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工团]25年选秀锋线巡礼:拉舍尔-弗莱明真的值得马刺球迷的过分青睐吗?
在2025年NBA新秀中,除了准状元库珀-弗拉格和乐透热门艾斯-贝利之外,拉舍尔-弗莱明可能是在选秀专区和各分区中被JRs最频繁提及的名字了。尤其是在马刺专区,许多JRs甚至将其视为最适配圣安东尼奥目前这套阵容的新秀人选。这位赛季前默默无闻的小赛区大三前锋为什么会受到如此的青睐?相比于今年的其他锋线新秀(甚至是内线),他又有哪些优势,真的是目前这支马刺队的首选吗?
关键词:命中率低,产量低,潜力低
在赛季中期交易得到达龙-福克斯,大大提升后场实力之后,马刺在今年选秀的着力点很自然就放在了改善三分投射和增强前场硬度这两点上。之前我们讨论了25年选秀最热门的四名内线(5号位或者4/5摇摆),但补强前场未必就一定需要是内线球员,也可以从高大的锋线着手。我们首先来看看,今年潜在的这些首轮(甚至是次轮)选项们。(所有数据截止到25-02-27)
2025年选秀主要侧翼球员数据
2025年选秀主要锋线球员数据
通过上面的数据列表,我们可以看到今年侧翼位置上优秀射手的匮乏:0人三分命中率超过40%,只有1人场均三分命中超过2个,而此人正是一直被刺区JRs嫌弃的白人射手康-克努佩尔。被给予厚望的利亚姆-麦克尼利在康大的战术体系崩塌之后,承担了过多的其他工作,投射表现相当不理想。另一名五星射手威尔-莱利在国际大队伊利诺伊乏善可陈。表现不错的侧翼老生中,尼克-克利福德、贾米尔-沃特金斯和达里昂-威廉姆斯等人也完全不以投篮见长。如果你再认定克努佩尔还不错的表现是受益于杜克和弗拉格的话,那么今年侧翼新秀们的投射就是完全没眼看了。
锋线上的情况稍好一些:2人三分命中率超过40%,3人场均三分命中超过2个。这其中的埃里克-迪克逊已经24+高龄;亚历克斯-卡拉班产量尚可,但命中率拉胯;米兰-莫契洛维奇则是只会投篮的软白。其他热门前锋:准状元库珀-弗拉格的投射表现并不差,但三分显然并不是他的强项;艾斯-贝利的投篮选择一言难尽,而且罚球稀烂;诺阿-埃森格的投篮更是完全不靠谱。综合而言,如果不考虑克努佩尔的话,那么也许真的只有拉舍尔-弗莱明够得上以“优秀射手”的标签被选中。
关键词:比重高、进步大、射程远、盲区少、出手快、方式多、罚球差、样本不足、手感一般
2022-23赛季,高中时期默默无闻的弗莱明加入了圣约瑟夫大学。这只球队实力平平,在五大联盟之外的A10联盟也只能身处中游,但彼时的他们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强调远投。全队场均出手26.7次远投高居联盟第一,全美第15,也只有阿拉巴马大学和宾州州立在他们之上。作为一名高中未入星级评定的菜鸟,弗莱明的大一赛季场均只有5.8分,投篮命中率42.7%。但在全队大量出手三分的大环境下,进攻能力匮乏的弗莱明也开始重视远投的开发,作为替补前锋,在场均出场只有20分钟的情况下出手2.4次三分,三分出手占比接近50%(49.3%),当然命中率也只有29.7%。
23-24赛季,圣约瑟夫大学变本加厉,将场均三分出手进一步提升到了28.5次。而已经晋升为球队首发4号位的弗莱明在进攻端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将场均得分提升近一倍(10.7分),投篮命中率超过了50%(52.8%)。不过由于低位、挡拆、快攻和其他进攻手段的开发,他的三分占比下降到了39.3%,命中率也提升到了32.4%。更大的飞跃出现在了本赛季,尽管球队的整体三分出手有所下降,但弗莱明却仿佛打通了任督二脉,场均得分涨到15.3分的同时,还以43.6%的命中率场均出手4.3次远投,出手占比也重新上升到了43.1%(52/122),成为了DI最顶级的射手。
作为球队的大前锋,不同于普通空间型内线,弗莱明的远投并不局限于挡拆后的外弹,而是来源于多种方式:包括挡拆后的外弹,底角/侧翼的定点投篮,转换的拖车投篮,内线接球后外弹投篮,手递手投篮等等。像许多大个球员一样,他的射程也很远(NBA线的命中率高达43.1%),但与许多只擅长投正面的大个不同,他的投篮点分布很广,从正面到侧翼再到底角,几乎没有盲区。他的出手也远快于一般大个,接球转投篮很流畅,几乎近似于一名侧翼,出手点也很高,能够抗干扰,甚至顶投。从他的进攻方式和投篮机制不难看出,他已经做好了进入NBA充当一名侧翼C&S射手。
然而,弗莱明距离一名顶级射手还有很大差距。虽然持续有进步,但他的高光表现也只有这一个赛季,样本量不足(类似波杰姆斯基这样大学一个赛季高光,进入联盟后大幅回落的不在少数)。他整个生涯的罚篮也并不理想,大学三年65.6%,本赛季也只有69.1%,也不擅长中投,长两分的命中率只有33.3%。从并不出色的罚球和中投可以看出,弗莱明的手感并不出色,远投能够达到现在的表现完全依赖于后天着意的苦练。他的投篮动作也够不上完美,身子习惯向一边倾斜,手感不够柔和,弧线也不够高。目前为止,他只能充当定点投篮的威胁,没有太多持球投篮能力,也做不到在移动中开火,无法让球队围绕其制定射手战术。
关键词:身高臂展、机动性、换防、扫荡、封盖+抢断、防守篮板、大号3D、3/4号摇摆
除了远投,弗莱明的另一大卖点在于其巨大的防守潜力。他有着非常扎实的静态身体条件,官方身高6-9(2.06米),臂展的报道有7-3(2.21米)、7-4(2.24米)、甚至有变态的7-5(2.26米),体重方面,他已经涨到了240磅(109kg)。在动态方面,弗莱明也并不差,至少位于同身材/位置平均水平之上。不能说他的体能有多么的劲爆,但速度、弹跳、爆发力、灵活性和力量都没有明显的短板,机动性很强,能够在禁区与长人搏杀,也能够换防到侧翼,游走于篮下到三分线之间,覆盖多个位置,非常适合充当扫荡者的角色。他的防守态度积极,擅长利用长臂干扰传球路线和封盖投篮,凭借着不俗的机动性和防守预判,场均送出1.5次封盖,1.4次抢断,封盖+抢断在NCAA和今年选秀的锋线中名列前茅。
作为一名锋线球员,弗莱明也有着扎实的篮板球能力,尤其是后场篮板,本赛季场均8.7篮板(总篮板率15.5),其中后场6.7个,23.9%的后场篮板率23.9%完全达到了一名首发中锋的水准,与今年的几名内线热门相比,也毫不逊色(优于托马斯-索博、卡曼-马鲁阿奇和阿萨-纽厄尔,仅次于德里克-奎因)。对于篮板保护不力的球队(典型如马刺)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弗莱明的上述特质与现代NBA流行的无限换防高度契合,很明显,他的理想状态就是许多球队和球迷心目中的“大号3D锋线”,3/4号位摇摆的现代答案,能够在小球阵容顶上4号位(甚至是5号位),或在传统阵容(大个阵容)担任3号位。
关键词:魔球、篮下终结、挡拆顺下、转换、进攻选择、年龄
除了显而易见的3&D优势,弗莱明在其他方面也有不少加分项。他的出手分布非常魔球化,除了43.1%的三分,篮下出手占比高达51.6%,命中率高达70.5%。他在篮下的终结非常强硬,本赛季已经贡献了42次扣篮。作为大学赛场的大个球员,他也频繁参与到挡拆进攻,凭借身体条件、机动性和高效的终结,是顺下攻筐的巨大威胁。他在转换进攻中也如鱼得水,非常适合开放的进攻环境。他也能利用空切、二次进攻得到一些分数。他偶尔也会持球冲击篮筐或者低位强吃对手,但总的来说,很少勉强进攻,他很清楚自己的优劣势,优化进攻选择。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已经在大学打了3年,但2004年出生的弗莱明选秀日当晚还不到21岁,仅仅比one-and-done的德里克-奎因大半岁,依然还有进步的空间。
关键词:投篮创造力、运球、低位进攻、处理球能力、纯终结点
尽管在远投、防守和其他许多方面都有很大潜力,但弗莱明显然并不完美,否则顺位不会长时间徘徊在次轮,直到现在也最多乐透边缘。目前他只有定点投篮的能力,没有其他太多的投篮创造力。当对手高强度closeout时,他要么无法出手,要么只能顶投,无法通过一两下运球调整出更大的出手空间。他的运球也很初级,不仅无法创造投篮机会,也很难通过运球来摆脱防守攻击篮筐。作为一名4号位,他在禁区内也缺少低位脚步和背打技术,只能吃饼和捡漏。他的体型和爆发力在更高更快更劲爆的NBA赛场也没有绝对优势:他的第一步启动不够快,很难摆脱外线第一层防守;垂直爆发力不够,无法持续地从空中轰炸篮筐;也无法利用身材和力量的优势在篮下压倒对手。
除了缺乏自主进攻的创造力,弗莱明也没有多少处理球的能力。他的视野不够开阔,阅读比赛的能力也不够,场均助攻只有1.3次,助攻率只有8.6。他在比赛中很少持球,无球跑动也不够积极和聪明,无法为队友创造出更好的进攻空间。绝大部分时候,他只是静静地沉在篮下或者弱侧,球转到他手里就意味着终结——C&S或者直接攻击篮筐;如果没有,他就会在弱侧“抽烟”,进攻的参与度很低。他的无球掩护质量也难以与索博、奎因这样的正宗内线相媲美,更没有二人的低位分球、高位策应、弧顶发牌和短挡拆传球的能力。弗莱明在球队进攻端就是纯粹的终结点,他很少冒险传球,失误也不多,但基本没有进攻发起的能力,也无法成为团队进攻的润滑剂。
关键词:外线防守、防守技术、不三不五、顶防、镇守禁区
尽管被期待为“大号3D锋线”,但本赛季多数时候,弗莱明在防守端的站位还是偏重禁区。圣约瑟夫大学缺少有分量的大个,主力中锋Justice Ajogbor只是个糙汉,场均出场只有20.9分钟,4.8分,4.3篮板和2.2盖帽。球队使用更多的是3名不到1.90小后卫+1.98的前锋Anthony Finkley+弗莱明的五人组。尽管经常换防,但实际上弗莱明很少长时间防守外线,打5的时间远远多于3。对于同身材而言,他的横移确实不慢,但远远算不上顶级,对上速度型外线,能否跟住始终保持在对手身前存疑。他的防守技术也很难说有多么精湛,他在比赛重并没有展现出多少出色的防守脚步和意识,更多时候还是依仗身体和本能。从个人观感而言,他的领防不及索汉,压迫性不如塔里-伊森,更可靠的可能还是对位速度偏慢的锋线+协防。
尽管圣约瑟夫大学经常让弗莱明顶上小球5号位,在防守端也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从长远来看,这样的安排很难兑现到NBA赛场。一方面A10联盟实力有限,缺少足够有低位威胁的大个子来压倒弗莱明;另一方面,大学球员的体型普遍偏小,运动能力偏弱,身高6-9并且已经增重的弗莱明凭借一双长臂尚可应付。但进入到长人如林的NBA,身高偏矮(体测肯定有缩水)、骨架偏小,体重偏轻,下肢力量不足,卡位能力一般的弗莱明很难顶防住首发甚至轮换级别的中锋,也很难长时间镇守禁区抵挡各种飞禽走兽的攻筐——这也是我在上一篇《25年选秀内线热门大比拼:纽厄尔、马鲁阿奇、奎因和索博谁更强?》一文中为何没有提到他的原因,他本质上还是一名以协防为卖点的锋线。
关键词:小联盟、疯三、试训、杰威
选择弗莱明还有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风险就是他所处的联盟和球队。与实力强劲的五大联盟相比,A10每年只有1-2支球队能够跻身全美锦标赛。弗莱明几乎一整个赛季也碰不上种子球队,对手也少有选秀行情(只对阵过德州大学的特雷-约翰逊和德州理工的JT 托平)。在这样一个竞争有限的小联盟所取得的数据和表现完全有理由被怀疑。当然,如果能够像莫兰特当年那样带领小联盟球队在疯三中一鸣惊人,肯定会让人信服。但圣约瑟夫目前只排在联盟第四,除非夺得锦标赛冠军,否则很难获得疯三入场券。联合试训是另一个让弗莱明提升认可的途径,杰伦-威廉姆斯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弗莱明需要像杰威那样在体测中印证自己动静态的优势,展示自己在远投和防守上的潜力。相比于当年完成度很高的杰威,弗莱明目前的技术并不成熟,虽然下限有一定的保障,但预测他能像杰威那样大放异彩还是过于大胆。
关键词:投射优势反转,动静态劣势难逆
作为本届最优秀的射手之一,经过康大战术体系的熏陶,处理球能力大幅提升的麦克尼利本应是非常适合马刺战术体系的万金油型侧翼。然而,本赛季麦克尼利的投篮表现并不理想,投篮命中率只有41.1%,三分命中率只有35.2%。尽管相信他在进入NBA后会有一定的回暖,但目前看来他并不是顶级射手的胚子。相比弗莱明,他最大的优势已被反转,而动静态和对抗的劣势则难以逆转,尽管他在大学并不算是防守黑洞,但进入到NBA,尤其是本就防守捉急的马刺,肯定会进一步放大他身体素质的平庸。
关键词:完成度、毛坯、即战力、水货
效力德甲乌尔姆的法国前锋埃森格有着不输弗莱明的身体素质,单以跑跳、爆发力而言,前者甚至更胜出一筹。然而,无论是身体还是技术,埃森格的完成度都太低,身体单薄,体重过轻,对抗欠佳,持球不稳,投射离谱,篮下终结也不够理想。相比之下,弗莱明更接近即战力,能够更快适应NBA级别的对抗和战术执行,一定程度上增加马刺前场战力。从沙马尼奇、到普里莫再到努涅斯,总经理莱特每次出人意料的跳选都以收获水货告终,埃森格“完美”地契合他的癖好(也许还要加上法国新秀易水的buff)。如果莱特再次任性,那么……
随着文班亚马的形态初见端倪(发展方向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加上福克斯的到来和卡斯尔的成长,球队未来的骨架已经初步搭建。除非出现顶级天赋,否则后续的新秀都需要考虑与这个框架的适配性。弗莱明并非本届天赋最高的锋线新秀,也许无法成为一名顶级3&D前锋,更无法改变目前这支马刺混乱低下的攻防水平,但在远投、防守、篮板,和动静态上的优势让他保底能够成为一名轮换球员,增加前场深度。更重要的是,随着普里莫、索汉、布兰纳姆、韦斯利等新秀的发展远低于预期,球迷已经不再幻想球队的培养能力(尤其是投射),更多时候还得看新秀自己的完成度和学习能力。毕竟,一个DNP了球队替补中锋(转投另一位执教水平不算高超的教练就能大放异彩),频繁使用五小阵容,同时祭出球员打5防1骚操作的教练组,你很难对其有过高的期望。
起名真难233
· 北京足尺寸 足臂展 足对抗 无球 三分 篮板这届新秀同时满足这六项的F没几个,除非真的有前八掉下来以外,弗莱明只要疯三合格就是闭眼选。ps:马刺要再来个抽象跳选算我没说。
慕容小隽
· 湖北最后说的很好,现在马刺骨架已经有了,需要的是合适拼图。今年最适合的就是弗莱明,乐透签大胆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