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后赛球队巡礼】万字长文介绍悄然改变中的名副其实联赛领头羊——浙江广厦
写在前面:
浙江广厦在本赛季的常规赛中打出了非常亮眼的表现,我作为球迷也有幸参与其中,现场观看了黄龙全部的23个主场比赛,并远征广州、东莞、绍兴、上海、南京、天津、太原七个客场为球队加油助威。并制作了四期广厦战术解析系列视频,从广厦的视角分别分析了几个季后赛有威胁的竞争对手。昨天,CBA2024-25赛季的常规赛落下帷幕,在季后赛开始之前,我准备了一期大稿,用万字长文复盘广厦本赛季的常规赛征程,并对季后赛做出展望。
本篇季后赛球队巡礼分为六大部分:
第一部分简单介绍广厦究竟是个怎样的球队;
第二三部分分别从防守端和进攻端细致分析广厦本赛季的经典策略和改变;
第四部分按照时间顺序回顾一下整个常规赛历程,复盘一下赛季大事件;
第五部分对即将到来的季后赛做出展望;
第六部分做文章总结。
文章字数约为10000字,时间有限的朋友们可以挑选自己感兴趣的章节观看,感谢大家的支持!
在文章开头先再次回顾一下我之前做的四期广厦战术解析系列视频,这些视频中涵盖了我心目中季后赛能给广厦造成威胁的球队
具体为:
在这些战术解析视频里,我更多是找球队潜在的一些小问题,毕竟连续赢球容易掩盖问题,即使是再微小的缺陷到了季后赛也可能会被放大。但是,今天我要写的这篇球队巡礼——浙江广厦赛季总结和季后赛前瞻,则会更加正向,多谈一谈广厦对于一些短板的积极改变和优势强点。毕竟,在赛季中指出一些小问题是好事,但是当赛季结束了,再去找问题也也没有改变的时间了,只会打击士气。我也建议广厦球迷们这段时间还是以正向的鼓励为主,广厦只要“以我为主”“兵来将挡”,坚持自己的打法,这个赛季就一定会有我们希望看到的好结果,该焦虑的应该是其他球队。接下来开始正文部分:
广厦是个怎样的球队?
要判断一支球队的打法风格是什么风格,很多人的做法是直接搬出所有的基础数据和高阶数据进行分析。在这里我先不谈数据(后文会结合数据),首先给大家分享一个本赛季最令我印象深刻的镜头
这是2024年10月15日浙江广厦本赛季常规赛的第一个主场比赛的第一个进球,来自巴里布朗的抢断反击,正式拉开了梦幻赛季的帷幕。其实这个球就是浙江广厦本赛季的缩影,总结为六个字就是“以防守带进攻”。总结为一套赢球逻辑就是“赢球靠防守,赢多少靠进攻”。
浙江广厦是本赛季全联盟防守第一的球队,这个我们都知道;巴里布朗是本赛季场均三分球命中数第一,三分球总命中数第二的球员(由于赛季末轮休被约克反超)这个我们也都知道。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巴里布朗的球探报告(球探报告点击链接即可查看)中明确写到,他是一名防守大于进攻的球员,曾获得过Big12联盟的最佳防守球员,并两次入选Big12联盟的最佳防守阵容和最佳阵容。正如图上第一个回合体现的一样:我们都只看到巴里布朗在进攻端的无解,却忽视了他的防守实力。他的主场首粒进球之前,是一个抢断,正如他在打出无解进攻之前,先是带来了许多不易被察觉的防守价值。
同样,这个道理也适用于广厦的许多球员,我们看到的广厦几位进攻强点的背后,他们其实先为广厦贡献了珍贵的防守。孙铭徽是一名防守起家的球员,一年一个台阶才成长为了如今的核心后卫。当他认真撕咬防守的时候,是对手的噩梦(推荐复盘2025.1.10主场大胜山西的比赛);朱俊龙的防守不用多说,已无数次在国家队得到证明;林秉圣赵岩昊王欣瑞段立谦的防守特长各异,适用于对付对手不同风格的后卫;胡金秋的防守虽不是强项但他的防守态度永远是非常积极的,况且有双大外和吴骁赵嘉仁许钟豪等一众防守好手为他“保驾护航”。这些防守能力极强的球员是王博打造的防守体系的最大保障,而成熟的防守体系也更能发挥球员们的优势,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助力广厦的进步。
除此之外,防守至上的理念也渗透到了广厦的青训环节,成为浙江广厦的一张“名片”。青年队的小球员们必须要先做好防守、拥有积极防守的比赛态度才有机会展露头角。这是非常正确的逻辑,篮球永远是脚踏实地的,好的成绩不会白来。
接下来,我将结合一些数据来展示一下广厦最鲜明的风格:强防守、慢节奏、攻防体系和球星硬解相结合。这是贯穿了浙江广厦整个赛季常规赛的一条主线,相信也会延续到季后赛。回合数联盟最少、限制对手场均得分联盟最低、每百回合失分联盟最低......这些数据都是最有力的证明。
当然,在这条主线之外,广厦也在积极地做着丰富调整。在我一月份做广厦第一期战术解析之前,广厦的回合数和失分都是断档领先,但是到赛季结束时这个领先已经非常微弱了,其中有人员轮休、对手风格等因素,但广厦第三阶段也进行了一些提速,并且效果还不错,真正做到了“打慢别想赢我,打快我也不怕”的效果。试想一下,当比赛打到最后关键回合,对手以为你要落阵地一个一个慢打时,拥有顶级视野的联盟本土助攻王突然来这么一下......
2.防守:赢球的基本盘,虽有缺陷但对手打不死。
前文简单提到了广厦的安生立命之本——防守。这一段用一些文字深入探讨一下广厦防守的艺术。如果被问起广厦具体的防守策略,大家会想起什么?可能表面上广厦防守好只是因为体型大,但每名球员的防守智慧和王博打造的优质防守体系才是关键。先说卓扬老师曾经提出的著名“广厦防守四件套”理论:高位夹击延误后卫、低位夹击中锋、中路垫防下顺与篮下单塔护筐相结合、外线侧翼盯防重点射手。这套防守逻辑从压制辽宁开始出名,现在已经衍生出了很多防守变招,可以算是王博几年执教经验积累出的王牌。
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这套防守逻辑的可行性:首先,高位夹击延误,这得益于广厦后卫的快速脚步和内线的敏捷移动相结合。广厦后卫的撕咬能力不用多说,内线的关键点在于吴骁和奈特的机动性,这也就是王博钟爱奈特这类大外的原因,他们敏捷的脚步能很好地执行延误或夹击的防守策略。在夹击后卫之后他们多会出球给短下顺的中锋,这是侧翼的前锋会放掉投篮不准的点到下顺路线上进行垫防,此举是为了延误内线球员下顺的速度,给高位夹击的内线球员争取回收篮下的时间。
即使下顺球员选择直接攻筐,篮下的单塔(如胡金秋卡尔顿)也能依靠身高和弹速完成护框和干扰。最为代表性的就是莫兰德,随着年龄的增大,终结能力下滑的莫兰德只要打不动单塔护框进攻就会陷入死局,当内线球员选择勾手或抛投时广厦的防守策略就成功了。
再来说说低位夹击中锋,这套夹击会带来后续一系列的防守轮转,该招最初用于对付韩德君的低位。该策略的显著特征是不等到低位球员开始背打才启动夹击,而是等低位球员一接球就开始夹击,迫使他出球或者运球往上线走。后续这套包夹轮转逻辑又扩展到了与其他球队的对阵中。这套包夹逻辑依靠的是广厦每名球员的敏捷脚步和快速移动,尤其是最关键的锋线,因为防住低位的球员不是最终目的,出其不意地包夹轮转打乱对手的进攻布置才是核心。
中路垫防下顺,这是广厦的防守体系里最容易被忽视的一项,也是经常被忽视的部分。以朱俊龙赵嘉仁为首的锋线是垫防的主力,目的是延误中锋下顺二次处理的速度,为轮转回位争取时间。这是最费力不讨好的工作,也是数据最难以体现出来的价值。垫防的艺术往深了说可以展开许多,这里仅放出有代表性的回合供大家简单了解。
篮下单塔护框,这是广厦防守四件套的最后一环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因为这已经是对手最接近篮筐的机会了,防下来这次的防守就成功了,防不下来前面一系列的操作都是白搭。但王博既然敢只放一个单塔来护框肯定是有底气的。广厦的内线防守看起来是弱环,但是每名内线单拎出来都是单塔护框的好手:胡金秋虽然防守不是强项,但他的弹速优势大大被低估,弹速快的特点正好完美匹配了瞬间起跳完成单塔护框的任务;奈特的弹速就更不用说了,外援的天赋还是更吃香的;吴骁虽然身高较矮,但是在内线对抗的世界里,有时候强壮的下盘和力量更为重要;同理也可以应用在卡尔顿身上,虽然跳不高跑不快,但在护框的时候很少犯错,靠着位置感和强壮的身体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护框。所以广厦的内线每个人都不容易,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王博打造的防守体系最后一环的篮筐保护就像是为这些内线球员量身定做的一样,同时几位内线的特点也非常适配这套体系。两者相辅相成,共同造就了广厦这赛季完美的防守。
关于单塔护框这最后一环,这里再举几个例子深入探讨一下。为什么广厦的防守体系克制辽宁,因为辽宁在进攻端解决不了最后一步把球放进篮筐的问题,不管是四号位的投射短板也好还是攻筐终结也好,他们始终缺一个人。没错,就是长年伤缺但擅长在护框手指尖上把球挑进去的巅峰郭艾伦。郭艾伦无解的终结能力能完美地破掉广厦单塔护框的局限,但不管是不以终结见长的赵继伟也好,手活不足只能依靠抛投终结的莫兰德也好,都没法挑战广厦的单塔护框,所以被克制得死死的。可惜广厦年年季后赛都有关键人员缺阵,没法在完整的系列赛中战胜一次辽宁彻底使防守逻辑闭环。但今昔是何年,如果季后赛有机会全员健康地遇上辽宁,我很期待广厦的发挥,希望双方能打出一轮精彩的系列赛,广厦需要强大的对手来完成多年以来打造的防守逻辑的证明和闭环。
详细讲完了广厦王牌防守四件套,该讲讲广厦防守相对薄弱的短板幽灵位了。但我先给出结论:幽灵位的短板是广厦阵容固有的缺陷,很难解决但对手光用这点打不死。广厦自己已经注意到了内线在防幽灵位的短板,也尝试过调整。但是篮球比赛要算大账不算小账,丢多少幽灵位不影响赢球?进攻和防守有非常多的问题要解决,在有限的时间和配置里优先解决哪些问题?这些都是要考虑的因素。我们要相信教练组和管理层做出的选择,从大局看问题。我们总说如果把大外援升级成奈特和卡尔顿结合版的超级防守型大外就好了,但是在难以寻找外援的当下,保持稳定的外援配置明显是更好的选择,磨合了整个赛季熟悉广厦体系的外援才是最好的!
3.进攻:大核保底,“释放”潜能
讲完了防守,我们再讲讲广厦的进攻。这里的用词我琢磨了很久,最后选择了“保底”“释放”这两个词,与之相对的是“主导”“开发”这两词,接下来我就讲讲原因。
首先,放前几年,孙铭徽和小外这两个持球大核往往是大包大揽主导进攻的存在。但是在本赛季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就明显看出了广厦进攻端的变化。关于孙铭徽思路的改变,具体可以参考我之前写过的观察文章(点击链接查看)。文章的核心观点总结一下:孙铭徽不仅加强了找弱侧的机会,还甘于放权让布朗打主攻自己安心组织。这些改变更有利于利用进攻端的球场宽度并激活侧翼深度,对自己的健康和对广厦的进攻是重大利好。
而管理层今年找小外援的思路也发生了变化(也跟外援政策变化有关),不再执着于找沃顿、卡明斯这类给孙铭徽替补的组织型后卫,转而挖掘能和孙铭徽共存的进攻强点。于是先后淘宝到了布朗和农纳里。我们总说在社会中需要适应规则,CBA也是如此,先适应双外援政策的球队才能发挥。在双外援政策下,小外援最重要的是全能和多功能性。因为你可能要在前三节和大外援搭档,也可能要在第四节单独带队。所以像布朗农纳利这样能持球能无球、能防守能进攻、能突破能投射的多功能外援,就是当前外援政策的答案。
但我们也要说,孙铭徽和布朗这两位持球大核,起到的并不是“主导”进攻的作用,更多是“保底”作用,除非在特定的关键场次才会大包大揽。我认为教练组这赛季的这个调整是非常明智的,最主要的当然是减少大核消耗尽可能地保持健康,其次也可以把广厦的其他进攻点练出来。比如赛季末的几场比赛我们调侃的:广厦最大的两个持球点不打,反而练出来了其他的五个持球点。能持球处理球的球员在一个球队是从不嫌多的,可以不用持球但不能没有。孙铭徽和布朗的组织和硬解能力不需要任何人质疑,但也不需要每场展示。因此,我认为广厦这赛季用大核在进攻端“保底”的策略实为上上策!
再说第二点:“释放”潜能。我之所以用了“释放”一词而非“开发”,是因为广厦的一众球员本身就是有进攻天赋的,没有很多待开发的项,更多是需要被激活释放。比如第四期广厦战术解析视频提到的赵嘉仁的持球进攻(视频中5分50秒开始),在三人篮球的备战训练中已经有所开发,但真正被激活是本赛季的几场比赛,王博给了赵嘉仁非常多的持球单打机会,他也没辜负王博的期望,在对阵辽宁、上海、山西等比赛中,屡次用关键的单打帮助球队拿下胜利。同理也有释放组织能力的一号位朱俊龙、释放终结能力的吴骁......这些角色球员都是好球员,只要给了机会都能把握住。这就是今年广厦的进攻也成体系的原因。
结合这两点,我们做一个总结。在分析广厦的比赛时我经常会拿出一张图,广厦的首发五人组一直是联盟中同时上场时间最多的五人组,这也说明了广厦阵容的稳定性。为什么稳定的阵容那么重要?我们再拿三连冠的辽宁举个例子。他们能够一直保持竞争力,也是因为有极其稳定的阵容,当比赛陷入僵持阶段或遭遇困境时,杨鸣把赵继伟、弗格、张镇麟、李晓旭、韩德君这个万能组合往场上一摆,靠着球员的硬实力和之间的默契就解决问题了。广厦有一个赛季的时间去磨合孙铭徽、布朗、朱俊龙、奈特、胡金秋这套首发五人组,在开局阶段往往就能拿下一定的优势。到了第四节单外援节用吴骁顶替奈特,这就是决胜阵容了。王博也在打造属于广厦的万能阵容,别的队都知道你要这么摆阵容,但始终拿不出有效的应对方式,这就是一个赛季阵容稳定磨合的意义。
在这里,我也要替王博说句话。为什么这么强的阵容这赛季才建立?因为前几个赛季广厦在常规赛阶段就遭遇了很多的伤病,所以王博没法拥有一套稳定的阵容打造磨合体系。上赛季赵嘉仁孙铭徽相继缺阵,而且孙铭徽赛季末伤缺的时间比今年长很多,阵容不完整就没法打造好的体系,没有固定的体系到了比赛关键时刻就得依赖孙铭徽胡金秋的强打硬解,又加重了核心的伤病隐患,如此往复形成恶性循环。而这赛季广厦从赛季刚开始的前几场比赛就减少双核的上场时间,双核自己也有意识在改变:多传球多找外线侧翼。所以不仅有效避免了伤病,还练出了角色球员,球队战绩稳步提升,到了赛季末可以进一步让主力休息,形成了极佳的良性循环。
4.全赛季的复盘回顾
接着上一段说,为了避免球队陷入恶性循环,需要未雨绸缪,早做准备。在去年的10月22日我就对广厦写了一段评价。当时的广厦仅5胜0负,虽然排名联盟第一但比赛样本量特别小,从那时起我就真正看出来了广厦这赛季是有希望的,因为他们从赛季一开始就在打法上蓄力了,为全赛季的健康做准备。这五场比赛孙胡没有一场比赛的出场时间超过40分钟,而且很明显可以看到进攻端孙胡拿球后开始优先找队友传球了。孙铭徽外线拿球注意找弱侧,胡金秋中距离或低位拿球也注意找外线的队友。同时胡金秋开发了三分减负,孙铭徽身边有了巴里布朗减负,两位核心都打得轻松多了。从赛季的前五场比赛开始,广厦就已经踏上了争冠的征程。
这是我当时的朋友圈评价,下划线提到的部分指的就是浙江广厦,从那个时候我感受到广厦今年不一样了
我们把第一阶段的十场比赛作为一个节点,广厦在这十场比赛中取得了8胜2负的战绩,并列联盟第一。回看这十场,输给北控和新疆是意料之中(都是客场,还少了卡尔顿,等于双外援出战),赢下的8场除了揭幕战的客场对山东也都是意料之中。当时我们的评价还比较保守:基本都认为广厦在第一阶段基本是合格的,达到了球迷们的预期,也有球迷看到了第一阶段对手实力的不足,所以对于广厦第二阶段(尤其是一月份)的魔鬼赛程发挥如何,大部分球迷心里是没底的。
十一月的俱乐部杯赛算作第二个节点,广厦在努力赢球和给核心休息之间摇摆不定,但在惨败给山东的比赛后重心放在了练新人上。布朗绝杀稠州则是广厦的又一大惊喜,最终虽然没能进入淘汰赛但也成为了被淘汰队伍中战绩最好的球队。大部分球迷对这个结果也是满意的,毕竟我们也都知道广厦这赛季真正的目标究竟是什么。
第二阶段的常规赛是下一个节点,12月和1月才是广厦真正展现实力的时候。第一阶段伤缺的卡尔顿满血归来。主场赢广东、客场赢青岛还算是在意料之中(报了去年季后赛主场输广东和常规赛客场输青岛的仇)。12月8日主场24分大逆转新疆的比赛是整个赛季最重要的亮点和转折点之一。在上半场我们看到了开赛以来最狼狈的广厦队,问题更多出在了进攻端,新疆的联防盯人混合防守战术使广厦很不适应。下半场换上赵岩昊投进的三分是比赛之眼,也是这赛季由盛转更盛的关键。也这是从这场比赛中,我们体会到了固定的决胜阵容在最后时刻的重要性。关键时刻把最强的几人往场上一摆他们会解决问题,球迷看得也很安心。这里提一下12月13日广厦重回圣杭体的比赛,那是我见过广厦打得最轻松气氛最欢乐的一场比赛,但可能也是因为兴奋的劲头和消耗的体能,导致后一场比赛惨败给深圳,这完全无伤大雅,并在后续的广东南京的连续客场中都收获了胜利。
12月28日广厦以2分之差输给本赛季状态火热的山西则是又一个转折点。从阵容上看这次输球导致广厦紧急签下了博班(虽然后续并无大用)。但此次输球让王博又对广厦的体系做了一些细化。那场比赛王博坚持用朱俊龙单防迪亚洛被单点爆破了,在后面的比赛中广厦在防守端加强球员之间的沟通协防,跑位也更加频繁。之后客场大胜辽宁战胜了“心魔”,反倒是主场打北控和北京较为吃力。其中的原因我也出视频分析过。但不得不说广厦主场逆转北京和其后大胜山西的比赛可以算广厦漫长赛季的又一个转折点。在那之后广厦的士气真正进入巅峰,连胜五个强队(北控、辽宁、北京、山西、稠州),并在后面几天再次战胜北京辽宁、稠州,对几个强敌都完成了双杀,真正做到了“在魔鬼赛程中把自己变成魔鬼”。
第二阶段末是广厦常规赛阶段战斗力最强士气最巅峰的一段时间,可惜好的势头随着春节的来临而暂停。由于这段时间广厦没能参加杯赛第二阶段保持状态,导致歇得有些大,尤其体现在罚球命中率上。这也导致了广厦第三阶段的第一场被山西绝杀,第一次输掉了主场比赛。更糟糕的是孙铭徽崴脚受伤,缺席了第三阶段后续的比赛。
回头来看这场失利,也有点塞翁失马的意思,因为这场比赛没有导致广厦丢掉联盟第一,还为球队敲响了警钟:休息过后回来的第一场比赛该怎么打?罚球命中率该如何提升?而且少了孙铭徽之后,广厦更有了机会去练更多角色球员,最终激活了朱俊龙、赵岩昊、赵嘉仁、农纳利这些持球点。孙铭徽也正好趁着这段时间好好休息一下,养好消耗过大的身体,满血准备季后赛。也许这些收获,比一场失利来得更加珍贵!
广厦的球迷们可以回想一下,在广厦山西的那场比赛打完之后,大家对于广厦保联盟第一的前景是如何看待的?当时很多人的观点是未来主客场打上海、主客场打广东、客场打南京、客场打山西这六场比赛里至少要拿下一场,才能勉强和山西同分保住第一。但结果却大大高于预期,至少主场连赢广东上海、客场拼下南京山西这四场几乎是没人看好能全胜的(尤其是客场残阵赢山西),但广厦做到了,这六场硬仗拿下了四场!客场输上海是孙铭徽伤缺后的第一场,球队还不适应新的打法,输给势头正盛的上海也在情理之中。客场输广东则是彻底轮休主力了可以忽略不计。
在这些比赛中,客场残阵拿下山西的比赛又是广厦赛季的一个转折点,也是王博指导的巅峰之作。这里不谈场内外的一些争议事件,只说比赛本身,我们收获了打出来的农纳利,收获了一众角色球员信心的极大提升。这样的一场比赛对于角色球员顶五场!
到这场比赛为止,广厦正式锁定常规赛联盟第一,对于广厦来说所有有价值的比赛都已打完。在每个阶段广厦都有超出球迷预期的表现。这种超出预期是持续性的,每次都在不经意间给球迷们惊喜。仅看常规赛绝对是梦幻般的一个赛季了,至于季后赛,我们有理由相信广厦会给我们带来更多惊喜!
5.季后赛展望
在季后赛展望中,我不想做太精确的预测,但我判断季后赛走势会是这样的一个趋势:首战即决战,季后赛越深入前路越是坦途。接下来说说这样判断的原因。
在我之前做的广厦战术系列解析视频和评论中,我自始至终对广厦本赛季最大竞争对手判断都是这四个:北京、新疆、辽宁、稠州。现在新疆下滑严重,其他三个队广厦在季后赛的路上可能都要碰一遍,所以今年的季后赛之路并不会特别轻松。但竞争对手强是一方面,广厦今年更强是另一方面,往年我们都会说广厦在季后赛越打人越少,不过今年广厦注重了伤病管理,人员厚度也有所提升,所以可能会一反往年的状态,呈现出一个越打人越多的效果。
第二阶段结束后我对广厦四个最大竞争对手的判断及评价
为什么说“首战即决战”呢?广厦在许久不打比赛后回来的第一场状态都不好,这是我们球迷都能看出来的事实。首轮的对手不管是稠州还是青岛都比去年附加赛的第12名山西实力更强,尤其是连续两年进入季后赛四强的稠州。去年广厦的内线面对的是老迈的葛昭宝和运动能力一般的大外,但今年广厦要面对的可是联盟前二中锋余嘉豪或杨瀚森,以及运动能力爆炸的琼斯或米奇。广厦最怕对手打内线高低位,而这两队又恰恰擅长这招,所以不好打。
稠州或青岛刚打完附加赛状态有所保持,所以八进四第一场一定是最难打的,甚至是整个赛季最重要最困难的一场比赛。但只要撑过了第一场,广厦的状态会有恢复,对手的体能又会因附加赛的消耗有所下降,尽管义乌和青岛都是名副其实的魔鬼主场,但今年广厦并不是主客场表现特别差的球队,所以广厦在第三四场客场遭遇的困难不一定会比第一场大,只要广厦做好准备、保持状态、保住两个主场,我就对球队十分有信心。
至于半决赛,不管是面对辽宁还是新疆(小概率同曦),都会是王博指导证明自己的一轮系列赛。我们都知道赵睿或张镇麟复出的新疆或辽宁到了季后赛会是完全不一样的球队,毕竟两队去年都打了总决赛,但来指导对辽宁和新疆也是研究已久。我不想做过多的预测,只能说要迈过这两座大山,今年是最好的机会了,我们不要总是寄托于辽宁和新疆未来继续下滑,不要以为未来还有更好的机会,把握当下才是最优的做法!
如果广厦能幸运打到总决赛,不管是面对谁,球队的容错率都会有大大提升,因为赛制为7局4胜制,广厦会有容错调整的空间,广厦的比赛状态会在前两轮系列赛中调出来,打到总决赛基本就是广厦最佳的比赛感觉了,就像今年1月份第二阶段那样恐怖。同时七场比赛的持久战拼的就是球队硬实力、阵容深度、默契度。同时而这些正是广厦擅长的,这拨主力在一起打了五六年了,彼此熟悉程度已经到达了巅峰,也正如我前文所说,广厦有一套万能的五人组,把他们往场上一放就能解决问题。但在季后赛这套阵容的效果如何,还需要更大强度的检验。球迷要做的,只要保持信心、积极应对、不断支持,就够了!
这里并没有任何预测贷款的意思,仅仅是分析广厦在季后赛的一个潜在趋势,每个对手都不确定,广厦仍需一步一步走,从来没有保底半决、保底总决一说。但球队的争冠前景还是乐观的,也需要球迷们的坚定支持!
6.结尾
在标题中,我用了两个词“悄然改变”“名副其实”。悄然改变体现在各个方面,我在前文均有叙述。而“名副其实”这个词一点都不夸张(仅考虑常规赛)。今年的竞争格局空前激烈,在新的外援政策下联盟所有球队的平均实力均有提升,每场比赛也更加激烈。很明显可以看出来的就是联赛的2到12名战绩和实力差距并不大,但是广厦却能拿到断档领先的联盟第一,还是在孙铭徽伤缺一个月、球队最后四场大面积轮休的情况下拿到的,可谓含金量十足。
更能体现广厦联盟第一含金量的是今年的球队分组,我们都知道D组是真正意义上的死亡之组,组内有联盟第一广厦、联盟第七广东、联盟第十二南京和屡次击败过强队的四川。而广厦在组外总计26胜4负,组内更是恐怖的13胜3负!组内仅仅输给山西两场合计4分,并在轮休主力的情况下输给广东一场,可以说是死亡之组里的魔鬼。能在死亡之组的自相残杀里稳坐联盟第一,这个领头羊来得更有含金量!
但是,我们知道季后赛和常规赛是不同的比赛。到了季后赛后近几年的老牌强队如稠州、辽宁、广东、北京都会提升一个档次,而这些对手都是很大概率广厦会在季后赛相遇的。稠州广东辽宁等球队由于伤病等因素,球队排名和自身实力严重不符,广厦也是提前与强队碰面检验成色。如果季后赛能够淘汰这几只过去几年稳定的季后赛四强球队并最终夺冠的话(假设),想必这个冠军的含金量更加毋庸置疑!当然,这里不做贷款仅做假设,打之前一切都有变数。目前已经确定的是超高含金量的常规赛冠军,至于季后赛是什么成绩、有多少含金量,还需要未来两个月揭晓!
最后,不管怎样,广厦都已经打出了一个非常完美的常规赛,季后赛希望球迷们的继续支持,共同见证球队给出的答案!
好戏,正式开幕!
CCCP127
· 上海MD,只看到了所有防守布置都起源于防守辽宁…
NYCdh
· 浙江完整地看完了整篇文章,也看了其他几个球队的季后赛巡礼帖,几篇帖子对比一下就会发现,只有广厦的这篇复盘文章写得最好最认真,字数和深度远超其他几篇巡礼文。不得不说联赛领头羊的球迷质量也是顶级的[强]广厦不愧是名副其实的联赛第一,从球队上下到球迷素养都已经完全成熟了,今年真有希望[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