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轮两场战罢,我们的问题出在哪里?
2025年4月22日,尼克斯和活塞的季后赛二番战结束,尼克斯主场负于活塞,大比分来到1:1。尽管输球,我们仍能看到尼克斯表现亮眼的地方。
布伦森的超级单核表现:布伦森全场狂砍37分7助攻,其中末节独得14分,多次通过突破和急停跳投咬住比分。他的进攻效率(真实命中率62.3%)和关键球能力仍是尼克斯最稳定的武器。
外线防守压迫性:布里奇斯贡献3次抢断,针对活塞持球人的包夹策略在第三节一度迫使活塞连续失误,缩小分差至8分。
可是面对常规赛仅东部第六的活塞,尼克斯究竟输在什么地方?
明面上的问题有很多:
内线攻防失衡:唐斯仅得10分6篮板,且正负值-10全队最低,面对活塞杜伦(12分13篮板3盖帽)和哈里斯(15分13篮板)的冲击,尼克斯禁区失分高达52分,篮板净输14个。
替补火力严重不足:尼克斯替补仅得8分(施罗德一人贡献20分),轮换阶段进攻停滞,导致主力体能透支。
战术单一化:过度依赖布伦森单打(占比42%的出手),其他核心如唐斯和OG·阿奴诺比未能形成有效联动。
但比起这些,我更想聊一下稍微深层次一点的:
面对活塞坚决地肉搏战术,尼克斯是否做好准备?
老球迷应该能很明确的感受到,这场比赛刚开始,尼克斯的精气神就不如对面。经常能看到后场发球,布伦森运过前场,其余四名队友都在布伦森身后。相较于第一场,尼克斯的频率和速率似乎变低了。
我们都能看到,活塞的打法偏向于复古风格:
内线主导的攻防体系:杜伦(12分13篮板3盖帽)和哈里斯(15分13篮板)的组合复刻了“双塔战术”,禁区得分占比高达46%(全队禁区52分),通过低位背打、二次进攻和防守威慑力掌控比赛节奏,类似2004年活塞冠军时期的拉希德·华莱士+本·华莱士组合。
高强度身体对抗:全场比赛活塞制造了尼克斯18次失误,其中9次来自对抗中的抢断和封盖(如杜伦对布伦森的封堵),这种“铁血防守”是90年代活塞“坏孩子军团”的标志。
快攻反击而非三分投射:活塞全场快攻得分22分(占总得分24%),但三分球仅25中8(命中率32%),明显弱化现代魔球理论,更依赖转换速度和近筐终结。
而面对这样的球风,正常我们一般有三种方式去解:
极致空间战术:五外阵容(5-Out):安排所有球员具备三分威胁,迫使对方内线(如杜伦)离开禁区协防。这个我认为不适合目前尼克斯不稳定的三分,以及锡伯杜的风格不太会这么做。
挡拆点名战术(Hunting Mismatch):针对移动较慢的内线(如杜伦):布伦森/布里奇斯与唐斯发起高位挡拆,迫使杜伦换防外线,利用速度差突破或中投。若杜伦沉退防守,则直接中距离惩罚(尼克斯中投命中率联盟第4)。这个是我认为比较适合的战术,但从战术体系上来说,米罗似乎比唐斯更合适,可以开发的是用布里奇斯作为发起点,一方面是布里奇斯有着优秀的中投,另外也可以节省布伦森的体力。
加快进攻节奏:复古球队依赖阵地战,需用提速消耗其体能:抢发底线球(如热火“Bam Fast Break”战术),趁对手落位前完成终结。增加转换三分(尼克斯场均快攻三分出手仅2.1次,可提升至5+次)。这个战术可行,但看G2球员的体力预计只可使用部分时间。
我们看到在面对活塞的球风时,锡伯杜并没有给出很明确的解法,所以笔者在观球的时候是很困惑的,我认为这个是整轮系列赛尼克斯和锡伯杜需要想清楚的事情。可能有小伙伴会问,上场比赛不打的挺好的嘛,笔者认为G1因为奥萨尔和杜伦早早受到犯规困扰,并没有对尼克斯形成实质性的压制,G2奥萨尔对布伦森的撕咬就可见一斑。
双塔战术是否是尼克斯的最优解?
除了上述3种方式,还有一个应对策略,就是和对方一起肉搏,如果选择肉搏,上双塔是否是更好的选择?从前面2场比赛来看,锡伯杜会在第二节衔接段摆上双塔阵容。但尼克斯真的会打双塔战术吗?我认为球队是不适应的。
唐斯没有作为强攻手:摆出双塔后,正常进攻回合唐斯应该无限单打哈里斯(活塞也没有选择包夹),可我们看到,经常唐斯打几个回合之后,又习惯性的让布伦森或是布里奇斯去打外线战术,另外唐斯的出球质量让人堪忧。
米罗没有保护好篮板:双塔最大的作用是篮板保护,但是我们看到G2哪怕上了双塔,有几个回合依旧没有抢过杜伦,核心我认为是米罗的卡位问题。在我方摆出双塔后,哈里斯大概率会选择在三分线形成威胁,从而会让唐斯的位置大概率往外扩,那么内线的篮板米罗是否能争抢过杜伦,如果奥萨尔也往内切,阿奴诺比或是哈特能否卡住位置。
另外在G1活塞表现过他们的三分惩罚能力,尼克斯是否能赌哈达威比斯利等三分球失准,所以在这个战术上我认为还是只能阶段性的使用,但一旦启用后,每个球员的角色和执行力一定要在往上一个台阶。
对于坎宁安,是否要选择夹击?
我们回过头来讲讲对坎宁安的防守,不得不说,坎宁安真的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明星级别的球员(完爆风雪哥哈哈),因为现代篮球其实就讲错位,本身打控卫就错位,也就阿奴诺比这样精英级别的防守人才能对上位,布里奇斯真的没法防,唐斯也跟不上节奏。只有一个人能防的话,叫个挡拆错位一下就可以了,所以面对这样的球员,真的很头疼。
尼克斯第一场从一开始就坚决夹击出球,让活塞的投手们如鱼得水。第二场在第三节末端包夹,也迫使对手出现失误。从战术意义上,包夹坎宁安都有用,但也都有问题。其中有几个战术中,坎宁安借2道掩护后,布伦森就不清楚该去防谁了,还是体现尼克斯这边战术思路不清楚。
针对坎宁安以及活塞的1-5挡拆,笔者认为尼克斯可以通过以下战术去限制:
多层次防守体系:从挡拆发起到终结的全链条封锁
挡拆前的防守预判:坎宁安73%的进攻发起依赖挡拆,且偏好与杜伦形成高位掩护。尼克斯可采取以下针对性措施:
提前换防(Pre-Switch) :当杜伦/哈里斯上提时,阿奴诺比或哈特提前换防至坎宁安身前,利用臂展干扰其启动空间(参考2023年凯尔特人防特雷杨策略)。
大延误(Blitz)策略:若坎宁安借掩护突破,唐斯与布伦森实施双人夹击,迫使其停球或出球(活塞非挡拆接球点三分命中率仅31.2%)。
挡拆后的应对方案:
选择性换防:针对坎宁安的中距离偏好(46.2%命中率),若唐斯被拉出禁区,弱侧球员(如哈特)需轮转补防杜伦顺下,形成“1盯4联”防守阵型。
陷阱式协防:当坎宁安突破至罚球线附近时,弱侧锋线收缩形成“口袋阵”,参考2023年热火防东契奇的收缩协防体系。
就目前来看,阶段性的包夹坎宁安是有效的,前提是不那么容易被活塞的射手惩罚。使用的时间只能依赖锡伯杜的临场指挥了。
最后提个小细节,G1可以看到布伦森一直在和裁判沟通来获取判罚尺度方面的信息,在G2不知道是对裁判的不满还是其他原因,这个方面少很多,希望在之后的比赛中仍能看到这样的镜头,我始终认为他是一个非常聪明,很会调整的球员,这也是他作为小个子球员能到达这个高度的依仗。
主场失手后,系列赛可能会往7场的方向走了,比分我还是希望尼克斯能4-3战胜活塞:
G3(活塞主场):活塞胜(坎宁安爆发)
G4(活塞主场):尼克斯胜(布伦森40+)
G5(尼克斯主场):尼克斯胜(唐斯复苏)
G6(活塞主场):活塞胜(施罗德关键球)
G7(尼克斯主场):尼克斯胜(防守致胜)
历经磨难,王者归来。
——by 爱吃苹果的狮子【虎扑首发】
刀横马立
篮板和哨子,导致总体球权太少了,进攻打不出来。
徳里克怀特
· 山东你不都总结了么,能让杜伦哈里斯啥的在内线干52分,就算过了活塞打凯能成扣篮表演,你唐斯哈特打内线的防守你分析啥也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