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巴西每次在快要复兴的关键节点上,都会遇到一些重大意外事件导致前功尽弃?

关注

最近因为巴西惨败于阿根廷,回顾了一下过去十多二十年巴西国家队的历史,发现一个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现象:就是巴西每次在快要起势的时候,都会遭遇一些莫名其妙的意外,例如:

2007-2009年,邓家军连续斩获美洲杯(决赛痛宰全明星阵容的死敌阿根廷)、联合会杯,风头正劲一时无两。2010年世界杯四分之一决赛上半场压着荷兰队暴打,结果下半场风云突变,连丢两球+梅洛红牌惨遭淘汰、止步八强。随后邓加被解雇,崛起之路戛然而止。

2013年联合会杯,老帅斯科拉里二进宫,决赛用一个干净利落的3:0送西班牙王朝走入历史。我清晰地记得当时包括虎扑在内的各大论坛都高呼桑巴军团即将重返巅峰,谁知道一年以后的世界杯上,先是内马尔在四分之一决赛重伤,随之而来的即是百年一遇的1:7惨案。随后斯科拉里黯然下课,一切都推倒重来。

ps:这场惨败还导致联合会杯这项赛事的含金量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可我清晰地记得在2014年世界杯以前,论坛上从来没有人质疑这一点。

几经周折迎来蒂特,尽管2018年世界杯还是止步八强,但巴西足协决定让蒂特继续带下去,后者也不负所望拿下了2019年美洲杯,2021年尽管没夺冠但也杀进了决赛,球队实力仍然是非常可观的。但随之而来的22年世界杯四分之一决赛领先一球之后被扳平,然后点球惜败。蒂特自然也步上了邓加和斯科拉里的后尘,球队建设又推倒重来。

ps:赛后论坛里的帖子都是骂蒂特的,可我专门用关键词搜了很多从2019年一直到22世界杯淘汰赛前夕的帖子,发现对蒂特都是以夸为主的。

而前面说的这些“意外”,但凡有一个能够避免,巴西队最近十年的处境和风评都会呈现出一个截然不同的局面:

如果10年没有那个令人匪夷所思的下半场,巴西基本上稳进决赛(半决赛对手乌拉圭不足为惧),决赛如果赢下西班牙那就是美洲杯-联合会杯-世界杯三连(对标现实中2021-2022年的阿根廷),如果一年后(2011年)一鼓作气拿下美洲杯,那就是史无前例的大赛三(四)连(对标现实中2008-2012年的西班牙及2021-2024年的阿根廷),并顺带完成新老交替(现实中内马尔国家队大赛首秀即是2011年美洲杯)。

如果2014年内马尔没有被踢伤,半决赛面对德国即便输了也不可能出现1:7这种惨案,在一到两个球惜败的情况下,带队进入四强仍然属于一个相对不错的成绩,斯科拉里延续他的执教思路继续带下去,没准15、16美洲杯还有可能踢出不错的表现,18世界杯仍然可能有一番作为。

如果2022年面对克罗地亚打进一球后能够守住领先优势,或是被扳平以后还是赢下点球大战,那么进入四强以后哪怕输给阿根廷也属于情有可原的范畴,如果过了阿根廷,进决赛面对法国也不是没有胜算。

所以想请问前面提到的这些突发性状况,它的接二连三的发生有其必然性吗?它究竟是反映了这支球队的深层次结构性问题,还是说这就是一种无法解释的、带有玄学性质的偶然现象?

发布于广东阅读 255753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里昂Sc肯尼迪

· 辽宁

其实说到底还是球员质量不行了,这是巴西足球一切问题的核心。巴西足球在足球世界里其实一直是自成一派的。其他那些著名国家队,阿根廷、意大利、荷兰、西班牙包括前南斯拉夫等队都属于拉丁派足球。英格兰以及北欧那几个丹麦瑞典挪威啥的就属于传统力量派足球。德国和一些东欧球队比如捷克之类的属于在力量派的基础上加入一些技术因素来打整体的,包括南美的乌拉圭也基本属于这个流派。各种足球流派都是有优势也有命门,并在以数十年甚至百年记的历史中所形成,想要融合其他流派的特点并不是那么简单一两句话就能完事的。比如英格兰足球就是个典型例子,近二十多年他们一直想依托英超的发展来完成国家队的技术化转变,可实际打出来的效果永远是驴唇不对马嘴,根本拿不着冠军,碰上弱队还能依靠整体实力优势装模作样地打打技术足球,可一旦碰上那几个强队立刻就原形毕露了,斗脚下根本就不是个儿,于是只好又踢回传统的力量派打法,反复冲击禁区+各种远射+大量的边路传中,鲜有靠地面渗透和团队配合打进去的时候。说回巴西足球,他们足球风格的核心就在于顶级前场技术流巨星+顶级边卫驱动,离开了这个前提根本玩不转。哪怕是巴西足球最保守的94年,那前场也是有罗马里奥这种级别的超级巨星坐镇,辅以贝贝托这种虽然算不上顶星但也颇具实力且战术意义明确的人。当时之所以保守主要是因为中场那几个人的防守属性大于进攻属性,以巅峰邓加为代表,但人家至少还能守得住。你再看看现在巴西中前场都是些什么人?咱就别说罗马里奥那个级别的了,就什么维尼休斯罗德里戈拉菲尼亚之类的离开了俱乐部平台加持之后,在国家队需要靠个人能力去拼的时候,那表现能比得过贝贝托不?完全就是一堆cjb,错把俱乐部平台加持当成自己个人能力的典型。边卫水平就更是一坨,别说比卡福卡洛斯,就是比麦孔阿尔维斯都得差出十八个次元。所以现在巴西这批人的质量根本就撑不起他们传统的足球风格,继续玩桑巴足球就是纯找死。那么找个欧洲教练来转变足球风格能行吗?说实话,可能局面会比现在略好一些,但上限不会太高,至少世界杯争冠等于痴人说梦。比如说你让安切洛蒂去带巴西现在这波人去玩防反,但是现在这批后卫质量明显不行,那怎么办?就只能学12-14周期阿根廷那个办法,以牺牲进攻人数为代价来堆砌防守人数。但你别忘了,12-14周期阿根廷前面可是有梅西,中间还有马斯切拉诺这种顶级扫荡者,边路迪马利亚和拉维奇都是上下翻飞那种战术执行者。现在的巴西?你让谁去扮演当年的梅西和马斯切拉诺?边路那几个谁也不服一肚子脾气的人能做好像迪马利亚和拉维奇那样的战术执行者?更何况防反的精髓在于反而不在于防,你阵容有弹性那才叫防反,没弹性那就只能叫被动挨打然后听天由命。意大利每次靠防反出成绩的时候,你都可以去看看人家那中前场配置,根本就不差的。现在巴西这个中场,一堆肌肉男,组织串联能力约等于世界三流亚洲准一流,对,在亚洲都未必是顶一流,然后你指望靠这么几个人去支撑阵容弹性?更何况前面顶着的可不是罗马里奥也不是3R,而是一堆俱乐部体系球员,关键一个个还本事不大脾气大,都想着怎么给自己出风头,战术执行力就是一坨,想打意式防反哪有那么容易?本来内马尔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但是这人吧,最近几年几乎就没怎么正经踢球,状态根本保证不了,所以指望他估计也是难。巴西足球现在就是个死结,比前些年的阿根廷还要难解。

亮了(1382)
查看回复(16)
回复
discusser-avatar

白色的旋律1968楼主

· 广东
卢塞尔球场因为你所谓的巴西强势的时候,就是巴西人玩人种优势黑又硬功利足球获得先发红利的时候 当年阿根廷输巴西可不是昨天这样蹂躏一样的输,那时候阿根廷是还没有应对巴西这种打玩转换的办法,但是中场可没被巴西这么压制过。巴西人在90年代到21世纪初,尝到了功利足球的好处,自认为只要有纵向冲刺人员加中场黑又硬就可以玩遍天下无敌手,结果完全没有了阵地战能力,后来出来的球员都是边路趟球型加中路打手型,结果遇到组织严密又苟得住的欧洲队无一胜算。为什么那些年阿根廷输巴西多,因为阿根廷不苟,甚至大局压上 成功案例就是06年外围赛,里克尔梅那批人3:1赢巴西那次,其他场次失败案例就太多,07年决赛巴西开局放低姿态打反击,一打一个准,04年决赛就起球找阿德里亚诺,欺负你身材不行,,,,,大概样本就是大家熟悉的魔力鸟俱乐部方式,这种战术不需要太多的中场配合能力,导致巴西的中场再没有任何帅才出现。阿根廷人却一直坚持自己中场控制为主的打法(里克尔梅退出国家队后中场不怎么地,那是人员组合问题不是战术打法改变了),直至斯卡罗尼找到了破解打转换冲刺队伍的办法,就是中场严密的绞杀加上阿根廷祖传的小组传切配合。中心思想:巴西90年开始就放弃了自己的技术特点,导致后来这些个局面,在世界杯这样的寸土不让的赛场上,没有那么多转换局让你打收起

你这么说好像还真的是,仔细回顾一下历史,发现巴西就没怎么出产过类似皮尔洛、阿隆索、罗德里这些位置靠后的组织者。基本上叫得出名字的中场要么就是拦截型后腰、要么就是b2b中场、要么就是攻击型前腰。

亮了(378)
查看回复(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