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圈“最幸福年代”盘点,哪个时期可以告别剧荒?
从充满江湖气息的港片黄金年代到流量偶像充斥屏幕的流量时代,
今天阿扑根据以下从不同年代切入,盘盘哪个年代的影视圈“最幸福”。
九十年代的香港娱乐圈是公认的“黄金时代”,整个亚洲乃至世界都为之疯狂。
电影:武侠片有李连杰的《黄飞鸿》系列 (JRs评分:9.9);被誉为武侠片的巅峰之作的《新龙门客栈》(JRs评分9.8);
黑帮片有郑伊健、陈小春主演的《古惑仔》系列 (JRs评分:9.4)、“小马哥”周润发的《英雄本色》系列 (JRs评分:9.9);
文艺片有黎明、张曼玉主演的《甜蜜蜜》(JRs评分:9.8),王家卫执导,金城武、王菲主演的《重庆森林》(JRs评分:9.9);
喜剧片有巅峰的周星驰《喜剧之王》(JRs评分:9.8),《大话西游》(JRs评分:9.4)。
电视剧:电视剧同样多点开花,张智霖、朱茵主演的《射雕英雄战》(JRs评分:9.6);古天乐、李若彤主演的《神雕侠侣》(JRs评分:9.6);郑少秋、刘青云主演的《大时代》(JRs评分:9.9);吴启华、蔡少芬主演的《妙手仁心》(JRs评分:9.1),九十年代的观众根本不会剧荒。
九十年代的影视剧可以说“追剧踩雷率”几乎为零,根本没有剧荒的机会。
这才是娱乐圈的正常生态圈,一切以作品和演技为根本,好作品好演员多了,观众的审美水平也会提高。
电影作品逐渐与世界接轨,电视剧呈现多元化。
电影:李安《卧虎藏龙》(JRs评分:9.2)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同时获得最佳摄影、最佳原创音乐、最佳艺术指导奖,章子怡凭借此片跻身国际影坛;梁朝伟凭借《花样年华》(JRs评分:9.6)获戛纳电影节最佳男演员;王全安的《图雅的婚事》获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张艺谋的《我的父亲母亲》获银熊奖。
电视剧:释小龙、李冰冰主演的古装悬疑剧《少年包青天》(JRs评分:9.9);徐峥、陶虹主演的神话喜剧《春光灿烂猪八戒》(JRs评分:9.4);陈道明主演的历史正剧《康熙王朝》(JRs评分:8.7);胡歌、刘亦菲主演的仙侠剧标杆《仙剑奇侠传》(JRs评分:9.7)等都来自题材多元的2000年代。
这些剧集承载了一代人的记忆。国际化的电影行业,多元化的影视剧题材,给观众提供了的更多选择。
2010年代初,影视行业与互联网资本深度绑定,催生了“流量经济”的黄金时代。
电影: 郭敬明的《小时代》(JRs评分:2.4)开启“数据为王”的偶像时代;
姜文的《让子弹飞》(JRs评分:9.9)“站着挣钱”“公平论”等台词至今仍是网络热梗;
开心麻花的《驴得水》(JRs评分:9.5)荒诞喜剧和黑色幽默外壳下的讽刺和隐喻;
许鞍华的《桃姐》(JRs评分:9.7)以克制镜头记录主仆情谊,叶德娴与刘德华的表演让老龄化议题浸润人文关怀。
电视剧、综艺:“归国四子”、李易峰等成为初代顶流明星,杨幂、赵丽颖等“85花”贡献了《宫锁心玉》(JRs评分:5.1)、《花千骨》(JRs评分:5.5)实现流量变现,形成“大女主+IP”的爆款公式;
2018年《偶像练习生》(JRs评分:2.5)、《创造101》(JRs评分:6.2)将蔡徐坤、杨超越推向顶流,粉丝经济达到顶峰,却也暴露“唯流量论”的弊端,“数据为王”的时代就此到来。
“流量经济”的黄金时代,整个行业似乎把对作品的关注度渐渐地转移到了流量和话题度上,“泛娱乐化”等词语开始出现在大众视野。
如今的电影制作呈现技术工业化的趋势,各种特效大片映入眼帘。适应碎片化消费的微短剧产值超越传统电影,成为平台流量新宠。
电影:春节档大热的《哪吒2》(JRs评分:9.4)特效预算占比达65%;
《封神2》(JRs评分:7.8)使用2700个特效镜头重构商周战争。然而,部分作品沦为“视觉奇观”,为了特效而特效,不仅“燃烧经费”,表达效果还不尽人意。
电视剧:扫黑题材爆款《狂飙》(JRs评分:9.8)张颂文演技封神;时代剧《人世间》(JRs评分:9.8)周家三代人视角展现时代变迁,成为了当下现象级影视剧。
碎片化短剧的崛起,2024年6月周星驰出品的短剧《金猪玉叶》上线,预示着短剧时代的到来。逐渐形成了短剧完整产业链,各大短剧公司成立并产出了《大话大话西游》、《引她入室》等高热短剧。
从港片黄金时代到如今流量时代,JR们觉得那一时期的影视观众们“更幸福”呢?
JRs快来评论区讨论>>>
赤城Redsuns
· 山西其实个人倒是挺怀念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的,古装大片井喷,《英雄》《十面埋伏》《投名状》《满城尽带黄金甲》《赤壁》等等,现在除了《绣春刀》鲜有人拍这类片子了
isChuck
· 上海最幸福当然是港片时代 神仙打架不是吹的,无间道 枪火 古惑仔。看看现在的什么热辣滚烫 看得我晕头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