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8 章

avatar
关注

继续更新

阅读 897

全部回复

discusser-avatar

shzhqqq楼主

第48章 教父是怎样炼成的? 弗格森并不是一开始就在曼联更衣室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而在他漫长的红魔主帅生涯中也屡受挑战,他是如何成为这家俱乐部真正的教父的呢? ——题记 弗格森身上最令人感觉到不可思议的地方,就是他如何能够在曼联取得成功,并一直在这里执教,最终荣耀退休,赢得了史无前例的崇高地位。 弗格森在曼联的威望和权力都远超了所有人,也超过了其他任何一家俱乐部的主帅,他本人成为了曼联俱乐部长期以来的旗帜和代表,被视为英格兰最优秀的主帅。 这是他通过卓越管理取得的成功,并且在持续地突破一家俱乐部所能达到的极限,最终达到了所有人都无法企及的高度。 弗格森性格强硬,脾气火爆,在管理上非常严厉,本来并不容易成功,但弗格森把自己的特长与曼联这家俱乐部的传统结合在一起,为俱乐部确定正确的方向,最终制定出严格的管理制度,全力提升球队的实力,有力地扭转了之前低迷的状态,并迅速展现出强劲的竞争力。 弗格森拥有着独特的魅力,他自己天生要强,对胜利和成功极其渴望,并且有一个特殊的能力,就是能够迅速统一所有人的思想,并且把不同球员的精神力激发出来。他能够把不同球员的目标高效地统一起来,让球员在一个团队里发挥个人优势,达到整体性加成的效果。 弗格森对曼联拥有着长远而且具体的计划,执行严格的标准。他要求每个成员必须努力完成所有的训练项目,这是他能够长期成功的最基础条件。弗格森重视选拨人才和培养人才,通过青训来让曼联的建队基础保持稳固。弗格森长期都坚持抓训练,抓细节,即使在功成名就的后期,他已经不需要亲自去负责具体的体能、技术和战术训练,他也依然会抽时间到训练场去监督指导。他不会轻易认同球员的训练,总是用更高的标准去刺激球员的进取心,让球员努力再努力,每个人哪怕能再提高一点点。 这就是弗格森执教曼联的特点。 弗格森脾气恶劣,但他拥有球员们对他无可置疑的尊重和信任。坎通纳、吉格斯、贝克汉姆、C罗这些的巨星对弗格森的感情,已经远远超过了球员与教练的关系。他们如果没有弗格森,就没有如此成就,弗格森是他们人生中最重要的领路人和看护者。 坎通纳说,“我希望得到尊重,也需要得到充分的理解,这一切只有弗格森才能给我。我一辈子的足球生涯随处浪荡,只在曼联才算得到内心的安宁,而这一切都来自于弗格森。我就像个孤独的孩子,对一切都抱有排斥和抗拒的态度,弗格森给了我最大的包容和信任。弗格森让我的灵魂得到安放,我是因为弗格森而找到自己的足球。” “我为什么爱上了这个红色俱乐部?一切都是因为弗格森。” 弗格森对青训更是无微不至地关心,加里-内维尔他们就一直都将Boss看成是父亲一样。多年后加里退役时说,“我们从小就在曼联成长,一直都受到Boss的关心和爱护。我最深的印象是他喜欢和我们在一起,总是抽时间来观看和指导我们的比赛。他的办公室总是会开着门。我曾经经常去找他聊天,甚至一些自己内心深处苦恼和纠结的事情,也会毫无保留地直接向他倾诉。” 弗格森负责解决球员的一切难题,并把球员推向成功之路。 而在弗格森时代的曼联有着更好的转会策略,不仅仅他会无情清洗球员的同时会给他争取新东家最好的合同,更关键是弗格森眼光精准,愿意给看中的球员开高薪,不在细节上唧唧歪歪扯皮。 弗格森不是对所有人都那么好,他几乎没有给任何记者好脸色。哪怕是跟队好几年的记者,只要他们有一丁点对球队不利的新闻报道,弗格森总会暴怒发飙。但记者之外,弗格森总是温和又和气地对待曼联球员和工作人员,以及各种各样的曼联球迷。 曾经效力曼联的中国球员董方卓多年以后谈起弗格森也特别强调了自己的尊重。弗格森对董方卓寄予厚望,他认为董方卓不缺乏天赋,身体条件不错,只可惜训练还是不够刻苦努力,没有抓住机会。 董方卓没有能够打动弗格森,哪怕他身后有着巨大无比的中国市场。弗格森需要在能力和市场之间取得平衡吗?不需要。 弗格森要的是球员真正的能力,只要能力达到标准。弗格森对宿茂臻非常欣赏,但可惜宿茂臻受了重伤。董方卓根本的问题只有一个,就是没有达到曼联的标准。 弗格森要求苛刻,“懒惰和挥霍天赋”这样的评语,也用在博斯尼奇这样的门将身上。除了属于玄学的弗兰、斯塔姆、贝隆这些球星之外,弗格森放弃的很多球员最终都没能够打出一片天。即使天赋强如莫里斯,或者曾经昙花一现的马切达等,还有备受赞誉的罗西......都是离开曼联之后黯淡无光。而在弗格森手下留在曼联的,最终却赢得了始料未及的荣誉和成功。 多年之后成为曼联主帅的索尔斯克亚说,“来到曼联之前我已经艰苦训练,想着做好了全部准备。但加盟之后,老板依然认为我可以干得更好一点。为此我不得不加练,提高自己的训练标准,用足够完成两场比赛的体力去投入那短短的替补上场时间。我每天都在地狱与天堂之间徘徊?不,从来没有天堂,我认为每时每刻都在走钢丝,容不得半点放松。” 生性浪荡的约克离开曼联的时候满不在乎,“我们在球队里面被老板管得死死的,各种高标准严要求,那时候恨不得他早点走人。排得满满的训练和各种日程安排,甚至让我多找几个女孩子都完全没有时间。那个时侯我可是恨死他了!” 约克一直等到离开曼联后遭遇各种不顺遂,才会记得弗格森的好。他说,“我能够一直踢球,离开曼联还能拿高薪,实话实说最应该感谢弗格森。他那几年的纪律和规则非常关键,保护了我的身体。”约克职业生涯晚期无球可踢,但他却希望为国家队出场,弗格森主动邀请他回到老特拉福德训练。约克说:“我无处可去,只能自己训练,心里没有一点底。我没有向曼联提出请求,那实在不好意思。但突然之间我接到了电话,卡灵顿基地的工作人员说老板邀请我回来训练。无需多言,那一刻我实在爱死了这个老头!” 弗格森对很多人的关心是随时随地的,这种安排从来没有寻求什么回报,但总是会让人感到温暖。 这些维护球员的事情,在更多的时候会被弗格森护犊子的形象掩盖。弗格森当然不拒绝这种护短的形象,自己的球员永远不允许其他人批评和质疑。弗格森那年代的主教练,大多数都会有这个特点,只不过他们没有弗格森这么明显。 这是英超主教练特色——真正成为球队的管理者,对所有人都有责任。带队打比赛和重要,但成为大家长却对弗格森来说更值得。 和所有的教练不一样,弗格森对曼联有着特殊的责任。对内他是无话不说、无事不做的大家长,为每一个球员切身利益考虑;对外他是球队代表,不怕得罪任何人的老大。当年贝隆受到记者质疑,弗格森直接在新闻发布会上当场发飙,“你给我滚蛋,我他妈的不想跟你说话,贝隆他妈的是个伟大的球员,你他妈的是个白痴……” 贝隆尽管短暂效力曼联,也算不上很成功,但他对曼联的感情一直都无比自豪,对弗格森的敬仰与爱戴,更是异乎寻常。 弗格森一直强调球队的利益,没有任何人能够凌驾于这个俱乐部之上。拜利、怀特塞德这些前朝功臣不可以,因斯不可以,斯塔姆不可以,贝克汉姆不可以,范尼不可以,基恩也不可以......一旦要与这个集体作对,弗格森就会把曼联的大门彻底关上。 确定俱乐部正确的方向,一直维护俱乐部的利益,维护球员的利益,并且让俱乐部和球员不断地从成功迈向更大的成功,这就是弗格森,这也是他最终成为曼联教父的原因所在。

亮了(2)
回复

暂无更多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