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党】用一张表格告诉你,林葳到底“低效”在哪里

关注

季后赛已经进行完第二轮了,已经有两支球队被淘汰出局,很感谢山东给我京德比的机会。

作为一个国家队球迷,我基本每个赛季都是挑有潜力新星的队看球赛的,而在诸多潜力新星中,林葳是最饱受争议的那一个。一方面他确实能够频繁在一个弱队打出外援级的表现,另一方面有大量的人认为他非常“低效”。然而球迷所说的这种“低效”往往只是垃圾情感的发泄,深层次的讨论这种“低效”时,很多球迷普遍会死死抓住某次失误来当做球员的整场表现状态输出感想,却没办法通过宏观视角做一个能够有数据可依的定性评价。

诚实的讲,如果以向国家队输送年轻新星的立场来看,我确实也算是林葳的球迷,但在此基础上,我不是林葳的粉丝,也不是南京队的球迷,这让我能够有足够的兴趣以一个中立的态度来对流言中的“低效”做一番论证(顺便蹭一下热度)。正好趁着现在这个没有球赛的冷静期,我尝试用一个冷静的态度从数据层面来分析“低效”是否真的存在。

按照目前虎扑榜单,我筛选出了目前得分排在前10名的国内后卫球员制作了关键数据的表格。先说结论:林葳的“低效”是一种缺乏根据,甚至可以说与事实完全相反的奇特刻板印象,带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恶意性。

以下为论证过程:

我将数据分割成进攻和防守两部分,分别进行分析。

首先来说进攻部分。进攻部分相对防守更容易用数据量化:得分、命中率、助攻数就是最容易衡量一个球员进攻能力的数据维度。

我相信绝大多数人看一眼这个表格,就知道林葳的“低效”至少在进攻方面是完全的胡扯。他用场均低于第二名胡明轩3分钟的上场时间,多打出9分6助攻3篮板的额外数据,活生生比小胡多干出一个廖三宁的场均数据来,进攻能力堪称一骑绝尘。作为球队的持球核心他依然能做到每次出手得1.33分,本表格中仅次于高诗岩、张帆、程帅澎、田宇恒4人,而相信看过CBA的大家都知道,这4人在场时不是球队真正的持球核心,他们的高效更多的是建立在持球外援吸引了大量防守火力下达成的。

后面我也将进攻效率列在了表内。请注意,效率无法通过直接的数值对比比较强弱,因为每个球员所在的球队、对阵的球队风格都不同,故此在场次较少的比赛中,进攻效率可能仅仅是本支球队对阵另一支球队时的进攻表现(防守效率也是如此)。因此,李添荣120的进攻效率并不意味着他进攻能力就比111.3的胡明轩强,而是上海队在这两场比赛中更偏向打得分数较高的比赛。

因此,我特意也同步列出了每个球队的进攻效率,并用球员的进攻效率减去球队的进攻效率,数值为正的球员代表他个人的进攻能力球队超过了球队均值,为球队进攻带来了正面作用。

从数据来看,林葳在贡献大量得分助攻的同时,依然保持了不错的效率,能够在保证产量的情况下维持中游以上的效率消化大量球权,这种消化能力在外援里面也排位非常靠前的。目前林葳依然排在场均得分榜单第一名(含外援),而场均得分仅次于他的后卫是排在得分榜第三名的格兰特,真是命中率58.4%(比林葳效率高1.4%),进攻效率差值6.4比林葳高接近一倍,但助攻数量却比林葳少5个,所以从进攻方面来讲,林葳与格兰特的能力基本上是一致的(其实防守也差不多,格兰特虽然防守效率高但因为他是在北控,事实上他的防守效率差额是正值也就是说没能达到北控的均值)。

顺带一提,尽管徐杰这几场比赛有高光时刻,但从整体数据来看,实在是太战犯了,希望他快点醒醒。

然后我们来说防守,这里我主要列举篮板和抢断两项,此外也像进攻效率一样做了防守效率对比表,该项数值的负数越大,证明球员在球队的防守体系中贡献越大。

结果很离谱,那就是林葳在防守时的产出依然是靠谱的:篮板产量第一(分钟产量也是第一),抢断并列第二(分钟产量第四),防守效率也是10人中仅有的三个超过球队平均防守水平的后卫球员。

当然,鉴于南京本身就十分坑爹的防守能力,林葳的防守能力不能说优异,只能说这支队伍放大了他在防守方面的缺点。但数据的表现也说明,他至少没有拖南京防守的后腿。

说个题外话,两场下来阿日的防守效率是121.9,差额-3.8,在防守效率方面他确实有3.1分资格吼林葳不卡位的。

综上所述,起码在季后赛两场的比赛中,林葳的“低效”表现无论在进攻还是防守上,都是一种印象流瞎扯,他在进攻端产量顶尖、效率高;防守不出彩,但也没有低于平均水平。

在进攻中,球权的上升自然伴随着失误的上升,中国如果期望自己本土能有优秀的持球核心后卫,那就要允许像林葳、孙铭徽这类的球员有比无球球员多一些的失误,而不是完全无视事实的饭圈尬黑。而在防守方面,其实如果不让林葳进攻端掏空这么多体能的话,他的防守能力从硬件上来讲还是不错的,相比孙铭徽他缺乏的是防守的嗅觉。之后去打发展联盟看看会不会好一些。

现在比赛结束了,也传出了郭士强与林葳两个人的握手视频,也传出了林葳要去NBA落选一下试试的消息。只能祝福他一路顺利,为国家队增砖加瓦了。

最后的最后,我要说我其实没有看每一场比赛,但既然数据都列出来了,我还是可以通过数据盲估一下几位后面还有比赛的后卫球员的比赛状态,希望他们后续比赛能够有所调整,季后赛每一场比赛都要加油才行。各位看了球赛的看官也可以通过自己观赛的体验,来应证一下我这个数据对球员表现的判断准确度是多少。

胡明轩:状态中规中矩,没有明显短板,但无论攻防都还可以再专注一些,尽管打进了关键球,但从整体数据上来看广东队其他球员攻防更稳定。

徐杰:大哥,你醒醒,打季后赛了。

张帆:稳住手感,认真防守。你这防守下一场打北京,得被各种数值怪打穿。

程帅澎:进攻状态是对的,防守比较迷离。

吴前:你专心打控卫吧,你这得分效率基本也告别得分了。

廖三宁:你就D吧,啊没错,在全联盟防守最牛逼的队里拿全季后赛总排名第2、全队第1、全外线球员第1的防守效率是真的稳,别3了,就D吧,D挺好的D。

李添荣:其实进攻挺有效率的,但上海队有一大堆得分效率怪,想走的更远还得认真防守。

发布于北京阅读 24871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吐槽的基本操作楼主

虎扑JR1449345045这么麻烦干嘛,打开虎扑,高阶数据进攻效率>防守效率的球员及格,其他的不及格不就行了。
GIF
收起

你典型饭圈球盲言论啊,都说了效率值不是得分,不能直接对比。进攻效率是球员在场时的球队表现,假设AB两队最终比分为50:100,而A队明星球员打满全场独得50分剩下4人全部挂零,B队5名球员打满全场每人得20分,按你的“简单算法”A队明星球员进攻效率-防守效率等于-50,B队5名球员都是+50,推出结论B队5个得20分的球员都比得50分的A队明星厉害呗?

亮了(72)
查看回复(1)
回复
discusser-avatar

凉白开加糖

· 浙江

还是有客观球迷站出来讲公道话的。[加油]

亮了(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