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T的兴起真的是乒超联赛落寞的原因吗?
先放一道思考题:
1.是因为WTT太成功了,所以乒超联赛失败了?
2.还是因为需要让WTT成功,所以需要让乒超联赛失败?
让我们记住2019-2020年度的乒超联赛停办这个时间节点,这是乒超联赛命运的十字路口。
事情必须拉回到五年前,那就是将2019-2020年度的乒超联赛停办。出台这项决定的初衷,据乒协主席刘国梁说,是“通过改革来保备战、促备战、强备战”。也就是说,目前所有的一切工作,都要为2020年在东京举办的奥运会让路。
因为这个时间段已经诞生了运动员委员会和教练员委员会,中国乒协第九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许多决议,其中设置运动员委员会、教练员委员会等,共10个专项委员。这么做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以此提升运动员的话语权。
有趣的是在诞生了运动员委员会和教练员委员会以后,联赛停办了。
新成立的运动员委员会和教练员委员名存实亡。
接着与此同时WTT成立,2020年6月29日,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WTT)任命中国乒乓球协会主席刘国梁为WTT理事会主席。也就是说在一年时间里,乒超联赛以“通过改革来保备战、促备战、强备战”借口停办,同时刘先生在国外成立WTT坐上主席的位置。(这个时候就不需要保备战、促备战、强备战了?)
当两个机构负责人为同一人时,其中为保证2020年在东京举办的奥运会所以停办乒超联赛就是借口和谎言。因为你无法解释乒超联赛影响备战,而为什么刘国梁能抽空去担任WTT的负责人,难道WTT能促进备战?
所以WTT这张网应该早就计划好了,借着需要奥运备战的幌子停办。
然后摇身一变把乒超联赛的唯一固定资产"选手"转移到了境外“WTT”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是也。
以上是WTT成立的时间线。
我一直说,也一直在强调。
转移选手源等同于转移资产。转移举国体制的选手源等同于转移国有资产。
大鱼海棠
· 陕西停办不过是果,乒超2014以后经营就开始出现困难了乒超和国家队的矛盾早就有了。1时间矛盾,联赛和ittf公开赛冲突时国手的参赛选择由谁决定?2管理矛盾,国家队球员不在队训练,坐飞机飞来打比赛打完就走。3经济矛盾,俱乐部能否安排球员参加商业活动?4伤病矛盾,互相指责对方导致自己的球员受伤。刘国梁的理念是一切服从国家队,这就与向职业体育过渡的指导思想不符。曾经被拿下。然而随着男乒死保刘国梁王者归来,乒超肯定要废,现在终于沦为给国乒一二队发福利的吉祥物联赛。根本的问题,还是乒超没有真的靠自己吸引观众,如果没有国家队的明星球员,乒超根本就没人看,国家队球员每年只有年底空闲,那么要么年底组织小联赛,要么接受他们不参赛的结果正常组织联赛。而后者只是乒超没能力组织起来盈利罢了靠自己的联赛也是有的,乒甲就是如此。我国的乒甲吸收了更多的球员劳动力,只是工资低罢了,符合乒乓球国内联赛的正常收入。所以你也可以说,刘国梁把乒乓球最重要的资产——明星球员,从乒超拿了出去给wtt用了。但是我国球员其实从1988开始,早就给ittf公开赛用了。只是当时公开赛没有今天这么多罢了。但后来,ittf公开赛多了起来,乒超肯定就受到冲击。
老板来碗馄钝
· 河南我觉得恰恰相反,团队项目比如足球、篮球、排球,联赛确实是根本,但是个人项目比如网球、羽毛球、田径,以及乒乓球,杯赛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