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之治时期,全国人口峰值竟然还没有北齐一个割据政权多,你敢信吗?
北齐还比贞观时期早近一个世纪,国土面积更是相差甚远。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被自媒体流量博主黑成史上最流氓最无节操的割据政权,人口总数竟然远高于著名的贞观之治。要知道,北齐处于南北朝乱世,从西晋后期五胡乱华算起,战乱已经持续250年且从未停歇。
关于北齐的人口规模及相关背景,综合权威信息如下:1. 人口数据
峰值人口:北齐在564年达到约2200万人口,这一数据被多个来源引用,包括百度百科等权威平台。
亡国时人口:577年北齐灭亡时,仍保有330万户、2000多万人,显示其人口基数庞大。
2. 人口密集的原因
核心区域优势:北齐占据山河四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是当时中国最富庶的农业和经济中心,支撑了高密度人口。
经济基础:农业、盐铁业和瓷器制造业发达,使其成为南北朝时期最富庶的政权之一。
相比之下,贞观之治时期人口大约1200万至1600万
贞观之治时期(627年-649年)的人口数量存在多种记载和估算,以下是主要信息:12
官方记载
根据《旧唐书·地理志》记载,贞观十三年(639年)全国人口约为1200万。
贞观十六年(642年)的户口数达到1600万。
安汉兴刘曹孟德
· 黑龙江有啥不敢信的,有杨广这种残民之贼,人口打对折都是基操
熙荣教练
· 广东虎扑不是300诺奖得主,3000发达国家院士,人均985硕士学历吗?玩人口数据,难道不应该引用葛剑雄教授的研究数据?### **北齐与唐贞观时期人口比较(基于葛剑雄教授研究)** #### **1. 北齐(约570年)** - **户数**:约300万户(《隋书·地理志》追溯) - **口数(官方推算)**:1800万(户均6口) - **修正口数(葛剑雄估算)**:**2000万—2500万**(考虑豪强隐匿、流民等因素) - **核心统治区**:今华北平原(河北、山东、河南北部、山西南部) - **数据来源**: - 《中国人口史·第一卷》(葛剑雄,2002,复旦大学出版社) - 《中国人口发展史》(葛剑雄,1991,福建人民出版社) ---#### **2. 唐贞观年间(639年)** - **户数(官方)**:304万(《旧唐书·地理志》) - **口数(官方)**:1235万(户均4口) - **修正口数(葛剑雄估算)**:**2000万—2500万**(考虑逃户、未统计人口等) - **统治范围**:统一全国(含隋朝旧疆,但江南、岭南开发不足) - **数据来源**: - 《中国人口史·第二卷(隋唐五代)》(葛剑雄,2002) - 《中国人口发展史》第七章(葛剑雄,1991) ---### **关键对比结论** 1. **人口规模相近**: - 北齐(2000万—2500万)≈ 贞观(2000万—2500万) - 但北齐仅控制华北,而唐朝已统一全国,反映唐初人口恢复较慢。 2. **统计差异**: - **北齐**:户均6口(大家族制仍存),隐匿人口多; - **贞观**:户均4—5.5口(均田制下小家庭化),逃户问题严重。 3. **历史背景**: - **北齐**:继承北魏分裂后的华北经济基础,但战乱频繁; - **贞观**:隋末大乱(损失超60%人口)后的缓慢恢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