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我想看清朝对蒙古算不算是用钱买和平?
清朝对蒙古王公大臣的年度常规赏赐规模(非战争时期)
一、固定俸禄体系 蒙古王公俸禄分级
亲王: 科尔沁部亲王年俸银 2500两,俸缎40匹(外蒙古汗王同此标准)36; 其他蒙古亲王年俸银 2000两,俸缎25匹36。
郡王:年俸银 1200两,俸缎15匹38。 贝勒:年俸银 800两,俸缎13匹38。 贝子:年俸银 500两,俸缎10匹38。 镇国公:年俸银 300两,辅国公 200两,札萨克台吉 100两36。 俸缎折算 俸缎每匹约折合白银 20两(如亲王40匹俸缎折合 800两)
二、联姻赏赐 公主下嫁蒙古的一次性赏赐 固伦公主:白银 1000两、缎 30匹(折合 1600两)48; 和硕公主:白银 400两、缎 15匹(折合 700两)48。 年均分摊:清朝年均联姻约 3-5次,折合年度支出约 1万—1.5万两8。 额驸俸禄 固伦公主额驸年俸 300两、缎 10匹(折合 500两)8; 和硕公主额驸年俸 255两、缎 9匹(折合 435两)8。
三、宗教与礼仪性支出 黄教寺院赏赐 清廷对哲布尊丹巴活佛等宗教领袖的年均赏赐约 50万两(含白银、法器、绸缎等)68。 免税政策补偿 蒙古地区不缴纳赋税,清廷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填补地方行政开支,年均约 30万两67。
四、年度总规模估算 固定俸禄总额 按蒙古 201旗建制推算,亲王、郡王等年均俸银约 100万两,俸缎折银约 50万两,合计 150万两36。 其他常规支出 联姻赏赐 1.5万两 + 宗教赏赐 50万两 + 免税补偿 30万两 ≈ 81.5万两67。
总结 在非战争时期,清朝对蒙古王公大臣的年度常规赏赐总额约 231.5万两白银,
其中: 固定俸禄占比 65%(150万两)36; 宗教与免税补偿占比 34%(80万两)67; 联姻支出占比 1%(1.5万两)

正太加工厂
· 湖北统战,必须花钱,又打又拉。清朝远征新疆,内镇回乱,蒙古人都是出兵听指挥的。大送的岁币才叫买。你对契丹兵有宗主国的指挥权吗??

宣传美好掩埋阴暗
· 江西你不能只看满清付出了什么,你也要看它得到了。对比宋,明,最大的一个好处就是这么长的边境线不用驻军了,更别说中间涌现出许多的蒙古族将领。还有,满清对少数民族的政策是非常成功的以至于可以说是为我们新中国处理少数民族聚集区问题提供了最大的实践基础,现在依然影响着我们的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