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隐去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avatar
关注

《红楼梦》开篇用甄士隐、贾雨村这两个人物暗示了小说“将真事隐去,用假语存焉”,已为共识。然而隐去的真事到底是什么,成书以来争论不断,最终因此形成“红学”两大学说,即“曹家说”和“悼明说”。

“曹家说”(正方,代表人物:胡适,当今主流)观点:《红楼梦》是作者曹雪芹以家族经历为蓝本创作的作品,小说中的贾家对应现实中的曹家,曹雪芹即贾宝玉的人物原型,故隐去的真事就是曹家在清朝发迹、鼎盛和衰败的家史。

“悼明说”(反方,代表人物:蔡元培)观点:《红楼梦》是一部明清易代史,其中的众多人物意象隐射了明末清初的风云人物。“悼明说”认为小说作者是明朝遗民,故小说有“吊明之亡,揭清之失”(讥清悼明)的观点。所以隐去的真相是“明清易代”这段历史。

双方的论战持续百年,各不相让。这里举一个有代表性的争论,两种学说对《红楼梦》文眼《红楼梦曲•引子》的不同解读。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1、开辟鸿蒙,谁为情种:两派观点基本一致,《红楼梦》大旨谈情,情为全书的核心。

2、都只为风月情浓:《红楼梦》中情为何物?

“曹家说”:风月是文人雅致的“吟风弄月”,情是“儿女之情”,即以“宝黛钗”为代表的红楼儿女隐射现实中曹李等家族儿女之间值得颂赞的真情实谊。

“悼明说”:“风月”为“清风明月”,明末文人特别是明朝遗民常常用“清风明月”来指代明清两个朝代。故此情指的是家国情怀、君臣情义。

3、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

两派观点纠结在“试遣愚衷”(写书的原因)

注:此处有脂批“愚字自谦得妙”。

“曹家说”认为就是字面意思:写书是为了倾诉作者自己的衷情。

“悼明说”认为愚用于自谦是很普通的用法,脂批所说的妙是妙在“愚忠(衷)”上,即明朝遗民对君主的死忠,写书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忠心。

4、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两派争论最激烈的地方,争论点为“怀金悼玉”,因为它在这里是《红楼梦》的形容词,能表达出《红楼梦》的主旨。

注:此处有脂批“怀金悼玉,大有深意”。

“曹家说”:“怀金悼玉”是指怀念薛宝钗,悼念林黛玉,小说的主旨就是为以“薛林”为代表的闺阁女儿们作传,歌颂这些女儿的才情,作者的思想展现出超越礼教、超越时代的高度和深度。

“悼明说”:怀金悼玉有两种理解:

1)互文理解:“怀金悼玉”即“怀悼金玉”,金玉为金镶玉缩写,即传国玉玺,指代前明故国。“怀金悼玉”就是“怀悼故国”。

2)怀的意思不是“怀念”,而是“归附”。自古就有“诸夏尚玉,夷狄尚金”的传统,“怀金悼玉”就是虽然归附了夷狄(后金,满清),仍然心向华夏(前明)。

那么,大家认为哪个更有道理呢?请投票。

步行街主干道《红楼梦》赏析《红楼梦》
阅读 2408

全部回复

discusser-avatar

我爱虎扑JRSs

· 广东

曹雪芹:我他妈并没有想那么多~

亮了(0)
查看回复(2)
回复
discusser-avatar

浮云310楼主

· 四川
我爱虎扑JRSs曹雪芹:我他妈并没有想那么多~收起

曹雪芹写书的初衷就是把真事藏在小说里,说不定没发掘出来的真相更多。至于曹雪芹他妈嘛,你说的对,确实并没有想那么多~

GIF
亮了(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