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杂志河村勇辉高中时期纪录,15岁便彰显出来与生俱来的领袖气质

关注

「青春的觉悟」

选自Number杂志第1115期

撰文|青木美帆

(翻译为个人爱好,仅用于学习交流)

技术精湛但寂寂无闻的初中生,在九州名内一跃成为日本高中第一后卫。过去的恩师与同学向我们讲述了河村勇辉高中三年的成长轨迹。

河村勇辉的高中时光大多是在福冈第一高中的校园和隔壁第一药科大学的体育馆度过的,二者之间只隔着一条小路。

井手口教练带我们来到办公室,墙上挂满了奖状和相片,还有很多奖杯。绿色基调的房间里有一个特别的区域,亮红色和淡蓝色交相辉映,自不必说,是河村在国家队和NBA灰熊队的周边产品。

井手口教练嘴上说着「我们自己的奖状再多了摆不下,就把那些东西都丢到走廊里去」,但其实每一个周边产品都被精心收藏在玻璃框里,摆在客人沙发正对面,便于近距离观赏。

谈起河村的篮球生涯,不能不提的便是福冈第一的三年时光。

高一一鸣惊人,在WinterCup全国赛场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高二所向披靡,顺利拿下国体和Winter Cup两项冠军,唯有综体因参加国青队训练错过一高二的河村已经是人尽皆知的高中第一后卫。

升入高三,福冈第一更是无人能敌。在河村的带领下,天皇杯预选赛力克B3职业队晋级,迎战千叶J也表现不俗。WinterCup大胜卫冕后,河村还没毕业便以特别指定选手的身份加入三远新凤凰队,开始征战职业赛场。

如果没有福冈第一的培养,河村可能无法达到现在的高度。但要说他的成长完全归功于井手口教练手把手的悉心指导,似乎也些许欠妥。

正如井手口教练所言「我们只是提供了必要的外在环境,让他具备茁壮成长的客观条件」。

是河村等一代又一代福冈第一篮球人打破了「小个子无出路」的刻板印象,让后来人在这里收获信心。

让我们将时钟拨回2016年。

河村在柳井市立柳井初中读书,担任队长和球队核心,带队打进全国十六强。河村能力出众,山口县内赛能独得五六十分。

可惜他身高只有一米六几,全国知名的篮球强校都没有向他发出邀请,只有井手口教练一个人看中了他。山口县的业内人士向井手口教练推荐了河村,井手口教练又实际带出过并里成等优秀的小个后卫,算是有些经验。

井手口教练向我们解释道「那时候的篮球强校基本不会招收边缘初中打出来的小个子,因为个子长不高的话,继续靠篮球升学会相当困难」。

河村周末跟着福冈第一篮球队训练,但井手口教练认为他最终不会接受offer,「他可能只是暂时在我们这找个地方训练而已,虽然没有直接问他的意向,但我干这行也有些年份了,我能感觉得到」。

名列前茅的文化课成绩,父母又都是教师,这种家庭环境成长起来的孩子,好像没什么必要改变人生轨迹,一个人跑来人生地不熟的福冈,还是训练量魔鬼、竞争激烈、不搞学习光打篮球的福冈第一。所以当河村没过多久就不再前来参训,井手口教练没放在心上。

直到又过了两个月,十二月的某一天,井手口教练再次收到河村的联络,他说还想参加训练。

井手口教练同意了,但心里想着「你又不打算来我们学校,还跟着训练干嘛」。没想到训练结束后,河村向他鞠躬表示「(我想加入福冈第一篮球队)以后还烦请您多指教」。井手口教练愣住了,第一反应就是问他为什么。

其实河村已经为升学苦恼很久了。小学五年级那年,河村现场看了Winter Cup,认识到身高在篮球运动中的重要性,为自己设计了一条更加稳妥的职业发展道路:升入当地的公立高中,考筑波大学,当体育老师。

但初中全国赛的经历让他又动了在篮球上深造的心思,还听说福冈第一的教练专找到自己的父亲,不由得跃跃欲试。可另一方面他又觉得「在老家上学更现实」,「为了打球抛下父母太任性」。

*父母表示愿意尊重他的意志,支持他的决定,他才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更具挑战也更有风险的人生。这一刻,15岁的河村终于打破了内心的枷锁,大胆拥抱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

福冈第一鼓励学生彰显个性、发展特长,井手口教练的理念也是「高中三年要为一件事拼命钻研」,为学生提供了非常便利的训练环境。队伍集中训练的时间是工作日下午三点到五点,但体育馆从早开到晚,大家可以自由加练。从小就自觉大量加练的河村在这里全身心投入,可谓如鱼得水。

升入高三,河村为自己设定了每天投进500球的目标,在早晚共2小时的加练中完成,中间穿插运球和步法训练,以模拟比赛的状态。教龄40年的井手口教练都觉得没什么比看他训练更有趣。

时间来到最后一次Winter Cup前夕,河村听说助教今井老师以前陪学生练到过深夜,便将每天500球的目标提升到1000球,午休时间拿来投篮,夜里请今井老师在旁边监督。

晚上十点查寝点完名,河村和帮忙捡球的球队经理跑去球场,今井老师正等着他们。河村在这里和对抗训练板「搏斗」,一直投篮,练到半夜。

有一天,今井老师告诉河村,体育馆(有其他安排),必须提前关门,真的不能再练了。河村不死心,求老师让他最后再练30分钟,把今天剩下的300球投完。

「只有30分钟啊,能投完吗」「没问题,一定完成」

今井老师将信将疑,就算每球都进也得六秒一个,更何况还可能不进,时间又不等人。但30分钟后,大汗淋漓的河村出现了。「谢谢老师,我投完了,300球」。今井老师回忆起来都有些激动,「当时我就觉得,这孩子真是个厉害人物」。

个子不够脑子补,坚持不懈将头脑与技术练到极致,小个子也一定能飞向高处。

高二那年,河村说「我不想考筑波大学了,我要去(职业选手辈出的)东海大学」,到了三年级,他甚至不想读大学了,要直接打职业,让井手口教练震惊不已。

井手口教练清楚,骨子里极其现实主义的河村绝不会做不切实际的梦。想直接打职业也是因为他已将自己的一切投入到篮球训练中,眼前的目标一个一个都实现了,回过神来发现,职业赛场是他稍微蹦一蹦就能够到的地方而已。

我们来到爱知县名古屋市FE名古屋队的训练场,和河村、小川一起扛起福冈第一黄金一代的内尾聪理和神田壮一郎正在训练。我们采访了内尾和神田,想了解同学眼中的河村。

「嗯.......爆点什么料呢」二人思考许久,讲述了一些高中轶事。

早晨起不来、喜欢唱K、一比赛就被球迷包围然后从大巴探出身子给球迷签名。

「怎么都是些正面内容啊,他就没干过什么坏事吗」神田吐槽。

早晨犯困揉着眼睛参训、在食堂吃五百日元就能填饱肚子的午餐、上完文化课就全身心投入训练、筋疲力尽回到宿舍没过一会儿又要排队洗衣服、回来晚感觉要赶不上查寝就给队友打电话求队友不论如何拖住老师。

学校、体育馆、便利店、宿舍一鲜花一般绚烂的高中生活浓缩在短短不到五百米的小道上。

内尾和神田一边回忆一边连连感叹「太青春了」。

神田和河村都是山口人,初中一起入选县(省)队,来福冈第一前就认识了。神田说,他一直忘不了河村的一次助攻。

高二Winter Cup的半决赛,福冈第一对阵樱丘。上半场福冈第一落后,第二节最后一攻。河村从端线冲过来,把球传给内尾,内尾投进三分球。

他明明可以自己投,其他人也都有得分能力,我昨天四分之一决赛都不怎么进,还只是替补的第六人而已,他知道的,但他选择了我。那一刻我很惊讶,对我来说是莫大的鼓舞,我现在都记得非常清楚,原来我也配在这么关键的时刻拿到球出手投三分啊」

内尾初中时和河村一起参加U16集训,高中三年也一直是同班同学。

我在进攻回合的作用只是跑到空位而已,但勇辉总能找到我,把球传过来,让我觉得我不是孤立的一个人在打球,而是团队的一份子。防守端也是,只要场上有他在,我就觉得一定没问题,就算一时落后也不会气馁,感觉还有希望」

河村是以一己之力带动他人的天才。即使动机多少包含一点追求自我的要素,比如想按自己理想中的形态掌控比赛、想打造自己理想中的队伍,但从结果上来说,周围的人都从中收获了信心与力量,河村的存在是大家奋进的动力。

井手口教练直言「好的后卫就应该是这样的」。

上课觉得无聊就在课桌底下偷偷看杂书、打练习赛忘了带鞋管球队经理借、和小川一起跟井手口教练去美国偶遇NBA球星兴奋地一通拍照。

活泼可爱的少年一路走到NBA的赛场,站上篮球运动员最顶尖的舞台。无论是井手口教练、今井老师,还是内尾、神田,接受采访的大家都表示「当年完全想不到河村现在是这样的高度」,但同时,他们也一直看得到河村永远想要更进一步的坚定信念,以及为此实际付出的超乎常人的巨大努力。

我们问内尾「你觉得河村为什么能去NBA」,内尾说「他的内心非常坚定,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而且能够一项一项地全部完成。勇辉高一的时候腿上有伤,请训练师带着做康复训练。我们都觉得那些训练很夸张,但他很平常地坚持下来了,好像对他来说没什么难的」

神田补充道「而且他一直非常谦逊,有决心有毅力,书包上的钥匙链都写着「觉悟」」

今井老师说「河村当年签名(汉字全名)还会加上觉悟二字」

福冈第一的晨训从跑步开始。除了受伤的高一时期,河村总是跑得最快的那个。能将将跟上他的只有比他小一岁的Harper(SR涩谷),再之后是小川、内尾、神田的顺序拼命追赶。

内尾坦言「如果身边没有勇辉这么优秀的人,我可能不会走上职业选手的道路。从过去到现在,他总是跑在我们前面,很远很远,是我们的榜样,看到他已经那么厉害还那么努力,我也想把眼前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好」

发布于云南阅读 829

全部回复

discusser-avatar

河村巅峰征战洛杉矶楼主

· 云南

有些人会说日本擅长培养小后卫,所以河村是靠练,练出来的,这样日本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河村出现,我们国内练小个子也能出河村。然而事实恰恰相反,日本也是主张身高优先,只是实在高个子少。河村为什么如此NB,只是因为河村是日本历史最强的控卫天赋,就是如此的简单。

亮了(0)
查看回复(1)
回复
discusser-avatar

夹馍儿贾莫

· 湖南
河村巅峰征战洛杉矶有些人会说日本擅长培养小后卫,所以河村是靠练,练出来的,这样日本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河村出现,我们国内练小个子也能出河村。然而事实恰恰相反,日本也是主张身高优先,只是实在高个子少。河村为什么如此NB,只是因为河村是日本历史最强的控卫天赋,就是如此的简单。收起

别的不说,球商这么高靠练是练不出来的

亮了(0)
查看回复(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