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板]媒体人:CBA投资两极分化或将加剧,归化球员放开成新分水岭

关注

虎扑04月11日讯 媒体人邵化谦在《新体育》撰文,原文标题为《CBA的财务困局》,文章中谈到了作为CBA投资方的国企与民企在两极分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部分原文如下:

中国职业篮球联赛正经历前所未有的资本裂变。随着2024-2025赛季深入,CBA财务版图呈现出泾渭分明的两极格局:以山西、上海为代表的国企球队财力雄厚,构筑起"超级战舰",反观民企阵营,四川、江苏等队深陷生存危机,连传统豪强广东也难掩颓势。这种分化不仅体现在战绩榜单上,更折射在资本运作层面——国企将球队视为城市名片持续投入,民企则在行业寒冬中节节收缩。外援上场规定放宽至4节7人次,山西队豪掷千金签约10名外援,与民企高频更换廉价外援的生存策略形成鲜明对照。悬在头顶的降薪令更引发深层忧虑:行政干预下的薪资调控虽缓解资方压力,却可能加剧人才外流与"阴阳合同"乱象。

CBA正站在转型升级的十字路口,如何构建可持续的财务生态,已成为关乎中国篮球未来的必答题。

CBA投资的两极分化格局其实已经持续了很多年。到2024-25赛季,国企与民企两极分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从战绩来看,国企背景的俱乐部几乎垄断了竞争金字塔的顶端。2024-2025赛季常规赛第二阶段结束后,6支国企球队全部跻身联赛前12名,山西、山东、青岛等队长期高居积分榜前列。

第一阶段有些低迷的上海队在第二阶段逆流而上。赛季初期,他们在外援引进方面受挫,但久事集团强大的财力是这支球队的后盾,上海队拥有比绝大多数球队更大的容错率。洛夫顿的加盟,直接改变了这支球队的竞争力,甚至改变了联赛的竞争格局。在赛季进行期间,他们还悄然完成混血球员朱正的入籍,在改善球队阵容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反观民企阵营,深陷生存危机的球队不在少数,四川、江苏、福建、广州等球队早早与季后赛无缘。即便是传统强队广东,过去这几个赛季也明显感受到压力,他们无法像10多年前那样,组建起“准国家队”级别的国内班底。过去几年周鹏、赵睿、周琦的离队,都反映了广东队已经不再像当年那般实力雄厚。

保持高投入的民企球队越来越少。本赛季只有广厦和新疆在引援方面不含糊,广厦正处在争冠周期,本赛季是他们夺冠的大好机会,管理层选择加大投入无可厚非。新疆是民企球队当中最具实力的一支,即便是这样,新疆队的投入比起几年前也有所下滑。

CBA这种冰火两重天的局面,本质是两类资本在抗风险能力与政策上的悬殊差异。特别是疫情之后,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体育自然不能独善其身。虽然CBA的商业价值在30年内不断提高,但是各支球队的投入同样也在水涨船高。更何况,CBA有不少民企球队的主业与房地产有关,行业出现波动,球队投入缩水,国企则构建起资金“安全网”。

国企将球队视为城市名片,对短期亏损的容忍度高。民企曾经也看重球队带来的广告效应,但现在因为经济环境变化,受困于资金不足。曾几何时,广州龙狮是CBA球员转会市场上的买家,多次从不同球队挖来年轻的“潜力股”,但是为了维持运营,去年夏天不得不抛售主力球员,这些案例暴露出球队在长期投入与即时回报间的艰难平衡。展望未来,这种分化或将进一步加剧,归化球员的开放可能成为新的分水岭。

文章转载自新体育

来源:微信公众平台

发布于上海阅读 77095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虎扑JR1718507405

· 山东

只要能放开外援,穷逼球队直接死,连培养国内球员换钱的机会都没有

亮了(461)
查看回复(12)
回复
discusser-avatar

迈迪逊花园宝宝

· 福建

现在CBA基本上成了国企的天下了,名营企业的球队无法维持大投入,股东制导致很多球队都等着分红卖球员赚钱,完全不思进取

亮了(202)
查看回复(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