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术:殊途同归的目的 截然不同的结局
为了破解阵地战难题,藤子宽站位,4141,或者415 ,五前锋 ,强调肋部要有人,藤子后来让达洛特站肋部,后场就是三后卫325,都是一个思路,尽可能把对手防线拉开。。藤子失败在于拉什福不回放,球队防守体系少个人,后来藤子都放弃他了,第二是后腰无法出球,对手全力压迫后腰曼联进攻在一开始就被掐死,所以球迷说德容来了会好很多,问题是,德容面对英超的尺度就能出球了???
阿莫林这套呢出球不走后腰,后腰就回传分边给边翼卫即可不转身,后卫插上或者中卫长传出球,或者边翼卫转移弱侧出球,同时阿莫林要求阵型紧凑,注意相互保护,思路更保守,但对球员能力要求更高,比如中卫既要出球,又要带球,还要防守,边翼卫,既要组织出球,又要全力冲刺拉开对面防守,还得能穿中会射门。多古为什么值三千万,因为他左右脚都可以射门力量速度体能硬件条件让维维尔看到了顶级边翼卫的可能。但是阿莫林这套阵地战一样是325,只不过阿莫林细节上不同和后场32要求站位更近而已。。且对手如果不摆大巴的话325中的5也不会拉开,整体阵型紧凑且更为谨慎保守,阿莫林一上来就练丢球后全体全速回追,是个非常看重防守的教练,一切都以做好防守为基础,实际阿莫林的球队平均传球距离要小于藤子的球队,也是为什么大家认为阿莫林更像穆里尼奥。
从这就能看出来,无论三后卫四后卫,落入阵地战,阿莫林和藤子的解题思路几乎一样,都是尽可能平行拉开对手防线,区别是出球阶段,和细节布置,阿莫林要走细腻控球有足够控制力的路线,藤子要走奔放激情的大开大合的快速攻守转换路线。然后卡塞米罗对利物浦一脚出球转换把藤子踢下课了,我只能说很遗憾吧,藤子三年找不到一个能快速守转攻不失误的方法和球员。当然我也更看好阿莫林,他对回防的要求更像西蒙尼,你可以丢球失误,但要像狮子一样回防,他更务实,一接手曼联最重要的就是强调防守要求,进攻慢慢打磨,立足防守稳扎稳打,结合葡体的进攻思路来看,阿莫林不追求极致的转换速度,更注重阵型整体的移动和压迫,非常厌恶如果快速转换没有进球和形成定位球之后徒劳的折返跑。战术前景上看阿莫林应该可以把曼联带入上升通道而不是无底线的秀下限。
最后简单聊一下出球战术和破大巴战术,阿莫林选择边路出球结合中卫后插上的思路还是属于横向拉扯对手,而真正的战术大师因扎吉已经在实践纵向拉扯对手啦,当你高位压迫我的后腰时,后腰回撤,中卫前插,打出纵向传切,当你压迫我中卫时前腰回撤,后腰插上,连续的纵向传切,你可以看到后卫进入对手禁区分边,边翼卫倒三角传球,前锋后插上射门的奇景。所以足球战术是为了争取空间,而横向和纵向的拉扯对手防线就是最好的创造空间地方法,除非对手十一个人压缩禁区防守,@穆里尼奥。
可乐冰冰
这点说的很对,腾子的战术后腰没有空间出球,我认为他后期的战术其实已经崩了,对面只要压迫曼联的后腰就能完全掌控比赛,赛季初的那几场比赛曼联中场防守几乎形同虚设,中门大开被人随便就能打到大禁区,关键是藤子竟然没有丝毫调整,所以他就拜拜了现在阿莫林需要把他的战术体系建立起来,再好的战术也需要合适的球员才能发挥出来,所以对阿莫林来说这个夏窗就很重要了,虽然我挺支持阿莫林,但是一个弄不好他就得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