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杨过在神雕结尾退隐避世
杨过击杀蒙哥后所挟江湖威望当世无二。在倚天续篇里也仅仅是借予郭黄名望、物品实施倚天屠龙计划,并没有选择和郭靖一样肩扛大宋对抗蒙古铁蹄而选择神隐适否和十六年家国大义神雕侠以及人物成长轨迹背离。
八百白袍
杨过这个人,论大义不及郭靖,论豪情不及萧峰,论宽仁不及张无忌,论潇洒不及令狐冲。杨过的36岁就像水浒119章节里鲁智深圆寂前那首诗一样: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杨过的一生,困顿孤苦。且囿于“我执”难以自拔。而杨过的成长史,则是一个不断“破执”的过程,也是一个漫长的“明心见性”的过程。——————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我执”重的人有两个特点,一是做任何事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外界根本打不进去。二是总也弄不清自己是谁,需要依靠外物去建立虚假的自我感。前期的杨过与人相交或是处理问题,只看对自己好不好,绝不理会侠义之道或是家国大义。比如他认欧阳锋当义父。——————【这几年来,杨过到处遭人白眼,受人欺辱,那怪人与他素不相识,居然对他这等好法,眼见他对自己真情流露,心中极是感动,纵身一跃,抱住了他脖子,叫道:“爸爸,爸爸!”】——————杨过肯接纳欧阳锋,是因为欧阳锋为他祛毒。因此他不管欧阳锋疯疯癫癫,也不管欧阳锋人品如何,就一心一意认他做义父。他对小龙女生痴情,说到底,也是因为他觉得,天下只有姑姑一人对他好。这个时期杨过只要稍稍违逆了心意,无论是谁他也不肯接纳:【那少年跟了她过去。郭芙瞥见他手掌漆黑,便道,“你手这么脏,我不跟你玩。你摘的花儿也给你弄臭啦。”那少年冷然道:“谁爱跟你玩了?”大踏步便走。郭靖叫道:“小兄弟,别忙走。你身上余毒未去,发作出来厉害得紧。”那少年最恼别人小看了他,给郭芙这两句话刺痛了心,当下昂首直行,对郭靖的叫喊只如不闻。郭靖抢步上前,说道:“你怎么中了毒?我们给你治了,再走不迟。”那少年道:“我又不识得你,关你甚么事?”足下加快,想从郭靖身旁穿过。郭靖见他脸上悻悻之色,眉目间甚似一个故人,心念一动,说道:“小兄弟,你姓甚么?”那少年向他白了一眼,侧过身子,意欲急冲而过。郭靖翻掌抓住了他手腕。那少年几下挣不脱,左手一拳,重重打在郭靖腹上】其实郭靖根本没有得罪杨过,还关心他身上余毒未去,要帮他治疗。但杨过只是因为被郭芙的言语刺痛了心,便迁怒郭靖,对他有了嫌隙。从此之后,一直就对郭靖黄蓉夫妇心怀芥蒂。————前期的杨过,不仅在与人相处时心性偏激,而且对于家国天下的大事,也当做儿戏一般:杨过……心想:“我将他刺死之后,再去刺杀黄蓉,谅她一个待产孕妇,济得甚事?大事一成,即可与姑姑同赴绝情谷取那半枚丹药了。此后我和她隐居古墓,享尽人间清福,管他这天下是大宋的还是蒙古的?”想到此处,极是得意,忽听得隔邻一个孩子大声啼哭起来,接着有母亲抚慰之声,孩子渐渐止啼入睡。杨过心头一震,猛地记起日前在大路上所见,一名蒙古武士用长矛挑破婴儿肚皮,高举半空为戏,那婴儿尚未死绝,兀自惨叫,心想:“我此刻刺杀郭靖,原是举手之事。但他一死,襄阳难守,这城中成千成万婴儿,岂非尽被蒙古兵卒残杀为乐?我为了报一己之仇,却害了无数百姓性命,岂非大大不该?”转念又想:“我如不杀他,裘千尺如何肯将那半枚绝情丹给我?我若死了,姑姑也决不能活。”他对小龙女相爱之忱,世间无事可及,不由得把心横了:“罢了,罢了,管他甚么襄阳城的百姓,甚么大宋的江山,我受苦之时,除了姑姑之外,有谁真心怜我?世人从不爱我,我又何必去爱世人?”————在此一段描述中,杨过的自我为中心达到了极致。杨过不是没有想过,如果郭靖死了,襄阳城被攻破,会有什么样的后果。但他不管,他只觉得世人不爱我,我就没必要去爱世人。若非郭靖超乎寻常的宽厚和侠义,杨过几乎就要铸成大错。如果杨过早早就死了,那旁人提起他来,只会鄙夷或是叹息。这个时期的杨过一切以自己为中心轴也就是鲁智深这首诗头两句: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可这次杨过是故事的主人公,他会一次次解开背上无尽枷锁,一次次破执。————神雕侠侣里先后出现了三种动物,个人觉得分别都隐喻了不同时期的杨过。桃花岛上的黑蟋蟀只见毒蛇所盘之旁存一只黑黝黝的小蟋蟀,相貌奇丑,却展翅发出叽叽之声。 郭芙笑道:“杨哥哥,你捉这小黑鬼啊。”杨过听出她话中有讥嘲之意,激发了胸中傲气,说道:“好,捉就捉。”当下将黑蟋蟀捉了过来。郭芙笑道:“你这只小黑鬼,要来干甚么?想跟我的无敌大将军斗斗吗?”杨过怒道:“斗就斗,小黑鬼也不是给人欺负的。”将黑蟀放在郭芙的瓦盆之中。 说也奇怪,那大蟋蟀见到小黑蟀竟有畏惧之意,不住退缩。……小黑蟀也即跃高,在半空咬住大蟀的尾巴,双蟀齐落,那大蟋蟀抖了几抖,翻转肚腹而死。…… 郭芙见自己的无敌大将军一战即死,很不高兴,转念一想,道:“杨哥哥,你这头小黑鬼给了我罢。”杨过道:“给你么,本来没甚么大不了,但你为甚么骂它小黑鬼?”郭芙小嘴一撇,悻悻的道:“不给就不给,希罕吗?” 拿起瓦盆一抖,将小黑蟀倒在地上,右脚端落,登时踏死。杨过又惊又怒,气血上涌,满脸涨得通红,登时按捺不住,反手一掌,重重打了她个耳光。————郭芙踏死了小黑蟋蟀,杨过为什么这么动怒,甚至打了她一个耳光?因为杨过在这只小黑蟀身上看到了那个手黑被嘲讽自己。杨过不忿郭芙骂它小黑鬼,其实是不忿自己被人看不起。此时的杨过就像这只小黑蟀一样,虽有过人的天赋,却卑微弱小,不被人重视。小黑蟀被郭芙踏死后,杨过和郭家的矛盾也到了顶点,终于无法在桃花岛上待下去。——————二是杨过路上见到的那匹黄马。转过身来,只见一匹黄毛瘦马拖着一车山柴,沿大路缓缓走来,想是那马眼见同类有驰骋山野之乐,自己却劳神苦役,致发悲鸣。那马只瘦得胸口肋骨高高凸起,四条长腿肌肉尽消,宛似枯柴,毛皮零零落落,生满了癫子,满身泥污杂着无数血渍斑斑的鞭伤。一个莽汉坐在车上,嫌那马走得慢,不住手的挥鞭抽打。 杨过受人欺侮多了,见这瘦马如此苦楚,这一鞭鞭犹如打在自己身上一般,胸口一酸,泪水几乎欲夺目而出…… 那马一口就将一碗酒喝干了,扬尾踏足,甚是喜悦。杨过觉得有趣,又叫取酒,那马一连喝了十余碗,兴犹未尽。…… 饭后上马,癫马乘着酒意,洒开大步,驰得犹如癫了一般。道旁树木纷纷倒退,委实是迅捷无比。只是寻常骏马奔驰时又稳又快,这癫马快是快了,身躯却是忽高忽低,颠簸起伏,若非杨过一身极高的轻功,却也骑它不得。 这马更有一般怪处,只要见到道上有牲口在前,非发足超越不可,不论牛马骡驴,总是要赶过了头方肯罢休,这一副逞强好胜的脾气,似因生平受尽欺辱而来。杨过心想这匹千里良驹屈于村夫之手,风尘困顿,郁郁半生,此时忽得一展骏足,自是要飞扬奔腾了。杨过正自大喜,猛听得身后一声哀嘶,只见黄马肚腹中箭,跪倒在地,双眼望着主人,不尽恋恋之意。杨过心中一酸,不禁掉下泪来。在襄阳城下,黄马中箭身亡。这匹马性情奇特,确实像极了此时既傲气,又别扭的杨过。黄马于襄阳之死意味着从前那个处处以自我为中心的杨过死了。杨过终于开始明白,什么是家国大义。——————郭靖脸色微变,顺手一拉黄蓉,想将她藏于自己身后。黄蓉低声道:“靖哥哥,襄阳城要紧,还是你我的情爱要紧?是你身子要紧,还是我的身子要紧?”郭靖放开了黄蓉的手,说道:“对,国事为重!” …… 郭靖夫妇适才短短对答的两句话,听在杨过耳中,却宛如轰天霹雳般惊心动魄。他决意相助郭靖,也只是为他大仁大义所感,还是一死以报知己的想法,此时突听到“国事为重”四字,又记起郭靖日前在襄阳城外所说“为国为民,侠之大者”、“鞠躬尽瘁,死而后己”那几句话,心胸间斗然开朗,眼见他夫妻俩相互情义深重,然而临到危难之际;处处以国为先,自己却念念不忘父仇私怨、念念不忘与小龙女两人的情爱,几时有一分想到国家大事?有一分想到天下百姓的疾苦?相形之下,真是卑鄙极了。 霎时之间,幼时黄蓉在桃花岛上教他读书,那些“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语句,在脑海间变得清晰异常,不由得又是汗颜无地,又是志气高昂。眼见强敌来袭,生死存亡系乎一线,许多平时从来没想到、从来不理会的念头,这时突然间领悟得透彻无比。他心志一高,似乎全身都高大起来,脸上神采焕发,宛似换了一个人一般杨过终于从混沌中走来,为家国大义所感,终于明白何谓侠之大者。一瞬间灵台清明,终于破了“我执”的第一层,不再事事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也不再自卑敏感。黄马死后,杨过马上遇到了自身的第三个隐喻:神雕。眼前赫然是一头大雕,那雕身形甚巨,比人还高,形貌丑陋之极,全身羽毛疏疏落落,似是被人拔去了一大半似的,毛色黄黑,显得甚是肮脏,模样与桃花岛上的双雕倒也有五分相似,丑俊却是天差地远。这丑雕钩嘴弯曲,头顶生着个血红的大肉瘤,世上鸟类千万,从未见过如此古拙雄奇的猛禽。神雕这番形貌,隐喻着杨过性格的孤傲和奇特。书中有一段神雕斗毒蛇的精彩描写。神雕在打斗中,虽然一时不能取胜,却拒绝了杨过的帮助。这个桥段也意味着,杨过将经过一番极其痛苦的挣扎和磨难,最终成为一代江湖传奇。杨过破了“我执”第一层后也就是鲁智深诗句里的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开始在江湖上行侠仗义,打抱不平。在和小龙女分别的十六年间,他成为了名动江湖的神雕大侠。但是此时,他还是不能破“我执”的第二层,即“我是谁”。——————第二次破执一直以来,贯穿神雕侠侣首尾杨过最重的心结,其实就是父亲的死。十六年后,他来到铁枪庙,看到杨康的墓碑,是这样的反应:悄立殿上,想像三十余年之前,父亲在此殿上遭人毒手,以致终身父子未能相见一面,伤心人临伤心地,倍增苦悲。在庙中前前后后瞧了一遍,心想父亲逝世已久,自不致再留下甚么遗迹,走到庙后,只见两株大树之间有座坟墓,坟前立着一碑,坟墓和碑石都盖满了白雪。杨过大袖一挥,疾风掠出,碑上白雪飞散,看碑上刻字时,不由得怒火攻心,难以抑制,原来碑上刻着一行字道:“不肖弟子杨康之墓”,旁边另刻一行小字:“不才业师丘处机书碑”。杨过大怒,心想:“丘处机这老道忒也无情,我父既已死了,又何必再立碑以彰其过?我父却又如柯不肖了?哼,肖你这个牛鼻子老道有甚么好处?我不到全真教去大杀一场,此恨难消。”手掌扬起,便要往墓碑拍落。此时的杨过依旧困于心结。他绝不能够接受父亲杨康其实是个蛇首两端的人。————杨过抱头在地,悲愤难言,想不到自己生身之父竟是如此奸恶,自己名气再响,也难洗生父之羞。正是因为杨过始终不明白“我”是谁,所以他需要外物来标榜自己。他希望自己的父亲是个大英雄,就是标榜和实现自己价值的一种方式。铁枪庙中,杨过终于得知,自己父亲杨康的人品“十分英俊潇洒”(彭连虎语,这段真的有够搞笑),心中的悲苦难以抑制。柯镇恶如是安慰他道:杨公子,你在襄阳立此大功,你父亲便有千般不是,也都掩盖过了。他在九泉之下,自也欢喜你为父补过。杨过道:“柯老公公,晚辈拜托你一件事,请你替先父立过一块墓碑,碑上便书:‘先父杨府君康之墓,不肖子杨过谨立’几个字。”柯镇恶一怔,随即会意,说道:”不错,不错,你原是不肖令尊。你之不肖,远胜于旁人之肖了。老朽定当遵办。”————自此贯穿神雕最重要的一条线,杨过终于解开了父亲之死这一困扰了他三十多年的心结,完完全全地破了执,和自己和解。此后三章之内,杨过掷石杀死蒙哥,位列新五绝之一的“西狂”,后文倚天号令天下,莫敢不从。这就是水浒传中,鲁智深最终达到圆寂前的境界: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而题主的问题也在这里有了答案,《世说新语·品藻》中有一名句:“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杨过最快乐最向往的生活是古墓里暗无天日和小龙女在一起的时光。那么杨过和自己周旋半生,最后当然是做自己。而不是做别人眼里希望的他。
暂无更多回复