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比赛太少了,如果不扩军,可以采取固定场次的模式(类似美职联),保证比赛量
美职联从10几个队一路扩军到30个队,常规赛比赛场次却一直固定在34场。这是美国职业体育联盟的成熟经验。比赛场次固定有3个好处:
1.有利于联赛的稳定,nba确定82场常规赛的时候总共才几个队,一直加到今后可能的32支球队,都还是82场。还有上面说的美职联,多年前就确定了34场(他们还有季后赛所以34场不少了)。
2.有利于球队的商业开发,甭管联赛解散几支球队,亦或是新加多少支球队,每队主客场的数量是固定的,比赛总轮次是固定的,与各方面的长期合作都好谈。
3.有利于球队的长期安排。比赛的场次有确定期望值,今年的赛训安排,十年后还能用。跟球员怎么谈奖金等等事宜,也可以有比较明确的预案。
————
因此,我认为中超中甲中乙可以借鉴这种做法,确定一个固定场轮次,无论联赛球队的数量如何变动,都保持这个轮次。
可以根据每年本级别联赛的实际情况,设计适合的赛制,但每支球队每赛季参加的联赛总场次是一个固定值。
现在中国各级联赛场次太少了,比赛场次太少有很多弊端:
1.日韩联赛至少都是38场,还不算杯赛,中国球员每三四个赛季,就比日韩联赛少1个赛季的比赛量。你质量本来就比不过别人,结果数量还少这么多,追赶?追赶个P!
2.比赛少,轮换的机会也少,年轻人能获得的机会更少。正常不伤病,30场联赛单线作战,主力不需要任何轮换,年轻人哪来的机会?多8场,多安排几次一周双赛,多出来的轮换机会,实际上远超8场。因为主力的休息变少了,就要求要有更多轮换,这不只是简单的加法。
3.就算某些需要多线作战的球队,如今年的泰山,明明很需要轮换了,但由于各方面原因,他们宁愿死艹老年人,也不给年轻人轮换,说明还是比赛太少了。这个比赛量让他们觉得,就一套整容摆烂就行。要是再多8场,哪怕再不情愿,他也得轮换啊。
年轻人其实不一定不如老年人,为什么王玉栋能冒头,除了亚青赛,主要还是浙江队没人用啊,只能用年轻人,所以就冒头了。只要年轻人上场的机会多了,一定会有更多人冒出来。但是又不能开倒车走行政命令,加大比赛量就是唯一可行途径。
————
综上所述,我的建议是,中超固定场次为38场。中甲中乙固定场次为42场,因为中甲中乙更需要承担锻炼年轻球员的任务,而且中甲中乙几乎不会多线作战。
至于赛制,中超中甲不分区,如果是16队的规模,列一个2元一次方程,可算出中超每支球队跟8个对手打3场,7个对手打2场,即是38场,将来扩军到20队就是完美双循环的场次。
中甲每支球队跟12个对手打3场,3个对手打2场,即是42场,扩军到22队后是完美双循环。
至于中乙,从节省经费方面考虑,可以分区,但是场次也保证42场。
虎扑JR1738928773
· 山东中超要扩军得需要解决俱乐部的生存问题,还有国内有没有足够多的职业球员能撑起这么多的球队。现在想要在中超踢球一年俱乐部的成本得好几千万,多少中甲球队能升级都不来,球员也怕失业。另外国内现在的顶级职业球员数量根本支撑不了这么多的球队,除非放开外援限制。否则比赛没有观赏性谁来看。看看云南和大连今年冲超成功花了多少钱,如果还是用中甲的队员保级就是镜花水月
wi-双塔-0
· 浙江巴西的绿色杯,东北杯这种区域杯赛,才是最好的,各队就近比赛,避免舟车劳顿。给你看看今年绿色杯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