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工团·石匠译站]25年选秀报告汇总:卡曼-马鲁阿奇——原石中锋,未来可期?
(Kevin O'Connor)
总结:马鲁阿奇是一位高大的护筐手,具有一定的换防移动能力,能够在禁区封盖投篮,并在外线紧跟速度型后卫。但除了空接扣篮,他在进攻端仍是一张白纸,掩护、投射和自主进攻都很欠缺。考虑到这位南苏丹难民直到13岁才开始学习篮球,这样原始的技能包并不令人意外。
对比球员:鲁迪-戈贝尔、米切尔-罗宾逊
护筐:马鲁阿奇的体型庞大,已经具备了NBA水准,他借此进行封盖和干扰投篮。对于时机的把握和尺寸优势让他在防守端覆盖面极大,有望成为长远的内线支柱。
防守机动性:就他的身材而言,移动能力出色。能够在挡拆中有效地进行强延误,能够适应换防,并作为弱侧的封盖手快速协防。
内线终结:空接的常规目标,手感柔和,善于在传球的最高点接球,即使在人丛中也能完成终结。在拼抢进攻篮板和空切到篮下方面表现同样出色。当无法扣篮时,能够用柔和的手感上篮或者把球点进。
态度端正:打球全力以赴。压低重心摆出防守姿态。进攻时跑动积极。所有迹象都表明他是一名渴望帮助球队获胜的球员,逐年取得的进步也展现了他在场下训练的努力程度。
外线进攻:除了篮下,几乎没有自主得分能力。缺乏精细的低位背打技术,也尚未证明自己的投篮能力。尽管从高中起就有着不错的罚球命中率,但目前仍只在理论上具备三分投射能力。
防守输出:尽管拥有庞大的体型和臂展,但盖帽和篮板数据一般。此类数据上的乏力在比赛录像中也很明显:在杜克大学2月份不敌克莱姆森大学的比赛中,马鲁阿奇在篮下卡位中被明显压制,未能做出有效的反击。
缺乏基本技术:直到十几岁才开始系统接触篮球,可以从冒失的犯规、奇怪的掩护角度和决策中看出技术还很原始。因此,选中他的球队需要保持耐心。
(Zachary Cohen)
在当今NBA,传统型中锋新秀很难进入选秀前五的讨论。那些在高顺位被选中的内线通常都有着潜力十足的面筐进攻和外线技术,有机会成为进攻中的主要选项。然而,这并不适用于杜克大学的中锋卡曼-马鲁阿奇。这位18岁的大一菜鸟,场均只有8.6分,6.6篮板和1.3盖帽,但却有着自己的特别之处。
防守是这位令人兴奋的南苏丹新秀的标签,他身高7-2(2.18m),据报道臂展达到了7-6(约2.29m),站立摸高为9-8(约2.95m)。根据KenPom和Bart Torvik的统计,马鲁阿奇是防守效率调整后排名全美前五的杜克大学的最后一道防线。尽管他的场均盖帽数并不惊人,但没有其他身高6-11以上的大学新生能够在DBPM上超过马鲁阿奇的3.6。此外,虽然传统的盖帽数并不那么亮眼,但马鲁阿奇6.8%的盖帽率更能说明问题。事实上,成为一名有价值的护筐手并不一定需要扇飞大把的投篮。
马鲁阿奇拥有令人难以置信的长度,这让他在笔直站立并且高举双臂时有着十足的护筐威慑力。这也是他成为一名出色的内线防守球员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他还擅长干扰投篮,让对手不敢轻易在篮筐附近出手。在他的压迫下,对手经常会出手别扭的抛投和古怪的终结。再结合令人印象深刻的移动能力和与生俱来的脚步速度,马鲁阿奇有潜力在挡拆防守中防守小个球员。总体而言,上述特质都有助于避免马鲁阿奇沦为那种关键时刻会被换下场的中锋。
如果能够在位置感和纪律性方面取得一定的进步,马鲁阿奇很有可能成为一名接近最佳防守阵容级别的球员。这当然并不是板上钉钉,事实上他经常陷入犯规麻烦。然而,他似乎非常善于接受指导,并且已经证明了有能力实现显著的逐年进步。在本赛季余下的时间里,与杜克大学优秀的教练团队一起训练将对他帮助巨大,与南苏丹国家队进行更多训练亦是如此。当他进入NBA后,教练们将开始深入纠正他技术层面的一些细节问题。拥有天生的、与生俱来的运动能力、协调性和天赋,并且只需要几次指导就能进步的璞玉,比接近成品但却缺乏必要的移动能力或弹跳能力来达到更高水平的熟男要好得多。
马鲁阿奇在进攻端也有不小的作用。他是一名出色的挡拆终结手,能够完成空接扣篮。此外,当在油漆区内接球双足起跳终结时,他毫不拖泥带水。如果没有轻松得分的机会,他会把球分出去,给到更有机会的队友手中。从这点来看,他非常成熟。
马鲁阿奇也展现了投篮的潜力。这并不是说他会在职业生涯的某个时段成为神射手,但他的罚球的确不错(76.6%),并且本赛季已经投进了几颗三分球。当然,他的远投在杜克大学进攻中戏份不多,毕竟后者拥有多名高水平的射手和得分手,进攻机会掌握在他们手中而非马鲁阿奇。他真正的作用在于防守、篮下吃饼和进攻篮板——这些方面他表现出色。但我们确实看到过比马鲁阿奇更差的新秀中锋在NBA赛场成为了空间型内线。即使他不具备这样的能力,至少他在罚球线上的稳定表现还是令人感到欣慰。没有人会希望中锋成为罚球线上彻彻底底的拖累。
最终,可能会有更具吸引力的新秀进入2025年NBA选秀的前十顺位。但距离德里克-莱福利二世作为一名新秀在一支胜利之师中产生影响力仅仅过去两年,而马鲁阿奇有潜力成为类似的球员——甚至可能更好。考虑到这一点,如果你的球队在六月的选秀中选择了马鲁阿奇,不要纠结于他可能没有潜力成为典型的扭转球队命运的新秀而烦恼。他可能确实没法成为特权球员,但他能够成为一支球队的基石。一名打法简洁的攻筐内线,一名有潜力撑起防守的内线支柱,能够解锁各种球队重建的可能性。因此,尽管可能不会独自改变一支球队的命运,但他的存在可能预示着球队的未来一片光明。
关于马鲁阿奇长远的前景,也有一定的神秘感。他13岁才开始打篮球,所有我们有可能看到一些从未预料到的后续发展。这让他比普通高水平的内线更具吸引力。
(Danny Chau)
一位后现代的护筐型巨人,拥有成为完美挡拆终结手的全部条件。
空接威胁|防守支柱|惊人潜力
用流星来形容马鲁阿奇在过去四年里的崛起过于轻描淡写了。四年前,这位当时年仅14岁的南苏丹难民成为了NBA学院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入学者。那也是他第一次系统的参加篮球培训。16岁时,马鲁阿奇成为了FIBA世界杯上第三年轻的参赛球员。接下来的夏天,他以绝对的年龄优势成为了奥运男篮比赛中最年轻的球员。仅仅在过去的四年里,他就经历了普通球员好几世的篮球生涯。然而,我们才刚刚接触到他潜力的冰山一角。
只需看一眼马鲁阿奇的静态数据,就可以大致了解他在场上的角色。他的站立摸高达到了9-8(约2.95米),比维克托-文班亚马还要高出1英寸(约2.54cm),比鲁迪-戈贝尔和杜克校友马克-威廉姆斯矮1英寸。他的空接接球范围几乎是无限的;只要他张开双臂,就能轻松覆盖禁区。但这是2025年——NBA已经不再是那些行动迟缓的巨人的天下。马鲁阿奇的个人资料中有一些有趣的亮点,表明他可能会偏离戈贝尔式的传统中锋模板。首先,相对于体型而言,他的手感异常出色:他的罚球命中率很高,能够柔和地将空接球送入篮筐,能够完成势大力沉的扣篮,也能够调整接住角度不佳的传球。对于一名不到20岁的年轻人来说,他的挡拆技巧已经相当细腻,而他的挡拆终结效率也远远超过了过去十年几乎所有的乐透区长人。
马鲁阿奇这样类型的球员通常被视为能够提升球队的防守下限,但他在挡拆防守中的独特风格可能更有助于提高球队的防守上限。他的双臂始终在移动,上下挥舞,宛如一架迷你高尔夫球场的风车,随着对手在路线上的移动而旋转。他能够摆出低重心的防守姿态,同时不损失移动范围和后退/横移的速度。正因如此,马鲁阿奇的防守风格中带着近乎傲慢的自信——他敢于在挡拆配合中贴身紧逼掩护者,只因他相信自己能做到;他像影子般缠绕着后卫在外围游走,只因他确信自己跟得上。如果失位,他也会押宝自己的回追速度和惊人臂展后来居上。杜克大学一直在不断测试他这种非传统的破坏进攻能力。他的防守技术尚未娴熟,效果也经常并不理想。一旦在防守中失位,场面往往非常难看。但外线防守自信的建立既需要技巧,也需要心态,而他这样的球员很少能以同样的热情投入这两者。这种不断对自身极限的挑战正是NBA球队希望看到的——如果具备这样的能力,他可能会成为那种稀缺的防守支柱,既能够保证球队的防守下限,也能拔高上限。
上述防守选择也影响了他的部分数据。由于频繁地换防到禁区之外,马鲁阿奇的防守篮板数据并不突出(不过他的进攻篮板率在全美名列前茅)。虽然盖帽率尚可,但这并不能完全反映他极高的天赋。他并非第一个数据平平却在乐透区被选中的杜克中锋——德里克-莱福利二世的数据也很寥寥,但他的防守影响力从未受到质疑(公平地说,莱福利的盖帽率比马鲁阿奇高出一个数量级)。球队如何在马鲁阿奇平平无奇的数据和他在场上的实际表现,以及惊人的潜力之间找到平衡,将决定他在选秀中的最终顺位。
球员相似度:贾维-麦基眼中的自己>克里斯蒂安-科洛克>凯尔-威尔
鳕鱼煎饼
· 江西没有外表看上去那么好 但也没有大家口中那么差半决赛拉了个大的不假 但请别忽略“驱逐出境”风波对球员心理状态的影响 以及马鲁阿奇在除半决赛之外比赛和锦标赛的不错发挥
无主之枪
· 广东马路阿奇我原来是非常喜欢的,半决赛被淘汰后我去看了他的完整比赛而不是集锦。马路虽然拥有很高的身高,但是跑动积极,防守态度很好,禁区覆盖面积非常大,手感也算柔和,特别是挡拆后的顺下吃饼意识很好。但是他有特别明显的缺点,就是整体力量感很弱,顶不动内线,包括篮下的卡位抢板都是明显的腿软,上肢力量也不行,有时候抢到的篮板也会被破坏掉。当今的联盟这么快的节奏,这么高大的他能适应吗?不过好在体力似乎不错。所以我说这届4顺位以后的乐透太难选了,优缺点都比较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