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中成长的杨瀚森:一个00后中锋的攻防进化论

关注

虎扑03月02日讯 2025年CBA全明星周末,虎扑独家采访青岛男篮中锋杨瀚森,面对镜头他聊到了自己成长的压力以及进入联盟后的角色定位,同时针对签约里奇-保罗团队的相关问题作出回应,以下是独家深度专访原文:

全明星级别的防守王牌

在中国篮球的新生代中,青岛队中锋杨瀚森的名字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存在。年仅19岁的他,不仅以场均16.4分10.5篮板2.7盖帽的全面数据扛起球队攻防,更以连续两年入选CBA全明星北区首发的成就刷新青岛队史纪录。他的成长轨迹中,既有赞誉与期待,也有争议与挑战。

杨瀚森的全明星之旅始于球迷与媒体的双重认可。2025年CBA全明星赛,他与队友王睿泽携手入选北区阵容,成为青岛男篮历史上首位连续两年跻身全明星首发的球员。对此,他谦逊回应:“感谢球迷的认可,每一场比赛我都会全力以赴。”

不过,相较于全明星的聚光灯,他更珍视上赛季斩获的“最佳防守球员”荣誉。这一奖项的背后,是他场均2.7次盖帽(联盟第一)的表现,以及青岛队从季后赛边缘跃升至联盟第4的蜕变。

与前辈姚明、王治郅的对比常被提及。20岁的姚明已场均贡献29.7分,王治郅则率八一队夺冠并加冕全明星票王,而杨瀚森场均16分的得分能力仍显差距。但若论防守贡献与团队价值,他的篮板(联盟第6)、盖帽(联盟第1)和两双次数(20次,联盟第4)已展现独特性。正如球迷所言:“他或许不是得分机器,却是青岛队的攻防枢纽。”

作为青岛队的战术核心,杨瀚森的角色远超传统中锋。进攻端,他既能通过57.4%的命中率高效终结(联盟第7),也能以场均3.2次助攻策应团队;防守端,他的护框威慑力让对手禁区得分率下降12%。这种平衡源于他对比赛的清醒认知:“手感不佳时,我会专注于防守;若进攻顺畅,便全力为球队打开局面。”

进化图谱上的矛盾螺旋

技术升级是他持续进步的关键。本赛季三分命中率从22.6%提升至28.6%,虽未达精英级别,却标志着外线威胁的萌芽。“训练中我加练了后撤步投篮,未来会尝试更多外线出手。”他透露。这一转变呼应了现代篮球对空间型内线的需求。

尽管数据亮眼,杨瀚森的短板同样明显:场均3.4次失误占全队30%,高居联盟前列。“球队赛后总会复盘失误,刘维伟指导提醒我要更谨慎。”他坦言。对比新秀赛季,其失误率不降反升,折射出对手针对性防守的升级,以及他作为战术发起点面临的决策压力。

心智成熟是他自我评价的进步点。2024年赴澳大利亚参加NBA精英计划集训的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团队篮球”的精髓:“他们的默契源于十余年的磨合,每个回合都强调无球跑动和分享球。”这种理念促使他在高位策应时更注重观察队友动向,而非强行单单打。

签约里奇-保罗团队(篮球巨星勒布朗-詹姆斯等明星球员的经纪人)后,杨瀚森被推至舆论风口。质疑者称其“商业运作优先于实力”,但他回应:“签约之后团队从海外找来了优秀的教练组帮助我训练,改进我的技战术方面的动作,提供更好的训练资源帮助我更快的成长。外界说“商业运作优先于实力”的前提是自己得有这个实力,如果自己只有初中水平也不会有商业运作找上自己。”经纪公司为其引入海外教练组,优化技术细节,并搭建与NBA球探的沟通渠道。尽管在NBA球探观战的比赛中曾有单场8分6篮板的低迷表现,他仍坚持“认真打好每一场,而非为考察刻意改变”。

外界的“两极评价”伴随其成长。网友戏称他“体能怪物”(场均出战35分钟),也批评其“稳定性不足”。对此,他以幽默化解:“看虎扑JRs的吐槽还挺乐呵,他们说小杨体能真好,在场上跑40分钟折返跑不带累的。”这种举重若轻的心态,或许是他应对高压环境的生存智慧。

争议背后的男篮领军人

2025年亚洲杯预选赛对阵关岛一役,杨瀚森17分钟内8投7中砍下19分9篮板,正负值+15,成为男篮取胜关键。高效表现印证了他在国际赛场的适应力,也为其未来扛起男篮内线增添砝码。

对于年轻球员,他给出务实建议:“练好基本功,赛场上的表现源于训练中的重复。”这句忠告与其成长经历一脉相承——新秀赛季他因“不敢打”而挣扎,最终以“不是英雄就是狗熊”的信念突破心理桎梏。

杨瀚森拥有媲美前辈的防守影响力,却需在得分稳定性和决策能力上继续打磨;他享受着商业时代的红利,也背负着“未达预期”的质疑。但正如青岛队主帅刘维伟所言:“他的上限远未到来。”

或许,未来的某一天,当人们再提起“杨瀚森”这个名字时,争议会褪去,留下的将是中国篮球又一个黄金时代的印记。

虎扑独家采访视频如下:

CBA专区杨瀚森青岛
发布于上海阅读 1037841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余忆童稚时丶

· 广东

继续加油!!

GIF
亮了(646)
查看回复(5)
回复
discusser-avatar

dddddjjjdjh

· 广西

希望早日进入 nba💪💪💪

GIF
亮了(194)
查看回复(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