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坚义博和井上雄彦同时起步!【少年jump编年史之1990】

avatar
关注

90年代应该是《少年jump》最跌宕起伏、最风云变幻、最具有故事性的十年。

从顺风开局,到黄金巅峰,到更迭波动,再到绝境翻盘,90年代的《少年jump》见证了无数漫画家的起落,无数漫画作品的兴衰,也折射出了日本漫画业在平成年代的发展和变迁。

要讲述这段故事,有无数的角度可以切入,有无数的人物可以选择。而鸟岛和彦毫无疑问是最适合的那个。

1990:旧豪强渐次凋落,新巨头逐个登场

(1)开幕

1990年1·2号《少年jump》(发售日期其实是1989年12月)的封面和连载顺位第一是高桥阳一的新作《ACE》。

就是《足球小将》的作者高桥阳一。

同期连载的、如今的我们依然熟悉的作品包括(括号内为顺位):《龙珠》(2)、《无赖布鲁斯》(3)、《达伊的大冒险》(4)、《电影少女》(5)、《魁男塾》(6)、《圣斗士星矢》(10)、《橙路》(11)、《jojo的奇妙冒险》(14)、《乌龙派出所》(15)、《城市猎人》(16)[1]

还有一个挣扎在腰斩线上的《淘气爱神》(18),不过当时没有人会在意这个不起眼的作品。

《ACE》这部知名漫画家创作的棒球漫画虽然会获得一定程度的人气,但在竞争对手强大的实力下,依然无法逃出生天,即将在第二年的26号《少年jump》迎来它的腰斩结局。

知名漫画家的新作随时面临严酷竞争,这种事情是90年代初风头正盛的《少年jump》的家常便饭。

要实现名为“黄金年代”的繁荣,总得付出点代价。

(2)后藤广喜的黄金奇迹

1990年5号《少年jump》(发售于1990年1月),随着初到娜美克星的孙悟饭与弗利萨军的正面冲突,杂志发行量来到了530万册的新高度。

这个数字什么概念?

当时其他三家竞争对手《少年sunday》、《少年magazine》、《少年champion》的发行量绑在一起都没它多。

对这一成绩,时任编辑长后藤广喜在其著书《少年jump的黄金奇迹》中颇为自得。

要说后藤广喜,他还有个极富历史地位的身份———创刊之初的原班人马之外,《少年jump》面向社会招聘的第一批员工。

招他进来的是初代编辑长长野规,将编辑长之位传给他的是三代编辑长西村繁男,这些经历让后藤广喜形成了“沿袭并维护前任方针”的坚定立场[2]

对漫画家的态度,应该是强硬的;对跨媒介改编,应该是保守排斥的;目标读者群,应该是中小学生年纪的;作品风格,应该是“禁止恋爱”的。

然而他手底下,却有一个处处唱反调、满脑子怪想法的编辑。

这个人就是鸟岛和彦。

不过回望1990年那个时间点,鸟岛和彦尚蛰伏在后藤广喜之下,所以他俩之间的矛盾可以先按下不表。

说回《少年jump》连载阵。

(3)原哲夫回归,富坚义博暂别

1990年13号,那个曾经拯救《少年jump》的男人——原哲夫带着他的新作《花之庆次》[3]强势回归。

曾经的原哲夫,与武论尊合作推出《北斗神拳》(1983-1988),挽狂澜于既倒,在80年代守住了《少年jump》的江山。

《北斗神拳》完结以后,原哲夫曾有科幻漫画《cyberblue》(1988-1989)短暂连载,但终因人气不佳于半年内完结。

如今原哲夫三度出山(算上被腰斩的出道作《钢铁骑士》其实是四度),采用的是当年对少年读者门槛较高的战国时代剧题材、主人公还是一众战国人物中(在当时)不那么有名的前田庆次,着实让人捏了一把冷汗。

事实证明,在刻画“男子汉气概”这件事上,《少年jump》可能找不到比堀江信彦·原哲夫更好的拍档了。继沉默寡言的末世硬汉之后,潇洒自在的乱世倾奇者再次敲开读者的心。

《花之庆次》大获成功,成为原哲夫在《北斗神拳》之外的又一代表作。前田庆次也自此成为战国时代的一线明星,活跃在各大日本战国的改编作品中。

几家欢喜几家愁。

同样的1990年13号,《花之庆次》的登场伴随的是《淘气爱神》的腰斩。初出茅庐的富坚义博折戟沉沙,和责任编辑高桥俊昌共同思考着新作品的出路。

这位不起眼的年轻漫画家后来会给《少年jump》带来多大的影响,当时没有人知道。

(4)水煮蛋穷途末路

1990年33号《少年jump》,《筋肉人》(1979-1987)的作者双人组合水煮蛋推出新连载《蹴撃手マモル》。

没听说过这个作品也并不奇怪,因为这个作品也只连载了半年就被腰斩了。

之所以把它拿出来说,是因为这部泰拳题材的漫画是水煮蛋在《少年jump》上连载的最后一部作品(自《筋肉人》之后,两个人陆陆续续在《少年jump》上推出了许多新连载,但均惨淡收场)。

一代版本一代神。

《筋肉人》在1985年的一次短暂休刊,养出了《龙珠》天下第一武道会这只改变天下大势的老虎。在那以后属于水煮蛋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1991年13号《少年jump》,该作品被腰斩。经历了一系列事件后水煮蛋和《少年jump》彻底决裂,解除专属契约(1996年)去往其他杂志另谋生路。

(5)徒弟的崛起和师父的式微

1990年42号《少年jump》,新人漫画家井上雄彦带着他的《灌篮高手》加入连载阵。

以禁忌题材“篮球”为主题的这一作品在其后的六年间刮起一股奇迹旋风,樱木花道和流川枫带着全日本的少年掀起篮球运动的热潮。

由于篮球题材在当年的日本过于冷门,所以井上雄彦在作品初期不得不按照编辑的建议加入一些恋爱喜剧乃至不良要素来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然而这部分内容的读者顺位却远远不如篮球比赛的部分,正是这份读者的真挚回应,才让井上雄彦坚定了自己贯彻篮球题材的决心。并随着连载的推进,不断将画面技法与讲故事技巧打磨至更高、更快、更强的层次。

同一期,井上雄彦的师父北条司的代表作《城市猎人》的顺位是第12位,而就在一年多以后《城市猎人》将被迫中止,北条司的职业旅途也即将从平坦变得坎坷。

一代新人换旧人,井上雄彦的雄起与北条司的失势就像时代更替般残酷。

随着《灌篮高手》的登场,被后世所熟知的黄金期的《少年jump》即将成型。

(6)车田正美跌落谷底

1990年49号《少年jump》,《圣斗士星矢》以星矢向哈迪斯挥拳的镜头,留给读者一个不明不白的结局。

这个唐突的结局一般被认为是标准的腰斩,但也有车田本人的访谈记录称冥王篇他感到筋疲力竭因此向编辑部请求10个星期后完结。

总而言之是人力有穷,未能尽善尽美。

《圣斗士星矢》是车田正美在《少年jump》留下的最后的代表作,其后的《静斗士翔》连载了13周就因人气不佳被腰斩。在那以后车田正美解除了和《少年jump》的专属契约(1992年),出走到其他杂志另谋出路。

这个故事是否听起来有点耳熟?

当我们谈论起“前黄金时代”的《少年jump》时,车田正美、水煮蛋、原哲夫是绕不过的三座大山。

《拳王创世纪》、《筋肉人》、《北斗神拳》,在《少年jump》凝结锤炼出风行后世的“奇幻王道战斗”漫画风格之前,是这些作品扛起了杂志“热血战斗”的大旗。

时过境迁,除了以超绝画技和坚实原作为支撑的原哲夫之外,车田正美和水煮蛋都未能抵挡住时代浪潮的冲刷,在一众后辈的挑战下黯然退场。

还是那句话,要实现名为“黄金年代”的繁荣,总得付出点代价。

《圣斗士星矢》完结这一期,《少年jump》迎来了名为《珍游记》的新连载。

这种以低俗恶搞为卖点的搞笑漫画在国内有着语言和文化的双重壁垒,注定不会进入大众的视野(虽然这作品在日本还挺受欢迎)。但如果你对富坚义博有些研究的话,那你应该不会对这部漫画的名字感到陌生——正是由于《珍游记》的捷足先登,《幽游记》才没能成为那部作品的名字。

那部作品,就要来了。

(7)三巨头全员到齐

1990年51号《少年jump》,富坚义博带着他的新作《幽游白书》回归。

这是一部精打细算的作品,连载起初用恋爱喜剧和怪奇人情剧的风格跟大家慢慢套瓷,直到半年后才会展露出它野心勃勃的真面目。这一切尽在富坚义博计算之中。

随着《幽游白书》的登场,黄金期三巨头正式到齐,并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持续发力,将《少年jump》送上吉尼斯发行量纪录的历史巅峰。

这一期,浦饭幽助车祸身亡、樱木花道刚刚加入篮球部,而回到故乡的合体短笛正在大战弗利萨一段变身[4]

在那个历史的节骨眼上,大家各忙各的,全然不觉时代的风已经悄悄吹过。

(8)鸟岛和彦的新想法

1990年12月,鸟岛和彦给集英社搞了点新鲜玩意——一本名叫《ブイジャンプ》的增刊杂志。

他为啥要这么干?

因为他一直关注着漫画以外的其他娱乐形态的新动向。

1983年,任天堂红白机发售;1985年,游戏《超级马里奥兄弟》掀起热潮。在那个家用游戏机风靡广大儿童的时代,他敏锐地捕捉到了游戏这种新娱乐方式对漫画的冲击。

小学馆旗下的儿童杂志《月刊corocoro》(国内也叫快乐龙)和讲谈社的《comic bom bom》早早地作出应对,在杂志上推出和红白机游戏有关的漫画连载、附杂志赠送游戏特技和攻略秘籍,销量大幅增加。

唯独《少年jump》迟迟没有动作——要知道,在当年《少年jump》的目标读者群与这两本儿童杂志高度重合,对手销量增加就是自己市场份额的减少[5]

为什么没有动作?

因为西村繁男和后藤广喜持有的的是旧时代出版人的思维,以纸质杂志为尊,对全新的娱乐样态持有保守慎重的心态。

反观鸟岛和彦,打从一开始他就对“漫画编辑”这份职业没太大认同感,脑袋里都是些打破规则框架的新想法。基于此,他在意的从来不是《少年magazine》或者《少年sunday》这些传统周刊杂志,反倒是对以玩具、游戏等丰富多彩的内容专心捞小朋友口袋里的小钱钱的《月刊corocoro》格外关注。

在这样的方针驱使下,鸟岛和彦主动请缨创立了面向小孩的“漫画&兴趣杂志”《ブイジャンプ》(与后来的独立杂志《Vjump》不同,此时还是《少年jump》的增刊),对标《月刊corocoro》和《comic bom bom》。

这本增刊杂志因一系列困难销量并不如意,但鸟岛和彦贯彻了自己的想法,为后来的“鸟岛政权”积累了宝贵经验。

另一方面,鸟岛和彦与西村·后藤的理念分歧在这一事件上得以彰显,为后来的内部冲突早早埋下伏笔。

杂志背后的故事暂且不论,《圣斗士星矢》的正式结局在这本杂志上连载。对读者来说,这确实是一件功德圆满的大好事。

用这么个皆大欢喜的结局给《少年jump》的1990年收尾,感觉还挺合适的。

(9)一些行业动态

1990年,《少年sunday》上推出的具有代表性的新连载有《潮与虎》(藤田和日郎)、《我是大哥大》(西森博之)、《虹色辣椒》(安达充);《少年magazine》上推出的具有代表性的新连载有《变色龙》(加濑敦)、《湘南纯爱组》(藤泽亨)、《足球风云》(大岛司)。

在《少年jump》大繁荣的背后,另外两家也在厉兵秣马,为世纪末的重新洗牌做充分准备。

1990年,藤子·F·不二雄创作的《哆啦A梦》第11部大长篇《大雄的天方夜谭》开始在《月刊coro coro》上连载。

对国内的读者来说,《哆啦A梦》往往是以漫画书或者动画片的形式出现在我们面前,而罕有人知道它究竟在哪本杂志连载(当然这个事情确实也比较复杂,一言两语讲不清楚)。

但是要说哆啦A梦大长篇的话,那无一例外是在《月刊corocoro》上连载的。从1980年开始,每一年9、10月份先连载漫画版,然后第二年3、4月漫画版连载结束之时推出剧场版动画,这是雷打不动的惯例。

《哆啦A梦》之于《月刊corocoro》,就像是本宫宏志之于《少年jump》、高森朝雄之于《少年magazine》、诸葛亮之于刘备、是奠基人和最大功臣。

所以在这里特别提一下,让大家对《月刊corocoro》有个初步的了解。

同年,《月刊corocoro》上还有另一个重量级的,动画改漫画的连载企划。

这个作品就是国内几代观众都非常熟悉的《魔神英雄传》或者叫《神龙斗士》的漫画版。

伴随着魔神英雄传动画的热播,《月刊corocoro》敏锐地跟上这股热潮在杂志上推出漫画改编,精准命中了杂志受众·中小学生的喜好。

《月刊corocoro》的可怕之处就在于此,一手握住《哆啦A梦》,另一手联动动画、玩具等创造小学生喜爱的潮流。如果你看到《神龙斗士》觉得“爷青回”或者“爷童回”的话,那我劝你先别感叹得太早。

因为后面你会发现,你童年熟悉的那些动画作品,竟然全都被这部杂志垄断了。

举个例子,《魔神英雄传》漫画版的作画叫做青木孝夫。再过几年,还是同一个人在同一个杂志上连载了一部在国内被我们称为“战斗陀螺”的作品。


1991年的故事,未完待续

ACG圈虎扑漫谈会
发布于北京阅读 110108

全部回复

discusser-avatar

虎扑JR0215190888

· 湖北

富坚义博真正的漫画之神 一个简单的戏剧冲突 他画出来的就是逼格拉满 谁都做不到特别神奇

亮了(0)
查看回复(1)
回复
discusser-avatar

用户1935969539

· 湖南

黄金时代,可惜中国那时候只是完全的受众。

亮了(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