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里奥利的战术细节:赋予克拉森的四重角色
译自VI国际足球
这位在对阵PSV埃因霍温比赛中首开纪录的球员,在战术层面上一直是阿贾克斯手中的一张关键王牌。本文将通过视频分析,聚焦克拉森所扮演的战术角色,解读阿贾克斯在埃因霍温取得的这场胜利。
“我认为他们(阿贾克斯)拥有更多‘拼命三郎’式的球员。”
在PSV埃因霍温输给阿贾克斯后,主教练博斯创造了“牙缝里夹着刀的球员”(mes-tussen-de-tanden-voetballer)这一形象说法,意指拼劲十足、作风顽强的球员。克拉森无疑完美契合这一定义。他在飞利浦球场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并通过打入价值连城的领先入球,再次印证了他“1-0先生”的绰号。
赛后,法里奥利对克拉森的贡献赞不绝口:“他对我们而言至关重要。几乎每场比赛他都在场上。他为球队提供了巨大帮助,他在攻防两端对比赛的解读和贡献都非常出色。今天他又一次扮演了‘1-0先生’的角色,我对他所做的一切表示由衷感谢。”
法里奥利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这完全可以理解,因为克拉森在对阵PSV埃因霍温的比赛中,出色地执行了多达四项不同的战术任务。
克拉森和贝尔豪斯在一个精心设计的复杂战术“陷阱”中扮演了核心角色。“这是两位对比赛有着绝佳解读能力的球员。” 法里奥利评价道。正是需要这两位经验丰富的老将出色的比赛阅读和执行能力,才能有效地扰乱PSV埃因霍温的整体部署。
角色一:如影随形,限制塞巴里
法里奥利擅长通过细微的战术调整,巧妙地将对手的进攻组织引导至他所期望的方向。对阵PSV埃因霍温时,他的核心计划是将博斯的球队引向边路,特别是他们的左路(即阿贾克斯重点布防的右路)。阿贾克斯通过让边锋霍茨对对方右中卫弗拉明戈实施坚决的绕前防守来实现这一点,迫使对方难以从此侧顺利出球。
霍茨战术角色视频演示
这些高位逼抢的瞬间,清晰地展示了克拉森所承担的第一个关键战术角色:像影子一样紧紧跟随并限制对方核心中场塞巴里。他必须寸步不离地盯防这位技术出色的摩洛哥国脚,阻止PSV埃因霍温通过中路核心区域发起有效的组织和渗透。与此同时,阿贾克斯的另一位中场泰勒对PSV埃因霍温的组织后腰费尔曼也执行着同样的盯防任务。通过这种“兑子”式的中场限制,阿贾克斯有效地切断了PSV埃因霍温从中路发起地面配合的可能性。
PSV在上半场的传球分布图:右路几乎没有配合
这种针对性压迫策略的效果,在PSV埃因霍温本场比赛的传球线路分布图中得到了直观印证。我们可以看到,PSV埃因霍温门将贝尼特斯在后场出球时,一次又一次地被迫将球传给了位置更靠左侧的中后卫博斯卡利。其直接后果便是:PSV埃因霍温几乎无法通过他们的右路(即阿贾克斯重点限制的区域)发起有威胁的进攻。
赛后复盘时,博斯承认他在赛前已经预料到并与团队讨论过这种情况。他预计阿贾克斯会重点通过他们的左翼(即PSV埃因霍温的右路)施加压力。“老实说,我看不出他们的做法和往常有任何本质上的不同。没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他们执行自己战术计划的方式比我们执行我们的方式更好,我认为这是对本场比赛最中肯的总结。”
从整体战术框架来看,博斯的分析大体上是准确的。然而,阿贾克斯在具体的防守阵型和人员布置细节上,确实进行了精心的调整和优化。
对罗萨的支援的视频演示
例如,法里奥利通过周密的防守部署,确保了经验相对不足的右后卫罗萨在比赛中几乎从未与对方极具威胁的边锋诺亚·朗陷入一对一单挑的不利局面。边前卫贝尔豪斯在此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通过不懈的跑动和反复的回防协防,有效地支援了本方的右后卫。对此,法里奥利特别强调:“我想特别指出,贝尔豪斯在上半场为了帮助和保护罗萨付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努力。他们两人在右路的协同防守做得非常非常出色。”
角色二:灵活回撤,充当第六名后卫
克拉森所扮演的第二个重要战术角色,主要体现在阿贾克斯本方禁区附近的深度防守阶段。这位以跑动能力和覆盖范围著称的中场永动机,在需要时会灵活地回撤到后防线,扮演起球队“第六名后卫”的角色。通常情况下,阿贾克斯阵中执行这一回撤任务的是主力后腰亨德森。但在这场关键的对决中,为了进一步巩固防线,法里奥利额外安排了克拉森进行深度回撤协防。
克拉森作为第六名后卫的视频演示
法里奥利的这一战术变招为阿贾克斯带来了多重显著的益处:
1. 能够更有效地限制和拦截对方中场塞巴里极具威胁的前插跑动。
2. 使得本方主力中后卫舒塔洛可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盯防对方高中锋卢克·德容这个关键点上,而不必过多分心协防中场。
3. 为右后卫罗萨提供了额外的保护层次和支援,减轻了他的防守压力。
4. 当PSV埃因霍温采取传中战术时,身高和头球能力都不俗的克拉森回撤到禁区,为阿贾克斯增加了一个重要的空中防守点。
间接地,最后一点还带来了另一个积极效果:由于克拉森的回撤分担了防空任务,阿贾克斯总能保证有一名中后卫(通常是舒塔洛、巴斯或替补登场的鲁加尼)能够扮演相对“自由人”的角色,从而可以更积极、更具侵略性地主动出击,去干扰和解围对方的传中球。一项极具说服力的数据是:法里奥利的球队在本场比赛中总共完成了惊人的37次成功解围。
对此,法里奥利强调:“你可以制定再完美的战术计划,但如果球员们缺乏信念,不去坚决执行,那一切都是空谈……今天你看到了我们的球员们是如何奋不顾身地投入每一次对抗,如何用自己的身体去封堵对方的射门,如何竭尽全力去阻止对手的每一次传中。场上的每一个人都功不可没。我们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完全是整个团队集体努力和拼搏的结果。”
角色三:寻找空间,扮演自由人
阿贾克斯本场比赛的优势并不仅仅体现在稳固的防守上。在上半场,这支来自阿姆斯特丹的球队通过娴熟流畅的地面传控配合,成功地抑制住了PSV埃因霍温赛前预想中的主场猛攻。令人稍感意外的是,半场结束时,客场作战的阿贾克斯在控球率上甚至还略高于主队PSV埃因霍温。
克拉森在赛后也回应了外界对于阿贾克斯打法的一些刻板印象:“有时候,外界似乎总是认为我们只会简单粗暴地把球往前开大脚,然后就全线退守到自己的禁区边缘死守。但事实并非如此。”
这位经验丰富的32岁中场球员冷静地分析道:“我认为今天我们在由守转攻的组织方面也做得相当不错,多次成功地从后场将球流畅地传递出来,并且能够快速地将进攻向前推进。”
在这种强调传切配合的进攻体系中,克拉森作为能够灵活跑位、寻找并利用空间的“自由人”,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这正是他在对阵PSV埃因霍温时所承担的第三项关键战术任务。
此前在一次为卡塔尔著名的Aspire体育学院进行的技战术讲座中,法里奥利曾用一句极其简洁的话概括了阿贾克斯进攻端的核心原则:找到那个无人盯防的自由人。
那么,在对阵PSV埃因霍温的这场具体比赛中,这个关键的“自由人”会出现在球场的哪个区域呢?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方主教练博斯所采取的防守策略。
为此,法里奥利精心为球队的后场组织准备了两套主要的应对方案:
1. 如果PSV埃因霍温采取激进的全场一对一人盯人防守,并且他们的中后卫博斯卡利会大幅前提进行压迫式盯防。
2. 如果PSV埃因霍温选择相对保守的策略,在后场保留博斯卡利作为一名不参与前压盯人的自由中卫。
正如阿贾克斯球员贝尔豪斯在赛后接受ESPN采访时所指出的那样:“我们对于如何应对这样一场关键比赛,赛前有着非常清晰的战术思路。教练组为我们做了极其充分的准备,我们在比赛中也成功地把握住了那些关键的时刻,将比赛的走势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本场比赛的一个关键点就在于对方中后卫博斯卡利的防守选择——他是否会坚决地前提压迫。而在上半场,他并没有选择这样做。”
正是由于博斯卡利在上半场大多数时间里选择留守后场,阿贾克斯得以在中场区域获得一名理论上的“自由人”。当PSV埃因霍温的前腰蒂尔前压盯防阿贾克斯后卫巴斯,同时他们的中场塞巴里在其身后区域跟防阿贾克斯后腰亨德森时,就意味着克拉森在理论上摆脱了直接盯防他的对手。
克拉森在阿贾克斯作为自由人的视频演示
在这种情况下,阿贾克斯得以耐心地在后场进行控球传递,寻找向前输送的机会,直到PSV埃因霍温开始整体上抢施压。然而,尽管拥有理论上的“自由人”,法里奥利的球队在实际比赛中将球有效地传递到克拉森脚下方面却遇到了一些困难。正如博斯在赛后分析中指出的那样:“对方在(远离球的)弱侧的10号位球员(指克拉森)获得了自由,但这并不致命,只要我们对持球人的压力足够大,他们就很难将球精准地传到他那里。” 比赛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克拉森在出场的79分钟时间里,总共只完成了区区14次成功传球。
面对中路渗透受阻的情况,阿贾克斯开始积极地通过右边路寻找其他的组织进攻途径。
为贝尔豪斯打开传球路线的视频演示
右后卫罗萨经常利用聪明的内收跑位移动到中场腹地,希望能借此引诱对方的左边锋诺亚·朗跟随他离开边路,从而在边路制造空当。通过这个看似简单却非常有效的战术技巧,阿贾克斯成功地为右边路的进攻核心贝尔豪斯打开了接球和发动进攻的通道。
数据统计显示,在整个上半场比赛中,阿贾克斯中后卫舒塔洛总共6次成功地将球传给了前插的贝尔豪斯。在所有阿贾克斯球员中,没有任何其他球员获得传球的次数比这位状态出色的右边锋更多。
角色四:冲击禁区,担当跑位支点
一旦阿贾克斯成功地将球推进到PSV埃因霍温的半场腹地,克拉森便立刻切换到他的第四项战术任务。此时,他的主要职责是通过积极且富有威胁的向对方防线纵深区域的无球跑动,来冲击对方防线、制造混乱,并为队友创造空间。
克拉森无球跑位视频演示
众所周知,PSV埃因霍温中场塞巴里在防守对方球员类似的前插跑位时,存在一定的弱点。这也是此前PSV埃因霍温在欧冠比赛中对阵阿森纳时,主教练博斯在比赛开始后不久就迅速将塞巴里从盯防对方核心厄德高的位置上调整开来的重要原因。然而,在这场对阵阿贾克斯的比赛中,博斯在中场防守人员的选择上几乎没有其他的替代方案。因为中场的另一名关键防守球员费尔曼,需要将全部精力投入到限制阿贾克斯极具活力的中场新星泰勒上。
在上半场进行到中段时,泰勒通过更加灵活的回撤接应跑位,开始给PSV埃因霍温的中场防守制造了额外的麻烦。
泰勒回撤接应视频演示
泰勒多次游弋到本方后腰亨德森旁边的区域进行接应和组织,他这种难以预测的跑位让负责盯防他的费尔曼陷入了极大的犹豫和困惑之中,不知是该紧跟上去还是该留守原地。而此时,本应上前协防的塞巴里却因为需要时刻留意克拉森的跑位而分身乏术。
这恰恰是主教练法里奥利最乐于看到的理想战术局面:在中场核心区域创造出一个能够轻松接应传球的自由人。用这位意大利战术大师惯用的专业术语来说,这就是实现了“干净利落的推进”(clean progression)——即在几乎不冒被断球打反击风险的情况下,成功地突破对手的中场防线。
然而,到了下半场,主场作战且比分落后的PSV埃因霍温显然不再给予阿贾克斯这样从容组织的机会。博斯的球队开始采取更具风险的打法。与上半场明显不同的是,他们的中后卫博斯卡利开始更频繁、更坚决地前提进行高位压迫和盯防。
面对中场失去“自由人”且对方逼抢更加凶狠的局面,法里奥利果断要求球队改变打法,采用更直接、更快速的方式向前推进。“如果对手选择全场紧逼的人盯人防守,并且表现得极具侵略性,那么比赛的节奏自然会加快,打法也会变得更加强调纵深和效率。”
为了给前场的攻击手创造更大的冲击空间,阿贾克斯甚至主动采取“诱敌深入”的策略,引诱PSV埃因霍温的防线进一步前提。对此,法里奥利解释道:“当下半场他们(PSV埃因霍温)的阵型整体前压,场地空间被有效拉开后,我们就能够适时地派上特劳雷和埃德瓦尔森。这两名球员都具备更强的冲击纵深和攻击开阔空间的能力。”
阿贾克斯下半场的纵深打法视频演示
一个典型的例子发生在特劳雷打入锁定胜局的第二粒进球之前:正是中场球员泰勒和克拉森通过极具目的性的跑位,成功地将对方后卫博斯卡利和边后卫毛罗带离了他们原本的防守位置,为特劳雷的突破和射门创造了有利条件,扮演了极其重要的战术策应角色。值得一提的是,场上镜头甚至捕捉到泰勒通过明确的手势与克拉森进行沟通,示意他去重点牵制博斯卡利的活动。
诸如此类的场上细节,生动地印证了赛后贝尔豪斯所描述的情况:在主教练法里奥利的悉心指导下,阿贾克斯为比赛中可能出现的多种复杂情况都做好了充分的预案,并且球员们有能力在瞬息万变的赛场上,将这些精妙的战术意图准确地贯彻执行。
毫无疑问,在阿贾克斯客场力克PSV埃因霍温的这场关键胜利中,克拉森在球队的整体战术计划中扮演了无可替代的核心角色。从开场阶段寸步不离地盯防对方核心塞巴里,到需要时灵活回撤充当“第六名后卫”巩固防线,再到在后场组织中积极跑位扮演“自由人”角色,以及在进攻端果断前插冲击对方禁区——克拉森在这场比赛中几乎无处不在,他完美地执行了教练所赋予他的每一项战术任务,是球队获胜的绝对功臣。
评论区开荒,我辈义不容辞
来抢第一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