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电讯报专栏:英力士集团能否继续支持曼联的数据革命?

avatar
关注

转载自(没掌握财富密码)

来源:The Telegragh

作者:James Ducke

曼联每场比赛结束后的数分钟内,阿莫林和教练组成员就会在手机上收到一份详尽但易于理解的关键数据报告。

这些数据报告能帮助教练组了解本场比赛的亮点和不足,是更弱还是更强,球员们踢得是否努力,并通过一系列数据生成对比赛的简要分析。也许教练组的一些猜测能得到数据证实,数据报告也有可能暴露一些肉眼容易被欺骗的情况。

阿莫林的前任——滕哈赫是这类赛后报告的第一位受益人,索尔斯克亚、穆里尼奥、范加尔以及莫耶斯执教红魔时可都没法获取这些报告。

赛后报告只是曼联的数据分析团队搭建和设计的众多平台之一。必须指明的是,曼联直到2022年才组建数据分析团队,因为曼联的掌权者们直至那时才正视足球数据革命的影响。拉特克利夫本月曾坦言,曼联在过去十年“完全错过了”这一领域。

曼联的后知后觉令拉特克利夫无比恼火,尤其是数据分析的缺失导致曼联在人员招募、转会策略和合同谈判等方面都失误频频,种种因素均加剧了俱乐部如今的财务困境。

去年12月,也就是拉特克利夫买下曼联少数股份并获得运营权的十个月后,这位英力士主席首次提到了曼联在数据分析层面的落后。他在接受球迷杂志《United We Stand》采访时表示,俱乐部“还处在上世纪数据分析的状态”,也可以说“压根儿就没有数据分析一说”。

本月接受采访时,拉特克利夫再次谈到了这一话题,他表示自己十分欣赏利物浦、布伦特福德和布莱顿在数据分析方面的变革,并且感叹曼联“还在错失机会,因为我们没有数据分析”。

他甚至无奈地说道“我们到现在也只有杰森的一双眼睛”。此处提到的杰森指的是杰森·威尔考克斯,去年四月被英力士任命的技术总监。在丹·阿什沃斯仅上任五个月就告别曼联体育总监岗位后,威尔考克斯承担了更多职责。

拉特克利夫两次接受采访时传达的信息都很明确:如果想在场上取得进步,曼联必须在招募球员时做得更好,而想要提升引援表现,曼联就需要最出色的数据分析来支撑俱乐部的决策。

所以曼联在数据分析领域真的还停留在“上个世纪”吗?俱乐部中还几乎不存在数据分析一说,而且在指定引援计划以及签约球员时,曼联依然过度依赖个人“眼光”和老派球探,这些说法都是真的吗?

没人会反驳曼联对于数据分析领域的创新成果反应太慢,正如他们还在苦苦追赶英超领跑集团早已不是什么天大的秘密。

然而曼联基本没有数据分析的说法还是很难站住脚的,也和俱乐部任命阿诺德和莫特为CEO以及首任足球总监来填补空白和实现管理架构现代化的迟来努力相矛盾。

《每日电讯报》采访了众多的曼联消息人士,初步还原了俱乐部数据分析的实际情况:目前是何状态,哪些人参与,拉特克利夫入主之前和之后比赛数据是如何利用的,以及曼联在这方面还缺少些什么。

实际上,关于英力士集团打算如何使用和充分发掘数据分析,从而帮助俱乐部更好地完成各项决策,已经有了不少更大更紧迫的问题,因为不少人指责他们正在破坏一些俱乐部已经建立好的基础。

就比如数据科学总监这个岗位,曼联去年夏天在第一轮大裁员中解雇了俱乐部历史第一任数据科学总监,可九个月过去了还没能任命新的人选。多米尼克·乔丹在位于曼彻斯特的前东家那儿度过了半年的通知期,之后于2022年3月正式开始为曼联工作,说他是从零开始搭建的曼联数据科学部门并不为过。

消息人士爆料,英力士集团体育总监,拉特克利夫的马仔——戴夫·布雷斯福德爵士甚至都没有坐下来跟乔丹好好聊过,没有了解他的岗位职责以及他在岗位上都达成了哪些成果。

颇为讽刺的是,英力士集团项目总监加里·海明威此前对曼联数据部门进行了评估,据说他对该部门的基础框架和系统给出了积极评价。

数据分析部门理应是曼联短期和长期计划的核心部门之一,而乔丹仅任职两年半后就匆匆离开,似乎说明英力士集团认为其需要树立新的方向、领袖和资源投入。

 

乔丹打造的数据团队

位于曼彻斯特的布里奇沃特音乐厅非常适合举办两周前成功举行的首届Field of Play大会。这场体育数据盛会吸引了大批嘉宾,开场嘉宾用一场题为“干净数据,清晰决策”的30分钟演讲为本次大会拉开序幕,令许多人为之兴奋。

克里斯·顺巴是曼联的数据运营主管,他出生在津巴布韦,曾在谢菲尔德大学学习数学,还曾从事清洁工、仓库管理员等工作。2023年3月入职曼联后,顺巴特意去了办公楼的各个楼层,尽可能多地认识其他人。他是乔丹任命的四位关键数据人员之一,两人加入曼联前就有过短暂的合作经历。

拥有理论数学博士学位的安德鲁·戴维斯上个月才从网络安全服务商Netacea跳槽到曼联,成为红魔的首位机器学习科学家。他曾是乔丹在数据解决方案公司INRIX的前同事。

大约同一时间,马克斯·阿德马被曼联从数据分析公司StatsBomb挖来,成为俱乐部两位所谓的“决策科学家”的第一位,负责将数据翻译成足球专家能轻松理解的语言,并分发给球探和教练组。三个月后,另一位决策科学家——亚历克斯·克莱因从南安普顿加盟,他还曾为诺维奇效力。

南安普顿此前就组建了一支B队,要求是效仿主教练哈森许特尔在一线队执行的高位逼抢风格,而克莱因的任务就是通过复杂的数据模型帮助B队理解在哪些方面以及如何靠拢一线队。此外,尼克·格里姆肖也在那年加入了曼联,出任高级数据科学家,但主要负责商业层面的工作。

乔丹组建这样一个团队花费了12个月,其中大部分人都在一线工作。乔丹自己就是曼联球迷,住在斯特雷特福德,离家后步行就能去参加面试。曼联发布招聘信息后,收到了大约500份简历。

曼联先将候选名单削减至50人左右,之后进一步缩小范围。在此期间,乔丹不分昼夜地辛苦工作,他先得评估曼联所需数据的质量,然后就开始构建可拓展的基础架构和管道,便于提取和整合所有数据,顺巴和戴维斯后来在推进数据仓库和软件工程等方面的工作时加快了基础架构的成型。

曼联当时还没有跟任何私人数据提供商(比如OPTA、StatsBomb和Impect)签订合作协议,这类数据商能提供射门、传球、盘带和铲球等有球事件数据和相关数据。彼时红魔既没有平台,也没有专业知识能将数据融入决策过程。

曼联的球探业务主管——斯蒂夫·布朗有权限查看一些汇总式数据,但俱乐部不会购买任何能成为数据部门工作基础的原始数据。这一尴尬局面即将改变。

乔丹的最初任务之一就是评估朗尼克的继任者候选名单。滕哈赫在所有候选人中名列第一,这项数据分析促使约翰·莫特拍板任命荷兰人。曼联有了首次真正有意义的数据领域尝试。

身为利物浦数据分析主管,伊恩·格雷厄姆是通过数据运营帮助利物浦成功复兴,并最终在克洛普的带领下拿下英超和欧冠冠军的幕后功臣。但在他出版的《如何赢得英超联赛》一书中,格雷厄姆坦率地表示,如果没有芬威集团、体育总监迈克尔·爱德华兹和克洛普的大力支持,自己的工作其实“不会带来太大影响。”

芬威集团注意到比利·比恩的“魔球理论”在棒球队奥克兰运动家所取得的成绩,于是将类似的数据驱动理念带到了自己持有的球队——波士顿红袜,以便实现性价比更高的各种决策。

当芬威集团在2010年收购利物浦时,约翰·亨利和汤姆·维尔纳认为类似的方法也可以运用到足球中,于是安菲尔德在格雷厄姆的带领下开启了数据革命。

同样的,曼联的理查德·阿诺德和约翰·莫特也意识到,如果想让数据真正在红魔发挥作用,俱乐部管理层就必须自上而下步调一致,之后至少在一段时间内,乔丹的数据团队确实在努力帮助曼联推开那扇大门。他们希望再次聚焦于足球运营,加强各个部门的合作。现在俱乐部管理层、教练组、分析师、运动科学团队、球探和数据团队都会在卡灵顿基地中一同工作。

阿诺德很清楚数据团队需要时间和真金白银,也提供了两项宝贵资源。曼联制定了一项三年计划,乔丹又从IT服务公司DXC Technology获得了一批核心员工的支持,该公司是曼联的官方合作伙伴,签署了一份商业协议,将帮助曼联建立“为俱乐部的球员数据量身定制的独特架构”。

曼联关注的一大重点领域就是人员招募。多年以来,红魔不论是战术风格,转会运作还是薪资结构,都没有明确的足球运营战略。许多关键决策往往都是脱离于其他决策单独做出的,有时甚至是临时拍板,而且给出决策的那个人不在一线,而在伦敦办公室。虽然曼联希望引进最优秀的球员,但数据团队的关键职责之一就是确保能挡下那些没法满足预期的人选。

曼联此前就拥有一个内部球探数据库,名为“追踪者(TrackerMan)”,该数据库实际上就是曼联庞大的全球球探网络提供球探报告的集合。然而如果能树立以数据为主导考察比赛的方法,理论上曼联球探会有更多时间深入了解那些数据指标靠前的目标,从而达成俱乐部想要引进更年轻球员的战略。

因此,乔丹的团队得负责建立一个涵盖身体素质、技术表现、伤病史和财务评估等因素的数据统计模型,并提供基准评估,充分展示不同联赛同英超对比的相对优势或劣势。

 

难以解释的引援误判

在这个领域,曼联球迷有理由提出质疑,为什么曼联还能在转会市场上持续犯下这么多的判断失误。其实俱乐部内部不少人也感到沮丧。说到底,如果俱乐部的决策者们因为绝望或为纵容主教练的妄想而无视所有警告和建议,数据团队的辛苦工作也只是无用功。

2023年4月,曼联决定与卢克·肖续签一份4年合约,其待遇十分优厚,与这位英格兰后卫令人担忧的伤病史完全不匹配。近9个赛季,卢克·肖平均每个赛季只能在联赛中首发出战17次,而在得到这份新合同后的两年里,他只首发了20场联赛,最后一次首发则是13个月之前的事。

霍伊伦也是个非常有趣的案例。那年夏天,曼联基于年龄和价格等因素决定不再和热刺掰扯凯恩的转会,之后一直在关注包括奥斯梅恩和穆阿尼在内的多位前锋。

霍伊伦的各项数据令人欣喜,只要能保证合适的训练、球队环境和支持,用合理的价格完成这笔引援就能带来巨大好处。球探团队关于霍伊伦个性等隐藏属性的报告也相当不错。

尽管如此,俱乐部的财务模型显示,如果转会费超过5000万英镑,曼联就应该果断放弃。可最终他们向亚特兰大支付了6400万英镑的初始转会费,算上浮动条款还会涨至7200万英镑。

其实再往前追溯一年,曼联就已经看到了警告信号,当时他们本已下定决心不被卖家勒索,可球队在滕哈赫的带领下遭遇灾难性开局,俱乐部陷入恐慌情绪,最终以高昂的价格引进安东尼和卡塞米罗。虽然卡塞米罗当时已30岁,曼联还是为他奉上了一份周薪高达35万英镑的四年合约。

当然,没人能保证用数据判断的引援一定会成功。比如芒特,他的数据模型并没有提示伤病警告,可他加盟老特拉福德后一直饱受伤病困扰。

曼联也可以指出当时利物浦和阿森纳都有抢下这位英格兰中场的决心。鉴于利物浦和阿森纳的数据部门都有雄厚实力,如果他们真的认为芒特的身体状况不能承受“英超六强”必须面对的频密赛程,也不会追逐芒特。伤病风险这个因素确实很难预测。

 

为什么英力士集团忽视数据

至2023年年底,裂痕开始出现。因为英力士集团即将与格雷泽家族达成协议拿下曼联的少数股份,阿诺德预定了离职手续,约翰·莫特也知道自己没法继续留任。曼联数据团队突然就失去了两位身居高位的支持者,只不过当时人们都相信,考虑到英力士曾参与F1和自行车等极为重视数据的运动,他们会积极拥抱数据团队,并好好利用这些专业知识。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英力士集团的工作量很大,他们反而越来越觉得数据并不是需要优先考虑的事项。

丹·阿什沃斯在7月1日正式履职,出任曼联体育总监。这次任命得到了外界的高度评价,因为阿什沃斯曾在布莱顿任职,而布莱顿的老板托尼·布鲁姆就曾借助数据公司Starlizard的帮助将海鸥从第三级联赛带到英超联赛上半区。

然而就在阿什沃斯上任不久后,乔丹惨遭解雇,留下了一个重要的职业空缺,而就在这段时间,曼联新任体育总监被要求必须提交滕哈赫接替候选人的数据报告。乔丹留下的职位至今还没有接班人,他在自己的领英页面上写道,在曼联的数据团队是“我组建过的最佳团队”。

实际上,从2023年夏天以来,曼联数据部门就再没有任何签署正式合同的新人了。毕业于剑桥大学的乔丹现在成了瑞典软件公司“十二人足球(Twelve Football)”的首席数据官,他刚刚帮助该公司推出了一款新的AI球探产品——Earpiece,该产品能将世界各地的即时球员数据直接发送至移动设备。

令人难以理解的是,布雷斯福德在评估数据部门工作表现的过程中似乎从未和乔丹沟通过。而拉特克利夫的众多言论不禁让人怀疑,布雷斯福德究竟给他反馈了什么样的信息。

乔丹离去后,在业内颇受好评的足球洞察&创新主管——理查德·霍金斯开始提供支持,之后副足球总监安迪·博伊尔短暂出任数据团队的联络人,直至因俱乐部大裁员离开。

去年12月,即阿什沃斯令人震惊的离任过去两周后,海明威从英力士来到曼联,复盘并监督数据部门的工作。据说他的评估结果是积极的。

尽管现在还有重要职位的人员缺失以及专业知识的流失,英力士治下曼联的部分签约还是有数据支持的,最近的案例就是冬窗从莱切引入的多尔古。

现在仍不清楚数据团队在曼联去年夏天转会名单中的参与程度有多高,也不确定他们被管理层要求提供了多细致的滕哈赫接替候选报告。但能确定的是,在曼联支付4200万镑从拜仁签下德里赫特之前,数据团队提供了一系列指标,减轻了俱乐部对其伤病史、速度和机动性等方面的担忧。

 

曼联的数据运用仍是个谜

本月,被问及管理层在数据分析领域有何计划时,曼联新任CEO奥马尔·贝雷达表示:“在我们希望投入并加以改进的领域中,数据分析是最重要的部分。”他还说:“你需要拥有非常出色的数据分析洞察力的优秀技术人员。”

有意思的是,当记者问到曼联打算通过内部挖潜还是请外部公司提供服务来达成这些目标时,贝雷达回答:“这是个很好的问题,但我现在还没有答案。”

考虑到曼联前期已经投入了大笔资金,如果他们决定放弃,无疑会令人震惊。如果只是以咨询公司的形式来运营数据科学团队,结果很可能是数据分析得出的意见在决策过程中的实际价值和权重都会下降。

顺巴的主要任务是确保时刻都能在合适的时间获取合适的数据,他曾公开表示:“我当前的任务就是打造最好的体育数据平台,而非仅仅为足球服务,力争让俱乐部从知晓数据型组织转变为数据反应型组织。”

布伦特福德知道充分利用老板马修·本汉姆的公司——Smartodds的专业知识,每年都会投入数百万用于数据创新,以便在和预算胜过自己的俱乐部竞争时仍能保持优势。布莱顿则继续保持着不断在转会市场上发掘一个又一个潜力新星的记录。

在利物浦,格雷厄姆及其团队成功做到让所有数据指标和创新算法都汇集到同一个问题:“这名球员能让球队进球或不失球的概率提升多少?”

曼联还没能实现这一步。诸如SkillCorner提供的每秒25帧记录每个球员位置的追踪数据,直至最近才被用于他们的招募工作。

曼联也可以从英超官方数据提供商Second Spectrum那儿获得追踪数据,并用于对自家球员和对手的内部评估。在学会跑步之前,曼联得先学会如何平稳走路,但原始数据方面的技术演进仍在快速发展,给俱乐部获取、储存、分析并从中提取有意义的见解等领域带来了新的挑战。

比如每40毫秒就能记录每个球员多达29个身体部位(包括眼睛和耳朵)实际位置的姿势数据,以及人工智能,都被视为追踪数据领域的下一个前沿方向。

曼联会迈向何方还有待观察。拉特克利夫的言论给人留下了错误印象,即曼联在数据分析时代仍大幅落后。但他们还在追赶领先幅度达10年的竞争对手,如果接下来还没有针对未来的明确计划,他们可能会彻底丢失已经取得的少量进展。​​​​

发布于辽宁阅读 2949

全部回复

discusser-avatar

贝克汉姆的弧线

· 四川

全方位的落后了

亮了(0)
回复
discusser-avatar

小夫evil

给我的感觉就是这两年数据团队虽然组建了,但是管理层本身没有做出改变,只是拿着数据做个参考,大多数时刻仍然依赖自己的判断,并不怎么信任团队的数据。

亮了(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