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周期阿根廷队比赛观察(25年3月):沧海横流之际,球队交出满分答卷。

关注

彩虹屁就不吹了,直接进入正题。

《南德斯:“你们不要再打我了!”》

VS乌拉圭:伪九阿尔瓦雷斯光芒闪耀,阿尔马达跑位如神

面对坐镇主场,而且在第一循环在糖果盒球场完胜自己的乌拉圭人,手握残阵的斯卡洛尼自知取分有相当大的难度,球队核心和若个重要球员缺席,其余人也是经历了大半个艰苦赛季后舟车劳顿、疲惫不堪。斯卡洛尼只能在比赛策略和战术细节上动足脑筋。

原先媒体预计首发尼克-冈萨雷斯被阿尔马达所取代,这其实符合斯卡洛尼的战术思想,这个后面再说。阿根廷的首发是一支能够实施高位压迫的小个阵容,但是可能是鉴于球队的周期战略考虑,斯卡洛尼并没有采取这个策略,而是在前一个小时让出了球权。教练组的开场防守策略也颇具想法:在乌拉圭的后场发起进攻阶段,阿尔瓦雷斯负责压迫对方两名中卫,恩佐和小麦分别盯防本坦库尔和巴尔韦德。(所以我看到有人会认为恩佐本场出任的是前腰,因为巴尔韦德会前压,本坦库尔是乌拉圭的后场组织者,所以盯防本坦的恩佐站位很高)。而阿根廷的四名边路球员对位盯人,帕雷德斯保护防线身前。而阿尔瓦雷斯会尽量将皮球驱赶向出球相对较弱的吉门内斯。而乌拉圭完成推进后,阿根廷防守阵型变为4141。

(本坦库尔和巴尔韦德换位寻找空间,恩佐和小麦紧盯不放)

如此,乌拉圭的进攻基本是由边路展开,由于他们使用的是顺足边锋,没有内切威胁肋部的能力(帕雷德斯松一口气),阿根廷队的中卫和帕雷德斯只要站住位置,乌拉圭的进攻只能是雷声大雨点小。上半场右路被打穿了两次,中场斯卡洛尼嘱咐朱利亚诺和莫里纳加强盯人后,限于锋线球员的质量,乌拉圭完全打不疼人。

而阿根廷的取胜关键,在于伪九阿尔瓦雷斯和跑位聪明的阿尔马达对于乌拉圭防线上的弱点,右后卫南德斯的攻击上。

本场,阿尔瓦雷斯联手阿尔马达对于乌拉圭右中卫阿劳霍和右后卫南德斯的防区进行了及其聪明而且致命的打击。小蜘蛛频频回撤拿球帮助中场组织攻势,这让负责盯防的阿劳霍陷入了两难境地,而中场出身实力有限的南德斯开始进退失据。

上半场26分钟,阿尔马达回撤拿球带出南德斯,快速传递给回撤的阿尔瓦雷斯,小蜘蛛一脚传球已经杀到南德斯空档的恩佐,此时本坦库尔尚在懵逼中。

上半场还有一次朱利亚诺游弋到南德斯身后打成一次。但是阿根廷真正的发力在下半场。

48分钟,小蜘蛛又一次回撤摆脱阿劳霍的盯人,南德斯无奈放弃阿尔马达扑向小蜘蛛,无人防守的马达插上完成一记质量颇高的不停球吊射,被罗切特将将扑出。

(阿尔马达吊射)

62分钟,阿劳霍眼睁睁地看着回撤的阿尔瓦雷斯送出梅西式的致命直塞,阿尔马达敏锐的跑位击败南德斯,可惜单刀被罗切特截下。

(阿尔马达单刀)

此时乌拉圭的防线已经摇摇欲坠,因为他们的体力也达到了瓶颈,在斯卡洛尼准备换上替补反攻之前,阿尔瓦雷斯和阿尔马达联手完成了致命一击。

游弋到左边路的阿尔瓦雷斯和带球推进的阿尔马达交叉换位,南德斯不得已放弃马达扑向蜘蛛,而此时来不及交防的阿劳霍已经顶不出了,阿尔马达在禁区前大空位,这拿手的穿云箭不放也是不好意思了。

(阿尔马达破门)

当然,后面尼克-冈萨雷斯再给南德斯脸上来上一脚那就duck不必了。

本场阿尔瓦雷斯几乎策动了球队所有有威胁的攻势(还包括朱利亚诺-西蒙尼的一次近距离射门),证明了得到充分信任的小蜘蛛完全有能力胜任球队进攻核心的角色。


前面说到,对阵乌拉圭原本媒体预测的是阿尔瓦雷斯、冈萨雷斯和西蒙尼三箭齐发,而最后阿尔马达的首发在当时的确是有点出乎意料的,让技术见长身体短板的马达出任边路去对付乌拉圭这种球队从纸面上来看似乎有风险,然而这的确是符合斯卡洛尼一贯的战术风格。

阿根廷向来不是依靠两翼齐飞的爆点边锋通过边路来攻击的球队。(对面的贝尔萨打个喷嚏)从球队的体系上,基本原则是四后卫(3+1)、三中场(一个五号两个八号),一个九号,一个边锋和一个技术型边路(组织边锋、边前腰)

技术型边路提供组织、推进、控带、威胁传球和射门(梅西全会,其他人多多益善):梅西、洛赛尔索、阿尔马达、帕斯、科雷亚。

边锋提供纵深、宽度、突破、传中、对抗(你可以不全会,但是技能包越多越好):尼克-冈萨雷斯、朱利亚诺-西蒙尼、加纳乔、本哈明-多明戈斯、苏莱

如此,前场的元素才足够丰富,武器库足够多样。尼克-冈萨雷斯能够一直在边锋位置上有极大的竞争力,就是因为他的技能包非常丰富而且和梅西不重合。

所以斯卡洛尼为国家队搭建的这个框架下限极高,球员也能很快找准自己的定位。但是也不是毫无变化:比如在比赛即将结束的防守阶段,斯卡洛尼更倾向于撤下一名中场上一名中卫,以数量换取质量(对抗、制空的弱势);而不是上纯防守型中场,所以全能中前卫更受斯卡洛尼青睐,基多-罗德里格斯在世界杯后几乎没有机会;而适应三后卫体系的球员如梅迪纳、巴列尔迪和内乌恩-佩雷斯等更受重用。

又比如在面对强敌,手上又缺乏攻击手,球队会干脆选择撤下边锋加一个中场,以无翼442(窄阵型)来增加控制力和容错率,先立于不败之地。

而面对巴西,阿根廷使用的就是类似主场第一回合的无翼窄阵型,而这次,斯卡洛尼又玩出了新花样。


《拉菲尼亚,你又何苦去招惹这帮人?》

VS巴西:无翼窄阵型彻底解放全能中场恩佐-费尔南德斯

估计斯卡洛尼自己也没有想到,老冤家会如此不堪一战。巴西人已经调侃的太多了,就不说他们了。本场斯卡洛尼通过控制中场,控制球权来掌控比赛的意图得以完全无阻碍的实现。巴西的两名中场球员陷入了阿根廷五名可以在中场中路高水平实现战术意图的球员的汪洋大海中,而其杂乱无章的前场压迫更是被在国家队中T0级别的擅长后场解套的阿根廷轻松破解乃至遭致灭顶之灾。

阿根廷在进攻展开阶段,帕雷德斯永远牢牢站住中卫身前的位置,与身前的两名八号德保罗和小麦形成稳定的中场三角压制巴西的双中场。而阿尔马达从不固定在左翼,而是大范围跑动支援中场,阿尔瓦雷斯也频频回撤和拉边,如此恩佐得到了绝对的战术自由度,彻底发挥全能中场的本色。由于阿根廷在中场对抗中占有绝对的人数和质量优势,巴西的边锋又不擅长内收盯人,所以除了小墙牢牢站住位置,阿根廷其余四名中场可以随时有1个人摆脱盯防作为额外前锋前插,巴西人对此毫无办法;而德保罗、恩佐和小麦拥有一流的位置感,包括阿尔马达,他们可以非常自如的交叉换位进攻,而在丢球后的落位站位默契十足。比如上半场阿尔马达游弋到右路进攻,而丢球后立马帕雷德斯身前的中场四人防守站位从右到左变为阿尔马达、德保罗、恩佐,小麦,对于比赛的理解和随机应变的能力甚至达到了顶级俱乐部的水准。

在无球阶段,阿根廷的压迫和落位的站位也有所不同。对巴西进行前场压迫时,河床双子蜘蛛和恩佐活力十足,而身后的三名中场随时前顶,将巴西的球路向一边驱赶,最后利用人数、预判和移动能力的优势夺回球权。

而防守落位时,球队的阵型还是4141(这和梅西在场时不同,梅西在场阿根廷的防守落位都是442,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而恩佐还是有很高的自由度,他只有注意一下巴西这边缺乏创造力和攻击力的左后腰,可以根据场上形式选择和阿尔瓦雷斯组织反击。

最后我要说一下,这只球队从教练组到球员全都是及其聪明,理解战术能力极强,所以在个体拆开的硬实力不算世界最强的情况下,却能踢出世界最高水平的国家队足球。结合斯卡洛尼搭建的体系给这些球员提供了一个充分发挥甚至能超水平发挥的平台。而我整篇文章都想说明的是这个论点。

比如在本场的两次换人(68分钟朱利亚诺,75分钟帕斯、梅迪纳、帕拉西奥斯)

68分钟朱利亚诺上场替换阿尔马达,右边锋替换左进攻前卫。中场立马微调,朱利亚诺右路拉边,德保罗内收,恩佐从右⑧去到左⑧,小麦接替阿尔马达位置。打法也微调,朱利亚诺上场提供反击速度和纵深,同时续上血条。

75分钟后,帕斯换下小麦,帕拉西奥斯换下小墙,梅迪纳换下塔队、科雷亚换下蜘蛛。这四个换人只有最后两个是对位换人。帕斯和帕拉西奥斯出场后,阵型又开始调整:恩佐接替小墙踢回后腰,帕拉西奥斯站左⑧,德保罗不变,中场铁三角开始固定站位稳定中场;而朱利亚诺踢回左路,战术作用不变;帕斯踢逆足边前腰,科雷亚伪九。细想非常眼熟,又变回了常规体系,中场铁三角+边锋+技术型边路+九号。在斯卡洛尼搭建的体系下,充分理解战术的球员的位置变化丝滑无比。

经此两役后,阿尔马达和朱利亚诺会进入常规替补,朱利亚诺顺利超车加纳乔直逼冈萨雷斯。而这是建立在这两人技术能力和战术执行能力足够的基础上,拥有非常聪明的头脑。阿尔马达的跑位和跑动让我刷新了对他的认识,而朱利亚诺更是在短短两年间跨越式的进步。唯一稍微遗憾的是没能测试出梅迪纳的适配度。

所以这帮家伙,又聪明,又蔫坏、又有心气,又团结。你拉菲尼亚去招惹这帮人,那真是带吸管上茅厕,主动嘬屎了。

发布于上海阅读 12875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卡塔赫纳玫瑰楼主

· 上海
梅西恩佐麦卡作者认为,对乌拉圭、巴西两场的首发,是否比梅西首发的时候,战斗力更强了?因为感觉现在的梅西状态比前两年又进一步下滑;去年到今年频繁的伤病,让人怀疑他的身体已经不能承受世界杯那样激烈的赛会制比赛了。收起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觉,我觉得梅西现在在密集赛程下,肌肉疲劳的问题挺严重。其实这个问题很值得好好讨论,但是挺敏感的。

亮了(74)
查看回复(8)
回复
discusser-avatar

dongantina

· 上海

分析的真好。二十几年的阿米,看到这届中场能攻能守,还团结,又基本都是体力怪,真的欣慰。

亮了(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