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西利特博士力挽狂澜?尾田荣一郎登上历史舞台!【少年jump编年史之1996年】
(1)中幕
90年代的故事业已过半,《少年jump》这台过山车也即将从巅峰冲向下滑的深渊。
经过几番冲刷,我们来回顾一下1996年1号《少年jump》的连载阵(只摘取国内读者相对熟悉的作品)。有心的朋友可以和1990年1号《少年jump》的连载阵做个对比,看看在不知不觉间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 达伊的大冒险3 浪客剑心4 灌篮高手6 地狱老师9 圣子到10 无赖布鲁斯11 乌龙派出所15 足球小将世青篇16 jojo的奇妙冒险
显而易见,与1990年1号的星光熠熠相比,1996年1号的连载阵略显暗淡。缺乏一线大作(灌篮高手就要完结了),二线作品扎堆。
饶是“新七龙珠”《达伊的大冒险》强势模仿了一波父子龟派气功的构图,也依然无法缩小它与正品七龙珠之间那判若云泥的差距。
(2)发行量不再上涨了
1996年3·4号《少年jump》,依然是我们熟悉的全家福合影,但陪伴我们许多年的发行量新纪录数字悄悄消失不见了。
从1990年开始捷报频传,发行量新年新纪录仿佛成了例行公事。但随着《龙珠》的完结,这样的喜人涨势也在无形中被画上了句号。
当时的日本民众可以从很多事件中窥知这一难以让人接受的事实。
据说,1996年10号《少年jump》的读者调查问卷中有着“这一年间,您身边是否有人停止购买《少年jump》呢?”这样露骨的提问。
据说,1996年4月4日的朝日新闻朝刊刊登了题为“王者ジャンプ失速。部数発表できぬ苦境!推定60万部減、マガジン追い上げ”(王者jump减速。陷入无法发表发行量的困境,推定大跌60万册,magazine迎头赶上!)的报道,并详细列明了销量数据进行分析。
春江水暖鸭先知,当外界都感受到漫画帝国不稳的状况时,内部当然也早早做出了反应。
堀江信彦知道自己的职业生涯就要到头了。
对了,值得注意的是左下角的《jojo的奇妙冒险》系列的主角头像从东方仗助换成了乔鲁诺·乔巴拿。这是因为1995年52号《少年jump》上流氓巨星的故事开幕了。
在波折动荡的时代,《jojo的奇妙冒险》系列就像一缕清流稳如老狗。常青不老荒木飞吕彦仿佛和其他人不生活在同一个时区一般,默默吟诵着属于自己的“天行有常”。
(3)鸟岛和彦的新想法·再续
杂志销量锐减,给了集英社高层插手《少年jump》编辑部人事安排的借口。
堀江信彦因故离职(被调往集英社其他杂志),而若菜正看好的鸟岛和彦被请了回来,坐上了早就该属于他的编辑长之位。
具体的人事任免决定以及社内流程运作妥当之后,1996年15号《少年jump》,编辑长之位正式交接。
新官上任三把火,鸟岛和彦既然受命于危难之间,必须得一展身手来挽救一下销量下滑的杂志。
他做的第一件事,改弦更张。
鸟岛和彦首先把前编辑长堀江信彦留下的十几个新连载企划全部推翻,以此举表明改革的决心。本来都敲定的连载方案说不做就不做了,知名作家宫部美幸原作改编也好,之前的中坚漫画家的新企划也好,统统枪毙重来。
他做的第二件事,托古改制。
按照鸟岛和彦自己的理论,过往几届的编辑长方针都是歪路,都是邪路。而他,才是带领大家找回初代编辑长长野规初心的人。
那么长野规的初心是什么?是“友情、努力、胜利”吗?
根本不是。尤其是这个“努力”,鸟岛和彦极其反对,他认为小孩子根本不喜欢努力,漫画不是道德教化而是娱乐,最重要的就是有趣。
「努力なんて子供はみんな好きじゃないでしょ。マンガって道徳じゃなく娯楽だから面白ければいい」
为了奉献出完全娱乐小朋友的作品,他主张贯彻“新作家的新连载”、“编辑与漫画家的两人三足”以及“重视问卷调查表”这三个方针。这三点才是他眼中初代编辑长长野规的核心要义,也是让《少年jump》安身立命的关键法门。
这也是他为什么要干掉堀江信彦留下的新连载企划,因为这些企划全都是老面孔,不符合他的“新人新作品”方针。
更进一步,他在编辑部全体编辑面前宣布:“不能确立起新连载的编辑就赶紧走人。”把竞争意识彻底植入了编辑部所有人的心中。
「新しい作品を作れない編集者には立ち去ってもらう」
总而言之,鸟岛和彦挥舞起初代编辑长长野规的大旗给自己的全新思路作背书,大大降低了他改革的阻力。曾经因为锋芒毕露而被西村繁男想法设法刁难的年轻人,在经历起起伏伏后竟然也变得手段圆润了起来,这大概就是时间的魔力。
他做的第三件事,挣脱枷锁。
一方面他主张解放思想,“只要是能出成果,想做什么题材都可以”。
「成果さえ出していれば、何をしても構わない」
另一方面,他也在努力争取摆脱来自集英社的指挥。这件事和后面一个新连载有关,先按下不表。
(4)群众喜迎动画化
1996年24号《少年jump》刊登了《乌龙派出所》将要动画化的消息。
这个事先毫无铺垫的惊喜被普遍认为是新编辑长鸟岛和彦运作的结果,在动画界人脉颇丰的鸟岛和彦在上台后努力推行漫画作品的动画化、甚至玩具化和游戏化,多个媒体四面开花,学习隔壁《月刊corocoro》的先进经验把“漫画销售”升维成“IP运营”,可谓是极具战略前瞻性。
连载二十多年的《乌龙派出所》在这个时期喜迎动画化,正是鸟岛和彦手腕的有力佐证。
然而鸟岛和彦并不是万能的,有些事他可以努力推进,而有些事他也无力回天。
这一号的《灌篮高手》剧情进展到山王战的终局场面,正是樱木不惜受伤飞身救球的那一回。
如今的我们都明白井上雄彦作这一安排的用意,而当时这还是井上雄彦与北条司两个人的小秘密。
(5)“第一部,完”
1996年27号《少年jump》,《灌篮高手》以“第一部,完”的姿态宣告“暂时完结”,并成功骗到了封面完结这个极其光荣的待遇。要知道,这可是《龙珠》都未能达成的成就。
如前所述,鸟岛和彦不是万能的。尽管他带着新的想法、新的策略回来了,却依然无法阻止井上雄彦的离去。
在山王战连载期间,井上雄彦曾经去过北条司的工作室拜访自己的老师,寻求故事在山王战之后的新方向。而北条司淡淡的一句“全力战胜之后被杀个大败不是也挺好的吗”,让井上雄彦作出了最后的决断。
对于《灌篮高手》的完结,各方当事人一直三缄其口保持沉默,鸟岛和彦在访谈中提起此事时也是语焉不详,讳莫如深,除了上述北条司和井上雄彦的只言片语,我们无从得知这件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究竟为何。
有人说井上雄彦是为了向编辑部强制连载的做法表示抗议,但鸟岛和彦上台后形势早就变了,况且山王战后的《灌篮高手》远远没有到达故事油尽灯枯续无可续的境地;
有人说《灌篮高手》的完结是因为动画改编权等其他商业利益没有谈拢,但所谓“集英社版权负责人员”的证言也只是空穴来风,并无其他证据支撑;
针对莫名其妙的“第一部,完”也有“井上雄彦先斩后奏欺骗编辑部说”以及“《少年jump》粉饰太平说”等诸多猜想,但均未得到相关当事人的正面回应。
总而言之樱木花道和篮球的故事就在这里与我们告别了。正因为这个离别来得如此突然,才让我们在一直对其念念不忘,实现了井上雄彦口中的“他们如今仍然活着”的效果。
黄金期三台柱的时代正式翻篇。
舞台上的和月伸宏正在京都大火中苦战,不管愿意还是不愿意,《浪客剑心》都被绑上了时代的战车。被称为“和月组”的和月伸宏的助手们则个个摩拳擦掌,准备闯出一番自己的新天地。
舞台下的高桥和希看到杂志此番境况唏嘘不已,并暗中觉得自己肩负着“某种责任”。
只有下个礼拜就要出场的藤崎龙,我行我素从不关心这些大事。
(6)《少年jump》史上最无耻的男主角
1996年28号《少年jump》,《灌篮高手》突然完结的第二周,藤崎龙带着他的脑洞大作《封神演义》登上了历史舞台。
按照藤崎龙自己的说法,自己是个擅长科幻的“古罗马历史爱好者”。然后他就画出了这部以科幻入仙术的中国历史魔神作品。
不走寻常路,人类早期藤本树,我想不出其他更贴切的话来形容他了。
他笔下的太公望(也就是姜子牙)也因种种突破下限的行为荣登读者心中“少年jump最无耻男主角”榜首。
国内很多读者非常推崇这部漫画,认为其结局的惊天脑洞反而非常贴合原著的精髓。当然也有不少人不接受藤崎龙荒诞不经的风格,进而对这个作品评价不高。
但藤崎龙显然对这些事情并没所谓。
因为在他看来读者是自由的,动画改编也是自由的,他并不因原作者身份就具备垄断解释权的地位。随便怎么改编,怎么解读都可以。
明白了吗?藤崎龙才是《封神演义》动画惨遭魔改的真正罪魁祸首。
(7)“世纪末四天王”之一
千呼万唤始出来,1996年42号《少年jump》,蛰伏许久的高桥和希终于带着这部筹1年的新连载与我们见面了。
在中文互联网,世纪之交的《少年jump》有四部作品因中文译名都带有“王”字而被戏称为“世纪末四天王”。《游戏王》正是最先登场的一位。
高桥和希和瓶子吉久搭档打磨,符合鸟岛编辑长的“编辑与漫画家两人三足”的方针;全新的“以游戏来战斗”题材也满足鸟岛编辑长“不限题材,有趣至上”的策略。
更要紧的是这个题材有着得天独厚地跨媒介开发的潜力,可以联动推出各类游戏、玩具等周边产物,正落入了鸟岛编辑长擅长的领域。
虽然此时此刻距离“打牌王”的出现还有一段距离,但这部异色新连载毫无疑问是给鸟岛体制下的《少年jump》敲响了第一声求新求变的时代之钟。
(8)超新星们加入战局
1996年是鸟岛元年,也是90年代以来新人漫画家机会最多的一年。
在鸟岛和彦提倡的“新人新作品”指导思想下,《少年jump》的新人培养机制在这一年焕发出全新的活力,众多新人漫画家获得了在本刊上连载短篇作品的机会。
假以时日,这些新人都会成长为参天大树撑起新世纪《少年jump》的连载阵。他们包括:
1996年36号,久保宜章为我们带来的《刻魔师丽》。看到久保两个字,相信大家都能意识到这位就是我们后来熟知的诗人久保带人老师。
1996年41号《少年jump》,尾田荣一郎为我们带来的《ROMANCE DAWN》。这部短篇作为《海贼王》的前身,知名度很高无须赘述。在这说句“全体起立”也不是不可以。
1996年46号《少年jump》,铃木央为我们带来的《savage》。虽然铃木央最被我们熟悉的作品是《少年magazine》的《七大罪》,其本人也频频跳槽喜提漫画界“三姓家奴”的美誉,但他当年是确确实实在集英社出道的超级新人。
1996年47号《少年jump》,岛带光年为我们带来的《ナルト高校剣道部》。ナルト这个名字不知道有什么魔力,岛带光年用过,尾田荣一郎曾经想用(山治的原设定叫ナルト),但最被我们熟知的版本还是岸本齐史笔下的那位漩涡鸣人(うずまきナルト)。
(9)尾田荣一郎与久保带人
一个在1993年被富坚义博看中崭露头角;一个在1995年被井上雄彦淘汰但所幸得到编辑赏识。
同样是1996年正式登场,后来的初代责编同样是浅田贵典,从后世的角度来看久保带人与尾田荣一郎毫无疑问是这一年的双子星。
这仿佛是某种传承。
然而这俩人却一直有“关系不和”的传言。
最直接的的证据是久保带人曾在电台节目中公开承认“我讨厌尾田荣一郎”,事情的起因就要追溯到两个人同时崭露头角的1996年。
在1996年夏天发售的《少年jump》增刊《少年jump summerspecial》上二人的短篇作品同台竞技,久保宜章的作品是《ULTRA UNHOLY HEARTED MACHINE》,尾田荣一郎的作品是《ROMANCE DAWN》。
在过后的读者排名中,久保的作品落后尾田一位。具体排名有很多种说法,久保带人在电台节目中说自己排第二,《jump 流》中记载排第六,还有一些新闻报道说排第四,但总而言之是比尾田低。
从此,久保带人便单方面将尾田视作竞争对手,并讨厌他。
说句题外话,聊了久保带人和尾田荣一郎,那么岸本齐史此时在干啥呢?
同年2月份,晚于尾田荣一郎3年,晚于久保带人1年,岸本齐史投稿月例新人赏并受赏(久保带人:我只是没有意愿),与自己的责任编辑矢作康介(当时也是富坚义博的责任编辑)相识,并正式出道。
当久保带人苦恼于自己排位比尾田荣一郎低的时候,岸本齐史还在埋头创作,静候木叶起舞之时。
(10)“新七龙珠”得偿夙愿
1996年52号《少年jump》,《乌龙派出所》达成连载1000回的新纪录。同一期,连载近8个年头的《达伊的大冒险》宣告完结。
这个当初由鸟岛和彦牵头确立起的新连载企划,在杂志上实现了“游戏改漫画”的先河;如今在鸟岛和彦任期内没有被强制拖延,而是见好就收,也彰显了鸟岛和彦新时代“清退旧人,扶持新人”“不强求作品连载”的方向转换。
在鸟岛和彦在位的随后几年内,中坚漫画家的连载作品除了《乌龙派出所》之外被全部叫停(是的,也包括荒木飞吕彦的《jojo的奇妙冒险》)。力求给新人新作品空出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在早前的1996年45号《少年jump》,三条陆和稻田浩司终于凭借达伊变身魔龙人的这一话内容赢得了读者投票第一名的成绩,洗刷了他们心中一直被《龙珠》压着打的心理阴霾。
要想出头,必须要等到七龙珠结束以后。这个宿命对于“新七龙珠”来说未免沉重了点。
(11)一些行业动态
1996年,高桥留美子的首部主打战斗题材的长篇连载《犬夜叉》问世,给“留美子世界”和《少年sunday》增添新的色彩,也成为了无数少男少女的党争启蒙。
另一边,《少年magazine》在1996年并未推出中国人特别熟悉的新连载。真正的重头戏都在下一年。
《月刊corocoro》在这一年给我们带来了童年回忆杀中最重量级的一部作品《精灵宝可梦皮皮传》。这部画风清奇,下流段子频发的漫画在一众宝可梦延伸漫画中并不算多拿得出手,但它的出现标志着《月刊corocoro》正式搭上了精灵宝可梦这个重量级IP。
不止于此,1996年5月号《月刊corocoro》甚至还搞起了赠送限量版梦幻的抽选活动,把精灵宝可梦的热度蹭得是明明白白。
另一方面,影响无数人的漫画巨匠、也是与《月刊corocoro》渊源颇深的著名漫画家藤子·F·不二雄于1996年逝世,《月刊corocoro》也在当年的杂志上刊表达对大师的感念以及对故人的追思。
反正怪詹姆斯就完了
· 广东有一说一日本动漫和成人电影这块确实强
龟仙人武天老师
· 上海很难想象一个拥有如此财富名誉的人,几乎舍弃了个人生活,牺牲了一些健康,30年如一日地勤耕连载。尾田老师专注于漫画事业的信念感,堪称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