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真实的军事水平绝对没有司马迁吹嘘的那么夸张!
项羽的实际战绩与大众对其的刻板印象,无疑存在相当明显的区别,以至于到了两者之间实际上根本无法互相讨论和交流的地步。历史上真实的项羽,曾经遇上过许多次亲自上阵指挥仍然难以攻克坚城,导致其无法达成战略目的的糟糕情况,远没有大众刻板印象中那般“所当者破,所击者服”,仅凭所谓八千江东子弟,就能轻易在战场上以少胜多的程度。作者:剑庶人
历史上的项羽,第一次遇上前线攻坚受挫,进而导致整体战局崩盘的情况,就是汉二年以后的攻齐之役,楚军顿兵于“城阳”坚城之下,项羽“身负板筑,以为士卒先”以鼓舞士气,仍然不能攻克。使汉军得以在南方一路高歌猛进,歼灭、击溃楚军留守本土的各支野战部队,挟大胜之威攻入西楚首都彭城。
汉军东征彭城
此后,尽管在彭城之战中,项羽以一次出敌不意的突袭战取得了意料之外的大胜,然而,面对攻坚战,项羽的准备依然有所不足。且不提汉军在下邑的坚守,让楚军直到汉三年十二月(彭城之战的8个月后,汉初以十月为岁首)才得以抽出兵力,完成对荥阳的全面包围,到了汉三年五月时,刘邦率部从荥阳突围,南下宛城,项羽亲自南征于宛,却不能突破汉军以深沟高垒布置的防线。结果,四处分兵的楚军,在彭越、刘邦的东西夹击下处处挨打,前脚彭越击破楚军于下邳,项羽引兵阻敌,后脚刘邦就从宛城北上,在叶县、成皋南两处战场,先后击败负责为项羽留守西线的楚军部队。
汉三年五月战事
哪怕是此后,项羽集中兵力攻打成皋,逼迫汉军撤退至黄河以北(同时发生了刘邦“夺张耳、韩信兵”一事),从而完成对荥阳的孤立,并在之后攻破荥阳、敖仓,楚军也仍然是付出了被汉军在鲁下(榆关下)、燕西、白马之战中歼灭大量野战部队,夺取白马津,扫荡楚军后方的靳歙所部汉军兵锋直指彭城,彭越渡过黄河河击破楚军于东阿的巨大代价。
鲁下、燕西、白马、东阿之战,汉军略地东境
(《史记》将成皋沦陷、“修武夺军”置于荥阳城沦陷,项羽亲自东征彭越之后,实际上也不太站得住脚。史料存在冲突的问题是一个不合理的方面,刘邦多次分兵以后,修武方面的汉军兵力较为弱小,而楚军却未渡河以北,攻打汉军是另一个不合理的方面。我的看法是,周苛等人实际上坚守到了汉三年七月至九月期间,作为河北汉军的屏障。)
最终,楚军受阻于巩县一带,不得寸进:“楚遂拔成皋,欲西。汉使兵距之巩,令其不得西。”发生于巩县的战斗,可以算是楚汉战争中的较为重要的一个转折点。从此以后,楚军就再也没有攻克过属于汉国的任何一座城邑了。失利于巩县,可以算是项羽军事生涯中后果最严重的一次攻坚不克。
从以上战例中,我们也可以看出,项羽并不是我们刻板印象中,仅带极少数兵力,就能凭借个人能力击败任何一支大军,攻克任何一座坚城,在战场上绝对不可战胜的军事神话。
红圈位置,即今河南巩义市。巩县之名,取“巩固不拔”之意
另一方面,就组织追击战斗这一军事工作而言,项羽做得也总是相当糟糕。与刻板印象中,项羽“破釜沉舟”,持3日粮,短时间内全歼秦军40万的战役过程所不同,真实的巨鹿之战,项羽光是歼灭王离所部秦军就花了2个月的时间,与秦军作战的时间,全程长达8个月,诸侯联军的粮草于此役中几乎耗尽。攻打齐国期间的城阳之战结束以后,楚军也未能对溃散以后的齐军穷追猛打,使田横趁机收拢数万散卒,驱逐项羽所立齐王田假。而项羽啃了三个月的时间,都没能啃下田横手上的这批残兵败将。
甚至就连项羽军事生涯中的两场最成功的战役之一,以奇袭战术击败刘邦的彭城之战,从刘邦军返回下邑重整旗鼓以后的“军砀”之举(即重新向彭城方向进军),出土马王堆汉墓帛书《刑德》所见与彭城之战方位相关占辞:“右德左刑,战,败,不失大吏。”来看,刘邦军在遭遇彭城之战的大败以后,并未损失任何一名高级军官,且仍保留有与楚军的一战之力。关于马王堆汉墓帛书占辞的具体分析,可见程少轩教授论文:《马王堆帛书“刑德大游”与秦灭六国战争》。
再之后,楚骑战败于京、索之间,受阻于巩县而不得寸进的事实,也使得项羽无法在战场上扩大自身战果。更别提项羽以大军乘破荥阳、成皋之势,却不能迅速击溃卢绾、刘贾的2万步兵、700骑兵了。缺乏对追击、攻坚战斗的准备和指挥技巧,无法迅速结束战斗达成目的,使得战争的时日被拖延,在战略上陷己方于不利之地,这些都是项羽用兵方面的缺陷。
此外,还有必要提及的一项军事缺陷是,绝大多数时候,项羽的殿后战斗实际上都组织得相当糟糕。楚军分兵防御部署的失误,可谓遍及整场楚汉战争。汉三年五月,项羽离开南阳宛城,前去攻打彭越,在叶县留下了一支部队为自己殿后,同时终公所部亦在独立负责围攻成皋。结果项羽离开“西线”以后,留在叶县的楚军殿后部队马上就被丁复所指挥的汉军骑兵击溃了。终公所部楚军也在成皋南之战中,被刘邦、靳歙以步、骑夹击的战术击败。汉三年秋,项羽引兵向东,与卢绾、刘贾2万步兵、700骑兵对峙,迫使卢绾等人“深沟高垒”以拒楚军。期间,项羽似乎是返回了荥阳与曹咎商议战事,因此在燕县以西一带留下了一支后卫部队。结果是被彭越抓住战机,迅速赶到战场,与卢绾、刘贾二人迅速出兵配合彭越的援军,野战歼灭了这支楚军部队。再然后,项羽不得不出兵收复彭越打下的17座城邑,留下曹咎独立负责荥阳、成皋一线战事。至于曹咎的结局怎么样嘛……“楚大司马咎、长史欣皆自刭汜水上”。更别提汉五年的大规模追击战中,阳夏南、固陵、陈下、城父的四次殿后战斗,楚军四战四败,项羽仅在固陵之战前期赢得了一次反击战的小胜。这次战斗,当然可以算得上是项羽指挥艺术的出色表演,证明了其人在亲自指挥后卫战斗时,仍有抓住转瞬即逝的战机的强悍战术能力。然而这次胜利的结果,也很快就在灵常、灌婴所部援军对前线的支援下,葬送在了楚将钟离昧的手中。兵败势穷的项羽,最终也是在垓下迎来了无力回天的结果。
龙旗卷楼主
项羽是典型的骑兵指挥官,抓住战机斩首行动,也就是所谓的兵形势,确实很像老虎掏肛,潜伏起来一击致命。
jr9527很拉风
近代军人也经常组织敢死队还能全身而退的,何必几千年揪住不放呢,司马迁再吹也没有刘邦斩蛇吹得厉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