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测评|Nike LBJ17 普通人穿不了!
可以说集合了过去詹姆斯球鞋的所有缺点,重心高,防侧翻不好,重量沉,抓地特别差。
只有一个优点,那就是优秀的缓震和物理外挂的增高属性!
普通人这鞋你就穿吧,一穿一个不吱声!
重量方面我的 45 码单只 550 克左右,在我的大码鞋里算是比较沉的了!
大底硬度值 69 左右,虽然硬度够但是血槽不深,所以水泥地依旧是劝退!
大家都知道我本人呢 183 现在不止 160 的体重 平时 8突2投 喜欢拼抢篮板,二次进攻,接下来带着我这样的信息来看这双鞋的实战表现是如何的!
上脚以后我是 45 的 窄脚型 低脚背 扁平足,这双鞋我穿 45 码略微偏紧,尺码偏小半码左右,鞋楦虽然做的正常,高度也合适。
但是前掌的空间太压脚趾了,比较难受,建议选择大半码或者一码,需要注意戳脚趾的问题!
静态穿着的时候呈现出前高后也高的重心感受,像一艘货轮晃晃悠悠的,漂浮不定,没有安全感!
缓震方面:全鞋最大的优点,非常适合大体重的朋友们,首先前掌的两块 ZOOM 很明显,而且摆放的位置你别管重心高和防侧翻不稳,就单论落地的脚感非常爽了,再看后掌踩起来能够感受到弹,但是需要体重的帮助,所以180斤以下的就不推荐了,直接匹配大体重内线和重型锋线!
包裹方面:怎么说呢,很奇怪,就是鞋面强度很高的同时又不是特别贴合,但是又能固定脚型,像一层厚帆布,准确的说像穿了一件加厚的帆布夹克,很有感全感但不贴身。
然后就是鞋带系统你想要快速勒紧是不可能的,需要逐帧操作,从最开始的鞋带孔开始逐步束紧,每次穿鞋都需要重新调整,重新束紧,非常麻烦!
内侧不顶足弓,扁平足穿着没问题!
鞋脚一体性方面:首先需要说明的就是,它的跑动感受对于大体重站桩的内线来说没有任何影响,如果你是单纯的直线加速的推土机,那完全适配!
前掌自然弯折点根本就没有,鞋面不卡脚,下方的气垫起到了托举和助力的帮助,虽然重量非常沉,但是冲刺跑很爽,动力十足,攻击篮筐不废话。
但仅仅闪耀在加速冲锋的局限里,但凡你有个变向和横移都觉得控制不住,所以跑动成绩很有针对性!
透气性方面:正常水平,没有特别闷脚但是也不通透,打完球正常出汗,没有什么可多说的,更适合北方秋冬季节穿着!
抓地方面:全掌的纹路很抽象,整体像铁栅栏的一样的纹路毫无作用,就是溜冰的水平,在室内吸灰严重咬不死,在室外不耐磨还容易卡石子。
就连最基础的急停跳投都有制动延迟,不能做到立马就停,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也和重心高惯性大有关系,总之抓地比较差!
防侧翻方面:全鞋最大的隐患,前掌重心肉眼可见,所见即所得的高呀,再加上中底外延的不够,没有防侧翻脚,就靠两侧的 ZOOM 作为支撑和补强,所以直接增加了翻过去的风险,反正我是不敢穿它真实战的,所以推荐给脚踝力量爆表的兄弟们!
总的来说除了缓震强以外,其它全是缺点,算是篮球鞋里代表性的有驾驭门槛的一双了!而且针对性的人群很小众,只适合大体重,内线站桩,接球高举高打,身材又厚又高的内线们穿着!总之对于我来说更多的还是自己练球和日常通勤会穿它!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这双 2019 年发售的 Nike LBJ 17 当时的发售价 1799 然后很快就各大奥莱见了,最低的 800 左右就能入手,在我身边用它真打球的不多,大部分都贪图它的增高和脚感,用来通勤压马路了,穿上 183 秒变 187 而且还不会太明显!
那咱们说回球鞋本身这双鞋在我这的评价就是一双典型的大体重内线站桩篮球鞋,普通大众球友很难驾驭,或者说更像一双篮球文化鞋,对于我自己来说很难穿了!
那么以上这些就是我最真实的感受,绝对没有尬黑或者硬吹,对此你还想看我测评哪双球鞋,也可以打在评论区里,我来安排,这里是Sunzz潮课,我是你们北京的小真!我们下期再见!拜拜了各位!
liwenqingq
· 湖南没17,但是买了18。听了你的描述感觉18跟17差不多,也是重,防侧翻差,重心高
JALONBROWN7
· 福建差多了,我个人觉得鞋子这东西真不能仅凭表面的数据来作为评定,詹17詹18鞋子配置测评方面几乎一样,可17对我来说就是神鞋,18总共实战4次崴了3次,很夸张一般我觉得18如果能适应的17一定神鞋,反之就不好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