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赛季F1为何陷入"脏空气"困局?

avatar
关注

本赛季至今所有分站冠军均由杆位车手包揽,周日的日本大奖赛再次印证了这一趋势——在当今F1赛事中,超车正变得愈发艰难。

周日的日本大奖赛注定无法跻身F1经典战役之列——极低的轮胎损耗使得完赛名次几乎复刻了排位赛格局,赛道上匮乏的超车机会更凸显出现行赛车的技术困境。这条传奇赛道本就以难以超车著称:1号弯的特性使DRS系统收效甚微,而有限的直道接急刹区设计让跟车抽头变得异常艰难。但今年,另一个关键因素正在放大这一现象——日益严重的"脏空气"效应。本世代赛车本应通过减少"车身上方"空气动力学依赖来改善跟车:理论上既能降低湍流中的下压力损失(2021款赛车10米跟车时下压力损失达47%,现行规则下模拟值降至18%),又能通过规范性气动设计减少乱流。但现实却走向了反面。随着各车队挖掘规则漏洞,前翼(通过暴露边缘导流)、底板边缘(复杂化设计)和尾翼(上翼片尖端外延)等部件不断突破初始设计限制。

迈凯伦领队安德雷亚·斯特拉坦言:"我们不断堆砌空气动力学下压力,导致跟车时的性能损失反而加剧——就像中国冲刺赛里汉密尔顿领跑时可以为所欲为,即便轮胎受损。"

主动空气动力学系统和动力单元超控模式的引入或许能缓解现状。但斯特拉指出:"当前赛车已彻底沦为空气动力学机器,只要跟车就会性能骤减。"在2025赛季剩余比赛中,某些赛道或将持续上演"杆位即冠军"的剧本,直到新一代规则带来根本性变革。

发布于上海阅读 14605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米酱

· 北京

本来地效第一年跟车很轻松,结果解决不了海豚跳的某队硬是逼着改回去了

GIF
亮了(94)
回复
discusser-avatar

象棋特级大师单霞丽

· 上海

思路清楚的车队已经偏向排位赛调教了,今年就是排位决定正赛。长距离一文不值

亮了(34)
查看回复(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