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实战球鞋top5
楼主本人身高178,体重85kg,目前50m电记6秒3,助跑摸高323,平常码数耐克、aj、阿迪42.5,李宁42。半场突破和急停跳投为主,全场在队里打控卫。
本身在大一做过acl重建,在之前对球鞋缓震要求并不高,但术后下肢对球鞋缓震与力线较为敏感。
主流球鞋中穿过的有:
李宁:驭帅13䨻、14䨻、wow8、wow10、全城10
耐克:hd2017fk、zoom rize、科比4、科比ad mid、詹姆斯20、詹姆斯21、gt cut 1、gt cut 2
aj:aj30、aj32、aj33以及se、aj35、aj36low、aj37、威少1、威少6
阿迪:罗斯7low、哈登2、哈登3、华子1
其中最无感的品牌是阿迪,我始终觉得阿迪的底楦鞋垫以及后跟包裹有硬伤,除了哈登3穿起来都不得劲,所以个人前五里并没有阿迪。(有第六就是哈登3)
top5:aj33/se
aj33初上脚极其折磨,尤其我外足弓比较宽,穿这双鞋简直就是受罪,不过等撑过几场球后,足中部外侧的泡棉被向外撑开,爽感就上来了,前掌突出的气垫搭配一块板子极其爆炸,穿上就想突破,非常有助于第一步起速以及全场跑动,后跟缓震也是形变不多但够用,抓地与中段包裹也非常好。
但美中不足的就是前掌鞋面又宽又高包裹空虚,有点掉后跟,而且极其不耐磨。se版本解决了前掌与后跟包裹问题,但耐磨依旧拉胯。
top4:zoom rize
奇怪的气垫放置位置,廉价的鞋面让人难以想象这双鞋的实战性能会这么出色。这是一双完全不需要磨合的球鞋,上脚拉紧一对对鞋带孔就能感受到几乎无死角的完美包裹,气垫虽然位置不好,但还是能在前掌蹬地启动提供推进感,后跟的phylon初几场很软弹。这双鞋最大的优点就是过渡好弹性足,能充分发挥穿着者运动能力,穿着它头一次在标筐抛球扣进了。
抓地就有点两极分化了,橡胶底部分抓地始终不错,但水晶底部分易吸灰,在外场大幅度交叉步时鞋外侧水晶底着地打滑过几次。
这双鞋最大的问题就是耐用性,后跟泡棉与前掌鞋面会随着穿着越来越不够用,而且性能保质期较短,穿两个月就已经很勉强了,前掌鞋面越来越松,打一会儿球就得再系紧一点,鞋底也不是很耐磨。另外一个问题是没有足弓支撑。但对于我当时不到400的入手价格还是超值。
top3:gt cut 2
cut2中底初上脚很高很飘,但当我磨合大概两周后,它的前掌稍微陷下去,这时候的cut2的中底几乎是我穿过的最强中底,软弹但又有一点场地感,缓震极限超高,下肢没有任何不适感,中外底边缘设计也非常出色,后跟又小又短、中段全平、前掌上翘+边缘收尖,使得这一套中底能极大的发挥穿着者的运动能力,跑跳感受在气垫鞋里无与伦比。这双鞋的鞋面磨合后也令人放心,完全不会拉伸的材质带来了极高的鞋面强度,外底抓地在外场算中上水平,不是最好但够用。
这双鞋最大的问题在于后跟,后跟鞋面开口又大又低,最后一对鞋带孔也无法完全控制住脚踝附近的鞋面,而且后跟泡棉过于对称,在后跟外侧着地时有一定的回正过快,综合起来就产生了一个后跟外侧着地时对应的内侧足弓上方鞋面会炸开,这部分包裹几乎完全缺失,安全感较低。
top2:驭帅14䨻低帮
大学期间打比赛、打强度局的首选,大学期间只有这双鞋是磨的实在穿不了了才扔的。作为饱受营销质疑的驭帅14䨻,在我这里是最令人放心的球鞋。䨻材料相较13䨻提高了,软弹感没了但韧性与缓震极限升高了,前叉碳板给予了这双鞋强大的刚性和前掌压缩回弹,踩起来非常有劲,而前掌边缘也非常圆润,好的触感中和掉了一部分碳板带来的难弯折问题。鞋楦紧窄,鞋面低且强度极高,变相中几乎不会形变。而饱受诟病的外底滑冰在我这里并没有遇到,在外场抓地反而非常好,但也依旧不是最好的那一批,而且这个外底极其耐磨,我穿了快一年半才扔的。这双鞋我认为最大的优点就是稳定、高效。
缺点就是终究还是碳板,打久了小腿会发酸,而且有轻微内扣现象,主要原因还是后跟过厚过大了,后跟触感略微生硬(发现李宁鞋很多都有这个毛病),但这种内扣幅度对于我来说并没有造成下肢的不正常酸痛。
top1:hd2017flyknit
在那个编织鞋面横行的2017年,有的人喜欢阿迪最强编织鞋ce2017,更多的人喜欢当年的“神鞋”也是我觉得编织运用最成功的aj32,而我就属于少数派,hd2017fk就是我的最爱。
如果将hd2017fk与aj32相比,仿佛除了包裹与抓地没有一项是hd2017fk更出色的,但这双鞋确确实实的给我带来了前无古人的一体性。
仿生学的纹路拥有历史级的抓地力,而且同时适用于变向、直线以及转身等各种各样的脚步动作。这双鞋的编织鞋面也极其出色,鞋头混入了tpu纱线保证强度,两侧足弓鞋面也各有一个圆弧区域是更硬的编制方式,看起来极高的鞋帮有一块空出来的透明纱线编织设计亮点,保证其能完全的跟随脚跟远动,综合起来造就了看似极简的鞋面下极多的细节与无死角的完美包裹。而中底方面使用当时的新科技内嵌react+phylon泡棉,中底静态脚感并不出色甚至可以说是平庸,但当你绑好鞋带开始打球,他就像脚的一部分一样长在脚底,极致的灵活性与微微的弹性配合良好的鞋面鞋底设计几乎可以完全压榨出我的运动能力。到目前我依旧认为这就是耐克设计功力的巅峰表现,它真的就像长在我的脚上,最终成为了我脚的一部分。
当然,就算是我心目中的最强,他依旧有不少缺点,比如前掌鞋面穿多了会衰减支撑会慢慢下降,比如前掌中底穿多了也会衰减到几乎没有缓震,但它的巅峰性能实在是太过出色,对于我来说实在是难以逾越的一座山丘。
个人top5到此结束,纯粹主观意见,千人千脚,欢迎讨论!
(由于驭帅14䨻和zoom rize已经报废了,配图是网上找的,侵权必删)
詹詹hoodie
· 江苏顶,质量贴,让更多人看到!
我是一个小号人
· 山东不懂就问 哥们摸高323是不是能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