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检验PCL队伍常规赛综合表现的一种指标——以2025PCL春季赛为例
0. 引言
2025年PCL春季赛常规赛的赛程已经圆满完成,这个阶段大家都热衷于调用各种数据总结各支队伍的常规赛表现,预测它们季后赛的走势。本人作为2024年才开始逐渐关注PUBG赛事的新观众,错过了以前PCL生机勃勃的黄金时代。不过如今也并不算太差,我依然相信今年PCL的强队会在世界舞台保持竞争力。因此,本人想要建立一个在长程赛事较为普适的指标,希望能够尽量表征PCL常规赛各个队伍的综合能力,并且对季后赛该队伍排名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1. 指标的选取与建立
为方便起见,将指标命名为“综合表现分数”Grade,设定为百分制形式。综合表现分数的评分细则包括3个方面,第一是“得分能力指标”sci;第二是“上限指标”upi;第三是“下限指标”dwi,三个指标也均为百分制。综合表现分数的折算规则为:
即对三个分指标分别赋予80%、10%、10%的权重。
得分能力指标sci与战队单日平均分数直接关联,表征战队日平均的得分能力;上限指标upi与战队单日得分60+的部分相关联,表征队伍的爆发能力;下限指标dwi与战队单日得分30-的部分相关联,表征队伍在困难条件下的兜底能力。因此,综合表现分数Grade仅依赖于战队每个比赛日的单日得分数据。
【此外,许多其他指标也能表现队伍的综合能力,很多论坛的朋友也在尝试量化并且优化这些指标,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例如队伍的稳定性,有朋友用单日得分方差来表征。然而你不能去说一个单日分数在40-90波动的队伍,得分稳定性不如一个单日分数在15-45波动的队伍,因为“单日稳定拿高分”也是一种稳定性的体现。因此本人的指标并没有将方差纳入评分细则,上下限指标就能够较大程度地体现队伍的稳定性。此外,下限指标还能体现队伍在圈运、赛运整体较差条件下的换分能力与临场调整能力。诚然,圈运赛运是影响战队单日得分的重要因素,但在联赛常规赛的长程赛制下,我趋于认为各个战队受到圈运和赛运的影响是一致的。不过在季后赛、世界赛总决赛这样3天以内的短程高强度赛制上,评价战队综合表现就需要考虑圈运赛运了。但这与本文无关,先按下不表。】
2. 得分能力指标、上限指标、下限指标的计算
得分能力指标sci应当反映联赛队伍相对的得分能力高低,因此sci与单日平均分不应该是线性关系。比如同样相差10分,日均分50与60的两支队伍,大概率得分能力是联赛第1、第2;而日均分25与35的两支队伍,可能得分能力是联赛第6、第12。所以后者的sci分数之差应该要远大于前者。得分能力指标sci的非线性计算式:
其中,S1表示战队周中赛单日均分,S2表示周决赛单日均分,周中赛与周决赛的权重分别为30%、70%。大于100分的以100分计算。
上下限指标upi、dwi的计算式:
其中Si表示所有60+的单日分数,Sj表示所有30-的单日分数。
以NH战队2022PCL春季赛常规赛数据为例,计算上述各指标和综合表现分数:
得到
3. 2025PCL春季赛常规赛各战队综合表现分数
*仅统计进入季后赛的16支队伍
各项指标排名:
4. 各指标的性质讨论 & 基于这套指标的2025PCL春季赛常规赛战队综合能力分析
4.1 得分能力指标
综合计算式和所得结果,sci分数呈现以下特点:
(1)整体呈现反正切函数(arctan)形式变化,折算分数在中部分数段(27.5分附近)变化较快,在低分段与高分段变化较慢。
(2)当周中/周决单日平均分达到约45分时,sci分数即可达到90。平均分达到55分时可评为满分100,然而纵观近几年的联赛常规赛,却少有能达成满分的队伍。
(3)【折算规则使得90分以上的高分队伍sci分数较实际得分差距减小,我认为较为合理。因为从常规赛到季后赛过渡的角度来看,只要分数达到一定门槛,就证明了队伍较为优秀的火力和正面能力,都有在季后赛拿高分争名额甚至争冠的实力。至于去死抠谁常规赛平均得分比谁高出多少,实在没有必要。况且sci分数仅占比80%,想要达成更好的Grade,还需要同样优秀的上下限指标——这就对队伍更多方面的能力提出要求。】
4.2 上下限指标
综合计算式和所得结果,upi和dwi分数呈现以下特点:
(1)计算过程涉及对符合条件的单日得分(60+、30-)类标准化折算后进行连乘的过程,因此最后的分数基本由以下两者决定:单日高(低)分数量、是否出现极端高(低)分。高分数量越多、分数越高,则上限指数越高;低分数量越多、分数越低,则下限指数越低。
(2)理论上upi有满分的情形,需要队伍至少出现1次单日100+的得分,0分的情形是队伍未出现单日60+的得分。dwi没有理论上的0分情形,除非队伍出现单日6把0分,若要获得满分,则要求队伍不出现任何单日30-的得分。
(3)【upi和dwi指标高低分分明,区分度很强,对队伍相应的能力要求也很高——有过半数的队伍没有上限指标分数,也有近半数的队伍下限指标分数低于10分。upi和dwi本身的目的就是突出具有爆发能力和兜底能力的队伍,爆发能力有助于队伍在季后赛前段建立领先优势或者中后段追分,兜底能力有助于队伍守住分数优势或者紧咬比分,这都是帮助战队在决赛阶段拿到名次的关键能力。虽然有这两种(或一种)能力的队伍不保证能在季后赛位列争冠梯队,但可以说没有这两种能力的队伍很难名列前茅。】
4.3 综合表现分数
综合表现分数Grade由sci、upi、dwi以0.8、0.1、0.1的权重加权平均得到。相对于得分能力指标和继承分排名,综合表现分数的高分队伍之间分差总体被拉大,队伍的排名也略有变化。但是在Grade评分中获得高分的队伍,是真正在常规赛中展现出高分、上限下限、稳定性等等综合能力的战队。根据各指标分数特点和评分细则,可以认为80分以上的战队在常规赛打出了多方面的能力和强劲的实力,90分以上的战队则展现出了全方位的能力和火力领先。
此次常规赛战队Grade分数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确实在80分数线上出现了明显的分水岭,这说明了分数80+的5支战队在得分、上下限和稳定性上都明显优于其他战队。所以除了两支合作者队伍外,根据这套指标我们没法不预测CTG、GSW和CCG是联赛PGS名额的最有力竞争者。并且80分门槛似乎也能成为判断队伍联赛表现是否达到强队标准的重要依据。
计算Grade分数的数据来源是单次联赛常规赛队伍的单日得分,因此综合表现指标主要反映的是该次联赛队伍之间的相对实力,不适用于沿时间纵向对比不同联赛的队伍实力状况。例如根据今年春季赛常规赛PeRo战队的99.8分大于2022春季赛NH的98.2分得到25PeRo大于22NH的结论,这是不合逻辑的。
4.4 2025PCL春季赛常规赛战队综合能力评级
*仅统计进入季后赛的16支队伍
5. 结语与展望
这套指标对于PCL联赛战队的综合能力评价是否准确,很大程度上是需要通过季后赛来检验的。除了即将开始的2025春季赛季后赛,还可以用前几年联赛的常规赛/季后赛数据来对指标的评测能力作检验,但由于本人时间精力有限,无法短时间内完成。大家觉得评分结果是否与自己观赛时的主观印象符合呢?还请各位论坛的朋友们发表你们的意见、想法和建议~
另留一些与综合表现指数Grade相关有待研究的问题,欢迎大家积极讨论!
(1)除了上文所提及的能力之外,是否存在其他同样重要的能力,帮助队伍在联赛取得优异表现?如果有,能否通过数据量化并添加或改进到指标当中?
(2)若以同样指标统计近年来所有联赛的常规赛,得分80+的战队季后赛表现如何?获得世界赛名额的概率是多少?得分90+的战队夺冠的比例又是多少?
(3)针对近期论坛热议的“联赛强度”问题,联赛常规赛中这套综合表现指标分数得分80+队伍的数量是否能够成为“联赛强度”的有力评判依据?
(4)若将问题拓展到季后赛、世界赛决赛等更高强度的短程赛事上,应该要对这个综合表现指标按照什么思路进行改进呢?
……
【本人学识有限,还请各位大佬、网友们多加指点!最后祝愿各支战队能在即将开始的2025PCL春季赛季后赛上取得突破性的成绩!】
虎扑JR0849733159楼主
· 上海图表已更正,制表过程中笔误了~不过对于周决赛场次不完全的队伍,我做了一定的插值处理,基本不影响分数
虎扑JR0849733159楼主
· 上海其实是有道理的,总继承分排名是反映战队常规赛表现的很不错的指标。不过我想尝试找到比它更好一些的,这就有待验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