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季合集】2024-2025赛季林葳持球投三分全剪辑
众所周知,CBA外援主要集中在后卫和内线,如果拆分CBA本土中锋以外四个位置的三分频率,会发现前锋位置本土球员和联赛水平差距不大,但本土后卫三分出手频率比联赛水平低了不少。这种差距则主要来自于持球投水准。比如CBA控卫中三分最高产的前十里有9位外援,都是百回合要出手十几次三分的核心,本土鲜有能驾驭如此出手的后卫。
巴黎奥运会的数据同样惊人,居然有高达10个球员百回合三分出手超过15次,NBA如此庞大的联盟,2023 - 24赛季能达到这个数字的也只有4位球员。这说明世界篮球的持球投欲望和能力都达到了非常高的地步。我们和世界有很远的距离。而持球投三分,恰恰是现代篮球体系的进攻关键。
NBA和FIBA赛场,持球挡拆和更多的三分球,促成了进攻水平的提升。很多身材并不高大的球员,成为了优秀的挡拆发起者,并提供了巨大的进攻影响力,甚至会看似单枪匹马地带领球队与世界顶级强队一较高下。 在本届奥运会中,我们最熟悉的“小个子”就是日本队的河村勇辉。与法国队的小组赛中,在八村垒已经被罚出场的情况下,河村勇辉成为日本队进攻的绝对核心。 对阵法国第四节,日本百回合111.6分,超出该场全队整体百回合得分。其中,河村勇辉的回合占有率63.5%。虽然球队没有赢得比赛,但河村勇辉和日本队无疑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足以和世界顶级强队交手。当法国击败德国进入决赛时,回看日本与法国的这场小组赛更是让人敬佩。
那么,上述球员们为何可以对球队进攻做出如此大贡献呢?这些核心后卫球员可以用多种方式把球放进篮筐的能力似乎是最直观的因素。这种想法同样符合我们的直觉:投篮,尤其是远距离跳投,是后卫球员们赖以生存的方式。他们的投篮频率同样在佐证这一点:这些核心后卫们的三分出手频率都非常高。除了琼斯和桑托斯外,其他人的百回合三分出手频率都达到了10次以上。当他们疯狂的进球表现在社交媒体上以同样疯狂的方式被传播时,我们很容易将进球能力归为答案。 然而,看向这些后场核心的进攻表现(下表)
他们的真实命中率并不算突出(注意,真实命中率的计算已经加入了三分球和罚球带来的奖励了)。这些“反直觉”的发现正在说明,事实可能要复杂很多。
在以持球挡拆为主要发起方式的现代篮球中,进攻和防守俨然像在下一盘象棋,攻守方均需要见招拆招。三分球出手方式代表了三分球的出手难度,也代表了改变防守的能力。从防守球队的视角来看,如何做好对对手挡拆的防守,乃是球队防守的重中之重。而挡拆防守里,最需要衡量的部分即是挡拆持球人的持球投篮能力。如果挡拆持球人不具备持球投篮的能力,防守方自然可以用走掩护下线(under)的方式应对攻势。只有挡拆持球人具备了足够强的持球威胁,防守方才会考虑改变防守方式,考虑是否挤过掩护(over)。上述的后场核心们,毫无疑问具备了持球投的能力。其中,大部分后场核心已经将持球投距离延长到了三分线外,甚至到NBA三分线的距离,这样他们才有能力创造出大量三分机会。
根据挡拆涉及到的攻防球员特点,挡拆防守可以由大个球员的站位来划分,从沉退(drop)、延误(hedge)、夹击(blitz)到双人包夹(double)。挡拆持球人的投篮能力越强,保守的防守方式便愈发无法成为有效的防守选择,逼迫大个球员不得不到外线防守。除了上述为保持原始对位所设计的防守策略外,防守方也可以直接进行换防(switch)。这种策略仍然会对挡拆持球人的持球投能力进行考验。对阵法国的第四节,在八村垒下场后,法国在很长一段时间执行了换防策略,考验河村是否可以面对大个防守人单挑成功。 当然,通过高难度的无球进攻方式,如手递手和无球掩护,同样可以调动对方的护筐球员,做到改变防守的目的。这方面的高手有帕蒂·米尔斯、博格达诺维奇等。不过,这种方式即使不需要多次运球,依然需要高难度投进三分的能力。
从个人层面回到球队层面,我们可以清晰看到,篮球进攻中,如果篮下是“兵家必争之地”,三分线外的较量则是“博弈的主战场”。对于日本队来说,即使他们已经丧失了最容易取分的地方,他们还可以通过赢得三分线外的战斗,拿回主动权。本届奥运会,日本男篮的篮下出手占比是本届赛事最低,篮下命中率倒数第二,但他们打出了第7的百回合得分。他们有着本届赛事第二高的三分占比(52.1%),第三高的三分命中率(39.3%),对阵法国的末节,日本三分占比高达60%,命中率33.3%。 美国的夺冠之匙同样也在三分线外。也许印象里的“梦之队”是拥有着最强身体天赋的队伍,实际上,巴黎奥运会的美国男篮的篮下比重并不高,仅排在赛会第九。这是因为,他们在进球能力上有着足够强大的资本,可以不用打到篮下。挡拆持球这一进攻方式里,美国的三分比重比日本还高,达到了57%。 我们可能会惊叹于美国46%的三分命中率,但实际上,对于美国队来说,投篮优势和身体优势同样重要。
整个篮球世界打出高水平进攻的法门都是如此:进攻端挡拆手最好具备持球投功能,同时角色球员越来越注重无球时的兼容性。投手从水平到数量都在增长,共同成就了三分比重的飞跃。各队不存在派别上的明显区分,他们比试的,除了天赋水平之外,实际上就是顺应篮球发展趋势的程度。
kline
· 广东Cba没有一位后卫或者锋线这个赛季自己持球投三分的产量能达到林葳的50%。
凉白开加糖
· 浙江我猜大部分人只看视频,没耐心把这一大段字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