调到上线,然后东契奇利用传球能力击穿延误,直接将球给到下顺的海斯在篮下扣空篮或者面对掘金的矮个底线协防人大吃小——对于这一招,掘金队的办法属实不多。

卢卡原本就是掘金最不善于对付的那一类持球人——有持球三分射程,有出球能力。面对他的挡拆/双掩护,过去掘金无非几种防法:沉退考验东契奇投篮/军训约基奇;延误把戈登/波特放到底角回收护框;约基奇对非射手、戈登对中锋换防。

但这三种防守方法——尤其是后两种,在东契奇来到湖人之后都不太行得通:

对阵湖人时,戈登必然要对勒布朗,这就使得当勒布朗提到上线掩护时,戈登也必然被调到上线,无法留在底线护框;同样,戈登要对位勒布朗代表他无法去对位中锋,而湖人这套阵容,在拥有东、詹两名传球能力极强的持球人的情况下,约基奇对位除了海斯之外的人也会显得很别扭:

比如这场比赛的衔接段,湖人打五小阵容,约基奇就去对八村了,但今天的八村并不像去年季后赛一样“给面子”:

外弹三分命中。

外弹二次处理球,助攻詹姆斯三分命中。

下顺后阅读防守,外弹三分。

下顺吸引防守,回传小里三分命中。

卢卡吸引包夹的能力确实让八村的工作简化了,但是这场比赛八村展现的作为“小球五号位”掩护后二次处理球能力也着实值得称赞——本场比赛,他不止得到21分,还送出4次助攻同时没有失误。非常好地充当了詹姆斯“备用电池”甚至打出了“替身”的效果——“东詹挡拆”还没有出现,但“东八”挡拆已经能够打穿常规赛的掘金了。

而即便詹姆斯在Double Drag时没有去到上线充当掩护人,海斯下顺吸引到弱侧收缩后,詹姆斯在底角依旧会获得相当好的机会:

第二张图东契奇这记球领人的大范围传球我愿称之为本场最佳——这两个回合,就像是詹姆斯在奥运会打的那种篮球。

你不得不承认,当东契奇取代戴维斯之后,湖人的进攻方式开始能够打到掘金的真正“痛点”了,而且是轻轻松松就能打到。

过去,戴维斯需要发挥到120%才能打出的效果,如今东契奇只需要发挥80%就能达到。(从改变防守、让掘金难受的角度)——这就是“相生相克”。

而这还不是掘金唯一“不习惯”的地方:

过去,掘金已经习惯了将注意力集中在里夫斯、詹姆斯的身上——像这两个回合,当东契奇跑无球掩护/空切的时候,掘金表现的就像是他们从没想过东契奇会这样做一样。

他们还没有习惯“湖人有了三个外线持球人”这件事。

而更让掘金不习惯的事是:东契奇取代浓眉后,掘金对阵湖人时,那些总是“自然而然”出现的转换进攻突然消失了。

因为湖人的开发进攻方式变成了这样:

东契奇的持球三分,取代了浓眉的突破冲框,成为了湖人新的进攻开发武器——于是那些浓眉倒地后,约基奇顺势拿下后场篮板,直接快上球/推反击的回合也自动消失了。

即便东契奇的三分不中,长篮板落点的随机性也更大——未必能够落到约基奇的手里,而不是由约基奇发起的反击威胁就大减了,等到掘金球员抢下篮板再给约基奇,就能够给湖人球员留下充裕的回防时间(尤其给中锋留下回防时间)

(当然,DFS的加入让湖人自身的防转换也提升了,这点我们上篇文章说过。)

本场比赛,掘金的快攻得分只有9分,转换频率只有11%,转换得分率只有百回合78分——而本赛季,他们实际上是联盟快攻得分第一的球队,场均通过快攻能得到20分,转换频率17%,转换百回合得分127分。

作为过去全联盟防快攻最差的球队,这场比赛却将掘金的转换快攻完全掐死,这绝对是一件于细微之处见真章的事情。

而被动的退防少了,意味着更多的回合能够落下阵地,既能更好的执行比赛计划,也减少了球队在防守端的消耗——一直“跟着对手跑”无论从身体还是心理的角度上,都是一件压力很大的事。


进攻总结

篇幅原因,我觉得必须要结尾了。

其实两张图就足以体现湖人过去与现在进攻端的变化:

🔺这是湖人2023年G4的进攻综述

🔺这是湖人昨天的进攻综述

我们能看到什么?

勒布朗不需要在承担球队独一档的进攻开发任务了(使用率和助攻率),卢卡-东契奇取代了他的位置成为了湖人的第一进攻开发手;

同样,勒布朗和里夫斯也不再是球队“唯二”进攻效率正面的球员——东契奇高产高效自不必说,他还能带动八村垒和海斯,湖人不再是一支过度依赖“四旬老汉”的球队。

而当勒布朗只需要担当球队第二、甚至第三进攻选择时,他的体能问题自然也就消失了——就像我们开头看到的那样,他可以非常顺其自然的将体能留到第四节,在东契奇下场休息的阶段,先迎头痛击对手一番。

湖人不再是一支“被掘金克制”的球队,相反,现在作为联盟中持球资源最丰富的球队,他们甚至可以算是比较克制掘金的球队。

当然,丹佛掘金队也不会就这样“坐以待毙”——下一次交手很快就要到来了(3月15),让我们期待一下掘金会给出怎样的回应。


创作不易,喜欢文章的朋友可以帮忙点点关注和推荐,也欢迎大家评论区指正交流。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关注公众号:陈深的十日谈

发布于广东阅读 355679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陈深的十日谈楼主

因为结婚纪念日,文章耽误了两天,跟等文章的朋友说声抱歉

亮了(1359)
查看回复(42)
回复
discusser-avatar

湖人传奇中杨瀚森

· 广东

让你们看看为什么老头一直想要持球手搭档的原因,第四节有体力还是满血,没几个人顶得住!小破湖冲呀!

亮了(570)
查看回复(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